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绝经后出血

绝经后出血

绝经后出血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8656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等;绝经后出血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为远、王丽、赵海军等。

绝经后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8656 占比:99.70%

总计:78889篇

绝经后出血—发文趋势图

绝经后出血

-研究学者

  • 张为远
  • 王丽
  • 赵海军
  • 刘津
  • 叶元
  • 叶育芳
  • 姚嘉斐
  • 孙爱军
  • 孙腊梅
  • 庞丽蓉

绝经后出血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晓萍; 王明波; 佘昊清; 林娟
    • 摘要: 目的探究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162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104)和子宫内膜癌组(n=58);选取2020年7月至12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52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模型验证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将有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使用验证集数据对预测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厚>10mm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28kg/m^(2)、HE4>55pmol/L、CA125>21U/mL、子宫内膜增厚>10mm是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用于评估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经过一致性系数和校准曲线检验,表明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较为一致。结论合并子宫肌瘤、高BMI、高HE4水平、高CA125水平、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是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预测较为可靠。
    • 王丽萍; 邓姗
    • 摘要: 对于绝经后出血(PMB),我们已经非常有意识地去排除子宫内膜癌,因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通过本文2例病例的学习,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即PMB有可能是除子宫内膜癌以外盆腔其他部位的肿物导致,如输卵管癌。PMB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发生率下降,而随着年龄增长,PMB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却是升高的,提示我们越是高龄的患者越需要重视。宫腔镜检查的普及使内膜癌的漏诊率进一步下降,而对于非内膜癌的鉴别诊断意识仍需加强。从本文两例来看,无论有无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在排除内膜癌的情况下,患者持续出血,一定要进一步追查,尤其年龄越大的患者似乎发生输卵管癌的概率越高,联合肿瘤标志物和盆腔增强MRI的检查有利于提供线索,必要时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尽早发现盆腹腔内的肿瘤性病变也是非常值得的。任何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其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
    • 王丽; 毛文军; 白娥; 吕淑兰
    • 摘要: 目的:分析绝经后出血(PMB)患者的病因及子宫内膜病变特点,利用子宫内膜病变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EBL)和子宫内膜癌(EC)的模型。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B患者32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PMB病因,对其中可疑子宫内膜病变行内膜病理检查的208例患者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子宫内膜组(NE组,35例)、EBL组(134例)和EC组(39例),比较不同的绝经年限(1~3年、3~5年、5~10年、≥10年)患者中EBL[子宫内膜息肉(EP)、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EH)、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和EC的发生率,并对NE组、EBL组和EC组患者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特点和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①328例PMB患者中老年性阴道炎所占比例最高(32.32%),其次EBL中的EH患者占17.68%,而EC患者占11.89%。②不同绝经年限组中EP、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3年组EP和EH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5.68%、20.27%),绝经≥10年组AEH和EC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9.57%、28.26%)。③超声影像学检查中NE组、EBL组及EC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值及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内膜与肌层分界线不清晰、内膜血流分级(Ⅱ级、Ⅲ级)的比例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均呈递增趋势(P<0.05)。④3组患者在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不同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绝经年龄,及是否反复阴道流血、肥胖、糖尿病、服用他莫昔芬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高危因素预测模型对EBL(灵敏度85.3%,特异度67.8%,AUC=0.791)和EC(灵敏度89.7%,特异度72.3%,AUC=0.854)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PMB患者病因中以老年性阴道炎和EBL为主,但EC不容忽视,特别是伴有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者。PMB患者不同子宫内膜病理类型超声影像学特点有差异,绝经≥10年组AEH和EC发生率最高,采用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建立的模型对EBL和EC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 郗红雪; 林书宇; 曹扬; 于昕
    • 摘要: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因重力脱出于宫颈外口甚至阴道外,引起阴道出血、分泌物异常,也可引起腹胀或便秘、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其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应个体化。本文报道1例绝经后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 李灿; 李慧; 程静新
    •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重点探讨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预测内膜恶变风险的内膜厚度阈值.方法:选择245例绝经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绝经后出血(PMB)组(124例)和无PMB组(121例),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PMB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及子宫内膜癌(EC)的发生率(22.58%)明显高于无PMB组(4.13%)(P<0.05).②PMB组中良性病变患者(96例)与AH/EC患者(28例)之间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合并高血压、足月产次、流产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子宫内膜厚度≥10 mm是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PMB患者发生AH及EC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③无PMB组中良性病变组(116例)与AH/EC组(5例)之间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ROC曲线分析:PMB组以子宫内膜厚度8.5 mm作为预测AH及EC的最佳阈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58.3%.无PMB组以子宫内膜厚度10.5 mm作为预测AH及EC的最佳阈值,AUC为0.941,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1.0%.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PMB患者均应行进一步病理检查排除癌变,而不伴PMB的子宫内膜恶变率低,若无合并高危因素、子宫内膜厚度<10.5 mm可随访观察.
    • 张羽
    • 摘要: 某日,诊室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旁边由小保姆扶着,65岁,主诉绝经后阴道出血。老太鹤发童颜,特别富态,小小的个子竟然有160斤的体重。她满脸慈祥地问我:“大夫,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呀?我怎么又来月经了呢?”绝经后出血,或是大病先兆其实,这哪里是又来月经了啊,医学上叫“绝经后出血”。
    • 田秀芳
    • 摘要: 一般来说女性50岁左右就会出现绝经,绝经之后阴道不会再出现出血,如果绝经之后有出现出血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切不可盲目大意。一、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基本原因近年来,由于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癌症的警惕性提高和及时进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引起绝经后出血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年减少,而由于生殖道炎症和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已成为主要的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