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腹超声

经腹超声

经腹超声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9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8705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家庭保健、现代医用影像学、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等;经腹超声的相关文献由126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晴、李敏、李霞等。

经腹超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8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8705 占比:99.34%

总计:119494篇

经腹超声—发文趋势图

经腹超声

-研究学者

  • 刘晴
  • 李敏
  • 李霞
  • 王丽云
  • 万霞
  • 刘建
  • 夏钦婵
  • 张红薇
  • 张青
  • 张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坤
    • 摘要: 分析经腹超声检查对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诊断效果,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选择56例妊娠期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经腹部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在所有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子宫颈长度在2.0 cm以下者所占比例最高。子宫颈管宽径在0.8 cm以上者共计34例,占患者总数的60.7%;羊膜囊/内部包含胎体脱入膨大宫颈管患者18例,占患者总数的32.1%。38例不存在显著羊膜囊突入子宫颈管病患中,子宫颈内口宽度1.3~2.5 cm。对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经腹超声检查有实时动态观察、简单直观的特点,是诊断中晚期子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式。
    • 董健; 张袁祥; 徐四娟; 谷冰雨; 叶彩宏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经阴道超声(TVS)诊断血管前置及判定其危险因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5月弋矶山医院临床诊断疑似血管前置的50例孕妇,以术后胎盘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妊娠结局,并评估TAS、TVS对血管前置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手术最终证实30例为血管前置。TVS诊断血管前置的符合率(92.0%)、灵敏度(93.3%)、特异度(90.0%)均高于TAS(64.0%、70.0%和55.0%,P0.05)。结论:在血管前置及其危险因素胎盘位置异常检查上,TVS优于TAS。合理利用TAS、TVS可提高血管前置诊断的效能。
    • 刘新春
    • 摘要: 目的:对比与分析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70例疑似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腔镜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超声特征并判断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70例患者中,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的图像特征表现为病灶形态不规则、多处低回声、边界不清晰、病灶多位于剖宫口附近。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56例,占比80.00%。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51例与55例,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9%(50/56)、92.86%(13/14)、90.00%(63/70),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异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21%(55/56)、100.00%(14/14)、98.57%(69/70),仅敏感性和准确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可有效反映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在患者符合检查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经阴道超声。
    • 刘小良; 陆丹妮; 朱彩莹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在诊断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有剖宫产史的二胎妊娠晚期孕妇136例,常规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孕妇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孕晚期不同周数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子宫瘢痕显影率和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超声检测和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瘢痕显影率136例(100.00%)显著高于单一经腹超声检测子宫瘢痕显影率126例(88.24%),孕妇在妊娠32、35、38周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的测量值均显著低于单一经腹超声,瘢痕评分为Ⅱ级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I级;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测能够清楚反应子宫瘢痕愈合情况,提高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测量的精确度,为选用合理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
    • 谢浩勋; 罗圣熙
    • 摘要: 目的比较经腹超声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诊断克罗恩病(C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CD患者96例,其中经过确诊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超声与MSCT检测。统计MSCT、经腹超声对CD的诊断效能、对不同类型病变的检出率、对不同分型病变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程度的检出率。结果MSCT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高于经腹超声(P0.05);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同类型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SCT对回肠型CD检出率高于经腹超声(P0.05)。结论MSCT在诊断CD中灵敏性及准确性更高。
    • 罗燕; 魏超; 付文婷; 熊小玲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效能ROC曲线。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临床疑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性生活女性患者40例,根据检查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经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对照组采用经腹超声检查,观察组联合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超声特点;绘制ROC曲线,分析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4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病理检查均最终确诊。观察组联合检查确诊19例,确诊率为95.00%;对照组经腹超声检查确诊16例,确诊率为80.00%,观察组确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ROC曲线结果表明: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单一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应用子宫肌瘤患者中诊断符合率较高,两种超声联合可获得较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典型的超声影像特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唐益君; 鹿文静; 韩江涛; 唐磊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超声、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3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不同方式对SPTP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表现。结果MSCT对SPTP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超声中,所有病灶边缘清晰,包膜完整,其中囊实性和囊性病灶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实性病灶CDFI未见血流信号;MSCT多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部分囊性病灶边缘可见大小不一囊壁结节,实质性部分病灶在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呈现不均匀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渐进性的增加强化,而囊性部分病灶在增强前后均未见明显强化表现。结论超声和MSCT中均可表现SPTP的相关影像特征,但MSCT检查对SPTP的诊断正确率更高,结合临床表现及图像特征对SPTP诊断及治疗指导更具有临床价值。
    • 罗燕; 魏超; 付文婷; 熊小玲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黏膜下子宫肌瘤(U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40例有性生活且疑似黏膜下U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经腹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黏膜下UM的效能。结果40例疑似黏膜下UM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31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联合检查诊断黏膜下U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诊断黏膜下U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经腹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超声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黏膜下UM的效能更高,且相较于单独检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诊断黏膜下UM的效能更高,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徐春波
    • 摘要: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经腹与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经医院证实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00例开展研究,依次进行经腹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声像图特征。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3.00%,高于经腹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的宫外假孕囊、附件区包块、胚芽、心管搏动、盆腔积液的检出率分别为15.00%、86.00%、91.00%、62.00%、59.00%,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7、17.149、40.414、29.457、7.221,P <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均高于经腹超声
    • 杨晓岑; 李彪; 苏志虹; 陈晓丽
    • 摘要: 目的:探讨11~13^(+6)周胎儿颅内透明层(IT)的超声测量对开放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确立11~13^(+6)周胎儿脑干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之间IT的正常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分娩并测量过颈后透明层(NT)检查的388例孕妇,于NT检查时观察并测量胎儿的IT值。结果:382例胎儿可清晰显示并测量IT值,产后随访确定胎儿有无开放性脊柱裂畸形。5例胎儿IT消失无法测量,孕中期引产证实均为开放性脊柱裂。1例足月分娩后发现骶尾部出现包块,外院诊断开放性脊柱裂。382例胎儿头臀径(6.06±1.01)cm,IT(0.17±0.28)cm,两者呈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74,P<0.05)。结论:孕11~13^(+6)周胎儿IT值的测量对开放性脊柱裂(OSB)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