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肤表现

皮肤表现

皮肤表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0673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第四届全国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等;皮肤表现的相关文献由78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建方、徐秀莲、陈浩等。

皮肤表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3 占比:0.9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0673 占比:99.04%

总计:30970篇

皮肤表现—发文趋势图

皮肤表现

-研究学者

  • 孙建方
  • 徐秀莲
  • 陈浩
  • 曾学思
  • 姜祎群
  • A.
  • 宋昊
  • 张韡
  • 李丽
  • 王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中南
    • 摘要: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常因为毛孔堵塞导致皮肤分泌的油脂无法排出,堆积过多而引起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痤疮好发于青春期,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也可能发生。痤疮的皮肤表现包括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症丘疹、脓包、结节、囊肿等,对皮肤造成损伤的程度也不同,可痊愈,也可在愈后出现瘢痕、色素沉着、红斑等影响外貌。治疗痤疮的药物目前公认治疗痤疮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维A酸类属一线治疗药物,常见外用制剂包括维A酸霜或凝胶、异维A酸凝胶、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等,适用于轻度粉刺型痤疮,丘疹脓疱型的中度痤疮联合用药,以及维持治疗防复发环节。建议低浓度、小范围使用,每晚睡前1次,早上起来把它清洗掉。
    • 李艳梅
    • 摘要: 目的探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对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皮损改善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皮肤科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12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联合组,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颈三针,中药组给予四红祛斑汤,针药联合组给予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均治疗2个月。对比三组疗效与治疗前后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积分、皮肤状态(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含量)、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针药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针刺组、中药组的71.43%、73.81%(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积分分别为(1.16±0.38)分、(1.05±0.34)分,均低于针刺组的(1.57±0.54)分、(1.49±0.50)分、中药组的(1.42±0.49)分、(1.38±0.42)分(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含量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血清LH、FSH、E2水平均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AT、SOD水平分别为(2.28±0.53)U/mL、(104.48±10.73)U/mL,均高于针刺组的(1.69±0.47)U/mL、(89.52±8.90)U/mL、中药组的(1.85±0.43)U/mL、(93.59±9.26)U/mL,血清MDA水平为(3.52±0.64)mmol/L,低于针刺组的(4.71±0.75)mmol/L、中药组的(4.47±0.69)mmol/L(P<0.05)。结论应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调节性激素表达,减轻皮损情况,改善皮肤状态,疗效显著。
    • 梁丹丹; 臧莉
    • 摘要: 伴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每年春天和秋天的换季时节很多人会出现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经常出现过敏性疾病的人往往都是过敏性体质。过敏的表现以呼吸道,皮肤表现最为常见,严重时可能会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等比较危险的疾病。如今,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疾病。
    • 丁香玉; 李承新
    • 摘要: 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与某些皮肤病源于同一病因,两者相互表现,互为关联,皮肤损害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首发症状,但皮疹表现却复杂多样,准确识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皮肤损害表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李忻悦; 巩毓刚; 李灵
    • 摘要: 目的了解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67例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86%的患者年龄>60岁,在确诊肿瘤前皮肤表现以皮肌炎多见(31.75%),确诊后以带状疱疹多见(53.85%),且多发生于肿瘤中晚期,抗肿瘤治疗(如手术)可能会诱发皮肤病(如带状疱疹),治疗皮肤病(如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导致肿瘤发生。结论一些特征性皮疹(如皮肌炎典型皮疹)可能提示肿瘤发生,同时一些非特征性皮疹(如多形红斑)也须警惕潜在恶性肿瘤存在,皮肤病合并肿瘤各有不同特点。
    • 胡天一; 籍小明
    •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刺激的同时,也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反映着机体的健康状态。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皮肤病患病率有所增加。近日笔者遇到一位青少年咨询皮肤问题,发现是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男性,16岁,发现背部肩胛区皮疹1周前来咨询。查体可见:体温36°C,脉搏7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身高180cm,体重78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内科系统无异常。背部肩胛区皮肤可见密集褐色斑点样皮疹(附图),无明显瘙痒,无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表现。询问家族史,患者的外曾祖母也有此皮肤表现。患者近期因即将考试,处于比较劳累和精神紧张的状态。
    • 董明亮; 甘泉; 马新苹; 郭金兰
    • 摘要: 目的:分析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泻肝凉血解毒方辅助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银屑灵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泻肝凉血解毒方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血清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生成因子(VEGF)]、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较对照组(70.27%)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PASI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25.00%)较对照组(63.16%)低(P<0.05).结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泻肝凉血解毒方辅助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复发率.
    • 刘芳; 李璨宇; 方卉; 陈凤鸣; 刘宇; 王雷; 高天文; 坚哲
    • 摘要: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126例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26例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患儿中,男68例,女58例;86.5%的患儿出生即有皮损;57.9%就诊年龄2~3岁.皮损发生部位包括头面部(76例,60.3%)、躯干(24例,19.1%)、四肢(26例,20.6%).36例(28.6%)为先天性小痣,68例(54.0%)为M1型中型痣,13例(10.3%)为M2型,9例(7.1%)为巨痣.121例(96.0%)皮损单发,5例(4.0%)多发,44例(34.9%)痣伴粗毛,15例(11.9%)伴丘疹/增生性结节,6例(4.8%)有卫星灶.病理亚型包括混合痣120例(95.2%)、皮内痣4例(3.2%)和交界痣2例(1.6%).38例(30.1%)镜下皮损深度< 1 mm,61例(48.4%)1~2mm,25例(19.8%) >2mm,45例(35.7%)浸润至皮下脂肪层或更深.126例色素痣皮损中,常见病理特征包括痣组织成熟现象(100%,不包括2例交界痣),角质层色素颗粒(42.1%),分布紊乱/不对称(63.5%),表皮痣细胞散在分布(72.2%)和呈Paget样扩散(53.2%),真皮可见噬黑素细胞(56.4%),痣细胞沿毛囊皮脂腺分布(65.1%)等.特殊病理特征包括痣细胞嵌入血管/淋巴管腔内(33.3%)、痣细胞松解(35.7%)、纤维瘤样改变(19.8%)、累及立毛肌(24.6%)、肥大细胞浸润(23.8%)等.不同临床表现的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病理模式:浸润深度> 2 mm、角质层色素颗粒和角质层柱状色素颗粒在巨痣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大小皮损(X2= 7.93、10.76、5.89,均P < 0.05);浸润深度> 2 mm、表皮海绵水肿伴痣细胞散在分布、痣细胞巢沿毛囊皮脂腺分布、纤维瘤样改变、肥大细胞浸润在伴有粗毛皮损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粗毛者(X2= 28.29、8.11、6.22、7.92、8.19,均P < 0.01);表皮痣细胞呈Paget样扩散、痣细胞有异型性在伴丘疹/增生性结节的皮损中的发生率高于不伴丘疹增生性结节的皮损(X2 = 4.92、6.30,均P<0.05).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具有独特性,细胞常见不典型性,确诊及治疗选择需要密切结合临床与病理特征.
    • 周杰; 宋志强
    • 摘要: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内表型多样,明确不同临床表型及内表型的特征,对协助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特应性皮炎不同发病年龄、种族背景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综述其临床表型差异,概述内表型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郑玉洁; 杨海琼; 崔红艳
    • 摘要: 目的 探讨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确诊的82例传染性软疣227处皮损的皮肤镜特征.结果 227处皮损中,临床检查显示120处(52.86%)可见脐凹和孔,20处(8.81%)可见血管;皮肤镜检中,198处(87.22%)可见脐凹和孔,214处(94.27%)可见血管.皮肤镜下血管分别为皇冠状(132处,58.15%)、点状(34处,15.00%)和混合模式(48处,21.15%).点状血管模式比例在有炎症或剥脱的病变(86.00%)明显高于无炎症或剥脱的病变(22.03%,x1=81.685,P<0.001),存在湿疹的病变(50.00%)明显高于没有湿疹的病变(33.85%,x2=17.784,P<0.001).白色至黄色无定形结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圆形(40.53%)、四叶草形(33.48%)、多叶形(20.26%)、非特异型(5.73%).结论 传染性软疣在皮肤镜下可见孔、血管结构和黄白色无定形结构,血管的形态模式以皇冠状为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