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空调系统
热泵空调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119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932051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制冷技术、制冷学报、制冷与空调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二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2011年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等;热泵空调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944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梅娇、陈雪峰、翟晓强等。
热泵空调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2051篇
占比:100.00%
总计:3932156篇
热泵空调系统
-研究学者
- 叶梅娇
- 陈雪峰
- 翟晓强
- 苏林
- 李康
- 李隆
- 巫江虹
- 邹慧明
- 李明
- 田长青
- 陈江平
- 彭光前
- 徐生恒
- 成剑林
- 施志钢
- 施骏业
- 李俊峰
- 杨亚华
- 王现林
- 胡松涛
- 车雯
- 陈华英
- 陈昌瑞
- 黄国和
- 卢军
- 吴林森
- 张光玉
- 张小松
- 方奕栋
- 李先庭
- 王刚
- 王宝龙
- 石文星
- 郭爱斌
- 陶林
- 魏名山
- 于慧俐
- 于琦
- 刘国丹
- 姜思航
- 常忠
- 张继鑫
- 李珂
- 李绪泉
- 王喜成
- 王海英
- 王锐锋
- 秦贵和
- 胡小华
- 谭廷帅
-
-
刘旭阳;
苏林;
李康;
方奕栋;
盛雷;
杨忠诚;
穆文杰
-
-
摘要:
为了提高某微型电动汽车有效续航里程,对其原有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与研究,新热泵空调系统采用4个电磁阀对其冷暖模式进行切换,通过焓差室对换热器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流程布置室外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进而分别将原空调系统换热器和所设计换热器应用于该热泵空调系统,试验研究了压缩机转速和环境温度对两系统制热/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流程换热器压降较小、换热能力较强,优于3流程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两系统性能相近,而在制热模式下新换热器系统与原换热器系统相比其COP最大提升约75%,制热量最大提升约160%,出风温度最大增加约8.2°C,且能满足微型电动汽车在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下的热需求。
-
-
张文超;
邹慧明;
韩欣欣;
唐明生;
田长青
-
-
摘要:
本文针对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低温工况下制热能力衰减问题,通过换热器设计优化,研发出基于喷射补气的余热回收型热泵空调系统,并进行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准二级压缩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制热性能。在环境温度为-20°C,车内温度为20°C,余热量为1.8 kW的制热工况下,相比于无余热回收工况,系统制热量和COP分别提升了33.15%和9.94%;在环境温度为35°C,车内温度为27°C的制冷工况下,电池散热量为2.0 kW时,相比于无电池冷却的单级压缩系统,优化后的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总制冷量和COP分别提升了4.58%和3.72%。
-
-
张弘韬;
陈焕新;
郭亚宾;
李冠男;
申利梅
-
-
摘要:
传感器发生故障会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还可能缩短器件寿命,并产生能耗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用于检测和诊断非稳态运行工况下传感器故障(FDD)的优化策略:采用将减法聚类K-均值聚类结合的分类方法对非稳态运行工况的建模数据进行识别与分类.以一个实际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案例分析对象,验证该改进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融合聚类的主元分析(PCA)统计模型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改善了传统PCA处理多样工况数据能力的性能,表现为对漂移故障的检测效率约能提升50%;平方预测误差(SPE)和T2统计量指标对于同一变量的同一故障过程的故障检测能力表现出不同的敏感度.
-
-
章伟;
李康
-
-
摘要:
为了降低PTC在加热条件下下对续航里程的影响,热泵系统是目前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电动汽车利用热泵系统为车厢供热的方法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汽车在冬季的行驶里程,井以可接受的成本和运行可靠性取代PTC加热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设计的三换热器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在环境温度为-10~0°C区间的工况条件下,通过实验采集系统零部件的温度和压力、出风温度、计算制热量和COP,对本设计系统在冬季气候条件下的性能和能效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本文所提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既可增加整车续航里程,又能提供较高的制热量满足车厢舒适性.评估了冬季条件下两种制热方式对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提出了使用热泵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里程比使用PTC加热器的提高25%~31%.
-
-
章伟;
李康
-
-
摘要:
为了降低PTC在加热条件下下对续航里程的影响,热泵系统是目前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电动汽车利用热泵系统为车厢供热的方法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汽车在冬季的行驶里程,并以可接受的成本和运行可靠性取代PTC加热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设计的三换热器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在环境温度为-10~0°C区间的工况条件下,通过实验采集系统零部件的温度和压力、出风温度、计算制热量和COP,对本设计系统在冬季气候条件下的性能和能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既可增加整车续航里程,又能提供较高的制热量满足车厢舒适性。评估了冬季条件下两种制热方式对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提出了使用热泵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里程比使用PTC加热器的提高25%~31%。
-
-
-
杨静;
曹晓玲;
袁艳平;
曾超;
孙亮亮
-
-
摘要:
针对地下工程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提出采用地埋管与换热水箱并联的方式作为复合冷热源,可同时实现红外伪装和节能要求.为探讨该复合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换热特性,基于TRNSYS软件建立地埋管、换热水箱数理模型,首先对流体流速、进口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小流速情况下,增大流体流速可明显提高地埋管和换热水箱和换热效果;管内、外换热温差越大,换热器换热效果越好;在相同流速下,螺旋盘管的传热系数DN15> DN20> DN25> DN32.随后针对3种不同平、战负荷比工况,对复合冷热源的流量配比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流量配比控制适当,复合冷热源可满足战时空调系统的供冷需求.复合冷热源之间存在最佳流量配比,β值越大,最佳流量配比的值越小,且不受环路流量与进口水温变化的影响,当β为1.0、1.5、2.0时,最佳流量配比依次为4/6、3/7、2/8.
-
-
-
-
郑淳允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针对纯电动汽车所设计的冷暖一体热泵空调系统,测试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系统的制热效率以及制热量,然后将测试效果和PTC制热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系统压力会减小,热泵的制热量也会有效减少,制热效率明显降低,而热泵的制热效率较PTC的制热效率要大得多,足以证明,热泵空调系统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
杨国锋;
杜沛
- 《第十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针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制热性能衰减的问题,设计了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台架,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并最终确定了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来调节系统制热,能为纯电动汽车提高良好的乘坐环境.
-
-
娄载强;
张云婷;
张小杰
- 《2015年山东省制冷空调暖通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日益重视,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于地表以下的土壤、流体和岩石等介质中的热量,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对热量进行采集、转换等,将其由低品位的热能转换为高品质的能量,可作为在可再生能源建筑能源的来源,为建筑物供热和制冷.文章对地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和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两种浅层地热能的利用的空调系统及其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广大可再生能源建筑的研究者来讲对其有更好的了解.
-
-
Tian Zhen;
田镇;
Qian Cheng;
钱程;
Gu Bo;
谷波;
Yang Lin;
杨林;
Liu Fen;
刘奋
- 《2015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搭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EVHPS)性能测试试验台,确定了制冷剂充注量,以压缩机转速和环境温度为控制变量进行了制热变工况试验.试验表明:EVHPS的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为400g;EVHPS能够满足环境温度大于0°C制热负荷的需求.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了基于试验数据的能分析和火用分析.结果表明:COP随着电动压缩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不可逆损失主要发生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二者火用效率范围分为是37.9%-53.05%和34.21%-61.77%.通过分析认为,EVHPS优化的主要方向为电动压缩机的重新设计以及寻求换热性能更高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
-
董亚明;
殷勇高;
张小松
- 《江苏省暖通空调制冷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由于能源塔在冬季换热效果远不如夏季,部分能源塔将会在夏季被闲置,为了对这部分能源塔有效利用,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能源塔的冬夏双高效热泵空调系统,为了证明该系统的优越性,引入大型通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在验证吸收模块ratefrac在除湿、再生以及直接蒸发冷却过程模拟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空气流量、室外空气温度以及再生液气比的影响作用,在本文的计算条件制冷量增幅可以达到14.76%.
-
-
-
-
-
XUE zhiqiang;
薛志强;
HAN lianjin;
韩联进;
WU Jianghong;
巫江虹
- 《第三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作为电动汽车的第二大耗能部件,客车空调的开启会降低电动客车25%-30%的行驶里程.本文围绕10米车型纯电动客车变频热泵客车空调性能优化进行仿真研究,优化目标为在换热器设计高度降低的前提下,额定制冷量达到26kW,制冷COP达到3.2.主要采取的技术路线为:实验获取数据,提出优化方案,建立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用实验数据验证仿真模型,最后仿真计算出优化方案对系统能效的影响.选用新型高效涡旋压缩机,优化换热器结构应用到新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风机耗功的基础上,额定制冷工况系统制冷量达到26.65kW,整机制冷COP为3.57,达到优化设计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