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泵热水器

热泵热水器

热泵热水器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384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3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2945623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制冷、制冷学报、制冷与空调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2013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等;热泵热水器的相关文献由362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娟、陈炳泉、杨磊等。

热泵热水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45623 占比:99.98%

总计:2946284篇

热泵热水器—发文趋势图

热泵热水器

-研究学者

  • 黄娟
  • 陈炳泉
  • 杨磊
  • 赵密升
  • 魏爱国
  • 杜顺祥
  • 康乐
  • 蔡佰明
  • 赵润鹏
  • 袁明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黎志瑜
    • 摘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季节性能测试结果的精确性,现构建一款相应的试验装置,然后利用该装置进行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季节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环境温度,另一种是水箱设定温度。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科学、先进的热水器控制方案,对试验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全面分析,有效地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刘宇轩; 许辉; 李猛; 宋俊峰; 刘磊; 陆婷婷
    • 摘要: 该文对国内二氧化碳热泵目前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简要地介绍了二氧化碳(CO_(2))热泵热水器的运行原理。同时针对目前二氧化碳(CO_(2))热泵热水器应用之一的难点问题融霜提出了一种新式的融霜方法。该方法相比于目前的除霜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 刘业凤; 沈庭伟; 孙伟; 张华; 王君如
    • 摘要: 选用了一种应用于CO_(2)热泵热水器的内管带螺纹的套管式气冷器进行换热性能实验研究,并得到该气冷器的Gnielinski修正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2°C、CO_(2)气冷器入口压力8.8 MPa条件下,增加CO_(2)质量流率能够有效提升气冷器的换热量和总传热系数;提高进水温度不能同程度上提高出水温度,且不利于气冷器内的换热;增大水流量可以提高气冷器总传热系数,但出水温度降低;该套管式气冷器的热重比高于内管为螺旋式的三通道CO_(2)气冷器,其经济性更优;气冷器总传热系数实测值高于Gnielinski换热关联式计算值。通过对Gnielinski关联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0%以内,表明修正后的换热关联式可以为此种套管式气冷器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 李曾婷
    • 摘要: 为满足国内热泵热水器行业的发展需求,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家用电器用主要零部件分技术委员会牵头修订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标准(以下简称热泵热水器压缩机新标准)。该标准已于2022年5月21日发布完整征求意见稿,目前已进入报批阶段。据《电器》记者了解,该标准有望于今年年底发布。
    • 魏晨希; 马国远; 刘帅领; 许树学
    • 摘要: 热泵热水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系统,目前已走进千家万户。回收室内排风能量可以有效改善热泵热水器的性能,提出采用热泵热水器将卫生间排风能量进行回收用于提供热水,将冷凝器的形式做改进设计,改传统的微通道式为变直径沉浸式盘管换热器,使水箱有更好的换热效果。并与其他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热泵热水器在环境温度为20°C-25°C时表现较优,在全年供暖期间平均COP增加了37%,与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比较也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全年电费减少大约662.58元。
    • 欧阳光
    • 摘要: 本文对R134a整体式热泵热水器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不同风机转速和制冷剂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不同工况下机组制热水运行过程中水箱水温分层情况,且应用熵增原理对系统各主要部件进行㶲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机组制热量随风机转速增大略有增大,850 rpm制热量较705 rpm制热量提高1.4%,COP随风机转速先略有增大后减小,在风机转速为790 rpm时最高;制热量和COP随制冷剂充注量的增大略有增大,850 g较800 g制冷剂充注量下制热量和COP分别提高0.5%和0.75%;不同工况下制热水过程中水箱水温沿高度方向存在明显的分层,且随着水温的升高,分层越来越小,高环境温度较低环境温度下由于加热时间短分层更明显;对系统各部件进行名义工况下不同风机转速的㶲分析发现,制热水运行时㶲损失的最大环节发生在蒸发器。
    • 王家正; 马国远; 俞国新; 朱万朋; 勾倩倩; 许树学
    • 摘要: 本文搭建了带闪发补气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实验系统,在环境控制室中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运行性能,并与单级压缩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带闪发补气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热量和制热COP均大于单级压缩系统,环境温度为-15°C时,制热量增大21.3%;相同水量和初始、结束温度下,补气系统的加热时间较单级系统缩短20.1%;闪发补气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11.3°C,保证了机组的运行安全;APF计算表明闪发补气的系统在环境温度较低地区使用效果更好。
    • 王岸; 徐荣吉; 王雪勍; 王瑞祥; 许淑惠
    • 摘要: 设计并搭建了以微尺度平行流换热器为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双源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测试实验系统.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微尺度平行流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毛细管、盘管式冷凝储热水箱以及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开发了热泵运行参数采集及运行特性分析软件,实现了热泵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同时进行了热泵系统运行状态参数(温度、压力、焓、过热度、过冷度等)和运行性能(性能系数COP、蒸发器换热量、冷凝器换热量、水箱得热量、输入电功率等)的实时计算.同步数据采集及后处理软件开发可以实时观察热泵系统动态运行特性,有利于对热泵运行机理的理解.
    • 宋昱龙; 王海丹; 殷翔; 曹锋
    • 摘要: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模式因环境友好性、高温制热性、低环境温度适应性、全工况范围高效性等众多优势成为制冷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别讨论了跨临界CO2制冷或热泵技术在车辆空调、建筑采暖与热水供应、烘干产业、商超冷链等行业中的发展现状,总结并预测了跨临界CO2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CO2制冷技术在车辆热管理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制热能力明显优于采用R134a、R407C、R1234yf等制冷剂的方案,但制冷性能及整车综合热管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升;在建筑采暖与热水供应领域,跨临界CO2技术的开发已较为完备,针对不同的温度需求有不同的结构优化方案,下一步研究将主要针对现有成熟技术的产业化而开展;烘干产业中的跨临界CO2技术正在快速进步的过程中,虽然分布式小型烘干设备的新能源化改造任重道远,但节能与环保优势显著的跨临界CO2技术仍具备优异的推广前景;跨临界CO2技术在商超冷链中的Booster技术已较为成熟,优良的节能环保优势也进一步将该技术推向冰雪场馆制冷领域,在该领域中跨临界CO2技术的冷热综合应用将是下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喷射器、涡流管、膨胀机等压力能回收技术的深入研究是提升系统能效的重要方法,而智能控制技术是跨临界CO2系统实时性能优化的必要保障,这两方面将成为下一阶段跨临界CO2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