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86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9193篇;相关期刊456种,包括思维与智慧、心理世界、天风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养生养老论坛、2000年青少年及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展望及策略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民族高等教育高峰论坛等;生活目标的相关文献由667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谢玉兰、黄小平等。
生活目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193篇
占比:99.31%
总计:99879篇
生活目标
-研究学者
- 佚名
- 谢玉兰
- 黄小平
- 缪春
- 蒋光宇
- 陆勇强
- 中亚
- 何怀宏
- 冯骥才
- 刘丽娜
- 刘恩义
- 刘燕敏
- 刘芳
- 博文
- 吕睿
- 孙霄兵
- 应文辉
- 康军
- 张远来
- 张霞
- 徐玉兰
- 曾玉爱
- 朱敏荣
- 李云均
- 李洋
- 李淑娥
- 李爽
- 李芳
- 杨云利
- 林辉辉
- 潘鑫
- 焦光源
- 牟丕志
- 王丽
- 王莉
- 田野
- 章睿齐
- 肖川
- 胡年兵
- 胡正娟
- 袁明
- 郑丽
- 郝明义
- 陈勇杰
- 陈玉标
- 雪里梅
- 马宁
- 骆霞
- 高羽涵
- Celia(翻译)
-
-
冯彪;
李宗龙;
王凯欣;
崔洪波
-
-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生活目标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以某市3所大学在校生为被试,施测生活目标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回收有效问卷592份。结果发现:(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类别的影响后,回归分析显示生活目标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控制、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目标和心理韧性之间起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路径:自我控制、一般自我效能感两者的平行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控制、一般自我效能感两者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生活目标的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生活目标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
-
代维祝;
戴心同;
李多杨;
王若萱
-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发现大学生对于生活目标的明确程度,成就动机的强烈程度及对人生意义感的体验程度,并借由研究帮助大学生明确生活目标,激发成就动机并体验人生意义感,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于自我状态的及时调整,也希望能够影响其生活态度,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本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了《生活目标量表》,《成就动机量表》,《生命意义问卷》作为测试工具,对全国各地共11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成就动机中的追求成功因子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生活目标对人生意义感的作用。
-
-
滕秀芹;
潘寒秋;
刘桂荣
-
-
摘要:
为考察教师自主支持对高中生生活目标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53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教师自主支持问卷、生活愿景量表和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的控制系统分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支持与自我控制、内部生活目标重要性/可能性、外部生活目标可能性、健康生活目标重要性/可能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自我控制与生活目标显著正相关;(3)自我控制在教师自主支持和高中生内部生活目标重要性/可能性、健康生活目标可能性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我控制在教师自主支持和高中生外部生活目标重要性/可能性、健康生活目标重要性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
-
周天梅;
张雪意;
王超颖;
张茜
-
-
摘要:
为考察生活目标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职业承诺的关系及经济人信念在其间的作用机制,采用教师职业承诺量表、生活目标量表、经济人信念量表对四川凉山、阿坝、甘孜等民族地区共600余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生活目标、经济人信念、职业承诺在民族、学历、职称、教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职业承诺与生活目标(r=0.22,p<0.001)、经济人信念(r=0.19,p<0.001)显著相关,生活目标与经济人信念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p<0.001),生活目标可以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承诺(β=0.20,p<0.001);经济人信念在生活目标与职业承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理性在其间有调节作用.结论是: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职业承诺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生活目标、经济人信念等因素.
-
-
杜玉改
-
-
摘要:
生活目标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密切相关.高校要从生命意义、人际交往和学习指导等内容入手,对大学生加强生活目标教育.同时,生活目标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丰富生活目标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加强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
-
杨权;
尹述飞;
胡兴
-
-
摘要:
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的跨期选择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跨期选择的年老化研究尚存分歧:有研究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偏好未来获得更大收益;也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的选择偏好和年轻人一样,甚至比年轻人更偏好近期收益。从时间表征和结果价值表征两个维度上的加工过程去分析其对老年人跨期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认知、动机和情绪因素对两个维度加工过程的影响,这对于理解当前老年人跨期选择领域研究的分歧有重要科学意义。
-
-
-
-
林腾希
-
-
摘要:
当代课程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使课程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借助生活内容来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借助生活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要如何将生活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呢?
-
-
-
Chen Yongjie;
陈勇杰;
Xu Yuling;
徐玉玲
- 《第五届全国民族高等教育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以495名湖北来凤县土家族、苗族和汉族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量表调查了生活目标、心理需要满足及幸福感,探索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中学女生的内在目标和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的外在目标水平显著高于初中生,但高中生心理需要满足和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初中生;(2)内在目标、心理需要满足和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3)内在目标正向预测幸福感,并通过心理需要满足间接地影响幸福感,心理需要满足在"内在目标—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
黄国钧
- 《全国养生养老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老有所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要争取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个人健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善待他人,善待自已,过好每一天.退休以后,首先要调整心态,适应角色的转换,树立新的生活目标.人生很难事事顺心,要潇洒一点,糊涂一点,得失随意,荣辱不惊. "心态平和,乐观、进取"是健康长寿的良方.在宁静中要保持一点积极乐观地进取精神,坚持适当用脑.适度的压力,能摧人奋进,提高免疫力.
-
-
赵双玲;
楼超华;
涂晓雯;
高尔生
- 《2000年青少年及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展望及策略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本文对上海市三县、两区1995年8月至1996年7月间参加婚前体检的男女各2 580名对象的结构式访谈问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男女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均较开放,赞同比例分别为71.27%和60.69%.不同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和生活特征的对象,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不同.以事业有成为主要生活目标的对象态度较为保守,而认为同辈人中有婚前性行为或自己已有性行为的对象态度较为开放.家庭环境对对象的态度有影响,但父母对儿子和女儿的影响不同.男性的态度倾向于与父亲的态度一致,而女性的态度倾向于与母亲的态度一致.母亲管教严的男性态度较为保守,而父亲管教严的女性态度较为保守.女性中恋爱次数较多的对象态度较为开放,而母亲的职业与男性的态度有一定关系.结果提示,要改变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应加强对青年人的生活理想教育.对在商业服务性行业工作的对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父母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