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46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7188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河南外科学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研讨会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相关文献由867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恩兰、王敏、于景荣等。

子宫黏膜下肌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9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7188 占比:99.57%

总计:107649篇

子宫黏膜下肌瘤—发文趋势图

子宫黏膜下肌瘤

-研究学者

  • 夏恩兰
  • 王敏
  • 于景荣
  • 张建平
  • 王晓雷
  • 陈娟
  • 高东霞
  • 丁文清
  • 丁爱玲
  • 严力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凡; 严婷婷; 吴解清; 胡青; 严力锋
    • 摘要: 目的探究Heos宫腔镜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率及术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56例纳入研究对象,双盲法分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为2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宫腔镜手术,实验组接受Heos宫腔镜手术。比较宫腔粘连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及妊娠率及SULY2A1、TCF-Β3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宫腔无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级以上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明显提升,术后2个月,组间SULY2A1、TCF-Β3表达水平均较术前存在不同程度改变,且实验组SULY2A1 mRNA、蛋白均高于对照组,TCF-Β3 mRNA、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Heos宫腔镜治疗可促进月经恢复,调节SULY2A1、TCF-Β3表达水平,提升妊娠率,降低宫腔粘连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李衍菊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探讨了4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在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入组,随机抽签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开展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开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18±4.86)min、(11.47±1.18)mL、(2.63±1.09)d、(4.58±2.13)d,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潴留、空腔积液以及子宫肌壁受损并发症发生方面,研究组较低,分别为5.00%(1例)、0.00%(0例)、10.00%(2例),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19例),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0%(13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在术后0.5h、6h、12h、24h疼痛评分分别为(0.49±0.28)分、(1.24±0.69)分、(3.14±1.98)分、(2.36±1.5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在临床上开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效果显著,降低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
    • 徐巧阳; 赵君芳; 裘柳懿; 张小伟; 杜军强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宫腔声学造影(3D-SIS)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临床疑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别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及3D-SIS检查,并以宫腔镜术中的具体观察情况及最终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从而分析3D-SIS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具体分型的临床价值。结果:2D-TVS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型0、Ⅰ、Ⅱ型的符合率分别为77.78%、73.33%、86.84%;3D-SIS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型0、Ⅰ、Ⅱ型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94.74%。结论:3D-SIS在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具体分型方面较单独应用2D-TVS有优势,该检查技术在术前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伟丽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20-04我院12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62例。常规组接受TCRM治疗,超声引导组接受超声引导下TCRM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总有效率96.77%(60/62)较常规组80.65%(50/62)高(P<0.05);超声引导组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1%(1/62)较常规组12.90%(8/62)低(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TCRM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卜岛; 韩茜茜
    •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TVUS)和MRI检查直径小于3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且经宫腔镜或病理诊断证实的6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部位、大小及形态等影像学特征及阴道超声、MRI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分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子宫黏膜下肌瘤经MRI诊断分型符合率为96.77%,经TVUS诊断分型符合率为83.87%,明显低于MRI检查(P<0.05)。62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宫内回声改变,均可见子宫内膜缺损,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突向宫腔,回声均匀者54例,回声不均匀者8例;11例可见假包膜,后壁回声衰减。宫颈线位置明显偏移,CDFI可见周边环状血流信号。MRI扫描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典型的低信号。6例发生囊变、坏死。结论 MRI与TVUS均可有效显示直径小于3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影像学特征,但MRI检查可显著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徐晓辉
    • 摘要: 目的:探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2)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长素(FSH)、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免疫功能无负面影响,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 张聪; 杨依依
    • 摘要: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原则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9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研究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相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更佳,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无较大影响,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更为微创。
    • 封意兰; 陈昌益; 刘妮平
    • 摘要: 目的 观察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的42例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接受单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42例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一次手术成功率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膨宫液用量与膨宫液吸收量更少,一次手术成功率更高,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宫腔镜电切术,采用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膨宫液用量及膨宫液吸收量,一次手术成功率更高,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郗红雪; 林书宇; 曹扬; 于昕
    • 摘要: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因重力脱出于宫颈外口甚至阴道外,引起阴道出血、分泌物异常,也可引起腹胀或便秘、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其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应个体化。本文报道1例绝经后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 赵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70例疑似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经腹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结果 7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52例,另18例患者中有10例为肌壁间肌瘤、5例为子宫浆膜下肌瘤、3例为宫颈肌瘤.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度95.71%、灵敏度98.08%均高于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单独诊断结果[(87.14%、92.31%)、(71.43%、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特异度(88.89%)与经阴道超声(72.22%)和经腹超声(5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检查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诊治重要的参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