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届全国推拿学术年会
第十届全国推拿学术年会

第十届全国推拿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08-09-1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届全国推拿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推拿导引术等中国传统康复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推拿导引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推拿导引术之称源自《黄帝内经·异法方宣论》,文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宣导引按踽,故导引按踽者,亦从中央出也.”这里的导引按跷即推拿导引术.唐代王冰对导引按跷的解释为:“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可见推拿导引术是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康复疗法.推拿导引术在历史上或称按摩,或称推拿,或称导引,或称行气,或在一起称谓,实际上两者密不可分,实为一体,两者即形成现在所说的推拿学.然而今天,我们往往认为推拿就是患者被动接受手法治疗,缺少主动运动.其实不然,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功法训练就是以主动运动为主的导引,它是根据临床需要,推拿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
  • 摘要:导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祛病健身方法,源远流长;推拿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医术,在甲骨文中已有明确的记载。在中国医学史上导引按摩常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代学者对导引与按摩的释义多有不同,至今仍多混用。本文分析讨论了导引与按摩的关系。
  • 摘要:本文对推拿适应症变迁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推拿功法与推拿手法在教学中的关系,介绍了推拿法的教学课程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开展教学工作提供的良好条件。
  • 摘要: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疗法中最古老,最有特色,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之一.而小儿推拿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末清初形成体系以来小儿推拿疗法为儿童的身体健康做出来很大的贡献.它以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无痛苦和副作用,患儿乐于接受为特点,深受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欢迎.虽然形成体系至今不过数百年时间,但以其较快的发展速度深受人们的关注.数百年来许多医家为其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丰富了小儿推拿的内涵.对小儿推拿的发展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任何一门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不断的自我修正,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到过程.小儿推拿疗法也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学术流派所产生的不同观点也为小儿推拿带来了一些混肴不清的内容,使其在许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某种的程度制约.不同的学术流派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观点,不同认识本来是一种好的现象,常常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但他是以统一的规范标准为前提.而目前小儿推拿疗法却缺乏这一前提,也就是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以致出现了在一些问题上的表述混乱,这主要体现在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和手法以及操作方法,推拿处方等方面.如:一个穴位有多个名称,一个穴位名称存在多个位置,一个穴位有多种操作方法名称,一种操作方法名称又可有多种操作形式等.但在文字表述上常常只是单一表述一个穴位名称,一种操作方法名称,没有具体指出该穴位、操作方法的具体所指内容是什么.所以应该说这个穴位,这个操作方法,并不能十分清晰的表明其具体含义.古往今来一直是如此,应该说这是一种模糊,一种不严谨,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尚不够成熟.古人可以,因为受条件所限,小儿推拿疗法发展尚未十分成熟.但今天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小儿推拿疗法的发展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 摘要:中国推拿(按摩)手法和治法的发展源远流长,现见之于文字的手法就有百余种之多,并且还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有的手法,操作相同而名称不一;有的手法,名称相同但操作各异.这种状况,给推拿的学习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推拿学术在海内外的交流和发展.有鉴于此,国内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手法的分类进行了许多尝试?如有人按推拿手法的运动形式予以分类,将按、压、点、掐、揉等法归为按压类;将耋、捏等法归为捏拿类;将推、擦、摩、搓、抹等法称为摩擦类;将滚法、一指禅推法等归为摆动类:将抖、振等法归为振动类;将拍、击、震等法归为叩打类;将摇、扳、屈伸、拔伸等法归为关节运动类等.另外还有用手、前臂、肘部、足部操作等多种分娄洼.为正本清源,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逐步统一推拿(按摩)手法的分类,本文特对中国推拿(按摩)手法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供参考.
  • 摘要:近几年,临床上腰腿痛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下降,颈椎病的发病率日趋提高,已成为青、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尤以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最为常见,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在认识上尚未统一,一直是颈椎病领域的研究焦点。通过手法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如何通过最简便的方法,从临床上大量以眩晕等复杂症状为主,应诊范围可能涉及神内、耳鼻喉、骨伤、康复、高血压等科的患者中,筛选判断出适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一直是作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眩晕患者期间,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十几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本文总结出了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检查治疗方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干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
  • 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脊柱微调手法是脊柱推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成为一种被临床广泛应用、标本兼治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本文介绍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进行系统评价。指出:rn 1.脊柱微调手法和牵引疗法都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的治疗手段。rn 2.脊柱微调手法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同时能较好的恢复重建颈椎曲度,而牵引疗法对于颈椎曲度影响不明显。牵引也能改善症状,其治疗机理与颈椎曲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n 3.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临床疗效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改善,恢复颈曲,使颈椎重新达到动静力平衡状态。
  • 摘要: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多由颈部损伤或颈部慢性劳损急性发作引起;往往伴有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其临床表现常为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等受累.本科从2003年以来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四头带牵引后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例,取效满意。
  • 摘要:颈源性疾病,类型宽泛,由其引起的失眠症状,临床上很常见。由于中医是辨证不辨病的特点,按传统内科对“不寐”辨证施治,应用于颈源性失眠治疗,似欠精确。经临床多年观察,将中医失眠辨证,局限于现代医学颈源性疾病而致失眠范畴,采用辨病后对症状进行针对性辨证施治方式,在临床上取得较为理想效果。
  • 摘要: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椎和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本研究自1999年至今运用中医手法辨证治疗该病116例,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颈椎病是因颈部椎间盘、椎体小关节及相关韧带退行性改变或因劳损,感受风寒湿邪等诱发加重退变,导致肌肉、韧带、神经、脊髓、血管遭受到刺激或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也称为颈椎综合症,祖国医学中谓之为“痹症”、“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和“颈肩痛”是也,推拿对颈椎病的防治有良好的疗效.本人自75年学习冯天有新医正骨疗法,79年学习黎秉衡教授高垫胸俯卧的治脊疗法,82年学习佛山中医院筋伤手法,90年在中医研究院骨研所学习孙树椿教授推拿手法;91年学习龙层花治脊手法,多年来在临床中消化应用,基本形成自己的颈椎病治疗手法.
  • 摘要:观察采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三步法的疗效.介绍了颈肩放松法、醒目开窍法、手臂放松法的手法操作程序及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8例患者分为三种类型.结果:28例患者,疗效优18例,疗效良7例,疗效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三步法治疗后,能减轻两种类型混合型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减轻了患者头部眩晕,颈部、肩部、臂部麻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眩晕是指以头目昏眩为主诉的病症,因颈椎退变或损伤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推拿、牵引等保守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
  • 摘要: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痛、恶心欲呕、耳鸣、视觉障碍、甚至猝倒等到症状,“仰卧旋转定位法治疗颈性眩晕”法用于环枕、环枢及C2~C4旋转错位的治疗.运用仰卧旋转定位法治疗颈性眩晕,首先纠正上颈段偏歪棘突,使错位的关节突关节复位,从而减轻了颈椎间盘压力负荷,消除了静脉瘀血,滑利了关节,改善了椎间孔容积,解除了神经根压迫,有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松解,促进颈椎间盘恢复,使之椎间内外平衡及上颈段恢复正常的生理解剖位置.同时推拿可解除变性组织的增厚、增生、肌肉痉挛,增强颈部肌肉的协调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患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或消散,对颈椎力结构平衡起到外源性稳定作用.
  •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其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锥、向下滑脱的锥体,增厚得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得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本病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本文介绍了向开维主任医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应用整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经验。
  • 摘要:颈椎病的发生与长时间低头屈曲位造成的异常应力负荷有关。颈椎病引起的颈项部疼痛及根性痛在临床上很常见,继发于颈椎病的疼痛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炎性生化介质在颈椎间盘退变和颈神经根病的病理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制作颈椎病动物模型,观察SOD,MDA,GSH-Px的含量等指标检侧来研究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并对其做了具体分析。
  • 摘要:由落枕引发的颈肩部肌肉群损伤致使颈肩背产生疼痛,颈椎活动受限,在临床上较多见。本文以某科从2002年以来门诊共收治颈肩部肌肉损伤的470例患者为例,介绍了龙氏正骨推拿疗法是治疗由落枕引颈肩部肌肉群损伤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单纯中西药内服副作用较大。本研究自2003年以来,采用中药膏摩配合温针灸治疗该病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 摘要: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S)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关节突磨损引起椎节松动致使腰椎某节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最常见的部位是L4、L5,以腰痛、下肢神经根痛、间歇性跋行等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垫枕背伸按压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7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腰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它是推拿科常见病种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其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给广大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便。所以一个好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一疗程后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摘要: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推拿临床常见病,手法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短时间内解决患者的痛苦。本临床观察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43例,并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正骨治疗一般胸椎并伴有畏寒证的临床疗效,探讨胸椎病与畏寒证之间的相关联系及其疗效机理.rn 方法:观察37例患者并采用推拿正骨治疗1周至半年,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自我感觉,体检情况和随访所察综合评定疗效,通过疗效反证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疗效之间的关系.rn 结果:优:12例(32.43%),良:17例(45.95%),差:8例(21.62%),优良率为78.38%.rn 结论:本文认为畏寒证与胸椎病有某种联系,而推拿正骨能在矫正胸椎小关节紊乱后颈腰胸背痛减轻或消失的同时,也能够治愈与脊柱紊乱有密切关系的畏寒证.
  • 摘要:中医理论是由无数实践的总结.它首先提出“天人和一”、“天人相应”的宇宙整体观。而人体之脊柱,除了力学上起支撑全身体重之主梁作用,还是沟通天、人、地重要信息的中心。人体健康信息以及疾病信息的好坏能量集中分布在脊椎上,当身体某一器管出现疾病时,在相对应的脊椎就会出现异常疼痛甚至脊椎小关节错位。在这信息中心加以复位和理脊调整,就会使很多疾病得到一定的康复。本文分析了脊柱错位的病因,论述了脊椎错位的检查方法及理脊复位疗法的主要手法,介绍了理脊复位疗法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 摘要:骶髂关节功能的紊乱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的痛,临床诊断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症状表现及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骶骼关节紊乱的复杂性,合理而正确的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每一个医师都是一种挑战。本文介绍了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的诊治体会。
  •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理及其合理性、安全性.rn 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车壹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j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力学参数带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9.0软件进行计算.rn 结果:两种手法椎间盘的应力都主要集中于纤维环,尤其是外层纤维环,髓核应力相对较小.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基本一致,都位于椎间盘的左侧.椎间盘后部位移也都以左侧明显.直腰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与小关节,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与椎体峡部、椎弓根恻隐窝及上位椎体小关节面的下端.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不同,直腰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椎体上缘左侧及L4左侧上关节突,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棘突;且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椎间孔位移更显著.rn 结论:手法造成了椎间盘、关节突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两手法比较,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更具有效性及安全性.
  • 摘要:目的:评价用穴位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疗效.rn 方法:将78例患者分别随机分成穴位推拿组与药物对照组作对照.rn 结果: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穴位推拿组有效率最高,达95%,与药物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张口度和疼痛(P<0.01).从近期和远期疗效分析,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rn 结论:穴位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自发性骨痛和骨压痛,严重者有骨骼变形和病理性骨折。该病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健康问题,尤其危害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常见骨折有: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挠骨下端骨折及肚骨上段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这些病变不仅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于200年以来运用推拿和家父邱家明教授的经验方“天一寿”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36例,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亚健康的定义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为了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的研究,本研究从2007年开始,开展了经络点穴推拿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人体的背部有很多肮穴,和身体里的五脏六腑相通。通过对背部相关部位的按压和推拿,结合人体保健强壮穴位的点按,可以使亚健康状态的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 摘要:目的:观察脊柱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在校女生经行腹痛兼痛引腰骶(兼有脊柱紊乱的痛经)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8例,以脊柱推拿的腰椎改良斜扳法、腰骶擦法配合传统推拿的经穴按揉、腹部摩法治疗;对照组28例,以传统推拿的经穴按揉、腹部摩法治疗;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再连续3个月经周期随访.观察6个月经周期的下腹痛、腰骶痛、腹腰痛和生活质量满意度指标,并根据其临床量表积分进行计分.rn 结果:随访的总有效率,试验组92.86%,对照组67.8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的下腹痛、腰骶痛、腹腰痛和生活质量满意度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rn 结论:痛经的腹痛和腰痛存在关联性,脊柱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腹痛和腰痛兼治,能提高临床疗效.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下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周期性的小腹疼痛和痛引腰骶(腹腰痛)是原发性痛经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之“经行腹痛”或“痛经”.“经行腹痛兼痛引腰骶”多见于婚前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生(1,2).本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推拿重点专科,重视原发性痛经推拿治疗的临床研究,以脊柱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女生经行腹痛兼痛引腰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以2005年11月至2007年2月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病例为例,对该病例运用经穴推拿法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部分患者治疗前后E2、E2/P水平的下降,说明该手法治疗可能具有调节失衡的内分泌功能,使其达到新的平衡,使乳腺增生病的各种症状迁速好转,最终使肿块消除,胀痛消失,达到治愈的目的,至于经穴推拿手法对于内分泌调节作用的确切性以及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及方式来对机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还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得眠”、“目不暝”、“不寐”等,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安,时醒时寐,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难眠。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推拿疗法是在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于临床治疗的中医症外治手段之一,临床经验证明该治疗方法对改善失眠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疗效。本研究在临床上采取足太阳膀胱经抓痧法治疗失眠症23例,并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疲劳是健康人常有的感受,即在进行定量或定时的活动后可出现疲劳感,但这种疲劳感容易消除,在经过适当的休息及睡眠后,精力便可恢复。疲劳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非特异的、涉及范围很广的症状,也可为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本文介绍了运用腹部推拿防治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方法。
  • 摘要:对小儿遗尿症患者47例,在中基础理论思想指导下,采用推拿手法辨证分型治疗,并对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证型产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辩证分析与治疗、疗效分析等,从而得出推拿是治疗小儿遗尿(排除器质性结构异常)一种较好的外治法,具有安全,简便,疗程短,且治愈率较高的优点.通过中医理论对遗尿思几的分型、手法治疗及结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 摘要:小儿肌性斜颈,是由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机化挛缩而导致歪斜,是小儿常见的畸形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患儿的患侧颈部有肌性肿块,头颈歪向患侧,下颌昵显旋向健侧的肩部.在祖国医学中,认为此病多属先天性疾病,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头颈歪向一侧.一侧胸锁乳突肌受压,血液运行受阻所致;另一原因,因胎位不正,分娩时由于各种不顺产的原因而引起的血肿,挛缩而导致的斜颈.这里根据按摩治疗后,着重探讨一下护理及家庭保健工作。
  • 摘要:小儿推拿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疾病,强身健体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本文介绍了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 摘要:习惯性便秘是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并发症,占脑瘫的26%-39.2%,由于便秘会造成患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且便秘通常也是造成患儿烦躁自闭的原因之一,而这些都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整体康复情况。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本研究共收治42例痉挛性脑瘫合并习惯性便秘的患儿,通过小儿推拿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并对其疗效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摘要:小儿腹泻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儿科病症,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居第二,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脾虚泻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类型之一,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本研究采用“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276例,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归纳中国现代推拿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现代推拿临床病谱.rn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1978—2008年推拿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导的论文篇数,进而在此基础上总结现代推拿临床病谱.rn 结果:通过文献计量学研究,共得到了13类推拿临床病谱440种,包括西医病259种,西医症状64种,中医病症75种,预防保健与美容类42种.rn 结论:推拿疗法适应证广,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疾病病谱研究的方法很多,文献研究是主要方法之一.对于推拿临床病谱这项巨大的研究工作,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与推拿有关的全都数据资料,既而运用手工方法筛选出其中的推拿临床治疗观察类文献,并做归纳总结、分类统计以及计量学分析,获得全面、系统、科学的中国现代推拿临床疾病谱,回答推拿在临床上到底能治哪些疾病这一问题,进而总结归纳出推拿的治疗规律和特色,以期进一步推动推拿治疗各个系统病症的规范化研究,更好地发挥中医推拿学学科优势,为推拿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其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 摘要:膏摩疗法是中国传统推拿学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外治法,指的是在人体体表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用中药制成的膏剂,再施用各种按摩手法,它即可以防止病人体表皮肤的破损,又利于各种手法的施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使手法和药物相得益彰。膏摩疗法在我国的各个时期都非常流行,尤其是晋唐宋时期,广泛运用膏摩法治疗疾病是推拿史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的许多医学家都对它有过深入的研究。膏摩在推拿临床和民间广泛应用至今,充分说明了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因此笔者总结膏摩的古今应用,以期促进这一祖国医学的瑰宝得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 摘要:脊柱手法治疗与其他各种传统推拿按摩治疗一样,主要依靠施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技巧达到治疗目的。虽然个案的成功有时令人难以置信,但系统、科学的总结却经常缺如。即便在所谓学术领域,也是门派林立,各自为“正”,各说各话,各成体系。虽貌似繁荣,却鱼龙混杂。由于手法治疗入行门槛相对较低,从业者素质大多不高,以至于造成手法医疗意外或事故的层出不穷。尤其在高风险的脊柱手法治疗专科更是险象环生。所以,规范手法治疗的专科常规己经成为业内的最高呼声。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从手法治疗取效的本质进行一些探究和粗浅的分析。
  • 摘要:经穴推拿是以气血阴阳、脏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点按经穴配合多种推拿手法,达到治病防病的推拿方法。本文介绍了经穴推拿的主要流派,分析了经穴推拿存在的问题。
  • 摘要:本研究经过长期的推拿保健和医疗的实践,在人体多层面智慧器囊模型的探索过程中,感觉到传统推拿理论“落点走线带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落点走线带面顾体重流”才是推拿的全新思路。本文从具有普遍意义的几何学角度切入,分析“落点走线带面”的不足,认为任何物体(器囊)都由点线面构成。整体大于局部(点线面)是一个多层面智慧器囊,一个开放系统,具有耗散结构。
  • 摘要:经实地考察,检索文献,史料甄别,易筋经不能证实和证伪由达摩所创,但达摩思想及少林僧侣对易筋经的创编和流传起了重要作用,易筋经在流传中形成了少林易筋经、推拿功法易筋经、黄式易筋经、熊式易筋经等流派.
  •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发展;针对病原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现代医学的切入点正从“已病”前移到“未病”。以“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为理论基础形成的中医预防学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推拿手法和功法以其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激发身体潜能的特色越来越引起现代医学的重视。本文阐述了“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医推拿与“治未病”的关系,介绍了“治未病”的临床应用。
  • 摘要:推拿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总结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古老的医疗方法,又是一门年轻而有发展前途的医疗科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多样的手法和神奇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为了全面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高等中医药人才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改革推拿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推拿专业人才。
  • 摘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前后进行了颅脑多普勒(TCD)的临床研究,其中推拿手法治疗本病100例为治疗组,脑电仪治疗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症状体征改善分析,椎动脉系、颈动脉系等即刻、一疗程后的收缩峰(Vs)、舒张末(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82%,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症状体征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缇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即刻、一疗程后的Vs、Vd、Vm、Pi变化差异显著,P<0.01~0.001.运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摘要: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和发病机理属中医学“筋痹,“筋痉”的范畴。按摩结合中医正骨可以更有效治疗颈椎病的相关症状。牵引下旋转复位法,属于理筋手法,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及影像学观察,由X线片可以发现牵引下旋转复位法与普通牵引相比可以更好的纠正颈椎生理曲度以及颈椎小关节的紊乱。颈椎关节病和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关节突关节退变及继发的颈椎间盘的退变密切相关。颈椎有一个正常的向前弯曲(即曲线的凸面向前)。颈椎前凸是稳定的位置,由韧带、肌肉、关节突及椎间盘的形状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可由许多原因而改变,实质上,肌肉的紧张度是决定颈椎生理曲度的主要因素。在推拿后,加用牵引下旋转复位法,可以加强血液循环,能调整关节紊乱,更能有效纠正生理曲度的改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会使椎间盘承受额外的压力,造成椎间盘的退变。
  • 摘要:推拿对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性血流速异常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并能使部分患者的血管形态学发生逆转性改变。本研究运用关于颈性眩晕的推拿治疗方法,表明椎动脉形态学改变与血流速的改变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椎动脉血液流动力学异常、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脑缺血、缺氧”是导致眩晕的主要原因。
  •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认为眩晕多由于颈椎错位,局部软组织水肿,炎性渗出,肌肉痉挛,刺激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或颈上神经节反射性引起一椎基底动脉系缺血,临床上常由于头部位置改变而发生眩晕,故又称“位置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目眩”、“头眩”范畴,其临床表现轻则呈一过性发作,过后无任何不适,重则天旋地转,卧床不起,稍改变头颈位置则症状加重;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悸、心慌、四肢冰冷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节颈椎的错位均可诱发眩晕.因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首先是针对颈椎多节错位和颈椎体的错位,逆行手法复位.又因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筹,特别是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点穴疗法.针对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虚阳上越等征候进行辩证选穴对症点穴,使点穴疗法与手法治疗相得益彰,共奏其功.
  •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人群的17.3%,并随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伏案工作过长及感受风寒侵袭等均有不断增高和青年化趋势,目前临床上大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虽然临床疗效得到肯定,但是其复发率较高,因此如何保证其临床疗效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颈椎病的发病大多与职业有关,有人称之为职业病,因为大多与低头工作用关.随着电脑的普及,该病越来越多,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的关键因就是由于颈部没有适当的活动造成的.颈椎病非手术疗效高达96.7%,但其复发率高达94.2%.有这么高的复发率,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忽略了合理用颈枕,尤其在生活中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匿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并具备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并提出多种数据.本研究认为,枕头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应该根据自身颈椎曲度及睡姿情况来调整颈枕的高度,从而使睡眠中的颈椎保持正常的内外平衡.
  • 摘要:枕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疾病,包括枕大神经痛和枕小神经痛。笔者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对枕神经痛采用针刺齐刺法并推拿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 摘要:人体端坐或站立时,从侧方看人的颈部似乎是直的,但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在医学上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在X线片上,沿此曲度走行,在各个颈椎椎体后缘形成的连续、光滑的弧形曲线,称之为颈椎生理曲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或S形均属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本文就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机理分析、X线表现以研究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与颈椎病的关系,并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治疗手法进行综述。
  • 摘要: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又称为肩凝症,粘连性肩关节炎。本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故有“五十肩”之称,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约3:1。一般多发生于单侧肩部,亦有两肩先后发病或交替发病者。本文介绍了用理筋松解法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此手法可以对机体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对治疗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摘要: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一般50岁左右的人容易患病,故又称“五十肩”。临床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故又叫“冻结肩”。笔者在临床中通过推拿、温针、微波三法联合治疗肩周炎,取得很好疗效。
  • 摘要:腰背肌劳损临床上多见于青壮年,多由于长期从事腰背部体力劳动,或长期伏案工作及姿势不良,造成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常见症状主要为腰背部广泛性、持续性隐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有的患者症状轻重与天气变化有关。本研究在临床上以创新的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劳损30例,并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30多年来从事骨伤推拿治疗腰腿痛的经验和体会.指出推拿治疗腰腿痛疾病,首先要选好适应症,然后根据病情辨证选用各种按摩手法,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手法推拿时,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病情的轻重缓急,新伤旧伤,寒热虚实等具体情况辨证施术,一般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力量大小适宜,刚柔兼济,做到刚而无滞,柔中有力,力至病处,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频率要适中.总之手法时要因病选法,因人施术,法无定势,术有专长.要在手法做到稳、准、巧的要求才能取得好的疗效.为巩固疗效和防止腰腿病复发,指导息者进行腰背部的功能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腰腿部的摇盘体功活动,以巩固疗效和防止腰腿痛复发.一般急性期要7~10天后才进行为好.
  • 摘要:本研究从80年代开始采用腹部垫小枕下行腰背及下肢推拿,配合屈膝屈骸屈腰复位手法.以及患者自动屈膝屈髋屈腰练功法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临床资料不完整而没统计.从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止,共收治本病22例,本文进行临床分析.
  •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司机等是本病的多发人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越来越多,但该病的复发率很高,有些人认为本病不可能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以根治的特点,经治疗康复出院后,如果缺乏自我防护知识,缺乏锻炼复发率较高,有报道达36.67%。本文从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复发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功能锻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
  •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门诊腰腿痛的15%。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25--55岁的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腰4-5和腰5-箭1之间突出最多。本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病患为例,介绍了运用理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 摘要:通督纠偏疗法,是以气功的方法来疏通督脉阳气并校正脊椎棘突或横突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阳气,若督脉气机受阻,就会影响到全身各部的功能.反之,身体某个部位气机失常也会影响到督脉阳气的正常运转.这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有些人在学练气功过程中,由于掌握练功方法不当,容易出现气不归经,走窜他处,不但不能赔补元气,反而阻滞了其他脏腑经络功能的正常发挥,出现不良反应,如在练周天功,内养功等静功时,由于神智不畅、突然.惊吓等原因,可使气机直接或间接瘀阻督脉而致偏歪,也会导致督脓阳气运转失常,从而出现偏差或疾病.病情重者可能出现“走火入魔”现象.在临床上一般把练功出偏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轻度出偏,根据出偏症状所表现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另一种是重度出偏,即表现为“走火入魔”现象.
  • 摘要:推拿按摩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明显,病人无痛苦易接受,也不受外部环境条件限制,是最受患者欢迎的治病方法。本文在在过去治愈的无数病例中,筛选出其中具有典型性的病案的10例,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 摘要:自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本研究分别对脑卒中患者120例的脑血栓患者,进行不同发病时期的推拿、点穴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发病后20天内、60天的脑血栓病人推拿、点穴康复治疗,疗效分析20天以内进行传统康复疗效较好。
  • 摘要: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l,PD)是指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者。本研究对推拿治疗PD机理做了初步探讨,但存在样本量小等不足,对于“不通而痛,通则不痛”仍需要进一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尤其是推拿对子宫动脉较细分支如螺旋动脉是否有影响,手法缓解痛经与手法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是否有关联性,应是值得重视的两个方面。
  •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以上腹部饱胀、嗳气泛酸、纳差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本文介绍了推拿手法与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对比研究。
  • 摘要:近年来,中医药外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研究运用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比较推拿、针灸等不同疗法对本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筛选最佳疗法提供实验依据。
  • 摘要:颈性冠心病是指由于颈椎病变而引起患者以心脏症状为明显及心电图改变为主的一种症候群,多出现类似冠心病的胸闷憋气、心前区绞痛或刺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并伴有头晕、恶心、出汗异常、周身疫痛等临床表现,又称为颈心综合征,颈性心绞痛,颈性心律失常等。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颈椎椎体医损伤、退变造成颈椎关节错位或骨质增生,累及脊神经根,椎动脉,并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末梢而形成病理性刺激,继而影响冠状动脉发生紧张性痉挛,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律失常症状。本研究应用推拿治疗颈性冠心病,并在临床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摘要:风寒型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卫阳被郁所致,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症状,是我国北方感冒的常见类型。本研究采用抓痧疗法治疗风寒型感冒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范畴,是指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大便形态异常的证候群。IBS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脑肠互动途径异常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摩腹手法是防治以IBS为代表的功能性胃肠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中医摩腹手法对新西兰白兔IBS模型的脑、腰骶髓和结肠组织等不同层次路径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等脑肠肽的作用影响,为中医推拿治疗IBS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又叫消化不良,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为其主症,尤多见于二岁以下的婴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病是四季常发病,但以夏秋季较多,冬季亦可发病。如治疗不及时,迁延目久,可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运用推拿的方法,治疗婴幼儿因秋季受凉所致腹泻64例,疗效满意。
  • 摘要:刘开运小儿推拿治疗的基本法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穴位和运用手法,主要有归经施治、五经相助与相制、急救等治则.注意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本人不揣浅陋、现把刘开运小儿推拿治则整理出来,并作一番浅析,供广大推拿医务工作者学习和临证时参考.
  • 摘要:脊柱穴是小儿推拿主要的特定穴位之一.脊柱穴为背部督脉所行之处,贯穿整个脊柱,联系胸、腹诸脏腑,但又不同于十二正经与脏腑有固定的属络关系,只是通过上、中、下三焦的布散与阳气的通达作用,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其经穴主治范围广泛.交会于大椎,循行于脊里,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故有循达于体表则可卫外御邪;通达于内,则可温通经脉,温煦脏腑.因此,脊柱穴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培元气,强健身体之功能.推拿治疗脊柱穴足太阳膀胱经的各腧穴也得到相应的治疗性刺激,可协调脏腑间的功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故推拿治疗小儿脊柱穴具有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行及疏通经络的作用.
  • 摘要:推拿按摩要注重整体,疏通经络,按压重点穴位,祛邪外出,才能提高疗效.人之有病主要是经络不通,所以需要疏通经络.经络疏通了,病邪就可以祛出体外,病痛也就会好.病邪祛出体外之法,就是通过相应的按摩手法,迫使病邪随出汗、泻下、涌吐和咳唾的形式排出体外.对于颈椎、手臂、腰背、脚腿等疼痛部位的推拿,在循经推拿的基础上,还要点按主要穴位,才能增强止痛效果.推拿按摩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内、外科疾患,还可以治疗脑瘫,、偏瘫、类风湿、痿症等重症疾患.但治疗这类重症,疗程较长,所以要求医者要有决心和毅力,患者和家属要有信心和耐心才行.本人多年推拿、按摩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注重整体,疏通经络,按压重点穴位,祛邪外出,是提高疗效、迅速愈病的一套好方法.
  • 摘要:湘西医疗推拿尊重传统,严格遵照中医理论的要求整体、辨证地施法,本文所列的施治总诀、手法适宜诀、施治范围诀、处方原则诀、手法好坏诀等五首口诀为湘西推拿、尤其是成人医疗推拿的施术法则,其具体含义,本文进行分述.
  • 摘要:由“击棒注”的辅助方法之一,发展而来的“曲棍棒垫巾提旋撑法”对小关节紊乱、肌张力增高等疾病有意想不到效果,“曲棍棒垫巾提旋撑法”值得一提,让更多的人去掌握它.
  •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病程长,其发病部位以腰4~5为多,腰5骶1次之,腰3~4较少见。临床多表现为:棘突旁有局限性压痛、叩击痛,多数向患侧下肢放射,常伴感觉异常。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学者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已经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腹部推拿疗法来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 摘要: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骨内高压、氧自由基、关节载荷紊乱、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随着饮食结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及人口的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中医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目的是为中医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客观客观依据。
  • 摘要:目的:在以前发表的文献中已报道过脊柱触诊重复性差的情况.最近,一些作者在其撰写的文献综述中对研究质量提出了批评.本文批判性分析脊柱触诊在同一观察者前后和不同观察者之间重复性的文献,以探讨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并评价其重复性的证据水平.rn 方法:使用电子数据库MEDLINE、MANTIS和CINAHL并检索其参考文献,对从1965到200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2名综述者分别独立地从这些文献中提取描述性数据,并建立6分量表对初始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质量性评估.对高质量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探讨数据的一致性,分别进行动态触诊,静态触诊、骨性疼痛,软组织疼痛,软组织改变及整体评价,使用标准方法以确定其证据水平.rn 结果:纳入本研究的48篇文献质量分值范围从0%到100%.有较强的证据表明不同观察者对骨性疼痛和软组织疼痛诊断的重复性为临床可接受水平(k≥0.4),且同一观察者对软组织痛的诊断和整体评价的重复性也为临床可接受水平.其他脊柱诊断手法无重复性,或证据不一致,或证据水平较低.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习惯的变化,以及饮食结构和体质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据对推拿疗区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占疗区患者总量的60%以上,且略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为提高治疗技术,本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 摘要:脏腑点穴法的基本思想是以祖国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脏腑、气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以推按点穴等手法为治疗疾病的手段,来调理人体的气血,尤以调理气分为主。本文对脏腑点穴法流派的学术思想与治疗作用作一浅析。
  • 摘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由清代吴谦等编著,汇集了清代以前正骨经验之精华。在正骨手法、内外治法、方药及整复固定等方面有颇多创见,故一直被众多医家推崇备至,并作为推拿临证指南的金玉良言。本研究仔细研读揣摸,挖掘整理其对伤科推拿的学术价值,以期指导伤科推拿临床。
  • 摘要:骨王osteoking,在中国称恒古骨伤愈,源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中国云南边陲南部百年历史彝族古方,经云南克雷斯制药研发团队历经十年研发,成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对于骨伤科疑难病症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的中药,它即凝聚了传统中医药精髓所在,又采用现代高科技的研究方法证实了其科学性。改变了过去中医中药只用一些抽象、模糊的概念来阐述药效、药理的牵强性,而是用科学、客观、实证的数据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介绍了骨王OsteoKing基础研究与美国临床应用,其临床主治范围包括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骨折及骨质疏松症等病症,尤其在攻克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突破性成果及显著临床效。
  • 摘要:颈椎病,采用手法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但如使用不当可直接影响到疗效,特别是颈椎病理的变化应采取对应手法,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颈椎病整治手法宜根据颈椎不同病理特点,采用相应整治分类手法,即“调骨、理筋、对症”手法,本文阐述其方法的临床运用及力学原理分析。
  • 摘要:膝骨关节炎(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 DO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症状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而生存质量是一个能够反映内、外环境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精神心理状态、社会活动以及生活美满的影响体系,是对个体或群体的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适应的主、客观综合恻量评价。如何运用生存质量来评价本病以及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临床效果良好的传统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以探讨生存质量在本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摘要:中医手法医学,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就已有治疗各种病症的不同手法,分别作用于相关的皮、筋、肉、骨、神。不但能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还能运用不同的手法,施术于病变局部及相关的整体部位,同时结合中医各种疗法,治疗相关的脏腑经络的各种病症。中医手法医学历经几千年的沿革和发展,现已走向国际,而当今在澳洲的中医手法医学主要以针灸手法、气功导引手法以及理筋整骨推拿点穴为代表的手法等共同组成。本文介绍了中医整体手法医学在澳洲的运用及其取得的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