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王天下

王天下

王天下的相关文献在1937年到2021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953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中国天主教、船山学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王天下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有祖、张秋红、易志刚等。

王天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10.52%

专利文献>

论文:953 占比:89.48%

总计:1065篇

王天下—发文趋势图

王天下

-研究学者

  • 何有祖
  • 张秋红
  • 易志刚
  • 李寻
  • 杨东晨
  • 湯淺邦弘
  • 王冰石
  • 王晓兴
  • 胡大雷
  • 严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大雷
    • 摘要: 传统文论首先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此促发自身的生成,形成了独特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文体谱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其次,传统文论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文论家的理论自觉和身份认定,是以"文章"从事"经国之大业"的最高层次.第三,传统文论以文学的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把对文学的认识与判断奠基在文学史之上,认为文学与史学在精神上同构,文学具有立法垂宪的作用.第四,传统文论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从文体谱系、作家谱系等方面构成经、子、史、集融为一体的大"文统".第五,传统文论以"文"而化天下("王天下"),从而使中国古代"文"的含义呈现为由小到大的逻辑排列:文字、文辞、文章、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崇尚的"文道",也是传统文论的最高境界.
    • 梁田
    • 摘要: "王天下"是儒家对于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孔孟荀再到汉初诸儒,"王天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使命,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解释历程.在先秦儒者那里,"王天下"思想的道德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但这种解释,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汉初政治体系的需要.为了与汉初黄老之学在庙堂上一较长短,汉初诸儒对"王天下"作出了最为狭隘的阐发.虽然这样的解释与先秦儒学相违背,但也的确为汉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田本娜1234
    • 摘要: “为师之乐”是孟子提出的。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他认为能够培养天下优秀人才为一乐事。
    • 宋辛弃疾
    • 摘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晏建怀
    • 摘要: 古之书剑合璧、文武双全至于高峰绝顶者,东汉曹操、曹丕可算一对,南宋岳飞、辛弃疾堪称一双,皆是千年难得一现的人物。曹氏父子起于乱世,手握雄兵,得天时地利之先,终成一代枭雄,奠基千秋霸业。与曹氏父子相比,岳、辛二人境遇却截然不同。岳飞在“直捣黄龙”的征途上折断了羽翼,成了自己人铡刀下的冤魂。辛弃疾少年勇武,胆识超绝,金戈铁马,挺剑杀贼,志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英雄不遇英主,昙花一现后再无用武之地,人在江湖放逐,剑在匣中生锈,最后“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但即便如此,辛弃疾心头那报国杀敌、收复山河的理想之火,却始终在熊熊燃烧,醉里看剑,梦里杀贼,男儿到死心如铁!
    • 张萌1
    • 摘要: 尽管明代浙派反对琴歌,尽管至今琴歌已经事实地末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琴乐的产生之初,必然是有歌的。这一点可以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上两方面得到佐证。关于古琴的创制者,在文献中众说纷纭,有伏羲造琴说,“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扣桐有音,削之为琴,尔雅曰:大琴曰:离世或传此是伏羲所制也。”(《太古遗音·琴本制起法象》)有尧造琴说:“世本云:琴长七尺二寸并未详也,自尧相传,善斫琴者,八十余样,虽有殊体,大约相似,长三尺六寸,法年数也。”
    • 吴钩
    • 摘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胡大雷
    • 摘要: "文"指典章制度、礼乐文化,"文"之建设的成果,最先体现为执政所依凭的政事"文书",又为"文"之建设的指导——经书,最后统称为文章.古时称"文"之建设方能"王天下"."文"之建设是运用"智"的工作,或按照"人"的模式进行,或按照自然的模式进行,或根据新情况而适应时代."文"之建设的指向是"利于民",既使"民"生活富足,又让"民"有向上的空间,于是"文"为"民",而"民"敬奉"文".又有不在"其位"而有"其德"的"素王"的"文"之建设,即孔子为删定"六经"而"天子得之以治天下".古代"文"之建设以"文书"、"经书"形态世代相传,使中国文化、文明从不间断."文"之建设的"文书"、"经书"形态,影响着古代文章学的立场与向度,一是"文章者,经国之大业"的思想意义上的引领.二是"文章源出《五经》"的文体构建统领."文"之建设与文章学于是有所互动.
    • 何健
    • 摘要: 天下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身怀的普遍激情.随着现代进化论的滥觞,传统的天下观势必会经历一个重构的过程.以社会学的视角看,天下具有神圣性、认同性、秩序性、自由性和社会时空性等多重含义.天下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公天下的结构.天下的结构化包括两条机制:其一,"王天下"处理了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之间的矛盾;其二,"王天下"的根本逻辑是和平式的,讲求"天下化成""通天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