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枕神经痛

枕神经痛

枕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78796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科学之友、上海针灸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学术年会、2013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等;枕神经痛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叶金波、于灵芝、侯玉玲等。

枕神经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8796 占比:99.76%

总计:78989篇

枕神经痛—发文趋势图

枕神经痛

-研究学者

  • 叶金波
  • 于灵芝
  • 侯玉玲
  • 包金莲
  • 宋建成
  • 常建全
  • 张玉忠
  • 李冲锋
  • 杨才德
  • 杨永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明静; 杨思敏; 蒋凡; 鲁熹; 罗玲
    • 摘要: 枕神经痛是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与耳大神经痛的总称[1],属中医“头痛”、“偏头痛”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即时短效发作和持续长时间发作。原始点疗法总结了机体疼痛时容易出现的反应点,再结合大艾条灸法独有的温通温补优势,故大艾条悬灸头颈部原始点疗法治疗枕神经痛效果显著,介绍如下。1典型案例患者,女,38岁,2021年7月19日初诊。
    • 李雪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根结理论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就诊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针灸科的枕神经痛患者64例,按来院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取穴加根结的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局部取穴与根结理论相结合针刺治疗枕神经痛疗效显著.
    • 张洁; 杨晨辉; 孙洁; 杨琼; 刘星; 马秀丽; 邢岩
    • 摘要: 目的 探讨枕神经痛的神经纤维受累的种类和纤维类型.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枕神经痛患者31例,均单侧枕部和或耳后区域疼痛,其中左侧14例,右侧17例,VAS疼痛评分3~10分,患病时间1d~1年.对全部患者进行电流感觉阈值(CPT)测定,分别记录患侧及健侧在2000 Hz、250 Hz、5 Hz不同频率刺激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的电流感觉阈值,比较双侧阈值的差别.结果 患侧枕大神经2000 Hz、250 Hz、5 Hz刺激的阈值分别为216±60、60±41、50±22,健测分别为209±54、58±22、47±23.枕小神经患侧214±61、66±23、50±21,健侧198±37、47±15、37±3.耳大神经患侧136±45、35±16、24± 12,健侧135±48、36± 15、25± 11.在引起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粗有髓鞘纤维兴奋的2000Hz刺激下患侧和健测的电流感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枕大神经、耳大神经细有髓鞘纤维兴奋的250Hz和无髓鞘纤维兴奋的5Hz刺激下患侧和健测的电流感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兴奋枕小神经细有髓鞘纤维的250 Hz和兴奋无髓鞘纤维的5 Hz患侧和健测的电流感觉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枕神经痛患者存在明确的枕神经损害,主要累及小纤维即细有髓鞘纤维及无髓鞘纤维.本组患者的枕神经以枕小神经受累为主.
    • 刘玉粉
    • 摘要: 目的:观察枕区针刀联合天舒胶囊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枕区小针刀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组(观察组)和天舒胶囊组(对照组),将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治疗第15天、30天的头痛程度并记录VAS评分.结果:对枕神经痛患者,分别应用天舒胶囊和枕区针刀联合治疗,观察组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将两组VAS评分纳入统计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枕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枕区针刀联合天舒胶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苏丹
    • 摘要: 枕神经痛是指枕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的总称,它一般为枕部一侧的钝痛,疼痛为阵发性,向头顶部(枕大神经)、乳突部(枕小神经)以及外耳(耳大神经)放射,甚至可放射到额部及眼眶,头部活动、咳嗽用力均可诱发疼痛,并通常伴有颈部肌肉的痉挛。
    • 鹿乔兰; 梁妮; 李柱连; 覃军
    • 摘要: 枕神经痛(Occipital neuralgia,ON)系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和第3枕神经分布区疼痛的总称,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枕部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跳痛,并伴有阵发性加剧,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病因繁多,发病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文章将近几年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 于洁; 李韵; 李春华; 刘颖; 许岱昀
    •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哌立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早期枕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的枕神经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头痛影响测试问卷6(HIT-6)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VAS评分和HIT-6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低于治疗1周后,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VAS评分和HIT-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0(2.0,4.0)分比4.0(3.0,5.0)分,1.0(1.0,3.0)分比2.0(1.0,4.0)分;HIT-6评分:(47±4)分比(49±5)分,(42±5)分比(45±5)分](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7%(55/60)比78.3%(47/60)](P<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结论 乙哌立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早期枕神经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疼痛对日常生活及工作的不良影响,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刘玉粉
    • 摘要: 目的 观察天舒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天舒胶囊联合针灸治疗组(研究组)和普通治疗组(对照组),4周为一治疗周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28天的头痛程度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不同方法 治疗枕神经痛,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舒胶囊联合针灸疗法对枕神经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疼痛感受得到极大的改善,促进了患者身体、心理健康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