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变性质

病变性质

病变性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3070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护理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20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等;病变性质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凯、于燕军、农春燕等。

病变性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1.0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3070 占比:98.86%

总计:13221篇

病变性质—发文趋势图

病变性质

-研究学者

  • 王凯
  • 于燕军
  • 农春燕
  • 史维
  • 吴朝阳
  • 周文益
  • 奚维东
  • 孙晓滨
  • 孙雪梅
  • 张佳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跃; 杜坤; 沈蕾
    • 摘要: 目的 探究亚厘米磨玻璃结节CT影像特点评估病变性质,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21年2月80例亚厘米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浸润前组及腺癌组,比较三组的CT影像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CT影像特点与腺癌发生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分析CT影像特点对良性结节与非良性结节及浸润性结节与腺癌的鉴别价值。结果 良性组的结节小于浸润前组及腺癌组,胸膜“凹陷”征、边缘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异常改变、瘤肺界面不清晰发生率低于浸润前组及腺癌组(P<0.05);腺癌组的结节大于浸润前组,胸膜“凹陷”征、边缘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异常改变、瘤肺界面不清晰发生率高于浸润前组(P<0.05);结节大小、边缘形态鉴别良性结节、非良性结节的AUC大于0.75;结节大小、胸膜“凹陷”征鉴别浸润前结节及腺癌的AUC大于0.75;结节≥7.59mm、胸膜“凹陷”征、血管异常改变是影响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节大小、边缘形态、胸膜“凹陷”征等CT影像特点可用于鉴别良恶性亚厘米磨玻璃结节,且结节≥7.59mm、胸膜“凹陷”征、血管异常改变是影响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 王晓; 苏雪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治的121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均行MSCT和能谱CT检查,择期进行病理组织活检检查,记录肺结节性质,比较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肺结节MSCT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能谱CT参数〔70 keV、80 keV单能量图像CT值、标准化碘浓度(NIC)〕,分析MSCT联合能谱CT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121例患者的肺结节中,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91例;恶性病变肺结节的MSCT参数BF、能谱CT参数NIC均大于良性病变肺结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能谱CT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31、0.838,当BF、NIC分别取97.570 mL·min^(-1)、0.315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结论:MSCT联合能谱CT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较高。
    • 徐传彬; 白玲; 黄泽弟; 胡安美; 丘锦煌; 邓文海; 赖仁胜
    • 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血肿瘤细胞(CTC)联合CT在肺小结节病变性质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宝安中心医院疑似肺小结节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胸部CT影像检查、CTC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CTC及联合CT诊断效能,并对肺小结节病变性质进行判定。结果病理组织检查82例疑似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确诊肺小结节病变患者61例,确诊率为74.39%,其中良性结节16例(26.23%),恶性结节45例(72.77%)。CTC联合CT检查确诊肺小结节病变57例,良性结节20例,恶性结节37例;检查准确度为85.37%(P<0.05),诊断灵敏度为86.89%(53/61),特异度为80.95%(17/21),阳性预测值为92.98%(53/57),阴性预测值为68.00%(17/25),AUC为0.894。结论CTC检查用于肺小结节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CT影像结果相比检查准确度较高,二者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效能,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欧阳军
    • 摘要: 身体里长了不明原因的肿物,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良性还是恶性?”而能够给出这个答案的只有一个权威,那就是病理报告。病理科医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场景:患者拿着刚取到的病理检查报告,急切地注视着医生,焦灼地问:“良性还是恶性?”当然了,大部分的病理检査报告可以直接回答患者的这个问题,病变性质是良性抑或是恶性。
    • 任莹
    • 摘要: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息肉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白光内镜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均存在胃息肉,并取出部分病理组织进行检测.依照病理检测结果采取息肉电切手术治疗,然后将切除后的息肉再次予以病理检测,比较2次检测结果以及最终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白光内镜检查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显示,增生性29例,炎症性3例,错构瘤性58例,肿瘤性0例;息肉电切术检查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显示,增生性26例,炎症性5例,错构瘤性57例,肿瘤性1例;白光内镜检查胃息肉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占11.11%,Ⅱ型占30.00%,Ⅲ型占51.11%,Ⅳ型占7.78%;息肉电切术检查胃息肉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占12.22%,Ⅱ型占46.67%,Ⅲ型占35.56%,Ⅳ型占5.55%;90例患者实施电切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仅有1例患者属于肿瘤性胃息肉,且属于胃息肉山田Ⅲ型.结论 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检测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消化内镜依然存在漏诊、误诊现象,应提高消化内镜检测技术,进而提升镜检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
    • 周宏莲; 刘丽娟; 叶秋荣; 黄强; 郑仕兴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胆囊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2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18年01月01日-2021年01月01日,82例患者分别给予超声造影诊断(CEUS)和MRI诊断,分析超声造影诊断(CEUS)和MRI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良恶性效能.结果:CEUS诊断和MRI诊断的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均基本一致,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CEUS诊断和增强MRI诊断的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误诊或性质待定率均基本一致,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CEUS诊断和MR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基本一致,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CEUS诊断和增强MRI诊断均能够获取到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准确区分肿瘤良恶性,具有推广价值.
    • 李会珍; 马利亚; 夏俊来; 陈涛
    •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3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静脉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局灶性病变性质,以MRI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静脉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率、不同直径大小病灶检出率、良恶性病灶检出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法分析静脉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率(97.87%)高于静脉超声造影(75.53%)(χ2=10.243,P=0.001).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30 mm病灶:100%)优于静脉超声造影(42.11%、81.97%、92.86%)(χ2=3.845,P=0.017).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良恶性病灶检出率(良性病灶:100%、恶性病灶:94.59%)高于静脉超声造影(87.72%、56.76%)(χ2=3.628,P=0.018).与超声造影检测相比,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对病灶周围微血管血流分布及病灶轮廓清晰显示,且在良性病灶病变中也可清晰显示.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88.09%、87.32%、84.27%)均高于静脉超声造影(74.38%、72.17%、70.71%)(P<0.05).结论 与单纯静脉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静脉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不仅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良恶性病灶检出率,而且由于超微血管成像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血流信号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在准确判定病变性质上具有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