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1年内共计230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6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584篇;相关期刊284种,包括电力信息化、电信科学、电信网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三届中国城市智慧水务高峰论坛暨首届城镇净水厂现代化技术改造高峰论坛、第21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及应用进展、2017边缘计算(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应用研讨会等;边缘计算的相关文献由611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友祥、吕华章、陈丹等。
边缘计算
-研究学者
- 王友祥
- 吕华章
- 陈丹
- 乐光学
- 仝杰
- 侯文静
- 刘周斌
- 唐雄燕
- 张阳
- 文红
- 曾鹏
- 朱友康
- 杨鑫
- 蒋屹新
- 许爱东
- 郭仲勇
- 马洪源
- 刘建生
- 刘秋妍
- 刘芳
- 张健
- 张凯
- 张惠民
- 徐雷
- 戴亚盛
- 施巍松
- 曹畅
- 朱雪田
- 李凯
- 李彬
- 杨劲锋
- 杨晓慧
- 林兵
- 林博
- 沈航
- 游真旭
- 王卫斌
- 王汝言
- 白光伟
- 祁兵
- 肖勇
- 裴庆祺
- 许慕鸿
- 金鑫
- 陈宋宋
- 高岭
- 高志鹏
- 万顺
- 乌云霄
- 仇志金
-
-
李维佳
- 《2019年5G网络创新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出了一套5G边缘计算建设的思路,并给出了部署、管理、传输、分流以及落地建设的具体策略,同时提出了一整套TCPO和CDN的测试方案,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落地性,可以为5G边缘计算的落地部署提供一套完整而翔实的参考.
-
-
张林锋;
欧阳述嘉;
贾涛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已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电力作为支撑这"三化"的关键元素,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来,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起数逐年攀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用电技术及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气火灾监测系统技术落后、高误报率、时延长等问题,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基础和前景.
-
-
刘冲;
魏鑫;
李迪;
赵钊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目前配网状态监测业务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电力重点供电环节的配网,将引入大量智能终端.现阶段大部分配网状态监测数据,都上传至云端进行集中式管理,随着终端数量和数据的不断增加,给云端计算、存储带来很大的挑战.提出了采用边缘计算框架,在智能终端中集成边缘计算网关,应用于配网状态监测,实现本地化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
-
-
Yi Zhu;
朱毅;
Yi Zhao;
赵益
- 《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与讨论了边缘计算架构在智慧路口的应用与实践.路口是城市交通管理网络的重要关键节点,智慧路口需要满足路口态势全息感知,路口本地认知、路口业务实时联动的要求.通过基于端、边、云的智慧路口信息化体系,开发边缘计算架构的智慧路口应用,实现信息采集、实时计算、业务联动等功能,并与中心云端与路口智能设备端协作.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智慧路口应用在上海多个项目成功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成果.
-
-
WANG Yifan;
王逸凡;
还斌
- 《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利用智慧路口的边缘计算能力,联动上下游路口的数据,使交通状态在边缘端即可快速完成处理和计算,有效缓解中心平台数据处理实时性和可靠性较差的痛点,同时结合智慧路口具备多源数据的优势,可以解决目前交通状态计算形式单一、样本量普遍不足和准确率较低等问题.此外,无论是传统的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还是互联网公司基于实时浮动车数据发布的交通状态结果,普遍关注的还是各路口之间整个路段的状态,而根据城市道路间断流的特性,靠近路口区域的路段与剩余路段的交通状态有着较大区别.为了更精准地反应出城市道路间断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态,本文在智慧路口的环境下,提出一种能够从整个路段状态中将靠近路口区域路段的交通状态区分出来的精细化判别方法.
-
-
Xianxin Song;
宋贤鑫;
Yifan Zhang;
张一帆;
Xiaoqi Qin;
秦晓琦;
Zhiyong Feng;
冯志勇
- 《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车联网中的车辆可看作集感知、通信、计算能力于一身的流动性平台.车辆可通过车载传感器系统对周围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利用车辆计算资源进行智能决策,并通过车间信息交互实现控制决策的循环反馈,形成自治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由于车辆本地计算资源受限,难以满足复杂高动态场景中基于图像识别、视频处理等计算密集型任务的实时决策性能需求.车辆边缘计算(Vehicle Edge Computing,VEC)通过利用边缘网络的计算资源,将车辆感知生成的计算任务从车辆卸载到车辆附近边缘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车群系统的感知决策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VEC的典型应用场景和系统架构;然后重点分析了VEC网络中的通信及计算资源深度融合问题,以及信息时效性对系统感知决策的影响;最后对VEC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展望.
-
-
陆彦琦;
高毅;
戴新发
- 《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的发展,抗恶劣环境数据中心技术要求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下提供多维度大数据量信息处理,各类信息系统对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要求越来越高.边缘计算技术是基于移动计算的思想,通过将任务迁移到网络边缘形成若干个边缘云,从而解决了当前抗恶劣环境数据中心技术在资源消耗、实时性、安全性方面的不足.论文首先阐述了边缘计算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边缘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场景,接着分析了边缘计算对抗恶劣数据中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肯定了边缘计算在抗恶劣环境数据中心技术上的应用趋势.
-
-
孟磊;
王禹;
张大军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以打造智能化的工业生产线为出发点,利用5G大带宽实现全景信息反馈,通过边缘计算完成整个远程控制闭环信息,提升工作效率;通过5G实现智能工业控制方案,降低现有方案成本;通过引入VR/AR实现全景视频感知,提高了生产线现场操作的体验性和精准性,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同时本文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视频模块、通信模块都采用通用模块,方便移植到各类工业应用场景,助力国家工业智能化升级,应用前景广泛.
-
-
-
小川昌宽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工业机器人当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川的工作.在谈人工智能之前,谈一下运用AI的平台需要一个物联网的平台.安川电机提出了针对工业4.0的一个思路,称之为"I三次方","三个I"分别指整合、智能和创新,这是"三个I"的概念.向大家展示采用机器人技术来实现现场自动化的整体结构,来推动工厂的自动化.在这之中,协作机器人的作用非常大,要彻底追求现场的自动化.现场的数据通过采集分析,然后接下来创造新的自动化,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个很好的管理,来使现有的自动化能够不断地进化.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这里所写的内容,是以软件商店为中心、对时局进行有效管理的这样一张示意图,是要在边缘进行处理和计算,这也是一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