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过冷却点

过冷却点

过冷却点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昆虫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92692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昆虫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六分会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过冷却点的相关文献由775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永玉、杨忠岐、孙绪艮等。

过冷却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2692 占比:99.92%

总计:292918篇

过冷却点—发文趋势图

过冷却点

-研究学者

  • 许永玉
  • 杨忠岐
  • 孙绪艮
  • 张晓煜
  • 王小艺
  • 王静
  • 董慈祥
  • 于毅
  • 冯蕊
  • 唐艳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佳琦; 王光华; 任应党; 陈琴; 白耀宇
    • 摘要: 为评估冬水田休耕季节长达6—8个月温度变化对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通过觅食策略维持其种群发生的影响,在室内测定了两种代表性温度下青翅蚁形隐翅甲Paederus fuscipes成虫、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和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成蛛、亚成蛛对天台刺齿虫兆Homidia tiantaiensis和白翅叶蝉Thaia rubiginosa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以及捕食偏好性;测定了这些捕食者在这两种温度诱导下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和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显著影响了捕食性天敌的捕食功能反应、对猎物的搜寻效应以及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在22°C和12°C下,捕食者对刺齿虫兆和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模型。由捕食功能反应可知,22°C下捕食者对两种猎物的捕食量均高于12°C下的捕食量,两种温度下捕食者对刺齿虫兆的捕食量要显著高于对叶蝉的捕食量。22°C下捕食者对两种猎物的瞬时攻击率、最大捕食量和a/T_(h)值均相应地高于12°C下的值,而22°C下它们对两种猎物的处理时间则相应地小于12°C下的处理时间。在同一猎物相同温度下,狼蛛和豹蛛亚成蛛的瞬时攻击率、最大捕食量和a/T_(h)值均相应地高于狼蛛和豹蛛成蛛的值,它们的处理时间则明显小于其成蛛的处理时间。隐翅甲的最大捕食量和a/T_(h)值在12°C叶蝉试验中均最大,而其处理时间则最小;其它条件下的隐翅甲参数值通常介于狼蛛和豹蛛成蛛、亚成蛛各参数值之间。捕食者对两种猎物的搜寻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温度变化对捕食者搜寻效应的影响程度与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类有关;22°C下的搜寻效应值均高于12°C下的搜寻效应值。捕食者对两种猎物的捕食作用均随自身密度升高而下降,22°C下对两种猎物和12°C下对刺齿虫兆的搜寻常数和干扰系数值均以狼蛛和豹蛛亚成蛛的为最高,而12°C下对叶蝉的这2个值以豹蛛亚成蛛和隐翅甲的为最高。两种温度下捕食者对这两种猎物存在选择偏好性,更嗜食刺齿虫兆,但温度变化没有对捕食者的这种猎物偏好性产生影响。在这两种温度快速冷驯化下这些捕食者间的SCP和FP均差异显著,通常温度降低能诱导亚成蛛的SCP和FP下降,而成蛛的升高,隐翅甲的变化很小或下降,说明不同捕食者适应温度降低的耐冷特性与其捕食作用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羿超群; 谢佼昕; 刘晓旭; 唐浩宇; 刘廷辉; 张永军
    • 摘要: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为明确不同发育阶段的多异瓢虫的耐寒能力,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仪对多异瓢虫的3龄、4龄幼虫,蛹,2日龄雌、雄成虫分别进行了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的测定,并对其频次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蛹的过冷却点(-21.05±0.75)°C和体液结冰点(-17.45±0.89)°C最低;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15.02±0.55)°C和体液结冰点(-11.80±0.64)°C次之;2日龄雄成虫的过冷却点(-14.74±0.42)°C和体液结冰点(-11.26±0.42)°C与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14.07±0.68)°C和体液结冰点(-11.25±0.61)°C差异不显著;2日龄雌成虫的过冷却点(-12.97±0.40)°C和体液结冰点(-9.65±0.32)°C最高。结果显示,多异瓢虫蛹的耐寒性最强,2日龄雄成虫的耐寒性高于雌成虫,2日龄雌成虫的耐寒性最弱。
    • 高磊; 孙荣华; 孙雪婷
    • 摘要: 为明确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的生物学特性和越冬成虫的抗寒能力,采用室外监测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黑色枝小蠹的寄主植物、发生动态、生活习性等,测定越冬成虫的低温耐受性。结果表明:黑色枝小蠹危害的寄主植物15种,其在上海地区1 a发生3〜4代,每个虫道内成幼虫(7.06±3.76)头,卵(15.80±5.45)粒,受害的枝条直径0.65〜2.25 cm;越冬状态下每个虫道平均有成虫(16.84±3.84)头,雌雄比约11:1,越冬雌雄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8.73°C和-18.25°C,平均冰点分别为-15.18°C和-17.67°C,雌雄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为黑色枝小蠹的扩散趋势预测、综合防控等提供依据。
    • 张晓煜; 冯蕊; 陈仁伟; 杨豫; 丁琦; 李芳红; 王静; 李红英
    • 摘要: 【目的】冷驯化是植物获得抗寒能力的重要生理过程,研究葡萄自然冷驯化对低温的响应过程,对揭示葡萄抗寒力的形成过程及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和北红1年生成熟枝条为试验材料,在2020—2021年,通过测定自然冷驯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响应指标,包括过冷却点SD、结冰点FP、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电导率Con、Ca含量、蔗糖Su含量、ABA含量等,构建了抗寒力指数反映葡萄枝条冷驯化过程,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葡萄生理生化参数对低温的响应过程,定量评价自然冷驯化过程对葡萄枝条抗寒性的影响。【结果】(1)最低气温是冷驯化过程的主导因子;低温引发葡萄枝条含水率降低,Ca含量增加,改善枝条渗透调节能力;随着冷驯化温度降低,葡萄枝条蔗糖含量增加,抗寒性提高。枝条的ABA含量与日照时间(光周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低温关系不显著;降水(灌溉)降低了葡萄枝条抗寒力。(2)北红枝条抗寒力强于赤霞珠,年际间赤霞珠过冷却点SD和电导率Con均存在显著差异,北红过冷却点SD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3)葡萄冷驯化过程是渐进累积的,葡萄抗寒力随着冷驯化气温的降低而增强,葡萄抗寒力指数与低温存在典型的Logistic非线性关系,在气温低于18.0°C时,葡萄启动冷驯化过程,抗寒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在气温低于12.0°C后,葡萄抗寒能力迅速增大;在气温低于3.0°C时,葡萄枝条的抗寒力增大趋缓,至埋土前,葡萄抗寒力趋于最大。【结论】随着夏末日照时间缩短,葡萄枝条ABA含量逐步增加;低温在冷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气温降低,葡萄枝条含水率下降,Ca和蔗糖含量增加。随气温降低,葡萄枝条抗寒力呈Logistic非线性渐进累积增大。
    • 张起恺; 邢振龙; 吴圣勇; 徐瑞瑞; 雷仲仁
    • 摘要: [目的]研究重大入侵害虫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对快速冷驯化和长时冷驯化的响应以及3个地理种群(湖北省武汉市、海南省海口市和安徽省安庆市)的耐寒性,为明确该虫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定殖的潜在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将海南三叶斑潜蝇种群蛹和成虫在-12、-14、-16、-18、-20、-22和-24°C低温暴露30 min,选择存活率为15%-30%的温度为识别温度.设置5°C为快速冷驯化的驯化温度,12°C为长时冷驯化的驯化温度,将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置于5°C下1-6 h或置于12°C下1-6 d,再置于识别温度下30 min检测存活率,未驯化的蛹和成虫也置于识别温度下30 min作为对照,比较其冷驯化后低温存活率的差异.另外,设置5个靶标温度,分别为0、-5、-10、-15和-20°C,将3个地理种群的三叶斑潜蝇蛹在靶标温度下冷暴露2h,比较其存活率差异.最后,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3个地理种群蛹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进行测定.[结果]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暴露于-20°C下30 min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5.0%、19.6%、21.0%(介于15%-30%),因此将-20°C确定为三叶斑潜蝇的冷驯化识别温度.短时间的5°C低温暴露提高了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的耐寒性,成虫对快速冷驯化的响应更加积极.1h和2h的冷驯化效果最好,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驯化效果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6d内,不同时长的12°C低温暴露均会提高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的耐寒性且经历不同时长冷驯化后其耐寒性差异较小.在5、0、-5°C的低温暴露下,海南种群与安徽、湖北种群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在-10、-15、-20°C的低温暴露下,海南种群蛹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安徽和湖北种群.安徽(-22.19°C)和湖北(-22.19°C)种群蛹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海南种群(-21.06°C).[结论]三叶斑潜蝇的耐寒性可以通过快速冷驯化或长时冷驯化获得增强,这可能是三叶斑潜蝇逐步向我国高纬度地区扩散的原因之一.湖北和安徽种群表现出的耐寒性较海南种群强.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越冬分布区域,指导其监测预警及防控.
    • 董亚新; 裴佳禾; 邵钰莹; 宗世祥; 侯泽海
    • 摘要: 为明确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的耐寒能力以及主要耐寒物质,对越冬期幼虫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及冰点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越冬期及非越冬期幼虫和成虫体内的抗冻保护物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越冬期幼虫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8.34±0.26°C和-18.59±0.63°C,冰点差异显著,分别为-10.17±0.36°C和-15.90±0.70.越冬期幼虫体内脂肪、甘油、海藻糖和山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越冬期幼虫,水分、糖原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越冬期成虫体内糖原、甘油、海藻糖和山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越冬期成虫,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甘油、海藻糖、山梨醇是红脂大小蠹幼虫和成虫的主要抗冻保护物质,在越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脂肪在红脂大小蠹幼虫越冬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糖原在红脂大小蠹成虫越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赵龙龙; 刘朝红; 胡增丽; 张未仲; 马瑞燕
    • 摘要: 为明确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本研究在测定冬型中国梨木虱过冷却点及-20°C低温下的存活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组冻融梯度(-20°C/2°C、-20°C/5°C、-20°C/10°C、-20°C/20°C),3组频段(1、2、3 h),以探索迅速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的过冷却点主要分布在-14°C~-12°C;-20°C条件下其致死中时LT50为6.9 h;冬型梨木虱经历6次1 h间断冻融处理后其死亡率显著低于3次、2次处理和持续低温处理;冬型梨木虱在-20°C/10°C、-20°C/20°C的温度梯度处理下死亡率显著低于-20°C/2°C、-20°C/5°C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迅速冻融间断时间越短、频率越高,越利于冬型梨木虱存活;冻融温度梯度越大,其存活率越高.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冬型梨木虱适应极端及突变温度的能力,对预测其越冬存活、种群数量监测及防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王雪芹; 武予清; 蒋月丽; 李彤; 巩中军; 苗进; 段云
    • 摘要: 为给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的准确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低温暴露死亡率和冷识别温度(80%死亡率时的温度)等昆虫耐寒性指标评价低温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该虫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荻草谷网蚜各发育阶段的SCP变化范围为-27.10~-12.23°C,SCP为1龄若蚜>2龄若蚜>有翅孤雌成蚜>无翅孤雌成蚜>4龄若蚜>3龄若蚜,其中1龄和2龄若蚜的SCP均显著高于3龄和4龄的SCP(P0.05),无翅孤雌成蚜与其它发育阶段蚜虫的SC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虫态的低温存活率和冷识别温度分析表明,在-10~-8°C不同低温下,荻草谷网蚜1龄若蚜低温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初羽化有翅成蚜的低温存活率(P<0.05),1龄若蚜和初羽化有翅成蚜的冷识别温度分别为-8.5°C和-7.9°C;两种虫态在0°C经过4 h冷驯化后,1龄若蚜和初羽化有翅成蚜在2 h的存活率提升最高,分别为62%和64%,均显著高于无冷驯化的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荻草谷网蚜具有极强的耐低温适应能力,结合河南新乡近5年冬季极端低温数据,本文推测该虫能在冬季极端低温高于其冷识别温度的年份在当地越冬.
    • 陈汝敏; 薛月光; 张艳; 刘慇; 马安宝; 王静; 武海卫
    • 摘要: 松针鞘瘿蚊Thecodiplosis japonensis是近年新传入我国的入侵害虫.为了明确该虫的耐寒能力,对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测定,同时调查了自然条件下和裸露环境下幼虫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在山东黄岛,松针鞘瘿蚊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为-22.06°C,结冰点为-18.99°C.自然脱瘿落土和有覆盖物的松针鞘瘿蚊越冬幼虫抵御-10°C的低温寒潮能力较强,其幼虫存活率都可以达到70%以上,前者更高,达98.89%.而在完全暴露的条件下,接近半数的幼虫不能存活,其幼虫存活率仅为52.86%.
    • 王世明(摘录)
    • 摘要: 据《植物保护》2021年第4期《不同温度梯度及频率的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作者赵龙龙等)报道,为明确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本研究在测定冬型中国梨木虱过冷却点及-20°C低温下的存活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组冻融梯度(-20°C/2°C、-20°C/5°C、-20°C/10°C、-20°C/20°C),3组频段(1、2、3小时),以探索迅速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