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制热性能

制热性能

制热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186427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制冷学报、制冷与空调(四川)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4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第14届全国干燥技术交流会等;制热性能的相关文献由440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树学、马国远、牛建会等。

制热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86427 占比:99.93%

总计:186559篇

制热性能—发文趋势图

制热性能

-研究学者

  • 许树学
  • 马国远
  • 牛建会
  • 刘帅领
  • 何雪强
  • Shi Wen-xing
  • 丁若晨
  • 任建兴
  • 周光辉
  • 姚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亚飞; 吕杰; 韩涛; 宋文吉; 冯自平
    • 摘要: 燃气热泵(GHP)是一种先进的低碳节能清洁供暖技术。针对当前GHP技术研究中普遍使用的R134a冷媒制热环境温度下限偏高及活塞式压缩机能效偏低等局限,本文创新性地搭建了基于使用R410A冷媒涡旋式压缩机的高能效GHP实验平台,在实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出水温度(t_(w,out))、发动机转速(N_(eng))、进水流量(G_(w))及是否余热回收下的高温制热特性研究,得到了制热量(Q_(h))、耗气功率(P_(gas))、压机功率(P_(comp))、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及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规律,并对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t_(w,out)由41°C增至50°C时,Q_(h)、PER和COP分别减小了3.12%、13.17%和18.92%,PER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COP;N_(eng)从1200r/min增至1800r/min时,在50°C出水下Q_(h)、P_(gas)与P_(comp)分别增加了51.03%、43.98%和55.37%,PER因受到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升高的影响而增加了4.90%;G_(w)从5.8m^(3)/h增至11.5m^(3)/h时,系统各性能参数随G_(w)变化不敏感;系统考虑余热回收后,Q_(h)、PER与COP均显著增加,在N_(eng)为1200r/min且41°C出水下分别增加了31.18%、36.06%与31.54%,系统余热回收量占总制热量和发动机总余热量的比例分别为17.48%~24.54%和44.16%~63.39%。由误差分析可得Q_(h)、P_(gas)和PER的误差分别为3.29%、1.00%和3.44%,表明了系统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苏之勇; 寇景康; 李海军; 崔四齐; 翟俊杰
    • 摘要: 为了研究在车用热泵系统中,电子膨胀阀过热度设定值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搭建车用热泵系统实验台,在超低温工况-10 °C下,通过电子膨胀阀对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压缩机排气口过热度进行控制,分析电子膨胀阀过热度设定值对系统主要制热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主阀过热度设定值从1 °C升高到9 °C时,压缩机排气温度随之升高,系统制热量降低了14.2%,压缩机功率降低了20.0%。当补阀过热度设定值从10 °C升高到30 °C时,压缩机排气温度随之升高,系统制热量降低了23.0%,压缩机功率降低了29.2%。主阀过热度最优设定值为5 °C,补阀过热度最优设定值为20 °C,此时系统制热能效比达到最佳。
    • 曹永凯
    • 摘要: 通过调查国内6座地浸铀矿的地浸液水质参数,结合地浸液腐蚀性和结垢性判定标准,指出常规热泵直接取热技术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地浸液水温低、温差小、腐蚀性强等特点,利用系统制热性能系数比较、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等方法,确定以间接式管道取热方案作为地浸液取热系统首选方案。室内浸泡试验表明,不锈钢316L可作为间接换热材料。
    • 王家正; 马国远; 俞国新; 朱万朋; 勾倩倩; 许树学
    • 摘要: 本文搭建了带闪发补气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实验系统,在环境控制室中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运行性能,并与单级压缩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带闪发补气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热量和制热COP均大于单级压缩系统,环境温度为-15°C时,制热量增大21.3%;相同水量和初始、结束温度下,补气系统的加热时间较单级系统缩短20.1%;闪发补气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11.3°C,保证了机组的运行安全;APF计算表明闪发补气的系统在环境温度较低地区使用效果更好。
    • 胡远志; 黄驰
    • 摘要: 针对现有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低温气候下由于车外换热器结霜导致的制热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机余热增强热泵空调制热性能,同时加热电池的纯电动车整车制热系统。在AMESim软件中建立了整车制热系统模型,分别在环境温度为0、-10和-20°C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系统乘员舱制热和电池加热效果较好;在环境温度为-20°C,1个WLTC工况循环下,相比于传统热泵空调,新系统能大大缩短乘员舱制热时间且制热效率提高了27.4%;与电池自生热加热相比,新系统中电池加热效果提高了79.7%,整车电能消耗减少16.7%。
    • 王文豪; 黄开诱; 葛亚; 何清; 左远志
    • 摘要: 该研究结合热电理论推导出了制热性能系数、电流与冷热端温差的解析式,并搭建实验台进行研究,分析了水源温度、电流和水冷板流量对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制热性能系数随水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可达2.15;随着冷热端温差的增加,最大制热性能系数所对应的电流也不断变大,当温差由23°C增至34°C时,最佳工作电流由3.0A增至3.5A.
    • 杨忠诚; 苏林; 于荣; 方奕栋; 李康; 穆文杰
    • 摘要: 为研究低温时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制热性能,本文通过搭建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实验台,实验研究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在环境温度为-10~0 °C的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性能,分析了压缩机转速(2 000~5 000 r/min)、HVAC总成进风量(300~400 m3/h)和环境温度对该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推导公式,估算电动汽车在使用空调系统后的续航里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系统制热量均增加,而COP下降;当保持压缩机转速和环境温度不变时,HVAC总成进风量从300 m3/h增至400 m3/h,制热量增加约13.3%~26.0%,COP增加约0.03~0.8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环境温度从-10 升至0 °C:,热泵空调系统的制热量增加约60.9%~71.0%,COP增加约0.51~0.63;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当环境温度为-10~0°C时,在达到相同制热量条件下,热泵空调系统可在PTC加热器的基础上使续航里程提高13.5%~20.8%.
    • 赵德印; 范宏武; 徐强
    • 摘要: 多联机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调节性能,适宜用于“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的空调与供暖场合.为研究其超低负荷下的机组性能,本文针对1套办公建筑中使用的多联机进行制热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其过渡季节超低负荷下的制热性能.当机组以5%负荷率制热运行时,约有55%的制冷剂流量用于保证可靠回油而不产生制热量,稳定状态下小时制热能效比低于2 kW·h/(kW·h),运行功率输出比为15%左右.当功率输出比保持不变、全部制冷剂用于制热循环时,小时平均制热COP理论计算结果在3.2 kW· h/(kW·h)以上.为保证多联机在超低负荷下的制热性能,建议机组的选型和室内机的配置应保证机组最低运行负荷率大于10%.
    • 周光辉; 白军琴; 李海军; 范雅; 王春艳; 余壮
    • 摘要: 针对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制热量较低、系统制热性能衰减严重等问题,搭建了基于R410A的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试验台.试验研究了车外风机风量、环境温度及压缩机转速的变化对系统供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车外环境温度由7°C降到-20°C时,系统制热量下降50.4%;采用补气技术后,系统COPh仍可达到1.46,可见该系统在低温制热方面有较高的性能;压缩机转速从3000 r/min增至5000 r/min时,制热量提升74.4%,车外风量由60%增至100%时,制热量上升3%.
    • 王舒; 余晓明; 方文敏
    • 摘要: 为提升涡流管的使用效率,对不同工况下涡流管运行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搭建涡流管性能试验台,首先对不同流道形式的喷嘴性能排序,接着进行不同进出口压比下的涡流管特性试验,对制冷、制热温度效应、冷流率、制冷量和单位质量制冷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直线型喷嘴的制冷、制热温度效应在大多数工况下优于圆弧缩放型和阿基米德型喷嘴.当进出口压比小于5.5时,涡流管的制冷、制热能力与进出口压比成正比;当压比大于5.5时,制冷制热能力出现明显的降低现象.制冷量与压比呈正相关且增长比率随着压比的增加而减小.冷流率增加,制冷量先增加后减少,当冷流率处于0.5~0.6范围时,制冷量达到峰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