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越冬卵

越冬卵

越冬卵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6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昆虫学报、植物保护、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新疆动物学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青年学术论坛等;越冬卵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小芳、季荣、张秀红等。

越冬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1.9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469 占比:98.05%

总计:4558篇

越冬卵—发文趋势图

越冬卵

-研究学者

  • 叶小芳
  • 季荣
  • 张秀红
  • 朱琴
  • 王新谱
  • 王辉
  • 门兴元
  • 韩会智
  • 于毅
  • 何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恒; 李国平; 孙小旭; 封洪强; 张金勇
    • 摘要: 近年来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其越冬卵在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苹果园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同时对苹果园绿盲蝽越冬卵聚集的原因和最适理论抽样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显示,绿盲蝽越冬卵在苹果园呈聚集分布,并且随着越冬卵密度的增加,分布越聚集。绿盲蝽越冬卵的种群聚集是由其生活习性与周围环境共同引起的。运用绿盲蝽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参数,建立Iwao理论抽样数模型,从而明确不同密度下绿盲蝽越冬卵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今后绿盲蝽越冬卵在苹果园内密度的准确调查和种群密度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朱琴; 王辉; 宋鲜梅; 赵龙冬; 王新谱
    • 摘要: 为了探明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验证自制越冬卵诱集管的诱集效果,于2019年和2020年11月在宁夏灵武长枣园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调查了枣树当年休眠期枣枝剪口、枣股和翘皮缝处的绿盲蝽越冬卵分布情况,并分别于当年9月使用自制诱集管(仿真枝条剪口)收集绿盲蝽越冬卵,对其进行防效评价。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各部位带卵率依次为树体中部>树体内膛>树体下部>树体上部。诱集管中填充物紧实度为0.94 g/cm^(3)的诱集管带卵率显著低于紧实度为0.58 g/cm^(3)的,4 mm直径的诱集管平均卵量显著低于6.4 mm直径和9 mm直径,诱集管带卵率占比67.47%~73.92%,平均卵量占比22.07%~30.17%。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布设紧实度为0.58 g/cm^(3)和直径6.4 mm的诱集管,可有效地收集绿盲蝽越冬代卵。为枣园绿盲蝽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了应用技术支撑。
    • 薛丽华; 国庆
    • 摘要: 大豆蚜虫俗称腻虫、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当蚜虫大发生年份,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近几年来,大豆蚜虫越冬卵的成活率提高,虫量骤增,蚜虫危害逐年加重。因此,对大豆蚜虫防控应重视,不能疏于防治。危害特点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主要危害大豆苗期,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叶)、嫩叶背面、嫩茎、嫩荚等器官刺吸其汁液。被害处叶绿素消失,会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
    • 秦华伟; 门兴元; 于毅; 李超; 张思聪; 孙廷林; 吕素洪; 李丽莉
    • 摘要: 为探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发育过程,明确其防治的关键期,本文在显微镜下观察了绿盲蝽越冬卵浸水后的发育过程,并测定了其长度、宽度及卵盖长度.结果 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浸水后第4天开始出现眼点;第5天85.00%的卵出现眼点;第7天卵的孵化率达到87.50%.越冬卵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增长,浸水3d后卵宽达到最大值,孵化前卵长和卵盖长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473.96 μm和605.89μm.总之,绿盲蝽越冬卵在发育过程中形态不断变化,眼点出现后的2~3 d是防治的关键期.
    • 何岚; 张永军; 叶小芳; 季荣
    • 摘要: 过冷却能力是昆虫越冬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测定了新疆乌鲁木齐2015年9月至次年5月意大利蝗卵过冷却点及土壤温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9月至次年3月,80%以上的蝗卵过冷却点低于-24.0°C;4月和5月,蝗卵过冷却点显著上升至-22.7±0.7°C和-21.0±0.7°C,过冷却点在-23.9°C ~-20.0°C的蝗卵比例分别达77.1%和52.1%.越冬过程中蝗卵含水量在土壤温度降至零下时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并在越冬后的4月和5月剧烈上升.土壤温度(地下5 cm)较高且变化幅度不大,1月开始降至零下,2月达到最低.较高且稳定的土壤温度可能是意大利蝗卵维持较低过冷却点的原因,意大利蝗卵较强的抗寒能力是新疆草原蝗灾持续暴发的潜在原因.研究结果对开展新疆意大利蝗监测预警有很大意义.
    • 高素红; 武海燕; 温晓蕾; 路常宽; 赵春明; 张琪; 丁元元
    • 摘要: 分别采用频次比较法、6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分析了酿酒葡萄园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并对绿盲蝽越冬卵聚集的原因及理论抽样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酿酒葡萄园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越冬卵密度越高,分布越聚集。利用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检验,可以看出绿盲蝽越冬卵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并且聚集度与种群密度有很大的关系。聚集均数(λ)与平均密度(x)线性回归方程为λ=0.931x-0.1841(r=0.9405)。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密度下,聚集均数λ均小于2,表明酒葡萄园中绿盲蝽越冬卵的种群聚集主要是由环境作用引起。结合田间调查,聚集分布的原因可能受葡萄藤生长势、葡萄冬芽鳞片疏密、种群密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利用绿盲蝽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参数建立Iwao理论抽样数模型,可以确定不同虫口密度下绿盲蝽越冬卵的理论抽样数,为今后准确预测绿盲蝽越冬卵在葡萄园内的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绿盲蝽越冬卵在酿酒葡萄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相关内容,也为早春酿酒葡萄园中绿盲蝽的预测预报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张晓凤; 陈欣; 闫喜中; 邓彩萍
    • 摘要: 为明确山西省太谷地区‘壶瓶枣’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分布及粘虫板对绿盲蝽产卵的影响,对该地区不同管理水平的枣园绿盲蝽越冬场所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外饲养观察卵孵化规律,在枣园悬挂黄色粘虫板观察其对绿盲蝽秋季成虫落卵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管理水平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分布场所均以枣树断茬口为主,其次是修剪口和中年生枣股,一年生枣股、老年生枣股及翘皮缝也有少量分布;枣园内外的杂草上均发现有少量绿盲蝽越冬卵,而在土壤中几乎没有分布;枣树不同部位卵分布的集中程度不同,卵粒数由多到少顺序为:断茬口>枣股>修剪口>翘皮缝;绿盲蝽越冬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4月底到5月初;秋末,挂黄色粘虫板可使绿盲蝽越冬卵数量降低42.88%~87.56%.研究结果对‘壶瓶枣’枣园绿盲蝽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王香香; 王伟亮; 季荣; 叶小芳; 闫蒙云; 张敏; 余成敏; 于非; 王晗; 扈鸿霞; 袁亮; 何岚
    • 摘要: [目的]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的主要优势危害种,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呼吸代谢可反映蝗卵的生理状态,呼吸蛋白对于呼吸系统不完善的蝗卵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明确意大利蝗卵发育过程中血蓝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的蝗卵以及1龄蝗蝻的血蓝蛋白2个亚基基因Hc1和Hc2的表达量.[结果]根据解剖形态观察,将意大利蝗越冬卵的整个发育过程分为10个阶段,包括9个卵发育阶段(C-I-C-X)和1龄蝗蝻阶段(C-X).Hc1和Hc2在越冬蝗卵各发育阶段以及1龄蝗蝻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蝗卵早期发育阶段(C-Ⅰ,C-Ⅱ和C-Ⅲ),Hc1表达量逐渐增加,C-Ⅲ阶段表达量显著高于C-Ⅰ和C-Ⅱ阶段;滞育阶段(C-Ⅳ,C-V和C-Ⅵ),胚胎发育停滞,Hc1表达量较C-Ⅲ,C-Ⅶ和C-Ⅷ阶段低;滞育后发育阶段(C-Ⅶ和C-Ⅷ),蝗卵解除滞育,快速发育,Hc1表达量较早期发育阶段和滞育阶段高,其中,C-Ⅷ阶段Hc1表达量最高(212.3156±10.5470),显著高于其他所有阶段;1龄蝗蝻(C-X)的Hc1表达量最低,为0.4017±0.1010.Hc2表达量在C-V阶段最高(679.7511±54.5719),显著高于其他所有阶段;除C-V阶段外,其他各阶段之间Hc2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Hc1在蝗卵滞育后阶段高表达,而Hc2在蝗卵滞育阶段高表达.[结论]血蓝蛋白亚基基因Hc1和Hc2在整个意大利蝗卵发育过程均有表达,且具有阶段特异性.Hc1与Hc2协同作用为蝗卵发育供氧,其中,Hc1主要负责蝗卵滞育后发育期间的氧气运载,而Hc2主要维持滞育期间的氧气运载,且载氧效率较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意大利蝗卵的抗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马敏; 杨思嘉; 马晓; 陈小英; 王桂安; 孙斌
    •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白纹伊蚊越冬卵分布情况.方法 于2018年2-3月在宁波市所有县(市、区)采集不同生境、积水容器的积水和积泥作为样本,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是否有白纹伊蚊幼虫孵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纹伊蚊越冬卵孵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样本1 409份,有效样本1 194份,样本有效率为84.74%;孵化白纹伊蚊298份,阳性率为24.96%.城区阳性率为14.52%,低于郊区的31.22%和农村的29.06% (P< 0.05);不同水质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水容器类型中的废旧轮胎、暂时性容器、植被性容器和固定性容器(OR:5.060~8.282,95% CI:1.452~27.915),生境类型中的丘陵和半岛(OR:5.018~6.037,95%CI:1.563~19.849),以及区域类型中的郊区和农村(OR:1.765~1.821,95%CI:1.097~2.837)是白纹伊蚊越冬卵孳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区域、积水容器和生境类型是越冬卵次年孳生白纹伊蚊的影响因素,在早春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杀工作,可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 马敏1; 杨思嘉1; 马晓1; 陈小英1; 王桂安1; 孙斌1
    • 摘要: 目的了解宁波市白纹伊蚊越冬卵分布情况。方法于2018年2—3月在宁波市所有县(市、区)采集不同生境、积水容器的积水和积泥作为样本,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是否有白纹伊蚊幼虫孵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纹伊蚊越冬卵孵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采集样本1 409份,有效样本1 194份,样本有效率为84.74%;孵化白纹伊蚊298份,阳性率为24.96%。城区阳性率为14.52%,低于郊区的31.22%和农村的29.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水容器类型中的废旧轮胎、暂时性容器、植被性容器和固定性容器(OR:5.060~8.282,95%CI:1.452~27.915),生境类型中的丘陵和半岛(OR:5.018~6.037,95%CI:1.563~19.849),以及区域类型中的郊区和农村(OR:1.765~1.821,95%CI:1.097~2.837)是白纹伊蚊越冬卵孳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区域、积水容器和生境类型是越冬卵次年孳生白纹伊蚊的影响因素,在早春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杀工作,可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