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66583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全国专科专病建设学术研讨会、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等;生活方式干预的相关文献由142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静、曾龙驿、本刊编辑部等。

生活方式干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2 占比:0.91%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6583 占比:99.06%

总计:67215篇

生活方式干预—发文趋势图

生活方式干预

-研究学者

  • 刘静
  • 曾龙驿
  • 本刊编辑部
  • 李光伟
  • 王丽
  • 纪文英
  • 郑爱英
  • 黄泽泓
  • 卞翠翠
  • 周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为了确定对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否能够预防和延缓痴呆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在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芬兰预防认知障碍和残疾的老年干预研究(FINGER)在十年前开展的研究首次证实,2年的生活方式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认知下降。包括MIND-CHINA在内,很多国家的认知干预试验都是在FINGER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
    • 王成桓; 张冬花; 王茜; 杨军; 王宏艳; 柳瑞; 王冬冬; 刘虹宏; 林运; 王公利
    •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指导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评估冠心病患者管理质量。方法 从北京朝阳区、海淀区选择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至9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收集确诊冠心病患者100例。通过面对面询问、生化检验以及现场体格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生化检查信息。结果 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1052例,年龄66.7±9.5岁,男性563例(53.5%)。91.1%(958/1052)获得饮食改善建议,仅41.8%(440/1052)获得血脂评估建议。5条生活方式改善建议中,获得3条以上(含3条)建议者为83.8%(882/1052),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获得3条以上(含3条)建议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85.7%vs.68.3%,P<0.001)。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主要药物应用率分别为:阿司匹林79.6%(837/1052),他汀类53.9%(567/1052),β受体阻滞剂43.6%(459/105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2.5%(237/105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28.4%(299/1052)。冠脉搭桥或支架植入的患者上述药物应用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P均<0.05)。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68.6%(596/869),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55.6%(207/37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 mmol/L的比例为12.1%(100/829);吸烟患者戒烟率为64.5%(237/366)。5项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均控制达标的比例为1.7%(14/828)。结论北京社区就诊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建议获得率高,但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控制率还需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应增加他汀类药物应用,并加强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疗效的评估。
    • 李沙; 丁明; 邓云; 黄秋花; 李志丹
    • 摘要: 目的了解和探索在医防融合模式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及体检的人群中,筛查2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00例)、对照组(n=100例)。对照组给予正常就诊或咨询时进行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干预组则应用医防融合的模式,进行规范的健康管理,对照组和干预组均观察12个月。对比两组用不同方法给予干预后的吸烟、合理饮食及规律体育锻炼人数情况,血压、血糖正常率、脑卒中发生率,干预前、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体质指数的对比。结果给予医防融合模式的健康干预后干预组吸烟人数的比例较对照组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体质指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12个月后血压和血糖及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防融合模式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可以有效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 晋雪然; 史莉; 罗丽燕; 韩梅; 赵月; 宋东红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及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目前,生活方式干预疗法作为PCOS患者,特别是肥胖不孕PCO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存在治疗依从性偏低的问题,影响了患者的诊疗效果。本文总结了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的现状及评价指标,并分析了PCO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为生活方式干预在PCOS患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 马言; 李力; 董贤慧; 郭梦娜; 谈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4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实验组采用饮食加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不进行特殊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对照组除BMI、L-DLC外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P < 0.05)。结论:基于微信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唐玉婷; 郭娴; 汪毅; 刘书娟; 张剑锋; 戴小倩; 王颜晴
    • 摘要: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包括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肛门失禁(anal incontinence,AI)和阴道脱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在内的一系列临床疾病[1]。研究表明,健康妇女中UI发生率15%—37%[2],AI的发生率是2%—21%[3],POP发生率3%—6%[4],其中需要手术治疗者20.5%[5]。肥胖和腰围过高是PFD重要的发病原因,与此同时,盆腔的手术史、妊娠、阴道分娩、年龄增长带来的雌激素下降等也是诱发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6—7]。目前常见的PFD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生物反馈训练、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
    • 李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68例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于我中心门诊治疗的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并予以常规高血压宣教,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自我效能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与舒张压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与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青年高血压具有良好效果,不仅能够降低血压水平,同时能够提升自我效能评分。
    • 钱怡婷; 杨文卓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目前仍没有被推荐的药物及外科手术用来治疗NAFLD,生活方式的干预如饮食和运动干预仍是NAFLD的一线疗法。本文简述了防治NAFLD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法。
    • 彭国良; 杨萍; 李玉璞
    • 摘要: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法对中老年糖尿病疗养员的应用效果。方法114例接受疗养康复的糖尿病疗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疗养方案组织实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疗养员饮食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变化和干预效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疗养员饮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增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干预效果满意度更高(均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老年糖尿病疗养员饮食自我管理能力,稳定控制血糖水平,效果满意度高。
    • 刘霖; 胡蕴; 许岚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春及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高达5%~13%。PCOS是导致不排卵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常伴有生殖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紊乱。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针对肠道菌群的靶向治疗、中医治疗均可改善PCOS病人的糖脂代谢紊乱和其他临床特征。有效防治青春和育龄期妇女的PCOS,对优生优育和实现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