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抽样技术

抽样技术

抽样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1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4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54072篇;相关期刊323种,包括华东昆虫学报、植物保护、中国植保导刊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智能信息处理学术会议、福州市科协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抽样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734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恩国、王华弟、吴传伟等。

抽样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4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4072 占比:99.54%

总计:154781篇

抽样技术—发文趋势图

抽样技术

-研究学者

  • 汪恩国
  • 王华弟
  • 吴传伟
  • 郑永利
  • 陈顺立
  • 刘庆年
  • 杨廉伟
  • 赵敏
  • 刘俊展
  • 刘长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玉华; 肖京林; 李子玲; 刘斌; 张萌; 罗晨曦
    • 摘要: 【目的】了解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成虫在平菇种植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其田间调查抽样技术,为异迟眼蕈蚊的虫情监测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3—5月,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宇辉食用菌种场平菇种植棚内采用密集棋盘式取样法进行调查,通过计数悬挂于样点的透明粘虫板粘着的成虫数量,了解异迟眼蕈蚊成虫的飞行活动高度;采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函数法和Iwao线性回归法等对异迟眼蕈蚊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异迟眼蕈蚊成虫在平菇种植棚的空间分布型;通过Iwao回归方程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通过模拟抽样法计算不同取样方法的误差率和适合度。【结果】在平菇种植棚中,菌包上方10.00 cm处粘虫板粘附的成虫数量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高度(P0.05),表明3次调查结果的χ^(2)值均符合负二项分布。调查所得异迟眼蕈蚊成虫的扩散指数C>1.000,负二项分布指数00,聚块性指标m^(*)/m>1,空间分布型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由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拟合模型得出菇棚中异迟眼蕈蚊成虫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属于聚集分布,与聚集度指标法的测定结果一致;在不同取样方法的适合度比较中,误差率较小的是Z字形取样法(5.72%)和对角线取样法(5.71%),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2)/D^(2))(1.4741/m+0.3824)。【结论】在平菇种植棚内,异迟眼蕈蚊成虫飞行高度主要集中在菌包上方10.00 cm,空间分布以高度聚集的负二项分布为主,在进行异迟眼蕈蚊田间调查时较理想的抽样方法为Z字形取样法和对角线取样法。
    • 李少华; 王云鹏; 王荣成; 尹萍; 李向东; 郑方强
    • 摘要: 【目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玉米安全生产的威胁之一。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生态属性,研究桃蛀螟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明确其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桃蛀螟的田间抽样计划制定、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统统计学(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基于Iwao回归模型确定桃蛀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通过序贯抽样技术得到不同允许误差(D=0.1、0.2、0.3)和经济阈值(m_(0)=0.5、1、1.5、2头/株)下的最大理论抽样数。【结果】两种统计学方法的结果均表明桃蛀螟幼虫种群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标分析表明桃蛀螟幼虫的分布型为聚集型;Taylor幂法则结果显示桃蛀螟幼虫种群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Iwao回归模型证明桃蛀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且为一般的负二项分布。根据半方差函数模型参数,确定桃蛀螟幼虫种群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球型、指数型和线型,表明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通过Kriging插值法分析得到桃蛀螟幼虫种群的三维和二维空间分布图,其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基于Iwao回归模型抽样技术明确了桃蛀螟幼虫在置信概率t=2,不同平均密度m=0.5、1、2、3、4、5、10、15时的理论抽样数。进行序贯抽样确定了最大理论抽样数,在t=2,D=0.1、0.2、0.3时,当m_(0)=0.5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3417、854和380株;当m_(0)=1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717、429和191株;当m_(0)=1.5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150、287和128株;当m_(0)=2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867、217和96株。【结论】桃蛀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基于序贯抽样确定的理论最大抽样数可用于指导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的监测和防治。
    • 赵玉雪; 朱佳敏; 杨霞; 胡译文
    • 摘要: 为了探明核桃长足象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采用5种聚集强度指标和Iwao、Taylor回归分析法,对核桃长足象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及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长足象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分布,其产生和聚集是由昆虫自身的行为或当地的环境状况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且其幼虫个体间是相互排斥关系,聚集强度与密度有关。同时,建立了核桃长足象幼虫的理论抽样模型N=3.8416(-0.8275/m+0.5122)/D^(2),和其序贯抽样模型为d=nm_(0)±1.96√[n(-0.8275m_(0)+0.5122m_(0)^(2))],对于核桃长足象的林间预测预报及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有很大意义。
    • 刘枢清
    • 摘要: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的抽样又称采样,是从动物群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根据对样本的检测来推断群体疫病情况。抽样是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采集样品的时机,样品的处理、保存、运送等均影响到疫病监测与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抽样方法抽样的效果取决于样本是否有充分的代表性。一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设计好的抽样策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元。
    • 宋效惠; 闫敦梁; 解丹; 庄宇彤; 贾妮娅; 迟德富
    • 摘要: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幼虫在樟子松栽植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野外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个聚集度指标和3种回归分析法对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计算了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种群的最适抽样量并拟合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樟子松梢斑螟的8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种群,且个体之间相互吸引。随着田间平均虫口密度的增大,抽样数逐渐减少;随着允许误差逐渐减小,所需要的抽样数就越大。建立的序贯抽样表和最适抽样量表可在林间调查中应用。
    • 吴恒; 胥辉
    • 摘要: 基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抽样框架,分别采用系统抽样、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3种方法组织年度1/5调查样本,并进行联合估计。以抽样比、抽样精度和抽样组织进行抽样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在95%可靠性下,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群团抽样估计精度的均值为94.70%,低于连续清查抽样估计的精度,但大于94.50%;系统抽样、随机抽样和群团抽样活立木储量估计值与后期调查值间的相关性系数R均值分别为0.97,0.99和0.96,相对差异RD%均值分别为-0.28,-0.14和-0.14;1/5样本抽样方案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群团抽样,1/5调查样本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更能降低人为干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以县为整体的类似整群抽样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因调查地区转移带来的各种成本,但由于不同群之间的差异较大,由此而引起的抽样误差往往大于随机抽样。
    • 张立军; 葛秀鹏
    • 摘要: 为了对油松毛虫幼虫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该文应用种群空间格局的Z-V模型,拟合结果属于A=0和B>1之组合,判定为聚集型格局;同时给出其抽样公式、序贯抽样决策模型和确定最适样方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Z-V模型具有极强的数据拟合能力和完备的判据系统,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油松毛虫幼虫种群空间格局的本质特征,显示出该模型的广泛适用性和较高可靠性。
    • 苏恒; 李国平; 孙小旭; 封洪强; 张金勇
    • 摘要: 近年来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其越冬卵在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苹果园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同时对苹果园绿盲蝽越冬卵聚集的原因和最适理论抽样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显示,绿盲蝽越冬卵在苹果园呈聚集分布,并且随着越冬卵密度的增加,分布越聚集。绿盲蝽越冬卵的种群聚集是由其生活习性与周围环境共同引起的。运用绿盲蝽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参数,建立Iwao理论抽样数模型,从而明确不同密度下绿盲蝽越冬卵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今后绿盲蝽越冬卵在苹果园内密度的准确调查和种群密度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殷郑艳; 罗优; 武承旭; 赵如娜; 何应琴; 代祥青; 陈文龙
    • 摘要: 为明确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了茶网蝽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利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使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其理论抽样数和若虫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呈密度依赖性负二项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成虫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若虫密度低于2.6249头/叶时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若虫密度高于2.6249头/叶时由环境因素与昆虫自身聚集习性共同引起。对若虫进行序贯抽样,当防治阈值为4头/叶、分布临界值为1.96时,防治上、下限方程分别为:T_(1(n))=4 n+7.0771 n和T_(0(n))=4 n-7.0771 n,百叶若虫量达到471头以上时需要进行防治。
    • 邓金鹏
    • 摘要: 为保证土木工程项目质量水平,要整合具体工程内容和细节,优选适配的抽样技术和验收技术,及时了解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能开展更加合理的控制措施,维持土木工程项目整体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和谐统一。笔者分析了土木工程抽样技术和验收技术应用的意义,并对技术方案选择要点予以介绍,结合案例对具体技术内容展开讨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