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资本

生态资本

生态资本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62902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新华文摘、云南社会科学、创造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30周年暨2014年学术年会、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生态资本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严立冬、屈志光、刘加林等。

生态资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2902 占比:99.69%

总计:63095篇

生态资本—发文趋势图

生态资本

-研究学者

  • 严立冬
  • 屈志光
  • 刘加林
  • 邓远建
  • 赵志远
  • 陈光炬
  • 黄鹂
  • 夏涛
  • 姜艳生
  • 崔树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靖
    • 摘要: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对生态资本的概念、属性进行界定;对生态资本运营的范围、途径、要素、原则、保障进行归纳,进而从范围与途径、要素以及原则和保障三个层面梳理出生态资本运营的分析框架。结合对浙江省典型案例的剖析,分析我国生态资本运营中存在的不足,为一下步研究奠定基础。
    • 申芙源
    • 摘要: 传统位育思想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后,其对象与重心发生转变,文章以此为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当代提倡的“两山”理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由“失其位育”到“重构位育”的回归,形成了今天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生态价值、资本深化为主轴的各类现代生态位育实践。
    • 申芙源
    • 摘要: 传统位育思想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后其对象与重心发生转变。本文以此为分析框架,认为当代提倡的“两山理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由“失其位育”到“重构位育”的回归,形成了今天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生态价值、资本深化为主轴的各类现代生态位育实践。
    • 李辉霞; 陈世熠; 林锦标
    • 摘要: 运用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资源价值化体系的变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耦合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生态资源价值化理论框架。按照价值化的逻辑总结出价值化两条路径:流量价值化和存量价值化,并通过梳理科技文献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流量价值化缺乏“生态视角”和存量价值化缺乏“整体视角”。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生态资源价值化变迁的特点,发现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生态资源的公有和单要素管理,实现流量、存量的管控和生态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在市场化改革前期,生态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收益逐步分离,激励了社会资本带动生产力发展,但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和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在市场化后期,各地不断实践探索全生态要素治理,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方位联动追求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指出生态资源价值体系与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揭示了其背后社会资本与生态资本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在市场化改革后期需要坚持“公共性”政党的领导,并在耦合社会资本与生态资本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生态资源价值化框架。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生态资源价值化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提供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 孙阿凡; 曾诗涵
    • 摘要: 资本作为可以增值的资源,在脱贫攻坚中作用明显。L县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区,脱贫攻坚胜利为其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人力、生态资本的基础,但仍存在物质资本再投资缺口大、人力资本可持续性力度不足、生态资本良性效益未充分发挥等问题。结合L县的区域特性和资本可增值属性,提出构建“三维资本”投资体系化、加强产业发展为载体的物质资本投入、增强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坚守生态安全保障底线等建议,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 贺奋清
    • 摘要: 新时代乡村生态资本化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关乎乡村绿色发展、乡村生态建设、乡村生态治理的成败。新时代乡村生态资本化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与发展,蕴含着主体性、全面性、价值性、和谐性的实践特质。为此,推进新时代乡村生态资本化,一要以明晰产权为逻辑起点,调动产权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生态资源的流动性;二要发挥绿色科技的“助推器”作用,兼顾生态收益与生态补偿,促使生态资产向生态资本良性转化;三要以三产融合为着力点,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体化的产业链;四要多元共振打出“组合拳”,发挥政府顶层设计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有序参与。
    • 窦亚权; 杨琛; 赵晓迪; 王怀毅; 李娅; 何友均
    • 摘要: 【目的】明确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内涵以及具体可行路径,为推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方案,从而促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方法】通过深入剖析森林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从供给、需求角度阐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选取福建南平、湖北鄂州、江西崇义为典型案例,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做法和主要成效,同时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诠释3种不同主体方式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市场、政府、政府+市场为主体的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结果】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从供给角度可理解为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方法使生产者付出的成本得到回报,即有效促使生产者愿意且有能力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森林生态产品,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最优配置;从需求角度可理解为通过生态、物质和人力等资本要素的投入,使消费者的福利得到改善,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为此按一定价格进行消费支付,从而实现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结论】通过分析国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做法,针对森林生态物质产品、调节产品和服务产品,提出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路径主要分为3种:以市场为主体,构建森林物质产品的交易机制;以政府为主体,构建森林调节产品的管理机制;以政府、市场相结合,构建森林文化产品的服务机制。
    • 刘章生; 祝水武; 刘桂海
    • 摘要: 运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CSSCI及核心期刊收录的生态资本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更客观、科学的参考.研究表明:国内学界多从基本概念、资本属性、构成要素等角度探讨生态资本的内涵;从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角度探究生态资本化理论的衍生过程;以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危机的解决策略、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为着力点研究生态资本的理论价值;基于生态补偿、生态资本运营、相关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应用等视角进行生态资本的现实运用研究.这些研究热点熔融于该领域研究的各个阶段,呈现出"基本内涵和衍生过程探讨、理论价值探究、现实运用研究"的演进路径.新时代下,专家学者应着重关注宏观生态资本核算标准与体系、微观生态资本化衍生路径以及社会服务实践领域生态资本现实价值的研究,以推动生态资本理论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张媛
    • 摘要: 在梳理总结云南省生态资本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三种生态资本具体类型及对应指标,分析了生态资本对云南省下辖16个地州绿色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线性和非线性结果提出了夯实生态资本存量基础,增加生态资本流量积累以及促进绿色转型等建议.
    • 刘可昕
    • 摘要: 在愈演愈烈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一词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市的发展离不开GDP的指数要求,也离不开平地拔高的摩天大厦,更离不开生态的引入和生态的重视.本文通"生态嘉年华""原生河街场镇""巴渝乡村聚落"观念的切入,将过去传统的街区肌理和场镇形态植入到新的场地设计之中,试图通过"溯其本源,还其本真"的设计手法,演绎既保持地域文脉,又不失时代先锋性的生态文旅街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