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
诊室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文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专利文献237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婚育与健康、健康、健康生活等;
诊室的相关文献由79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金成、丁艳蕊、何金昱等。
诊室
-研究学者
- 郭金成
- 丁艳蕊
- 何金昱
- 孙瑜
- 尔靓
- 尔靓1
- 成九梅(指导)
- 王珊
- 美玉1
- 张磊
- 戚琳
- 王东
- 王峥
- 程厚强
- 范思桦
- 蔺淑苹
- 谢基立
- 郑中富
- 郑杰
- 韩凯
- 丁志强
- 丁洁宁
- 不公告发明人
- 丛雪枫
- 严天华
- 于红梅
- 何玥祎
- 冯剑
- 凌晓芳
- 刘伟民
- 刘竹青
- 卢彦成
- 叶雪芬
- 向小锋
- 姚芳蓉
- 孙永彪
- 崔清华1234
- 嵇文军
- 张峰(指导)2
- 张延法
- 张志云
- 张忠双
- 张惠生
- 张海楠
- 徐盈盈
- 徐立宁
- 成九梅(指导)2
- 施厚友
- 曹惠兰
- 曾令丰
-
-
孔芳
-
-
摘要:
“大夫,救救我吧!我这个脚快痛死了,恨不得切掉呀!”“大夫,大夫!能不能先给我看看,我痛得受不了啊!”在痛风门诊,您很可能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壮得像座山一样的小伙子哭哭蒂蹄,一只脚运动鞋一只脚拖鞋,拉着拐杖甚至坐着轮椅进诊室。有过同样经历的病友,心有戚戚焉:那滋味,谁得谁知道。
-
-
李媛
-
-
摘要:
诊室里,赵大爷焦虑地诉说:“我刚做完手术时眼睛看得很清楚,但是不知怎么回事,这才1年多,看东西又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是不是手术没做好?”医生仔细检查后,告诉赵大爷:这是因为手术保留的晶状体后囊袋发生了混浊,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一种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赵大爷的眼底没有发现其他病变,只要门诊做个简单的激光小手术就可以了,效果很好。
-
-
王智华;
毕海权;
王宏林;
李孟柯
-
-
摘要:
诊室作为医护人员长期停留的空间,如若没有采用有效的空调通风方案,将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借助数值模拟获得了诊室在不同的空调通风方案下房间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污染物浓度场,通过对比分析,以满足污染物排放为主要指标,满足舒适性要求为次要指标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判,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诊室采用多联机和分体空调方案均能满足舒适性需求,但由于诊室内部空间较小故而采用多联机方案时室内气流较为紊乱,因此多联机方案的污染物控制效果差于分体空调方案。此外,研究发现将排风口放置于污染物源附近能提升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物排放效果,借助此方法分体空调方案下诊室内污染物浓度从0.012%减小为0.005%。
-
-
叶丹
-
-
摘要:
廖女士最近半年很烦恼,原本胃口很好,可最近体重“过剩”的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明明大姨妈刚走才十天,但又有点出血。难道是排毒没排干净?她去一家养生会馆,前后接受了各种“排毒”治疗,还是没能解决问题,最终走进了医生的诊室。考虑到廖女士已经47岁了,且超重,医生仔细检查后,给她做了内膜诊刮。最终,出血的原因找到了:子宫内膜癌。万幸的是,发现时肿瘤尚处于早期。
-
-
魏荣欢
-
-
摘要:
不到11点半,航空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专家李伟已经看完了门诊预约,她起身走到隔壁诊室,跟同事念叨了一句,“怪得很,你说一来新冠(病毒),一戴口罩,(流感)没了!”李伟最近频繁参加会议,她听不少专家分析预判,冬季流感可能会是一个“淡季”。
-
-
张妍彤
-
-
摘要: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看牙医或者拔牙的经历,是不是感觉很疼很可怕呢?可是矫正牙齿比这些可怕多了,那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煎熬,绝对可以让人终身难忘。两年前暑假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有一处恒牙长出来了,乳牙却还没掉,而且颇有种"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气势。妈妈知道后,决定带我去看牙医。医院里的人很多,挂好号后我们在诊室门口的椅子上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这段不安的等待当真难捱。
-
-
闵寒
-
-
摘要:
在医院消化科诊室,病人小张向医生诉说:“医生,我胃不舒服好多天了,想仔细查一查。”医生说:“要不,做个胃镜?”小张:“胃镜好可怕啊,难道没有比胃镜更好的检查了?”医生解释说:“查胃,最准确的还是做胃镜了。”小张:“那么粗的管子插进去,想想都害怕。有没有不痛的?”医生:“可以做无痛胃镜。”小张:“无痛胃镜是全麻啊,好吓人。我到底该怎么选呢?”
-
-
白成瑞
-
-
摘要: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天早晨刚开诊,一位60多岁的大爷便步履蹒跚地来到我的诊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夫,我这人各方面都很突出,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突出却是腰间盘突出,因为疼起来真要命啊,这一到数九我的曰子就更难过了!”
-
-
朱喆
-
-
摘要:
大型医院门诊一般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系统,由于多种原因,门诊内的空气品质欠佳,医生们有改善工作环境的强烈愿望,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并不明显增加系统造价,笔者进行分析、计算,探索一个可灵活应对诊室内环境的系统.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讲述了这个系统的由来、组成和相关计算,希望能给医院项目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
-
张晓琴
-
-
摘要:
经常有朋友说她每一次体检或去医院检查,血压都会升高,但是在家测血压又正常,觉得非常奇怪。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不用奇怪,这是一种特殊的高血压,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WCH)”。白大衣高血压就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诊室的血压升高(大于140/90毫米汞柱),而诊室外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正常(小于135/85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