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同步采集

同步采集

同步采集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01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43754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中国测试、焊接学报、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会议、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四川省第二届实验力学学术会议等;同步采集的相关文献由306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瑞志、邓义祥、孟庆佳等。

同步采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2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3754 占比:99.89%

总计:244025篇

同步采集—发文趋势图

同步采集

-研究学者

  • 刘瑞志
  • 邓义祥
  • 孟庆佳
  • 李刚
  • 林凌
  • 李子成
  • 柳青
  • 王丽平
  • 韩雪娇
  • 宋韶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曲锐
    • 摘要: 传统的隧道沉降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佳,无法及时发现地铁运行中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地铁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检测方法。通过ZigBee实现地铁隧道传感器之间协调,利用叶子节点与其父基站节点构建底层网络结构;将断裂带与地下水位变化作为隧道纵向沉降的因数,采用附加应力算法计算支撑骨架存在的应力状态,获取纵向沉降的环缝张开量,实现地铁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检测。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沉降指数,检测精度高。
    • 沈胤龑
    • 摘要: 针对折叠式接收机存在不同奈奎斯特采样区间信号在中频上重叠和整数倍采样率信号被淹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样时钟切换技术,分析了采样率设计的限制条件。利用E2V系列的ADC器件和Virtex-7系列FPGA构成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实现了采样时钟切换。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将切换时间控制在200 ns以内,并且能够保持采样时钟切换后数据接收的平稳性和同步性,解决了折叠频率分辨问题。
    • 王言章; 王麒; 周险峰; 王世隆
    • 摘要: 针对时间域航空电磁领域二次场晚期信号呈e指数衰减的特性,结合收录系统对航空电磁信息和GPS串行信息的同步需求,并考虑到高可靠性和宽温的应用环境,采用多线程、边沿检测、异步FIFO等技术,设计了基于PC104架构的多信息流数据同步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收录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192 kSa/s采样率下二次场电压信息、发射电流信息与1 Hz GPS串行流信息的收录,同步精度达到了5.2μs。
    • 李婷; 龙士国; 徐涵; 林国汉; 孙健; 胡佳鑫
    • 摘要: 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普通声波仪无法快速、高效地进行无损检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声波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NRF24L01无线模块结合STM32实现数据的高速无线双向收发,利用LabVIEW设计出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同步性好、便携,极大地提高了管道注浆质量检测的效率,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 耿煜琛; 张晓明; 韩玉香
    • 摘要: 针对爆炸场振动信息采集中节点分布范围广、工作环境复杂、时间同步与空间统一要求较高等问题,利用基于GNSS的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技术以及基于重力加速度、地磁等物理场的姿态测量技术,设计了分布式振动数据同步采集系统。系统包含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三部分,通过无线指令控制分布式节点进行数据采集与休眠,利用PPS秒脉冲触发节点采集数据,实现数据同步,根据场量传感器输出结果,结合PPK定位技术,实现多节点在空间上的统一。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节点空间位置定位精度可以到达毫米级,矢量方向误差小于0.5°,多节点时间同步误差为±5.5μs。
    • 陈东
    • 摘要: 随着数字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科研及工程中,采用单路A/D数据采集电路对多路信号数据进行分时采集。目前在雷达通信、实时监控、相关仪器仪表数字化显示等场景的应用,越发凸显出多通道数据采集同步技术的重要性。在设计多通道数据同步采集卡时,因其内部是多路ADC同时采样,不进行细致规划,不能得到同步的多路采样数据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JESD204B收稿日期:2021-12-11作者简介:陈东(1983-),男,贵州六盘水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航空装备。协议的板内、板间数据同步技术,通过高精度时钟分配芯片、优化信号走线实现了板内各通道的真正实时的同步采集,并且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多块板卡的板间同步,具有高速、高精度、多路同步采集的特点。
    • 张燕强; 贾云飞; 蔡璨
    • 摘要: 针对磁探测领域要求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同步性、实时性的要求,文中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设计了一套同步采集24路地磁异常数据的系统。通过SignalTap抓取关键信号的波形进行分析,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同时满足了同步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系统的噪声水平低于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且能准确识别目标。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利用FPGA的并行工作特性,可严格保证系统的同步性。同时,系统采用了32位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满足了磁异常探测中的精度要求。
    • 胡建川; 汤宝平; 黄艺; 舒帅
    • 摘要: 针对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连续高频采样的时间抖动累积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时间抖动累积误差抑制方法。首先设计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机械振动采集节点,并分析其时间抖动累积误差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父子链路轮询时钟同步,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节点间时钟的频率偏移;最后各节点根据实际采样频率与时钟频率的关系修正节点的采样间隔,减小节点的采样时间抖动累积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连续采样90 s的平均同步累积误差为0.35μs,最大同步累积误差为1.58μs,时间抖动累积误差得到有效抑制。
    • 冯志刚; 张百川
    • 摘要: 为满足某型飞机供电系统地面模拟试验的需要,基于NI PXI总线技术和LabVIEW的多板卡同步采集与实时处理技术,设计研发一款供电系统状态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借助多张NI DAQ板卡实现飞机供电系统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由LabVIEW程序对供电系统状态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与显示,并将数据存入SQL数据库。经验证,该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飞机供电系统状态信息和关键点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和存储,以及对飞机供电系统的状态进行控制。
    • 杨壮涛; 朱纪洪; 刘兆沛; 李猛; 文善贤; 陈俊贤
    • 摘要: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数据同步采集技术成为研究重点。针对无人车进行多通道数据采集时实时性不足、多个传感器数据同步困难的问题。采用FPGA作为实现平台以保障多通道并行处理,进行了硬件板卡设计、基于UDP协议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以太网协议栈IP核的开发,基于PCIe及以太网通信实现了多通道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并基于IEEE 1588实现多个激光雷达的时间同步。结果表明,此数据采集平台工作稳定,进行多通道数据采集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且具有较高的通道间时间同步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