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定电磁波

特定电磁波

特定电磁波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9685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职业卫生与病伤、广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4年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等;特定电磁波的相关文献由355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之帆、钟江泉、不公告发明人等。

特定电磁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9685 占比:99.92%

总计:199846篇

特定电磁波—发文趋势图

特定电磁波

-研究学者

  • 胡之帆
  • 钟江泉
  • 不公告发明人
  • 赵佳禾
  • 安民
  • 赵帅
  • 刘林
  • 袁振
  • 郝彦伟
  • 余德清

特定电磁波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茸; 郭蓉; 雷蕾; 许瑞家; 李春华; 韦洁洁; 韩阳; 靳爱莉; 姚晚侠
    • 摘要: 目的:探讨75%乙醇加维生素B_(12)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预防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PICC置管后血栓风险评估≥19分的肿瘤病人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75%乙醇加维生素B12外敷置管静脉,同时给予特定电磁波照射,连续14 d,每日2次,比较两组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血栓发生率、发生时间、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置管后14 d FIB、D-D、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后移。结论:75%乙醇加维生素B12外敷联合TDP照射有助于预防肿瘤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
    • 黎容清; 江岱琪; 李红丽; 周小梅; 黎建绪
    • 摘要: 目的:探讨红花乙醇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预防肿瘤外科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病人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入选置管后血栓风险评估>19分的病人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红花乙醇外敷置管静脉,同时照射特定电磁波,每日2次,连续14 d。观察两组病人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IB、D-D较对照组降低,PT延长;观察组D-D较干预前降低,PT延长,对照组FIB较干预前升高,PT缩短。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4.91%,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栓发生中位时间为42.5 d,较对照组后移。结论:在血栓风险评估基础上,以红花乙醇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能延迟血栓发生时间,降低血栓发生率。
    • 郭仲华
    • 摘要: 各大医院针灸科或康复科里,常见一种立式、细高的大号“台灯”。有过相关治疗经验的朋友都知道,这是通过“烤”身体来治疗疾病的“保健灯”。电烤灯是通过发出电磁波对人体进行理疗的,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非药物治疗和家庭保健。常见的有红外线电烤灯,是通过一定波长、频率的红外线照射人体治疗疾病的;另一种是特定电磁波电烤灯,通过加热TDP(“特定电磁波谱”的拼音缩写)治疗板,发出能量波进行治疗,因此,也被称为TDP治疗仪,还有人称之为“神灯”。这两种医用治疗仪器都有热疗的作用。
    • 郭华林; 贺燕
    • 摘要: 目的:观察甲珠红藤汤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生殖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甲硝唑注射液,200 mL/次,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TDP电磁波照射治疗,30min/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珠红藤汤(蒲公英、忍冬藤、败酱草、茯苓、红藤、党参、丹参、制香附、王不留行、甲珠、升麻)加减治疗,水煎,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温服.经期停药,经期过后用药.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4.47%(35/4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0较同组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珠红藤汤联合TDP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 于晓原; 王艳丽; 孙烨; 李瑞琳; 张冬舒; 邓景元
    • 摘要: 目的观察以肩三穴(肩前、肩髃、肩髎)为主穴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电疗机和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治疗;治疗组选取患肩肩三穴(肩前、肩髃、肩髎)为主穴深刺,并联合TDP照射,配以肩井、肩贞、臂臑、外关、合谷穴等常规针刺。2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休息2 d,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夜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包括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肌力、肩关节局部形态等5项)评分,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50/70),治疗组为97.14%(68/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夜间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对照组除肩关节局部形态评分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除肩关节局部形态评分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肩三穴为主穴针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程短,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勇; 阮崇洁; 王文炎; 黄裳; 马志毅; 张荒生
    • 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两组治疗前关节疼痛程度、关节红肿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症状、体征评分、CRP、ESR、UA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红肿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症状、体征评分、CRP、ESR、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急性痛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发热及红肿等症状.
    • 陈振兰; 韦珏伶; 周文婧; 许献霞; 黄英凡
    •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联合应用盐酸溴已新在预防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予盐酸溴已新雾化及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有明显的上升,组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的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联合使用盐酸溴已新和特定电磁波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
    • 许维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8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根据实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激痛点联合特定电磁波(TDP)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RI评分(4.25±0.52)分、VAS评分(4.44±0.55)分、PPI评分(5.27±2.5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8±1.22)、(8.65±0.26)、(8.08±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21.95±1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1±14.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