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
现代意义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0年内共计124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4篇、会议论文4篇、相关期刊814种,包括学理论、船山学刊、齐鲁学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等;现代意义的相关文献由131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桂霞、吴点明、韩星等。
现代意义
-研究学者
- 于桂霞
- 吴点明
- 韩星
- 丁小俊
- 史誉遐
- 吕锡琛
- 唐逸翔
- 彭海云
- 徐曼
- 杨阳
- 王利民
- 王浩
- 祁志祥
- 耿悦
- 肖菊
- 赵莹
- 黄健
- 丁四海
- 付英桂
- 何碧玲
- 倪利
- 倪文豪
- 关立新
- 冯淑慧
- 刘伟平
- 刘佳
- 刘健美
- 刘含辉
- 刘坤媛
- 刘月霞
- 刘欢
- 刘臣冲
- 刘艳卿
- 刘黎明
- 卢真真
- 叶浩生
- 叶莉枝
- 向达
- 吕涌睿
- 吴思梦
- 吴道显
- 周千利
- 周家荣
- 姚伟钧
- 姚远
- 姜碧纯
- 孙亦平
- 孙昌武
- 孙秀玲
- 宋海军
-
-
朴银姬
- 《东疆学刊》
| 2020年
-
摘要:
儒学的现代形态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以特定社会的综合发展和进化为基础,以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空间为目标."儒教日本化"一词是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传入日本之后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接触、文化交融的过程,是在日本本土文化的根基上,对外来文化实施模仿、吸收、改造、融合的必然结果,区别于"日本主义化".日本学界因近代以"亚洲主义"为代表的研究积累和二战后的东亚局势刺激,较早展开了对东亚儒学的研究."儒教日本化"思想的核心是接受并尊重异文化的差异,推进相互交融的一种社会训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 .基于江户朱子学的理论背景 探讨"儒教日本化"的现代意义,其目的 在于揭示"儒教日本化"的多元主义价值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