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特性
界面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71414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2015中国光伏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光伏学术年会、第26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等;界面特性的相关文献由101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榕生、张鹏程、任振华等。
界面特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414篇
占比:99.61%
总计:71693篇
界面特性
-研究学者
- 李榕生
- 张鹏程
- 任振华
- 曾宪桃
- 葛宇杰
- 周上祺
- 干宁
- 李天华
- 杨艳玲
- 汪明元
- 洪小女
- 葛光奇
- 蒋剑萍
- 严清
- 冯小彬
- 姜守本
- 崔焕
- 张佳斌
- 张孟喜
- 李星
- 李杨
- 李辉
- 李辉利
- 杨燕
- 潘慕云
- 王军
- 王庆富
- 生瑜
- 裴亚芳
- 赵富旺
- 陈建峰
- 陈福全
- 陈美玲
- 韩颖姝
- S·戈文达拉詹
- 于华
- 任元龙
- 何友芳
- 傅旭东
- 兰明荣
- 刘婷婷
- 刘忠林
- 刘景宇
- 刘飞禹
- 包黎明
- 单苍竹
- 卢继忠
- 叶阳升
- 周丰峻
- 周亚男
-
-
程淑敏;
杜林
-
-
摘要:
海盐气溶胶(SSA)是海洋与大气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表面活性有机物是SSA界面有机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膜的组分和形态变化对SSA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改变SSA的大气过程。将Langmuir槽与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技术相结合,从宏观角度和微观层面综合监测了表面膜的分子排布和构象信息。以水-气界面的硬脂酸/油酸和硬脂酸/反油酸复合组分单分子膜体系为例,研究了SSA界面上长链脂肪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究了不饱和度和双键构型对复合膜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trans双键构型的反油酸,油酸分子在cis构型双键位置的弯曲和折叠致使其具有更大的空间位阻,这使得它在单分子膜的挤压过程中会更大程度地阻碍硬脂酸分子的紧密排列。
-
-
屈永龙;
倪万魁;
牛富俊;
穆彦虎;
张猛;
金鑫
-
-
摘要:
在寒冷地区,粗粒土是路基、土石坝等工程主要填料,也在高寒山区斜坡上广泛分布。寒区高铁路基冬季冻胀病害和高海拔斜坡春季滑塌灾害等的防治与评价,均与冻融作用下粗粒土的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本构关系、物理特性、力学性质和界面问题等方面对寒区粗粒土力学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引入不同新理论建立了考虑剪胀性、颗粒破碎性、非线性和冻融效应等粗粒土特殊性的本构模型;明确了粗粒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水理性、热物理和电学特性;基于大型直剪试验、大型三轴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了不同因素水平和应力条件下常温和冻融粗粒土的抗剪强度、变形规律以及作用机制;探讨了粗粒土-结构界面、冻-融界面的剪切力学特性及其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并且针对目前研究现状,对寒区粗粒土力学特性研究进行展望分析。
-
-
曹宇;
刘超颖;
赵耀;
那艳玲;
江崇旭;
王长刚;
周静;
于皓
-
-
摘要:
硫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丰富无毒、光电性质稳定等优点,成为了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硫硒化锑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0%,极具发展潜力.本文针对硫硒化锑太阳电池中n/i界面引起的载流子复合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硫硒化锑太阳电池的界面特性会受到界面电子迁移能力和能带结构两方面的影响.界面电子迁移率的提高能使电子更有效地传输至电子传输层,实现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引入ZnO/Zn_(1–x)Mg_(x)O双电子传输层结构能够进一步优化硫硒化锑太阳电池性能.其中,Zn_(1–x)Mg_(x)O能级位置的改变可以同时调节界面和吸光层的能级分布,在Zn_(1–x)Mg_(x)O导带能级为–4.2 eV,对应Mg含量为20%时,抑制载流子复合的效果最为明显,硫硒化锑太阳电池也获得了最佳的器件性能.在去除缺陷态的理想情况下,双电子传输层结构硫硒化锑太阳电池在600 nm厚时获得了20.77%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该研究结果为硫硒化锑太阳电池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
-
李扬;
李妍;
李栋;
王诗然;
张列兵
-
-
摘要:
搅打稀奶油是一类可搅打起泡的水包油乳液。作为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搅打稀奶油可作为呈味物质赋予食品良好的感官特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搅打稀奶油贮藏期内常见的失稳作用,包括乳析、聚集、聚结、部分聚结及奥氏熟化,并阐述界面特性及脂肪球间的交互作如何影响搅打稀奶油的稳定性;其次介绍搅打稀奶油的搅打过程,阐述结晶特性、界面特性和液相蛋白特性如何影响搅打特性。本文可为搅打稀奶油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
罗欣;
李文;
李宏
-
-
摘要: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Zr_(52)Cu_(32)Ni_(6)Al_(10)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分析Zr_(52)Cu_(32)Ni_(6)Al_(10)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熔化温度,采用座滴法测试Zr_(52)Cu_(32)Ni_(6)Al_(10)合金熔体与W之间的润湿性,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润湿界面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连续升温过程中Zr_(52)Cu_(32)Ni_(6)Al_(10)合金熔体在W基片上的润湿角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润湿过程包括一次快速铺展和二次缓慢铺展两个阶段;在890°C、930°C和970°C保温30min后,Zr_(52)Cu_(32)Ni_(6)Al_(10)合金熔体与W基片之间的平衡润湿角分别为10°、7°和5°,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且温度越高,润湿性越好;Zr_(52)Cu_(32)Ni_(6)Al_(10)非晶合金熔体与W基片之间为反应型润湿,随着润湿温度升高,界面反应加剧,界面处生成的白色富W-Zr颗粒相逐渐增多。
-
-
罗锋;
陈文静;
罗照洋;
吴谊彬
-
-
摘要:
以EA4T钢车轴为研究对象,利用铁基粉末Fe314对EA4T车轴进行激光熔覆再制造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热影响区的相组成,讨论了激光熔覆EA4T钢热影响区微观组织转变,并测试了界面区域合金元素分布和界面微观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覆EA4T钢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组织,在接近界面区域奥氏体匀质化和碳化物的溶解过程很不充分,晶粒粗大;在热影响区的细晶区,其微观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少量索氏体组织,且呈一定的方向性;另外在激光熔覆工艺条件下,EA4T钢热影响区所经历的最高温度对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在结合区位置合金元素出现突变,晶粒取向明显,热影响区的抗剪切强度增加,但压入率降低。
-
-
傅田;
赵国际
-
-
摘要:
通过真空熔炼制备Sn-9Zn和Sn-9Zn-0.1Cr(质量分数/%)合金钎料,并利用单辊法得到快速凝固态Sn-9Zn-0.1Cr合金钎料,研究了微量铬添加和快速凝固对钎料显微组织、润湿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钎料/铜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在85°C时效过程中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1%铬能够抑制Sn-9Zn合金钎料中富锌相的聚集并细化共晶组织,提高合金钎料的最大润湿力并缩短润湿时间,抑制钎料/铜焊点界面IMC层的生成以及在时效过程中的过度生长;快速凝固态Sn-9Zn-0.1Cr合金钎料中富锌相呈颗粒状弥散分布于β-Sn枝晶中,组织更加细小均匀,耐腐蚀性能显著改善,但界面IMC层在85°C时效过程中的生长速率相比于熔炼态合金钎料略有增大。
-
-
杨振宇;
闫家凯;
段艳华;
乔鑫;
孔志豪;
徐兴凤
-
-
摘要:
为了探究大米蛋白酶解产物中乳化性较好的关键组分,采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限制性酶解大米蛋白,分析表面疏水性、二级结构、乳化活性及乳液稳定性以探究不同酶解产物结构特性和乳化特性的关系;筛选最优乳化特性样品后对其超滤分离得到10 kDa组分,通过界面张力、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粒径、微观结构及贮藏稳定性等指标,探究不同分子量肽的界面特性和乳液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的得率最高;与大米蛋白相比,除水解度为6%的胰蛋白酶酶解产物外,其他酶解产物的表面疏水性均降低;酶解后β-折叠显著降低,蛋白结构更加舒展;胰2%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10 kDa组分界面张力较小,界面层较厚,具有较好的乳液贮藏稳定性,表明分子量较大的肽更能有效地稳定乳液。
-
-
张启航;
李佳霖;
谌继明;
王长浩;
杨波;
张弛
-
-
摘要: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RAFM)钢及钒合金被认为是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的候选结构材料,性能各有优劣,可满足近中期应用要求.采用热等静压技术在温度800°C、等静压压强150 MPa和保温时间2 h下实现V4Cr4Ti合金和CLF-1钢的固态扩散连接,对其界面微观组织、元素扩散特征以及抗剪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LF-1钢在距离连接界面120μm区域内出现脱碳层,而V4Cr4Ti合金侧存在宽度约1.5μm的高硬脆碳化物层;V4Cr4Ti合金/CLF-1钢连接界面无缺陷,接头室温抗剪强度最高达238 MPa.断口分析表明,断裂发生于靠近V4Cr4Ti合金侧的高硬脆碳化物层,断口表现出整体韧性,局部脆性断裂的特征.
-
-
雷栋;
孙继星;
邱磊;
支青云;
任兴慧;
杨永旭;
张学敏
-
-
摘要:
高速动车组车顶高压电缆终端运行在间歇性冲击性负荷环境,电缆终端内部缺陷加速发展,易引发绝缘破坏。文中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开展陡波冲击试验对比研究使用前后的电缆终端界面特性,结果表明:电缆终端使用后应力管与绝缘管交界处绝缘缺陷明显,在陡波冲击电压下缺陷暴露。建立电缆终端的电—热耦合模型,计算分析电缆电场及热场分布性。在运行电压下,电缆终端应力层及绝缘层交界处存在电场集中、接头处热场畸变明显,二者成为电缆终端的绝缘薄弱点,在频繁电热冲击作用下会加剧绝缘破坏,引发绝缘事故。研究结果为电缆终端的优化设计及制作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
-
CHEN Han;
陈瀚;
GAO Guang-jian;
高广健;
LIU Chang;
刘畅;
LI Ming-liang;
李明亮;
DENG Ming-xi;
邓明晰
- 《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胶接复合板相对于单一板而言,综合了原有材料的优点,具有造价低、自重轻、比强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作为传递位移和应变的中介,界面特性必将在宏观上影响材料的力学行为.例如,为加强材料整体拉伸剪切强度和粘接抗拉强度,界面粘接层厚度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太厚则强度不够;太薄则缺胶.对于高精尖领域,为确保胶接复合板部件的使用安全以及避免后期的频繁替换,出厂前需进行批次一致性检测,因此针对不同批次产品界面特性的细微差异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鉴于非线性兰姆波具有敏感性高且可检测结构内部的特点,本文拟就界面特性发生变化时对兰姆波非线性效应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其结果可为定征复合板界面特性的微小变化提供理论基础.
-
-
WU Shu-gao;
吴树高;
LI Tao;
李涛
- 《第六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膨润土因具有低渗透性、遇水膨胀、热传导良好等性能,在国际上被公认为高放废物处置库中优选的缓冲区材料,一般以砌块形式置于金属核废物罐周围.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膨润土砌块组合特性及阻隔性能研究很少,资料公开得也不多.为了加深膨润土缓冲性能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现有膨润土组合砌块界面特性及阻隔性能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为了借鉴,还对其他行业组合块体界面特性的相关研究做了介绍.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现状,对膨润土砌块界面特性及组合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
-
刘冰冰;
秦福文;
王德君
- 《第一届全国宽禁带半导体学术及应用技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SiC半导体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高等优异特性,使其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器件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实际制备中,SiO2/SiC界面存在高密度界面态(Dit),严重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SiO2/SiC界面处的Si、C悬挂键,C团簇以及Si-C-O过渡层被认为是引起高界面态密度的主要因素.这部分缺陷不仅来源于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缺陷,SiC表面存在的缺陷(O,C的污染物,悬挂键,吸附物)也会在氧化的过程中被引入到SiO2/SiC界面,导致高的Dit.本文利用ECR HNP预处理及氧化后退火对Si02/SiC界面进行钝化。C-V电学测试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特性,Dit降低大约一个数量级。AFM和SIMS分析显示,HNP预处理具有表面钝化作用,可以有效去除表面C,O污染物,使原子排列更加平整,是改善SiC MOS器件性能的直接原因。
-
-
李文生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研究将一种对钣金镜面制品防表面划痕、滑伤、拉裂等有良好效果的新型高铝(≈14wt%)过共析铜合金材料与热涂(熔)敷模具快速制备技术相结合,实现减摩涂层与钢体冶金结合,消除高铝青铜铸/锻模具强度、刚度偏低的弊端.研究涂层厚度、界面元素扩散、物相组织、析出相结构形态、摩擦学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确定涂层Fe含量、摩擦膜以及组织结构与铁基材料的相容性等影响涂层摩擦学性能的机理.
-
-
刘莹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血管狭窄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介入支架是治疗血管狭窄的有效手段,但支架介入后仍可能产生血栓甚至导致再狭窄,造成新的危害.血管支架表面与血液间的相互作用和血流特性对血栓及再狭窄的形成影响很大.本项目通过支架生物材料表面改性和表面结构形态设计,通过血管、支架与血液的固液界面血流动力学分析,研究生物材料界面特性与血液的固-液界面行为,揭示血流动力学特性与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机制.
-
-
-
-
Cen Weijun;
岑威钧;
Wen Langsheng;
温朗昇;
Wang Hui;
王辉;
Sun Yingjie;
孙影杰
- 《第六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土工膜因优越的防渗性能广泛应用于堤坝、垃圾填埋场等水利和环境工程中.土工膜与下垫层的界面力学特性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关注点.对自主研制的大型单剪仪进行改装,开展不同法向压力下光面PE土工膜与细砂接触界面的直剪和循环剪切试验,模拟接触面的静动力剪切特性,并引入等效剪切劲度建立膜-砂动力接触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膜-细砂界面直剪试验剪应力-位移曲线呈软化型,其残余强度较峰值强度降低15%左右;土工膜-细砂界面循环剪切试验动剪应力-位移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并形成封闭的滞回圈,滞回圈大小与剪切振幅、法向压力成正比;界面动剪应力幅值-位移曲线可用双曲线模型表示,法向压力越大,剪应力幅值越大,初始等效剪切劲度亦越大;循环剪切试验获得的界面动力抗剪强度较直剪试验峰值强度增加21%.
-
-
Cen Weijun;
岑威钧;
Wen Langsheng;
温朗昇;
Wang Hui;
王辉;
Sun Yingjie;
孙影杰
- 《第六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土工膜因优越的防渗性能广泛应用于堤坝、垃圾填埋场等水利和环境工程中.土工膜与下垫层的界面力学特性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关注点.对自主研制的大型单剪仪进行改装,开展不同法向压力下光面PE土工膜与细砂接触界面的直剪和循环剪切试验,模拟接触面的静动力剪切特性,并引入等效剪切劲度建立膜-砂动力接触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膜-细砂界面直剪试验剪应力-位移曲线呈软化型,其残余强度较峰值强度降低15%左右;土工膜-细砂界面循环剪切试验动剪应力-位移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并形成封闭的滞回圈,滞回圈大小与剪切振幅、法向压力成正比;界面动剪应力幅值-位移曲线可用双曲线模型表示,法向压力越大,剪应力幅值越大,初始等效剪切劲度亦越大;循环剪切试验获得的界面动力抗剪强度较直剪试验峰值强度增加21%.
-
-
Cen Weijun;
岑威钧;
Wen Langsheng;
温朗昇;
Wang Hui;
王辉;
Sun Yingjie;
孙影杰
- 《第六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土工膜因优越的防渗性能广泛应用于堤坝、垃圾填埋场等水利和环境工程中.土工膜与下垫层的界面力学特性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关注点.对自主研制的大型单剪仪进行改装,开展不同法向压力下光面PE土工膜与细砂接触界面的直剪和循环剪切试验,模拟接触面的静动力剪切特性,并引入等效剪切劲度建立膜-砂动力接触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膜-细砂界面直剪试验剪应力-位移曲线呈软化型,其残余强度较峰值强度降低15%左右;土工膜-细砂界面循环剪切试验动剪应力-位移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并形成封闭的滞回圈,滞回圈大小与剪切振幅、法向压力成正比;界面动剪应力幅值-位移曲线可用双曲线模型表示,法向压力越大,剪应力幅值越大,初始等效剪切劲度亦越大;循环剪切试验获得的界面动力抗剪强度较直剪试验峰值强度增加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