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宗教

中国宗教

中国宗教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93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844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中国宗教、天风、法音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2009年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研讨会、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中国宗教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云、冯今源、卓新平等。

中国宗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0 占比:12.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2844 占比:87.86%

总计:3237篇

中国宗教—发文趋势图

中国宗教

-研究学者

  • 何云
  • 冯今源
  • 卓新平
  • 吴光正
  • 李向平
  • 杨标
  • 王雷泉
  • 范丽珠
  • 葛兆光
  • 于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一博
    • 摘要: 16世纪以来,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大量有关中国的作品在欧洲涌现。基于圣经的历史书写传统遭受冲击,如何将中国历史整合进世界历史中,成为当时学者们所关切的问题。其中,由英国多位学者在18世纪集体编纂的《普遍史》(Universal History)也处于这一思潮之中。他们将中国上古历史与圣经叙事相比附,协调中国上古史与圣经编年的矛盾,以解决欧洲思想内部危机;通过讨论中国宗教,为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提供合法性。该书出版后,在知识界曾风靡一时,“萨尔普遍史”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在西方影响深远。
    • 曹南来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活动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的关注。海外传媒对中国宗教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对所谓人权与宗教自由问题的政治性关注。国内的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影响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中国的宗教学一直定位为哲学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侧重宗教哲学与神学的研究,仅凭这种传统的基于历史文本与经典的方法难以胜任针对都市化、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宗教发展的现状进行整合式研究。本文谨就近十年来在国内当代宗教研究领域兴起的民族志个案研究状况及走向作一回顾与展望,并探讨其对构建宗教学学科与宗教社会科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响。强调目光向下、由内向外看世界的宗教民族志研究,着眼于在地宗教,又不局限于在地宗教,是联结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地方与全球,以及日常与神圣的桥梁。
    • 孙艳丽
    • 摘要: 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亲和性"是学者们所共同认可的,且其研究中多以二者之间的这种统一性为主,而"紧张性"或"张力"从来不是研究重点.本文认为中国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亲和性和紧张性.这种双重性并非齐头并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语境下各有侧重.文章采用"制度性宗教"和"弥漫性宗教"的中国宗教结构划分法,将这种双重性分别置于以宗教论为语境和以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为语境的不同时期内,以横向剖析为横截面,以时间发展为纵向分析维度,探讨了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双重性,以期对类似研究有抛砖引玉之用.
    • 白若思俄(受访)1; 张诗洋(采访)2
    • 摘要: 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1982年生,俄罗斯圣彼得堡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时期中国宗教与社会史、中国讲唱文学、中俄交往与文化交流史等。著有两部俄文专著,另著有一部英文专著《多面目莲:明清时期宝卷》(Many Faces of Mulian:The Precious Scrolls of Late Imperial China,2017),发表30多篇论文,包括在《通报》(T’oung Pao)、《清史研究》(Late Imperial China)、《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东方档案》(Archiv Oriental)、《大亚细亚》(Asia Major)等权威期刊发表的若干篇文章。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笔者赴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调查该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所藏戏曲俗曲文献资料。2017年4月6日,复旦大学白若思老师应邀在东洋文化研究所发表题为《现代常熟市〈香山宝卷〉的表演仪式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特点》的讲座。不同于以往立足于文献层面的研究,白先生利用其近几年的田野调查所得,以常熟、张家港地区的“讲经宣卷”活动为例,分析《香山宝卷》这部最著名的宝卷作品在民间仪式中的地位及其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因与笔者研究领域相关,笔者在讲座后,邀请白若思老师进行访谈,就求学经历、俗文学研究理路、海外汉学等话题展开了愉快的交流。
    • 万志英1
    • 摘要: 在5世纪和6世纪时,佛教不但成了中国宗教和社会的一股主要力量,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初,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然而,在5世纪和6世纪时,佛教不但成了中国宗教和社会的一股主要力量,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官方或私人的供养,佛教团体开始占有大量土地,而在慈善捐赠和宗教服务所得以外,佛教僧侣也从贷款和商业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 杨标
    • 摘要: 7月10日,《中国宗教》杂志社主编胡绍皆率办公室主任李秀光、发行部主任徐俊东等一行7人到访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受到"一会一团"常务副主席沈斌主教、主教团副主席兼秘书长郭金才主教的会见并座谈。胡绍皆主编介绍了《中国宗教》杂志从创刊至今,在宣传党和国家宗教政策、宏扬中国宗教文化、讲好中国宗教故事、守望中国宗教和谐、服务中国宗教工作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得到了包括"一会一团"在内的各宗教团体大力支持和厚爱,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 李向平
    • 摘要: 中国社会处理神人关系及其伦理规范的宗教及其信仰方式,大都镶嵌在一个"总体神圣"的"公共社会"之中,中国五大宗教乃至民间信仰因此也大都包含有公共管理和私人信仰的对应关系,其任何变迁无不体现为这种公私关系的转换与改变,并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40年宗教变迁的内在逻辑.回顾40年来中国宗教在政策及其管理层面的制度调整,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已从公共行政引导步入到社会治理法制化轨道.正是这种变迁逻辑,促使1978年以来中国宗教分别在40年历程中呈现了公共行政事务、适应社会、宗教文化、慈善公益、私民信仰方式、中国化与法制化等时代特征,同时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基本历程.
    • 胡岩
    • 摘要: "政教分离"是源自西方国家涉及政教关系的制度与理念,也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国原则.各国对于"政教分离"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依据这一原则制定的宗教政策和对于政教关系的处理,皆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的"政教分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不仅是由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宗教国情﹑民族国情所决定的,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在国际视野下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教分离,从而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政教关系.
    • 于丹
    • 摘要: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自传入中国至今已有漫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一种异域文化能够在中国传承千年,不仅需要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与充实本土文化,佛教中国化正是异域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与本土文化完美融合的成功典范.研究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对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世界文化传播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