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合制冷剂

混合制冷剂

混合制冷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90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865213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低温工程、制冷、制冷技术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上海市制冷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等;混合制冷剂的相关文献由110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桓、黄宇杰、公茂琼等。

混合制冷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65213 占比:99.97%

总计:865467篇

混合制冷剂—发文趋势图

混合制冷剂

-研究学者

  • 赵桓
  • 黄宇杰
  • 公茂琼
  • 钟权
  • 吴剑峰
  • 于艳翠
  • 吴敏庭
  • 董学强
  • 雷佩玉
  • 吴江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文超; 朱小兵; 张奎; 刘建如
    • 摘要: 冰箱作为家庭常用且持续运行的家用电器之一,在居民生活用电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背景下,冰箱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人们对于食品保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冻储藏温度越来越低。为满足更加低温、更大冷量、更低电量的需求,对比了R600a、R290及其混合制冷剂的冷量、消耗功率、COP,发现在R600a中引入合适比例的R290可以优化系统的整体COP,增大冷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 孙裕坤; 杨焘; 吴江涛
    • 摘要: 基于液相循环法搭建的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在263.15~323.15 K温度范围内,实验测量了R32+R1234yf和R1234yf+R1234ze(E)二元混合物以及R32+R1234yf+R1234ze(E)三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利用PRSV状态方程结合WS混合法则和NRTL活度系数模型进行关联拟合,获得二元混合工质的交互参数,并在其基础上预测了三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二元体系R32+R1234yf和R1234yf+R1234ze(E)的压力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71%和0.20%,气相摩尔分数平均绝对偏差均约为0.0016,三元体系R32+R1234yf+R1234ze(E)的压力平均绝对偏差为0.82%,系统组分R32和R1234yf的气相摩尔分数平均绝对偏差均约为0.007。
    • 刘悦超; 朱阳春; 黄玉杰
    • 摘要: 为优化以混合制冷剂为工质的立式冷冻箱制冷系统降温能力,对使用R600/R290混合制冷剂的立式冷冻箱在32°C环境温度下进行降温能力试验,研究混合制冷剂充注量、制冷剂各组分配比、毛细管流量及风机转速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制冷剂充注量过大会削弱制冷系统降温能力,并使压缩机功率增加;增大毛细管流量、风机转速及混合制冷剂中R290的占比可以提高制冷系统降温能力,制冷系统拉温深度下降0.7~3.3°C,但同时会增大制冷系统运行功率;毛细管流量为5 L/min,制冷剂充注量为50 g,R600与R290质量比为7:3是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系统配置。
    • 姚余波; 陈克平; 滕钧杰; 植晓琴; 王凯; 邱利民
    •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由混合工质预冷的改进型氢Claude液化循环。通过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该液化循环进行稳态模拟,并对液化系统进行了分析。300 K、0.15 MPa的氢气经压缩机压缩至2.1 MPa,由混合工质预冷循环逐级冷却至118 K,并进一步由氢克劳德循环逐级冷却并液化,得到仲氢含量为98.5%的液氢产品。该流程的液氢产率为7.25 t/d,总比能耗为6.565 kWh/kg LH_(2),系统总的效率为48.99%。
    • 杨俊兰; 韩一飞; 李金芮
    • 摘要: 为了分析CO_(2)/HCs混合工质用于单级带膨胀机系统的性能,研究了CO_(2)/R170,CO_(2)/R290,CO_(2)/RE170,CO_(2)/R12704种混合工质的特性,建立单级带膨胀机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混合工质配比对系统性能和高压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实现系统跨临界运行,混合工质中HCs的摩尔分数存在上限;对于系统性能,与纯CO_(2)相比,CO_(2)/R1270的最大制冷性能系数COP最高可提升2%,而CO_(2)/R170、CO_(2)/R290以及CO_(2)/RE170则分别降低25%、12%和10%。当高压压力较低时,CO_(2)/R290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最高可提升93%。在最优高压压力方面,与纯CO_(2)相比,CO_(2)/R290、CO_(2)/RE170以及CO_(2)/R1270均可降低系统最优高压压力,最大可分别降低13%、10%和7%,而CO_(2)/R170则提升了15%;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和降压效果,CO_(2)/R1270和CO_(2)/RE170的综合性能较好,CO_(2)/R290更适用于运行压力较低的设备环境,而CO_(2)/R170综合性能较差。
    • 吴世清
    • 摘要: 1种超低温混合制冷剂该制冷剂包括1类物质、2类物质和3类物质。其中1类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8%的异丁烷,25%~30%的四氟化碳,15%~18%的甲烷,10%~15%的氩气,3%~6%的氮气;2类物质五氟乙烷、丙烷、二氟甲烷中的1种或多种,质量分数为18%~30%;3类物质包括三氟甲烷、乙烷中的1种或多种,质量分数为17%~23%。该制冷剂的制造及使用均不会对臭氧产生影响,较为环保,作为制冷剂能够使得温度可以达到-160~-180°C。
    • 彭斌; 王永强
    • 摘要: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所用制冷剂主要包括R410A,R407C,R134a,它们的GWP值较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将R1234ze/R152a,R290/R1234ze,R152a/R134a分别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制冷剂,通过理论分析混合制冷剂的环境影响指数、热力学性能、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能等因素,并与R410A,R407C,R134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配比为3:7的R290/R1234ze混合制冷剂,其对环境影响较小,饱和压力线与R22相接近,饱和液体密度为R22的1/2,饱和气体比热容大于R22,COP为R22的90%、压力比比R22低5.2%,排气温度比R22和R410A分别低18,20°C.综上可知,混合制冷剂R290/R1234ze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近共沸混合制冷剂,可替代R22.
    • 张周卫; 张梓洲; 田源
    • 摘要: 采用编程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多元混合制冷剂离心压缩机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离心压缩机叶轮损失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不同混合制冷剂重组分配比和不同进口温度下离心叶轮压比及多变效率;通过ANSYS-CFX基于SST湍流模型对相同工况下离心叶轮内部流场及压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数值模拟性能参数变化趋势与编程计算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叶轮多变效率随进口温度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混合制冷剂中重组分的增加会使压缩过程压比升高,叶轮损失减小,叶轮多变效率升高;研究结果可为混合制冷剂离心压缩过程进口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朱景平; 代玉强; 唐志鹏; 李陌晗
    • 摘要: 为了研究波转子在自复叠制冷中的应用,对双蒸发器波转子自复叠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并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制冷循环中波转子的增压升温性能进行研究,调整制冷循环输入参数和波转子结构,实现波转子增压性能与制冷循环要求匹配,得到波转子端口尺寸及相对位置,可作为波转子结构设计的条件.在高低压两侧压比为2的条件下,研究R134a/R23混合制冷剂混合比例对波转子性能影响结果显示,随着R134a所占比例降低,激波后压力略有降低;压力波传播速度变快,波转子端口宽度变窄(R134a摩尔分数由1降至0时高压端口宽度减小22.89%).
    • 王国聪; 徐则林; 多志丽; 朱建鲁; 李玉星
    • 摘要: 液氢是远洋、大规模输氢的最佳方式之一,氢气液化工艺是液氢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文中针对混合制冷剂氢气液化工艺,确定预冷混合制冷剂组分为甲烷、丙烷、正戊烷、乙烯、氢气、氮气混合物,深冷混合制冷剂组分为氦气、氢气混合物,利用遗传算法对混合制冷剂各组分流量、主要节点压力等18个待优化变量进行优化,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预冷工艺与深冷工艺连接节点温度为-193°C时总功耗最低,将氢液化工艺分为预冷工艺和深冷工艺两部分同时进行优化,提高了优化工作效率及准确性,优化后系统单位能耗降低24.07%,混合制冷剂流量共减少3.09%,设备损失减少了21.85%,优化后所得冷剂配比与氢气的冷热复合曲线更加匹配,设备换热效果增强,该工艺优化对混合制冷剂氢气液化工艺研究以及混合制冷剂组成的选取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