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冷源
自然冷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89538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冷藏技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智能化粮库建设与绿色储粮学术研讨会、2015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等;自然冷源的相关文献由73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杰、宿平、张卫星等。
自然冷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9538篇
占比:99.91%
总计:189714篇
自然冷源
-研究学者
- 徐杰
- 宿平
- 张卫星
- 吕彦力
- 王继鸿
- 袁培
- 袁祎
- 许海进
- 姜文利
- 张岩
- 王世清
- 王凌云
- 王红卫
- 马国远
- 李志明
- 赵承平
- 刘斌
- 李勇
- 董凯军
- 许树学
- 陈二雄
- 何长江
- 刘键
- 李里特
- 秦刚
- 苏林
- 付云飞
- 刘忠宝
- 宫元娟
- 张勇
- 张宗勤
- 张建鹏
- 李震
- 瞿红
- 简键铃
- 范海莎
- 许旺龙
- 谭栋
- 龚毅
- 万芳华
- 亓传铎
- 任鸿斌
- 冯安礼
- 刘中
- 刘加勇
- 刘腾庆
- 厉群
- 吴一梅
- 吴学红
- 周峰
-
-
冀翠莲;
刘晓鹏;
甘信广;
孙亚林;
任传磊
-
-
摘要:
为解决建筑顶层电梯机房设备运行环境的高温现象,利用地下空间自然冷源,开发了集散热、节能、环保、除尘于一身的电梯机房降温系统,并结合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成功实现电梯机房温控功能。实测并经计算平均降温速度为1.32°C/min,满足电梯机房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在5~40°C,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
-
刘宇轩;
陆婷婷;
王鲁平;
包继虎;
李芳;
周坤
-
-
摘要:
为了使机房空调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开发了一种可变风道自然冷源-压缩机机房空调,该机组通过可变风道的调节和压缩机的辅助制冷可以实现7种不同的制冷模式运行。本文就其中的3种模式(新风间接冷、间接蒸发冷、间接蒸发+机械制冷)进行了工程试验,对比了其和普通风冷机房空调的耗能,并对其进行了节能评价。结果表明:3种模式(新风间接冷、间接蒸发冷、间接蒸发+机械制冷)下,机组的性能系数分别能够达到8.41,7.20,5.13 kW/kW,显著高于传统机房空调;可变风道自然冷源-压缩机机房空调在国内主要城市都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节能率高达50%;可变风道自然冷源-压缩机机房空调相比于其他普通的节能的机房、空调具有易于安装、可靠性更高的优势。通过使用可变风道自然冷源-压缩机机房空调,能在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满足国家和用户对节能减排的需求和期望。
-
-
-
邵华厦
-
-
摘要:
随着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行业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在规划设计时大多只注重安全性、可靠性,而没有综合考虑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对数据中心的能耗、环保及效率重视远远不够。以某金融机构无锡数据中心设计为例,介绍了在传统冷冻水系统中采用高温冷冻水、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优化气流组织、选用高效空调设备以及运用变频技术等节能手段,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可以实现设计PUE不超过1.30的目标。
-
-
戚明喆;
周毅;
刘建军;
徐辉
-
-
摘要:
介绍了江苏某金针菇生产工厂4间冷却室在冬天利用自然冷源降温的设计及应用过程。通过使用2台闭塔、2台水泵以及4组控制阀,实现了在冬天利用自然冷源降温。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实现了低能耗和节能减排,为菌菇生产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以促进菌菇生产行业向绿色生产转变。
-
-
韩晓雷;
孙杨;
潘洪涛
-
-
摘要:
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已成为数字经济社会关键基础设施。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建设,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电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指标的关键因素分析,介绍了间接蒸发冷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场景及优势,为推进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
-
林勇;
魏巍;
杜翛;
周琴;
徐苛益
-
-
摘要:
四川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电力生产方式、人口与网络分布特征决定了四川移动在未来持续的节能减排工作中需要从普适性解决方案转向差异化解决方案,分析了通信局站实施节能降耗具体方案,为逐步实现C^(2)三能+六绿计划,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达成做出了有价值的尝试。
-
-
安真;
周德文;
钱斌
-
-
摘要:
数据中心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应对新方向,战胜新挑战.在数据中心场地设施中,最关键的设施是支持电子信息设备运行的供配电系统和制冷空调系统,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可靠性水平,后者对数据中心的节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系统也是目前行业内创新热度最高的系统,本文通过介绍这些系统的关键创新技术,对这些新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辨析,明确不同技术的适应性和价值,便于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时,选择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
-
-
张润霞;
顾兆林;
王赞社;
康彦青
-
-
摘要:
降低空调能耗是建筑节能的热点问题之一.自然冷源在居住建筑中的主动式应用,可有效降低空调能耗.采用熔融共混加物理吸附方法,以膨胀石墨(EG)为基体,癸酸-月桂酸(CA-LA)低共熔混酸为相变材料,制备了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材料热物性进行表征;搭建了叉排管式相变蓄冷实验台,测试复合相变材料封装于换热器后在环境温度下的蓄冷、释冷性能.结果表明,CA:LA的值为65:35时材料实现了低共熔,膨胀石墨含量为5.9wt.%时对混酸具有较好的包覆性,CA-LA/EG5.9 wt.%的凝固点温度为19.93°C,相变焓值为122.45 kJ/kg.复合材料封装于铜管后,在管间风速为0.5 m/s,蓄冷、释冷入口空气平均温度分别为18.0°C和30.0°C条件下,蓄冷时长为5 h,释冷时长为3 h,蓄冷、释冷过程均能顺利进行.
-
-
-
黄成达;
许树学;
崔增艳;
姜明健
- 《2017年全国热泵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水平对于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实现过冷/过热的热泵系统,搭建了试验台.对以R32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过冷,过热,及普通工况下,排气温度,制热量、制热COP等性能的变化规律.
-
-
黄赟
- 《2016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从技术角度着手策划制冷系统总体改造,以达到真正安全运行与节能降耗的目的.重点关注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整体运行能耗,通过提升冷却塔冷却效果,降低管道多余阻力,匹配水泵组与主机组平衡,优化自然冷源运行策略等方面,深度挖掘制冷系统的节能潜力.
-
-
吕建华;
马宝瑛;
武晓彤;
安学义;
张家德;
司福爱;
王宗国;
王涛
- 《智能化粮库建设与绿色储粮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自然冷源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是根据天津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储粮仓房围护结构的隔热处理改造,冬季通风降温蓄冷,夏季控温保冷,在不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使储粮长期保持较低的温度水平,有效抑制粮堆内有害生物的生命活动,抑制粮油籽粒的呼吸代谢,减少损失,达到保鲜的目的.自然冷源控温储粮技术以其绿色、生态、节能、安全、经济、效果好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和今后天津地区储粮技术的发展方向.
-
-
慈宏昕;
籍东;
商文宇;
李洪鹏
- 《2016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可合理利用的自然界中蕴含的丰富冷源,并通过水冷空调系统将自然冷源应用在数据中心实现节能降耗,并将水冷空调系统与水源热泵组合应用,形成联动,实现对机房散失余热回收再利用,在保证数据中心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了大幅节能降耗,为数据中心经营维护节约不菲成本.同时也实现了对散失热源的回收再利用,利用回收的热能可满足冬季数据中心有供暖需求区域的供暖,在节约企业集中供暖费用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对供暖时间及供暖状况的自由调节和掌控.
-
-
穆赞;
刘世水
- 《2018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首先分析数据中心的能耗组成,进而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进行分析,然后对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定义及内部构造进行介绍,最后提出采用封闭冷热通道技术的自然冷源制冷方案,并研究采用该方案带来的诸多效益.
-
-
WANG Fei;
王飞
- 《第十四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对机房空调系统能耗进行分析,发现其冷热掺混严重,蒸发温度低,不具备容量调节功能,末利用室外自然冷源是其能耗高的根本原因.对于变频空调,由于压缩机能耗在整个空调总能耗占比大,可通过适当提高室外风机能耗来达到降低压缩机运行能耗高,实现节能效果;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实际匹配不合理以及热、温负荷处理不当,使得常规定速机房空调实际能耗远超过理想情况,同时合理选择机房空调安装位置,定期维护空调机组对提高使用能效有较大帮助.
-
-
孙文超;
钱荣华
- 《2017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利用热管作为机房内部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器,在避免室外空气直接进入机房内部的同时,高效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通过与空调机组的控制联动.以通信基站为单位,采用自然能热管空调可使得机房空洞能耗降低50%.
-
-
赵兴元;
何志明
-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高大平房仓经过隔热密闭改造后,结合本地气候特点、粮情状况,以利用冬季自然冷源降温为主,采用粮面压盖、隔热保冷、空调补冷等措施,使粮堆长期保持在低温(准低温)储粮环境,延缓了优质稻谷的品质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罗家宾;
王建闯
-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利用自然冷源结合机械制冷对浅圆仓开展低温储粮技术实仓试验.通过半年时间的实仓温度、湿度、水分检测跟踪,试验证明,利用自然冷源结合机械制冷低温储藏,既节约能耗又能使粮堆长期保持在15°C以下,实现低温储藏,保持储粮品质稳定,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减少化学药剂的污染,初步显现储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收集整理浅圆仓低温储粮基础数据,为浅圆仓低温储粮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