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跨临界循环

跨临界循环

跨临界循环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22088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低温工程、发电技术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六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跨临界循环的相关文献由46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一太、李敏霞、何一坚等。

跨临界循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20889 占比:99.91%

总计:221082篇

跨临界循环—发文趋势图

跨临界循环

-研究学者

  • 马一太
  • 李敏霞
  • 何一坚
  • 姜培学
  • 杨俊兰
  • 王侃宏
  • 李荣
  • 王祎
  • 邓建强
  • 陈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俊兰; 韩一飞; 李金芮
    • 摘要: 为了分析CO_(2)/HCs混合工质用于单级带膨胀机系统的性能,研究了CO_(2)/R170,CO_(2)/R290,CO_(2)/RE170,CO_(2)/R12704种混合工质的特性,建立单级带膨胀机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混合工质配比对系统性能和高压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实现系统跨临界运行,混合工质中HCs的摩尔分数存在上限;对于系统性能,与纯CO_(2)相比,CO_(2)/R1270的最大制冷性能系数COP最高可提升2%,而CO_(2)/R170、CO_(2)/R290以及CO_(2)/RE170则分别降低25%、12%和10%。当高压压力较低时,CO_(2)/R290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最高可提升93%。在最优高压压力方面,与纯CO_(2)相比,CO_(2)/R290、CO_(2)/RE170以及CO_(2)/R1270均可降低系统最优高压压力,最大可分别降低13%、10%和7%,而CO_(2)/R170则提升了15%;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和降压效果,CO_(2)/R1270和CO_(2)/RE170的综合性能较好,CO_(2)/R290更适用于运行压力较低的设备环境,而CO_(2)/R170综合性能较差。
    • 孙知晓; 姚海清; 张文科; 庄兆意; 孙文峰; 李文静; 满意
    • 摘要: 跨临界二氧化碳(CO_(2))制冷循环系统因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该系统的研究在近些年取得了重要进展。介绍了CO_(2)制冷剂的环境优势与应用方式,阐述了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总结了现有系统的四种优化方案:在系统中增设回热器、利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在系统中增设喷射器和采用双级压缩循环方式,随后分析了各种方案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介绍了每种方案的现有研究内容。CO_(2)作为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制冷剂,对其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优化可有效的提升系统的制冷系数(COP),有利于充分发挥系统的节能环保优势,从而促进该类型系统的推广应用。
    • 申长春; 刘业凤; 胡继伟; 王雨晴; 张华
    • 摘要: 搭建一套跨临界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在不同压缩机运行频率以及排气压力下循环系统的热力性能,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频率和排气压力对吸气压力、等熵效率、压缩机功耗、排气温度、CO_(2)质量流量、系统制热量以及制热性能系数COP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气压力不变时,只有吸气压力随着频率的上升而下降,排气温度、CO_(2)质量流量、系统制热量和压缩机功耗都随之增加。系统COP随着排气压力的增加先上升再下降,随着压缩机频率升高,系统COP减小,最优排气压力升高,在最优排气压力下,系统的COP达到峰值。当压缩机运行频率为80 Hz,排气压力为8.4 MPa时,此时最优等熵效率约为0.9,系统COP达到峰值为3.64。
    • 杨玉麒; 张良; 焦兴蓉
    • 摘要: 自然工质CO 2作为制冷剂,替代氨和氟利昂在低温冷库制冷领域受到关注。针对现阶段CO 2制冷系统,其低蒸发温度范围内实验研究较少的问题,搭建了跨临界CO 2双级压缩两级节流制冷系统实验台,通过改变冷凝压力、低压级电子膨胀阀开度、室内温度,研究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当冷凝压力为8.5 MPa时,制冷系统性能变化明显,随着低压电子膨胀阀开度从50%变化至100%,系统的制冷量增幅17.89%,COP增幅9.7%。随着室内温度从-34°C变化至-20°C,系统的制冷量增幅44.28%,COP增幅33.33%。在低蒸发温度范围内,合理选取系统运行工况对提升系统性能有重要作用。
    • 黄龙飞; 曹锋
    • 摘要: 近年来,由于良好的环境效益和高温出水能力,跨临界CO2循环在制冷热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较高的回水温度会限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有必要进行技术改善,提升跨临界CO2循环系统性能。其中,在气体冷却器出口对工质进行过冷就是一种良好的办法。过冷的形式包含多种,如添加回热器、经济器、闪蒸罐及双系统过冷等,其中双系统又分成热电模块、辅助循环以及其他新型组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方式均可以提高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回热器可使系统获得10%以上的COP增量,而双系统过冷则可以达到20%以上。本文详细讨论了3种过冷方法的应用特点,为学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 纪煜哲; 陈曦; 郑朴; 刘振
    • 摘要: 对高温型跨临界CO2循环热泵进行热力优化,采用回热器及喷射器提高系统COPh,通过参数计算,分析回热器效能、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和出口压力三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回热器效能的增加,系统COPh不断提升,当回热器效能为30%、40%和50%时,最优出口压力为14 MPa,当回热器效能为60%、70%和80%时,最优出口压力为13 MPa;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系统COPh不断降低,对应的最佳出口压力不断增加,当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为60°C时,最佳出口压力为13 MPa,COPh可达3.01;回热器效能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共同影响出口压力的选择.
    • 黄龙飞; 曹锋
    • 摘要: 近年来,由于良好的环境效益和高温出水能力,跨临界CO2循环在制冷热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较高的回水温度会限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有必要进行技术改善,提升跨临界CO2循环系统性能.其中,在气体冷却器出口对工质进行过冷就是一种良好的办法.过冷的形式包含多种,如添加回热器、经济器、闪蒸罐及双系统过冷等,其中双系统又分成热电模块、辅助循环以及其他新型组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方式均可以提高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回热器可使系统获得10%以上的COP增量,而双系统过冷则可以达到20%以上.本文详细讨论了3种过冷方法的应用特点,为学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 李浩; 张振宇; 宋霞; 陈江平
    • 摘要: 在焓差实验室中研制了一套车用二氧化碳(CO_(2))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在标准汽车空调性能实验台上对不同工况参数下的CO_(2)制冷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了CO_(2)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车用CO_(2)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制冷量与车用CO_(2)常规制冷系统制冷量相当;增大室内侧风量与提高压缩机转速能够有效提升CO_(2)喷射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喷射器在不同工况下能够提升系统能效比(COP)1.65%~12.60%;室外温度对车用CO_(2)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显著,该系统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
    • 李敏霞; 詹浩淼; 王派; 刘雪涛; 李昱翰; 马一太
    • 摘要: 在蒸发温度较低的工况下,CO2跨临界循环高低压差过大,运行效率下降.针对CO2跨临界循环特性,提出了一种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通过引射器部分回收工质膨胀功减小能量损失,可增加制冷量;合理设计CO2压缩机和中间补气孔,采用经济器进行中间补气可减少系统压缩过程的能量损失.构建了热力学模型,研究表明该系统在较低蒸发温度工况下,相比于基础CO2跨临界制冷系统系统性能可提升40%左右,其中压缩机排气温度可降低40°C左右,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对准二级压缩过程中分段效率计算问题提出近似公式,在一定范围内相比于传统计算方式误差从5%降低至2%.
    • 杨俊兰; 李金芮; 白杨; 姬旭
    • 摘要: 为了比较回热器对不同型式CO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5种带回热器CO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吸气过热度、蒸发温度、高压压力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制冷、制热系数的影响,以及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循环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带膨胀机单级、双级压缩系统综合性能较好,制冷COP可分别达到2.83和3.2,制热COP可分别达到3.82和3.6,但都不适合加回热器;回热器对CO2跨临界双级带节流阀回热器循环(TSCV+IHE)性能提高最大,过热度平均每提升5?°C,COP提升约0.1;CO2跨临界单级带喷射器回热器循环(SCEJ+IHE)适用于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均较低的情况;单级压缩比双级压缩的最优高压压力低0.5~1?MPa;提高蒸发温度和减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都有利于降低最优高压压力.研究成果可为CO2跨临界循环的性能提高和优化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