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2014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2014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2014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哈尔滨
  • 出版时间: 2014-07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电源委员会

会议文集:2014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结合通信业务等级、客户等级、网络和业务保护机制及外市电可靠性现状,通信电源系统由高低压变配电、发电机组、直流电源、UPS电源、蓄电池、空调等子系统组成,其可靠性不仅和系统的配置结构有关,还与其维护质量、应急处置能力等密切相关。当某一子系统未达到配置要求时,应通过增加其他子系统的冗余度或增加维护人员数量来满足保障要求。通过对电源设备配置的组合进行优化,可形成不同保障等级的系统,通过对通信局站电源、空调系统可靠性模型分析,在供电、供冷系统可靠性等级与业务保障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探讨电源、空调系统差异化保障等级及策略的可行性.
  • 摘要:针对数据中心传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的缺点,提出并论证分布式供电技术替代传统UPS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北京电信数据中心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分布式供电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节能减排效果进行验证,。分布式供电系统是一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后备电源的分布式电源设备,其楼层交流输入相对集中,设备则分散安装于每个机架顶部约3U空间位置。该设备直接采用高压直流电池作为服务器后备电源,且支持双路市电输入和双路输出工作方式,后备时间为0.5h左右,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分布供电模式,无需为该供电系统建设独立的电力电池室。DPS模块对每一个机架单独提供后备电源。在市电正常情况下,DPS模块向服务器输出交流电,当市电不正常或者中断时,DPS通过转换开关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通过后备磷酸铁锂电池向服务器输出220V交流电源或者240V高压直流电源,切换时间小于10ms,不会导致服务器闪断,从而保证设备的不间断供电。
  • 摘要:直流电源的关键是正常供电的安全稳定和保障应急时的可靠性.通信高压直流电源是一种新型的直流不间断供电系统。相对于交流UPS,高压直流电源具有并联冗余的优点,总体可靠性高于单个组件的可靠性,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强大的过载能力、效率明显提高等优点。直流电源关键是正常供电的安全稳定和保障应急时的可靠性,要从直流系统配置方案的冗余及合理性、关键组部件的技术性能保障、蓄电池性能及容量的预见性监测和维护等多方面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 摘要:通过对PUE的组成部分逐项剖析,在保障通信电源供配电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减小通信设备附属功耗,并结合相应案例及国家四部委、国家电网相应法规和指导意见,依据具体案例剖析,给出合理化建议及相应技术手段,包括通信电源设备的选用、空调系统设置、供配电系统组成、还介绍了分布式能源应用相应法规及指导意见以及设备运行及成本核算的具体案例。
  • 摘要:在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中,正负极对地悬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与正极接地的-48V直流电源系统的主要差别之一.对直流回路的绝缘监察是确保正负极对地悬浮的主要监控手段.绝缘监察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及时发现系统直流回路中的绝缘度下降和故障;二是对出现绝缘度下降和故障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现有绝缘监察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绝缘监察故障定位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并得到如下建议:通信用直流供电系统中,在高于安全电压的直流回路中,必须有绝缘监察功能;在一个直流回路中,同一时刻不应有多套绝缘监察电阻平衡桥投入;采用“固定监控+人工排障”的绝缘监察和绝缘故障定位方案是可行的、有效的;固定安装的电阻平衡桥应实现通过人工控制投切。
  • 摘要:通过对ATS介绍,结合开关电源开机软启动及稳压机理,对ATS瞬间切换时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响应波形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对高频开关电源在通信行业的标准规范进行解析,指出开关电源瞬态开机过冲调整原理和与ATS协调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测试情况看,虽然并不是每次A TS转换都会导致开机过冲电压超出通信设备工作电源电压门限,但确实存在超出的情况,若这类情况遇到对电源电压范围要求苛刻的通信系统设备,其敏感的过压保护设计必然会将系统保护起来而停止使用电源,这必将引起通信设备停机或重启,造成严重通信中断事故。并以此对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瞬态特性的控制提出标准改进建议,并对使用开关电源供电的敏感设备瞬态保护提出改进意见.
  • 摘要:通过对现有新能源发电设备对比分析,对具备风力资源和市电的基站提出风电互补供电模式,风电通过与基站现有整流器软切换和自动均流,保证对负载的供电质量不会降低,也不必为风机另配电池组,可直接并入基站现有供电系统,同时,可减少整流器发热量,降低空调能耗.
  • 摘要:根据徐州电信接入局所的维护现状,在保证网络运行安全和不影响用户感知的前提下,开展对偏远农村地区接入局所的差异化应急供电策略,在实施差异化应急供电保障方案前,通过全面的分析、梳理,对于带有重要用户,市区、县公司城区影响范围较大的接入局所,不纳入差异化应急供电保障范围;对于已经实施差异化应急供电保障的接入局所,如出现投诉等特殊情况立即恢复供电,既不会影响网络安全也不会影响用户感知。实施差异化应急供电策略,在停电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多条阻断信息(交换、数据、传输以及动环的监控中断信息告警),同时会派出多张工单。目前徐州电信采用将上述局所电池欠压信息不上传,多种工单派出时人为进行干预的方式进行处理,后续将继续探索实现多专业的合并派单或派出的工单能合并成一张工单,便于更加高效、简单地解决此类问题。达到进一步控制能源费用支出,减本增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
  • 摘要:首先给出机房供电云管理平台的原理,包括设备动态侦测、人员能力、后台支撑、标准化操作流程等,并给出技术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给出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突出的优势.本平台提供的方案可有效提升核心机房安全供电能力,系统主要基于动环、红外测温,适合各种型号的供配电设备,推广性强。该平台已在无锡移动、苏州移动机房推广应用。
  • 摘要:针对影响基站PUE值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移动通信基站基于PUE值标杆管控模型的设计,提出一种较为精确的能耗管控思路,对节能减排的实施具有一定意义.目前通信基站的耗电设备主要有如下几类:基站主设备(含无线、传输、数据等),电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其中基站主设备虽然随业务量有所变化但其基本不可控,电源设备效率和损耗与其自身情况有关,空调设备耗电随设备自身工况和外部环境工况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无人值守照明设备基本忽略不计。从测试结果来看,不同局房类型、不同负荷基站PUE虽然存在细微差别,按照时间进度存在一定的规律,PUE值大致可分为的区间。同时通过实验证明,合理控制影响PUE的因素,可以有效降低PUE值,利用PUE标杆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办法。PUE值标杆管控主要是针对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监控基站直流功耗,可以作为客观考核的出发点和依据。这种能耗标杆的管控方式,将作为网络能耗的手段,有效指导细化能耗管理的颗粒度,成为能耗管控水平高低的量化工具,在能耗管理中发挥重要的评价和考核导向作用。综上讨论对基站能耗P U E值标杆的管控思路和方法,从能耗的构成分析入手,到建立一种基于能耗PUE的动态计量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次基站蓄电池入地的方案是一项典型的创新应用.结合现有蓄电池的安装规格和安装方法,研究蓄电池入地安装的基站土建建设模型。测试分析基站全年大气环境温、湿度变化对地下蓄电池室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范围和对基站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综合测试分析基站蓄电池入地,将蓄电池同基站通信设备分区安装,提高基站环境温度后的节能效果。
  • 摘要: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到精细化管理,各通信运营商进行能耗管理平台的建设.阐述能耗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架构及不同类型通信机房能耗管理的个性化方案,能耗管理系统分为核心平台侧和采集侧,其中,核心平台拟采用集中建设方案,通信运营商可以在省中心建设一套系统平台,采集侧的能耗数据通过动环监控系统接口接入能耗管理系统平台,,大量IDC机房正在建设,IDC机房大多采用水冷空调,对于水冷空调的机房可以采用冷热量计对各个机房空调的冷量损耗进行监控。然后根据各机房的冷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度变化计算分摊到该机房的空调耗电量。冷热量计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另外,对于服务器托管的I D C机房,为准确地计算每个机柜耗电量,提供IDC机房的星级,需要对每个机柜的耗电量进行采集。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在定制每列机柜的供电列头(列尾)柜时,在每个输出回路增加电能测量电路,优化能耗管理系统前端数据采集的方法.
  • 摘要:随着4G时代的到来,IDC建设也愈发重要.在扩展IDC能力的同时,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严重,以x86化、基于IaaS虚拟化以及优化的Min-Min资源调度算法为主要依据,讨论运用以上技术在实现IDC节能化中起到的作用.以上从IDC服务器x86化和IaaS虚拟化两方面讨论机房节能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但有一个问题并没有进行详细论述,即当以上两种手段都应用时,面对业务调度合理化、新业务上线、旧业务替换、闲置物理机待停等问题并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本节以Min-Min算法为基础,针对IDC机房节能需求进行相应的算法改造优化,完成IaaS中的资源调度优化。以上综合讨论了基于IaaS的云资源调度优化,涉及到小型机的x86化,服务器资源池化,并讨论优化Min—Min算法减少能源消耗的能力。同时,还提出可以优化的区域:UNIX服务器虚拟化技术,UNIX服务器目前仍然和设备厂商绑定,不能实现跨厂商设备的虚拟化方案,建议小型机分区虚拟化的应用,利用动态分区技术提高资源调控灵活度,桌面云技术,在CRM营业厅、呼叫中心云桌面试点中,采用小能耗的瘦终端桌面虚拟化方案替代原有PC终端;IDC其他设备,鼓励采用具有更高能效比供电、空调设备,在完成同等工作量的条件下减少电能消耗,分布式计算在数据挖掘应用任务中的应用。
  • 摘要:针对通信机房的节能降耗,分析采取机房热交换节能系统,并结合空调节电器、添加剂、纳米涂料等多种措施,利用智慧能耗管理系统对耗电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切实有效地实现基站节能改造.空调节电器的作用:一是空调节电器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内的余冷,提高制冷效果;二是减少压缩机频繁启动的次数,使压缩机得到充分休息,在不影响温度以及舒适度的情况下,有效延长空调机使用寿命。纳米涂料的作用:一是增强散热,耐候抗腐,易洁抗垢,杀菌防霉,抗辐射;二是抗老化,延长散热翅片寿命,减少空调用电量。空调添加剂的作用:一是清除油污并形成永久性保护层,抗磨减磨、润滑,降低运行负荷;二是养护空调,降低空调系统的故障率并且延长使用寿命;三是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比,节能降耗,平均节电率一般在12%~15%,最低在10%。
  • 摘要:机房内空调气流量按热负荷大小均衡分配,空调设计的气流量分配与实际使用存在差异,产生安全隐患和电能浪费,日常维护需要对气流量均衡性进行整治,文中分析、判断气流量均衡性以及失衡的危害,深入探讨均衡整治方法,开源法整治、节流法整治、疏通法整治、综治法整治,并以案例进行说明.整治后,机房空间I、Ⅱ温度为25℃,空间Ⅲ温度为26℃,三个空间温度基本均衡。空调设定温度,由原来的设定21℃,改为240C。提升空调设定温度,可节约空调用电,按提升1℃节约8%计算,空间I比原来节电24%,空间Ⅱ比原来节电32%,年总节电量4万元,整治成本2万元。
  • 摘要:就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种类进行分析,并分析飞轮动态储能与柴油发电机组组合的动态储能型UPS的供电可靠性及其特点和优势,得出可广泛应用在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数据中心采用动态储能型UPS后,省却了静态UPS、蓄电池、静态UPS输入输出配电以及空调等其他设备配置和电缆需求,无需静态U PS空间和蓄电池室,节省数据中心有限的生产空间。数据中心采用动态储能型U PS后节省机房空间,此部分机房空间可用于IT业务机架,从而达到减少电源设备机房占地空间,优化数据中心日常运行维护成本的目的。
  • 摘要:SCR可控硅(或IGBT)及变频电动机这样类型的非线性负载无疑对发电机组的设计者、标准制定者和工程师提出新挑战,全世界的发电机组制造商按照纯电阻电抗平衡的正弦波负载测试发电机组,而多数用户的实际负载却是谐波畸变的非线性负载,对于制造商和用户来说,了解非线性负载对发电机组工况的影响非常必要,分析SCR可控硅(或IGBT)及变频电动机这类典型的非线性负载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问题,最后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采用PMG永磁发电机给AVR供电后仍然存在问题,就需要了解超瞬态电抗和最差条件下的电压降。电抗值能够很容易确定。电抗是关于容量、电压和频率的函数,并根据负载要求,根据厂商发布的数据调整。瞬态电压下降是难以精确计算的,以目前的技术能力,行业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定义方法。只有两种美国标准的方法定义电压降,即NEMA MGl和MIL-STD-705B619.2B,这曲种方法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用来测量峰值。两种方法都针对正弦波,不测量畸变波形。电压的畸变波形和瞬态特性将产生电压下降量的变化。标准的测试程序是用3次瞬态负载测量的平均值确定电压下降量。当确定电压下降量时,采用真有效值检测方法的仪器能够提高测量精度,所以发电机应采用使用3相真有效值检测的调压器。当整流电路开关通路时,整流设备的启动电路必须设计成能承受较大的输出电压下降,还取决于供电回路的阻抗,这些回路应能承受过零电压。由于存在不稳定的负载,应该在启动回路中加装一个合适的电源滤波器。整流回路还与发电机控制系统有关,如果AVR的电源隔绝于主定子绕组回路,将会获得最好的电品质,这将防止AVR控制系统中的可控硅和负载整流系统的相互影响。由主轴驱动提供恒定功率的永磁机能够作为电源,输出给合适阻抗的励磁机并保持稳定,并且采用真平均值或真有效值检测的AVR被外部负载的影响最小,从而保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能力。整个发电机组系统由电压控制、速度控制和负载控制三个不同的闭环回路组成。如果在回路之间发生相互影响和干扰就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而非线性负载最容易引起这样的干扰。系统稳定性最好的体现就是不能太严格的规定电压、速度和负载控制的性能,但是这样做似乎又和一些严格的行业标准相矛盾,设置更宽的范围,整个系统就能获得更稳定的效果。
  • 摘要:首先指出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发展中停滞不前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系统孤岛、能单一瓶颈问题,然后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移动综合网管系统"4+1"框架,分析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作为该框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急需纳入中国移动运营支撑系统OSS域关于专业网管向综合网管的规划及演进范畴的原因,并得出建设"覆盖告警、性能、资源在内的标准接口"的结论,最后从技术层面逐一揭示三个接口技术选择的过程.
  • 摘要:通过深入研究在发电机组启动蓄电池失效的紧急情况下,怎样将备用启动蓄电池快速接入启动机,安全、可靠地启动油机的问题,发明移动应急启动装置,应急启动快速接口如图2N示,固定在发电机底座上,采用较成熟的螺旋式凹槽子母接口,配置不锈钢防护外壳和防震措施,操作简单,插拔方便安全,主要包括:不锈钢防护罩、DKJ母头、欧式母头、倒T字形绝缘胶木、绝缘减震胶垫、铜排、连接螺丝、绝缘橡胶圈等。移动应急电源车配置12V200Ah启动蓄电池4只,先串后并构成启动电池组,并联后增加启动蓄电池容量,可以输出直流24/12V两种电压,可满足各种发电机组启动需求。电源车主要包括移动小推车、启动蓄电池、充电机、DKJ公头、欧式公头、绝缘胶垫等。一人操作1min内实现发电机组正常启动.
  • 摘要:首先介绍运营商集中采购工作中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框架,着重分析驻厂检测、入库检测、到货检测、飞行检测等检测手段的作用、实施方法、步骤和重点,并对与之对应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分类、功能和定位进行研究.通过制度建设,对于三级质量检测和网络建设、网络维护中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进行责任追溯和质量改进。责任追溯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评价、采购份额扣减、列入黑名单、转移质量成本等举措。对于质量工作未履行集团要求,或者因质量工作管理不当导致质量损失的各省市公司进行责任追溯和质量改进。对于技术规范制订不合理或选型不当造成质量损失的进行责任追溯和质量改进。对于第三方检测单位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追溯,促进质量改进。
  • 摘要:根据安徽电信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特点,结合动环监控系统的集中上收工作,针对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无效、重复等告警现状,提出同类告警归并、告警级别调整、告警门限值个性配置、告警延迟发送、清理长期无效告警等解决方案,并对当前通信机房环境安全提出一些观点.告警清理后,亳州电信本地网的动力工单每天平均70张左右,基本上可以保障动力网络告警的真实上报,减轻监控及维护人员的压力。为维护人员快速、有效、准确地判断故障点,并迅速排除故障节省时间,提供多一层保障。同时为动环网管省集中上收和动力专业集约化维护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 摘要:云计算、大数据业务的发展驱动着全国数据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在通信行业,各大运营商为迎接新业务的发展也在各地纷纷新建数据中心,由于能源消耗巨大,数据中心行业已经从"高科技"转为"高能耗"行业,其电能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其内部网络设备的运行,也关系到当地电网的供电质量,根据数据中心能耗特点,提出APF+SVC电能质量改进方案,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 摘要:分析基站油机监控管理系统的现状,找出现有系统的缺点和不足,同时提出以动环监控系统为主体的基站油机发电监控系统,利用3G(GIS、GPS、GSM/GPRS)技术和最新的油耗精确计量技术,将基站油机调度管理系统和油耗精确计量管理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基站对油机的调度、油耗、维护的综合管理.基站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依托动环监控系统,根据油机运行的实时数据,结合市电停电、开关电源运行状态、蓄电池后备时长、空调运行状态等信息,分析得到油机运行的实时报表,真实呈现油机运行状态,实现油机的调度、配置和维护管理,但由于基站油机监控管理系统涉及多个系统、多种技术和多个管理单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油机发电调度管理系统调度算法还在进一步优化,也在探寻更优化的调度算法,努力使基站油机发电调度系统的运行更高效。
  • 摘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实际节能效果与试验阶段有明显差距.经现场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存在4方面不足:选址不合理、设备安装施工位置不合理、过滤网脏堵和控制逻辑问题,这些问题是其节能效果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准确地说,联动控制的设计思想是:基站智能通风设备的制冷能力满足基站降温要求时,优先由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工作,只有基站智能通风设备的制冷能力无法满足基站降温要求时,才启动基站空调工作。当气温条件满足基站智能通风设备降温要求时,及时切换到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工作模式。基站智能通风设备的制冷能力与当时所处的气温条件关联性强。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实时地监测气温情况,并评估该气温条件下智能通风设备的制冷量与基站的热负荷是否匹配。在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工作模式下。基站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可认为不匹配,即当基站温度达到30℃时,此时气温T就是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切换到基站空调的临界环境温度,基站智能通风设备把该临界环境温度T记忆在程序中。在基站空调模式时,程序不断地采集气温,每隔1h与记忆中的临界环境温度丁作比较,当气温低于临界环境温度丁一2℃时,切换到基站智能通风设备工作模式,如果基站温度超出允许温度,切换到基站空调工作模式,并重新记忆此时的气温为临界环境温度。
  • 摘要:首先分析蓄电池远程维护和评估系统的设计,包括软件和硬件部分,然后通过实践数据证实蓄电池远程维护对维护质量和集约化维护效率提升所起的作用,并给出应用效果分析.经过实际的运行与使用,蓄电池远程维护与评估系统的功能、指标不仅达到设计要求,而且系统运行稳定。系统的应用有利于蓄电池组的稳定运行,提高直流供电的安全性,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充分利用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节约蓄电池组投资;可以作为维护辅助管理系统实现对维护作业实施的监督和管理;未来可通过数据云平台,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通信机房蓄电池组集约化远程维护和评估,获取第一手权威数据。
  • 摘要:首先提出基站蓄电池容量的概念,分析现有蓄电池容量测试技术方法的优缺点,给出基站蓄电池容量测试的简单方法,提出对基站蓄电池容量实时监测系统的展望,包括利用动环监控在线测试基站蓄电池容量,利用电导(内阻)测试仪、容量测试仪和智能假负载的配合使用,还可以采用系统辩识、参数控制构成一种人工神经网络,结合诊断型专家系统结构,建立一种全智能实时动态的监测系统;通过基站动环监控系统对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单体电压、电导(内阻)、充放电电流、温湿度等多个变化的、相关联的信息进行监控采集,并传送到监控中心;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蓄电池容量,这是本文对该监测系统的一种展望和需求。
  • 摘要:根据现场基站电池组的放电数据,对容量严重下降的蓄电池组进行更换,对下线的蓄电池进行二次深度放电,挑出容量在80%以上的蓄电池备用,二次更换基站上的落后电池,以此提升基站蓄电池组容量,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增强蓄电池后备时间.
  • 摘要:磷酸铁锂电池是五年来国内大力推广的新型电池,现阶段已初步在国内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广泛使用.而近三、四年来,通过研究及试点应用后,通信行业的运营商也开始进行集采,进行规模应用.通过对现阶段通信行业内的磷酸铁锂电池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化学特性,成组电池的一致性差,其一旦过充、过流或过放电不仅会影响电池的容量性能与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目前行业内末梢网元的电源设备与铁锂电池结合,是通过电池管理装置进行衔接。铁锂电池厂商一般可向用户提供两类电池管理方式:初级功能的保护板和高级功能的控制器。结合铁锂电池本身的特性特点,以求寻找到在通信行业内合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可行方法,并为今后设备的发展体系提出建设构想.多功能监控模块具有A/B两种功能模式,使用时根据电池类型选择。当使用铅酸电池时调到A模式,此时监控模块功能类似于现有的电源,可以直接对铅酸电池进行管理;当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调到B模式,此时监控模块需与就近在电池侧配置的电池管理单元搭配使用,共同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管理。具备两个以上的智能通信接口,既能与动环监控系统有效搭接,又可与下层的BMS形成对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有效闭环控制。
  • 摘要:提出开关电源整流架分别从不同头柜的交互供电方案,全部或部分采用(1+1)双冗余UPS的不间断电源供电方案,每层机房空调采用双头柜相间供电方案,解决动力输入头柜及UPS输出柜的单径隐患;同时也提出对应头柜分别从两套低配系统供电,实现低配系统的互为备用,解决低配系统只有单台发电机组的后备单点隐患.
  • 摘要:通过对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铁损、负载损耗、接线组别、噪声、磁路设计以及安装型式等进行全面剖析,在结合通信电源供配电系统特性的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选用方案.对于变压器领域,铁心为四框五柱式与三框三柱式一直是并存的。对于硅钢片变压器来说,做成三框三柱式比较方便,联结组别通常为Yyno(宜1600kVA以下)。由于硅钢变压器是铁心为支撑固定点,而非晶是线圈为支撑固定点,铁心不受力。铁心采用非晶合金后,由于铁心为卷绕搭接式和非晶合金铁心的脆而薄的特性,采用四框五柱式比三框三柱式更合理,性能更好,因此四框五柱式结构更适合,其技术、工艺更成熟。地埋式非晶合金配电铁心变压器包括复合材料外壳、高低压绕组、铁芯、高压电缆套管座、低压导出电缆等,全部直埋于地下。容量可达630kVA/三相,具备节能、防水、防盗、防雷击、防电磁干扰等特点。推荐应用场景为通信基站至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大于630kVA的局址。综上所述,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必须采用四框五柱结构,并注重相关技术细节,同时根据GB20052—2013((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要求,选用一级能效产品。
  • 摘要:鉴于室外冷凝环境无法改善情况,杭州电信针对如何提高机房空调制冷效果,如何降低空调使用能耗和确保机房空调正常运行提出水预冷节能优化方案,并在东冠IDC进行建设和实施.水冷方式就是普通机房空调的风冷冷凝器换成壳管式,这种冷却方式的好处是不用考虑风冷冷凝器的布置,特别是解决高层枢纽楼风冷冷凝器的布置问题;每层机房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的冷凝器(相当于室外机)集中放置,与室内机采用铜管联接(冷媒为R22),减少楼层冷却水管施工量,避免在机房内布设水管;解决机房内管路布设空间的问题(铜管比水管细得多),增加机房空调布设的灵活性,提高机房适应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风冷空调容易受到空间的限制,导致气流短路循环,冷凝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致使系统高压偏高、高压跳机,影响机房安全。鉴于上述情况,根据东冠IDC机房空调的现场安装条件和空调的数量、功率等情况,经讨论,提出东冠IDC风冷型室外机高热密度改造处理装置,即机房空调水预冷优化改造方案,即在原有风冷空调上采用串加水冷壳管式冷凝器的方式进行改造。这样可解决空调在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高压报警现象,提高空调的冷凝换热量,提高空调的COP,减少压缩机和冷凝风机的实际工作时间,降低能耗。
  • 摘要:结合通信设备技术发展及其对空调制冷需求的变化,从节能减排角度提出中小型机房"去空调化",大型机房"部分去空调化"思路,并结合机房特点,通过设备功耗与运行环境分析,对具体实现方案进行探讨,在机房制冷通风方面,近年来各地纷纷围绕如何少用或不用空调的问题提出诸多解决方案,并进行大量的试验和试点。归纳起来,可包括新风及热交换技术、热直排技术、热阻隔技术、蓄电池保温技术等,通过适当组合,可以针对不同的机房类型以及无机房的室外机柜,设计相应的“去空调化”方案。对于安装在室外机柜内或完全露天的末梢通信设备,首先要求设备本身具有低功耗、温度范围宽等特性;同时设备外壳或柜体要进行较好的散热设计(如散热翅片、自然通风、强制通风、强制换热等),再辅以外遮阳或热反射涂料防热辐射。对于需用蓄电池的,可采用地埋技术或直接采用耐高温电池予以解决,也可通过直流远供方式,不配蓄电池。,可以通过采用水冷新风系统,将室外空气加湿降温至25~32℃送入机房,并结合热直排技术避免机房设备热量的淤积;同时通过外遮阳、外墙涂料等建筑隔热措施最大程度地削减围护结构传热。蓄电池组可通过地埋、恒温柜加以处理,或直接采用耐高温电池。对于大型机房,可以通过采用节能型标准机柜、冷热通道隔离及封闭、气流组织优化、机房升温、新风系统及热直排、空调水预冷及免费制冷等方式来降低空调负荷,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实现部分“去空调化”,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 摘要:对于T4高等级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从设计理念上要求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采用2N独立冷源的形式(T4标准要求采用两路独立供电电源,双路独立冷源完全在线运行).由于相当一部分IDC受到场地限制,很难做到独立两路供水厂供水,这样有些T4数据中心尽管在配电上有两路输入供电,另加发电机和UPS,达到4路供电,但水源方面却成为瓶颈,造成一些伪T4的数据中心,给整体系统可靠性带来影响.在欧洲,由于水源单一问题,已经造成相当部分的数据中心因断水导致空调宕机,整体机房在5min.内温度达到60。C以上。对高等级数据中心而言,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不赞成单路供水或修建蓄水池(管路和阀门同样存在单点故障),而是鼓励大型IDC修建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如利用自然湖泊作为应急。由于大型I D C制冷系统全年连续工作,冷却水的补充量非常大。如采用中水作为冷却水或者冷却补水来源,除了以上几条主要制约因素,污水处理厂的水源稳定性以及附加另行处理装置的可靠性均给本项目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加之数据中心行业没有采用中水作为冷却系统大规模成熟使用的经验,采用中水作为冷却系统的方案还需慎重考量。
  • 摘要:首先介绍水冷空调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其次指出目前水冷空调系统运行操控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一种提高水冷系统与空调内机系统之间运行协调性的改进方案.为保障水冷系统中的水流量始终不低于最大流量的20%,同时又不影响空调内机自身的运行状态要求,只需把壳管冷凝器进水端的电磁二通阀替换为电磁三通阀即可。当空调内机控制器启动电磁三通阀时,一部分冷水流过壳管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回到出水汇总管,另一部分冷水直接回到出水汇总管,这样就保证了经过水泵进、出水流量全程不发生“节流”现象,确保水路系统与空调本机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假设空调内机全部关机,冷水循环管路也是畅通的,水泵根据管路工作最低压差的需要,通过变频控制,工作在最低流量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 摘要:首先深入分析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具备的特点,对240V直流供电技术与交流UPS供电技术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国外通信用高压直流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并对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与国外其他通信用高压直流技术进行比较,证明了其在可用性、兼容性和安全性以及效率上的优势,最后给出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的优势,240V直流供电技术是保障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240V直流供电技术是理想的节能产品,40V直流供电技术发展良好,可以预言,在采用220V交流供电体制的地区,240V直流供电技术肯定可以得到推广应用。
  • 摘要:通过对现有通信运营商仓储式IDC供配电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运营商对240~336V直流规范标准的发布,结合供配电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系统而完整地剖析仓储式IDC供配电技术特点、选用原则及方案演进.数据用电源系统UPs方案有并机、N+I、2N、25(Ⅳ十1)、3Ⅳ等多种运行方式,但存在设备布置占地面积大、UPS设备重量大、单机负载率低、小负载效率极低、UPS自身损耗大等诸多缺陷。随着240~336V直流系统的日益成熟和相应专利及周边产品的完善,该供配电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率负荷密度大等诸多技术特点完全满足仓储式IDC的需求,并具备诸多优势。以专利ZL201020633637.1((一种直流插接箱》为例,其解决通信用电力电缆布放问题,节省有色金属(铜)用量,解决交直流电力电缆同路由布放需保持一定间距的问题,节省通信类机房空间;馈电布置灵活;可以有效降低通信机房对建筑层高的要求,减少通信机房建设成本;节省直流配电设备投资成本。同时该专利样机通过上海电气设备检验所测试,达到工作电压380V,绝缘等级600V,可以直接应用到仓储式IDC系统中。伴随着240~336V直流系统的应用,大量的周边设备及关键技术专利将会越来越多,使直流系统在仓储式IDC中的应用更加完善。综上所述,240~336V直流系统在仓储式IDC供配电系统中应用是最佳选择,也是技术发展与演进的必然趋势。
  • 摘要:通过对通信电源系统的深入分析研究以及对电源设备现场维护的总结,研究通信电源远程维护方案,并通过"动力资源平台+艾默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蓄电池远程维护与评估系统"的方式实现.经过大量实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验证该方案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 摘要:发电机组是枢纽楼交流供电的一个备用电源,对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市电中断的时间较短时(5min以内),可以通过蓄电池组给负载供电,但是蓄电池的容量有限,不能长时间维持供电,为保证枢纽楼供电安全,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备用发电机能正常稳定运行,而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大,大型发电机组也随之增加,仅郑州公司由2005年的5台增加至24台,但是维护人员的数量仅增加了3人,造成单台维护能力略微下降,如何合理地对发电机组进行预防性维护成为维护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针对公司机房的油机发电机组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次创新项目中,以及时发现发电机隐患、降低出现故障几率、缩短故障历时、避免发生重大故障为目标,通过优化油机运行结构,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判断隐患和故障点,减少单台设备检查时间和故障排除时间,确保其他维护项目正常有序进行,提升核心机房电源稳定度,避免发生重大供电事故。本项目是在原有硬件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升级改造,总共对发电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启动电池备用系统以及排烟防雨水系统这3个系统的硬件装置进行了优化。
  •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变得越来越多.巨大的用电容量给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数据中心供电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成为各大运营商在机房建设中重点考虑的因素.文章分析了数据中心对供电的要求以及数据中心常用的供电模式,传统UPS供电解决方案,模块化UPS供电解决方案,高压直流供电解决方案,并分析了交直流2种供电优劣对比,环保高效的高频UPS及高功率密度的模块化UPS、高压直流将逐步在数据机房推广,同时传统的相控型整流UPS因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在数据机房的使用应当会再持续一定时间。
  • 摘要:通过对超前功率因数备用发电机系统的分析计算,提出超前功率因数运行的风险所在.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发电机组轻载时,如果此时负载中存在较大的容性负载,会引起容性负载与发电机的内部电抗产生电压谐振的故障现象,导致发电机的端电压升高。如果发电机的谐振电压幅值不大,可以通过调低励磁电势的方式来维持电压的平稳输出,但是如果谐振的电压太大,即使励磁电压降到比较的水平,也无法抑制发电机端电压的升高,那么系统本身就会面临比较严重的过电压风险,如果不及时停机,可能会导致其他设备的损坏。结合电力行业对于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控制要求以及如何消除电力系统中多余容性负载的方法,提出备用发电机系统中容性负载的管理策略,以保证备用电源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建议尽量减少发电机容性负载的输入。轻载模式下,带容性负载电源系统的谐振电压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故障现象,当容性负载小于20%时,上升速率较为平稳,在发电机的处理能力之内,如果大干30%,则面临较大的过电压风险。满载时,则要避免功率大于90。此时增大容性负载虽然谐振电压的风险降低,但是增加容性负载也会增大功率角,减弱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建议容性负载的百分比尽量小于20%,如果系统没有较大的负载波动时可考虑适当放大到30%,系统设计时,尽量让UPS负载与冷却系统负载搭配供电,避免UPS负载的过分集中,引起局部的功率因数超前,造成局部的系统运行不稳定。同时在负载管理方面,当备用电源供电时采用初步加载的方式,避免系统在较大的短时容性负载的冲击下引起的短时过电压,使得机组带载的过程平滑和稳定。如果整个系统呈现容性负载,需要采取手段抑制容性负载的产生。在系统轻载运行时,可以主动切除滤波装置,降低容性负载。对于无法摘除容性负载的UPS设备,可以通过增加并联电抗器来抵消多余的容性负载。
  • 摘要:对通信电源"移峰填谷"系统的政策环境和可行性进行阐述,现代通信系统均采用数据通信,白昼负荷变化、波动较小,可以根据负荷功率,精确计算和控制通信电源系统充放电设备配置。具体表现为夜间利用谷电时段(通常为o:00-8:oo,计8h),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进行储存l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通常为8:00-12:00和17:00—21:00,计8h)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对通信设备供电;其他时段为电网用电相对平稳时段。这期间,通信电源系统单独对设备供电,不进行充电和放电,在系统计算蓄电池容量时,尽可能优化配置。结合实例对系统的技术性能进行探索与实践,对推进通信电源技术进步提出建设性的思路.按照系统工作状态的不同,分为系统放电、系统单供、系统浮充充电三种工作模式。
  • 摘要:240V高压直流优点240V高压直流技术衍生于传统220V电力操作电源,并吸收48V通信电源的各种优点,和传统的UPS技术相比,主要的优点表现在源于最新开关电源技术,采用功率MOS高频软开关技术的240V高压直流可高达96%以上效率,比采用晶闸管的传统UPS效率更高,体积更小;电池直接挂在输出母线上,可靠性更高,且可在线扩容、不掉电割接等;拓扑简单,可靠性高;模块化设计,按需配置,边成长边投资等。240V高压直流区别于传统交流UPS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电池直接挂接在直流输出,而UPS电池是在交流逆变环节之前。对于前者,如果高压直流系统出现异常或者供电能力不够,还可以依赖电池保证持续供电;但对于后者,如果UPS的逆变环节出现故障,或者UPS设备异常转到静态旁路上,那么电池无法提供持续供电。这也是市电+240V高压直流技术相比较传统Ⅳ+1的UPS可靠性更高的原因,相当于有了市电直供(来自第一路市电)、240V高压直流(来自第二路市电)以及电池(短时备电)三个供电源的同时保护,因此供电可靠性很高。
  • 摘要:首先介绍卡特彼勒C175-203200kW柴油发电机组,结合通信备用电源的应用特点,从产品的高输出功率和高功率密度角度,对采用大功率机组和中等功率机组进行分析,C175-20缸发动机采用进气和排气不同侧的对流式设计,气道阻力低,充气效率高。据英国RICARDO公司测试,C175的气道流动效率是目前全世界发动机中最高的,涡流率是目前所有发动机中最低的;采用脉冲模块式排烟总管设计,充分吸收排气脉冲能量,提高发动机效率;采用高压共轨的燃油喷射系统,多次喷射控制燃烧过程,让柴油充分燃烧做功,提高瞬态相应,减少黑烟,降低燃油耗;冷却水套只冷却燃烧室部件,降低水系统的散热,提高效率;采用进水调节式冷却系统,节温器采用数字控制式,减少进出发动机的温差,减少发动机热疲劳;发电机采用Cat SR5系列,2/3节距遏制三次谐波,模绕定子线圈,F级绝缘,130℃温升;控制系统EMCP4可以提供RS485、ModBus和Ethemet接口用于遥信、遥测和遥控。并提出在通信行业推广的建议,当数据中心园区规模达到100MW时,2000kW机组又显得功率偏小。蚴n100MW系统就需要50台2000kW机组,而采用C175-20机组则需要32台。当数据中心园区规模为200MW时,2000kW机组需要100台,而C175—20机组只需要63台,所以对于100MW以上数据中心园区采用3200kw机组具有更明显优势。
  • 摘要:基站(机房)作为移动通信主要耗电单元,占总耗电65%左右。目前,基站(机房)的耗电量主要是通过电业部门的电费计算,但是由于大部分农业用电基站位置偏远,无法准确计算实际发生的电量,所以需要从理论上计算不同类型的基站能耗;通过确认基站位置的各种地理环境、设备因素,计算出基站(机房)耗电量,提高精细化管理。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将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内的能耗源分门别类,通过分层权重关系,定量确定影响基站能耗源变量的变化因素,给出层次分析法的流程,包括成对比较、一致性检验及权重合成等重要概念.基站能耗源中的空调能耗,作为一个复杂的能耗体系,影响其能耗的因素众多,且很难通过定量的方法用函数表达出来。为了便于管理基站能耗,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空调能耗的各因素条理化、层次化。把对某个状态影响程度相近或联系比较紧密的因素放在一起,形成一层,建立起多层的层次关系结构模型。将各类场景按满分25分计,在同一B类层次内,将比例最高的C项计为25分,其他分类采用等比法,确认相应分数;一个基站场景下各个B层中只会出现一个C层项得分,将C层内的得分乘以B层次相对A层次的权重,确定最后得分,作为空调运行依据。层次分析法是工程中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综上以移动通信基站(机房)能耗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对移动通信基站(机房)能耗源进行综合分析,定量地确定不同类型基站能耗情况。在实际工程中,包括通信局房、生产楼、移动营业厅等均可以参照此方法进行能耗分析。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还可以对某地市或者某区域的能耗标准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管理移动通信基站(机房)能耗,实现基站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 摘要:结合镇江电信自身企业特点,通过对镇江电信能耗监测管理系统、艾默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等相关数据分析,对企业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评估,进而提出一套有效的节能减排方案,综合来看,通过整合镇江电信的能耗监测系统、艾默生动环监控系统和相关平台,量化用电管理各类指标;通过图形化多维分析技术,实现大方向整体评估公司的能耗状况,小方向对每个局点每个设备都做出相应的科学评估,从而帮助管理层实时、准确地掌握镇江电信实际用电情况,针对系统所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节能措施。为公司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依据,对以后进一步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机房专用空调加湿罐平均每月需更换一次,费用约为1000元/个,产生很高的维护费用,很多机房空调自带的加湿系统被放弃,选择重新安装外置加湿器,不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还未达到理想的加湿效果.为提升核心局机房设备运行环境,对现有电极式机房空调加湿系统进行改良,采用不锈钢电极替换原厂商铁镀锌电极,并对加湿罐罐体进行优化,实现加湿罐罐体可拆卸进行彻底清洗,很大程度提升了机房空调的加湿效果,降低了网络运维费用,GB316L型不锈钢由于添MO(钼)元素,耐腐蚀、耐高温、导电性能好,可作为加湿罐电极的首选材料。为保证加湿电流与原装加湿电流一致,新电极与加湿罐原装电极体积相同,不锈钢材质采用2mm厚国标GB316L不锈钢。为提升加湿罐罐体的利用率,方便维护工作开展,设计制作了可拆卸的加湿罐罐体,加湿罐罐体分为罐顶、桶体、密封条、半圆形的U型卡槽。与原空调配置的传统加湿罐运行一个月后,与原空调配置的传统加湿罐电极锈蚀老化效果对比明显,传统加湿罐电极老化、锈蚀严重,新型加湿罐电极一年后无任何腐蚀。
  • 摘要:单一节能技术在基站节能中经过试点,证明已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这些节能技术能否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气候区域的基站综合使用,起到比单一技术更有效地综合效果,如何营造低成本高效运营环境,更为有效地推动基站节能减排工作,成为重庆移动在基站节能方面还需继续努力论证的问题.针对基站环境特点对原舒适型空调性能(包括气流组织改善等)进行改善,提升能效比,有基本型(高能效比压缩机)和增强型(在基本型基础上增加自然冷源功能的双冷源空调)。前置端子型蓄电池为12V,接线均位于蓄电池前端,正负极相邻,接线短方便,表面积大具有优良的散热性,减少电池热失控的几率。通过对机房的屋面、墙面、防盗门等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优化,基站四周、门等采用隔热涂料和材料作为围护,减少外界太阳辐射热量对机房内环境温度的影响,缩短机房空调运行时间。节能减排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大目标。节能措施的合理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更多的工作需要全员联动,共同推进,最终实现节能措施配置最优组合,创造最大化节能经济效益。
  • 摘要:中大规模的通信局站由于拉闸限电、电网故障、电网检修等原因,导致市电供电异常、市电停电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通信局站的电力供应,柴油发电机组应急供电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通信电源保障措施,“市电供电+柴油发电机组备用”的供电系统成为通信行业的标准配置方案。根据Y D/T502-2007《(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动机的选择要求:普通水冷柴油机在5℃以下,增压水冷柴油机在lOT以下环境使用时,宜采用电预加热装置;当机组工作环境温度低于一5℃时,应装配电预加热装置。针对柴油发电机组水套加热器春夏秋季无效运行造成电能浪费的现象,通过加装串联温控开关,精确控制水套加热器的投入和退出运行,解决水套加热器无序工作的难题,将温控器串联接入加热线路中,通电后,调节调温旋钮设定实际需要温度(假设为5℃),则温控器自动投入运行:当环境温度低于温控器的设定温度5℃时,温控器内部继电器吸合,加热供电线路接通,水套加热器得电工作,保证油机处于热机备份状态;当环境温度高于温控器的设定温度5℃时,继电器断开,加热供电线路断开,水套加热器失电停止工作,精确管控,节能降耗。
  • 摘要:随着国家信息化不断提高以及数据业务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密度越来越高,机房的冷却与节能面临严峻挑战.分析一种可以解决高密度机架,同时能够降低机房PUE值的新型背板空调,未来将对数据中心的建设带来变革.未来数据中心机房采用背板空调时,所有通道都变成冷通道;机架不再需要采用“面对面、背对背”摆放,可采用顺序摆放。同时由于背板空调突破传统空调对于送风距离的限制,数据中心机房的布置可以更灵活。背板空调采用水平送风方式,可以取消架空地板,背板空调不具有加湿功能,某些厂商的背板空调采用高温水运行不具有除湿能力,这就需要在机房配置相应的设备进行数据机房的湿度控制。背板空调安装在每个机架的背板,复用度较差,若冗余量过大会增加投资,冗余过小则可能在一个系统发生故障时,出现局部过热问题。
  • 摘要:机房专用空调室外机因工作环境温度升高,散热能力下降,从而使制冷量下降,耗电量上升,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高压报警,导致制冷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室外冷凝器雾化节能系统保证室外环境温度,可以相对提高空调的制冷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摘要:从耦合电感理论的角度出发,以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等效分析为依据,运用基本的电磁关理论从不同的方向对同步电机的模型进行讨论,推导出一种同步电机的"新"数学模型,并在"新模型"的支持下讨论与同步电机相关的几个具体问题.按照电机理论,依据电枢磁场对转子磁场产生的影响,当感性负载时,由于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电机输出端电压低于电机电动势;当容性负载时,由于电枢反应的增磁作用,电机输出端电压高于电机电动势。这里对于增磁、去磁的解释,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时空矢量图”。,无论是感性负载,还是容性负载,只需按照电路模型计算就行,Xa上的电压自然地能反映出不同性质的负载对电机端电压的影响,机组制造时,将其功率因数指标配置成与负载功率因数尽量一致为好。目前,通信系统使用的油机都是默认负载功率因数为0.8来制造的,但是由于十多年来开关电源和UPS输入功率因数不断提高,整个局站的功率因数已经达到0.9以上,所以油机若能按照功率因数指标为0.9来制造是最优的。
  • 摘要:通过移动手机对非智能电表电量等采集,实现对现有能耗系统辅助管理和扩展,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移动用电管理辅助系统可作为现有能耗系统的辅助,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自动录入数据对能耗系统进行补充。该系统利用现场维护人员日常维护、巡检的机会,在现场可以使用移动手机客户端,自动或手工录入电表数、抄表人账号、手机号、上传照片、所在经纬度等信息的数据对能耗系统进行补充、核对,使现场工作有迹可循;通过该系统实时查询、统计、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杜绝现场不必要浪费,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更好地进行资源及用电管理,从而来解决企业内部自建非智能电表、二次供电接入点及外租等用电情况不明的现象,自定义细小单位,提供承包责任制的依据。此系统应用于用电管理部门及现场维护抄表部门,帮助现场维护人员把日常维护、巡检、抄表、催缴付电费等多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次性完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益,节省巨额的、多余的智能电表的投资,促进精确化能耗分析和管理,为缩短收费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减少了对用户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用电透明度和用户满意率。利用C++/C、1ava、OCR、SOAP、Web等技术在iPhoneSEJAndroid手机平台上分别进行软件客户端开发以及在Wind0Ws平台的浏览器数据库系统语言进行开发,可实现通过软件手机拍照、电表数字字母O C R自动识别导入、自定义报表、统计分析及实时预警等功能。本系统自动采集抄表时间、抄表人员手机号、抄表数据、通讯情况、所在经纬度等,从而大幅度提高实抄率;结合历史抄表数据和智能电表数据,具有实时监督、实时预警、自定义查询,抄表异常分析、统计、自动报表功能,在抄表过程中根据设置对异常电量进行自动提示,在抄表现场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该系统支持移动手机客户端,且同时支持web浏览器客户端,不需要使用者增配额外硬件,抄表人员只需在手机中安装抄表软件,或在电脑上通过浏览器就能直接使用软件。此外,该系统还可以作为ICT产品,用于其他企业内部的用电管理,提高企业用电管理的精确化。
  • 摘要: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初期投资高,受技术发展制约投入产出比低,利用嵌入式光伏发电系统,变供电保障为节能利用,嵌入式太阳能电源系统是在开关电源的基础上增加太阳能发电部分,增加的太阳能不影响原有电源系统的使用,在有太阳能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太阳能发出的电能,不足部分由市电提供。尽量利用太阳能输出,减少公共电网用电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嵌入式光伏发电系统中,整流器与光伏变换器并联输出,光伏发电基本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备用的整流系统可能长期低负载运行,基本不耗电。
  • 摘要:在不断提升动环监控及维护管理能力的同时,整合现有资源,从全局出发,构筑动环生态管理体系,打造良性动环生态系统,创新集中化管理模式,多层次、多维度支撑部省两级集中故障管理工作的开展,规避重大网络故障的发生,促进网络健康发展,已成为动环领域的重要课题,依据基础维护管理工作经验,就如何构筑动环生态管理体系以及所做的探索尝试进行简要阐述.动环生态管理体系模型中采用5个层次的体系机构,这5个层次自下至上分别是:设备维护层、系统监控层、性能优化层、告警管理层、管理应用层。
  • 摘要:分析通信行业数据中心谐波造成原因及危害,并基于某数据机房供电系统的谐波和无功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智能混合补偿滤波的综合治理方案(ZMAF),它主要是针对数据中心供电0.4kV总母线谐波含量较大及功率因数偏低问题(矫正电压电流波形,减少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夹角)而设计的最佳方案;该设备投入后电能治理优化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推广价值.
  • 摘要:首先给出江西电信的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最后给出江西电信接入网动环系统在集约化动力维护中的应用,并给出效果分析.随着“光进铜退”的推进,接入网的接入节点越来越靠近用户,具有点多面广、场景多样的特点。目前江西电信已有2万多个宽带接入网点,其中有机房的接入网点3000多个。由于接入网光纤机房的动力维护管理基本停留在各端局分散管理,设备运行环境差,接入网远端因电源故障瘫痪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面积的片障严重影响客户感知。同时,接入网的网络可监控能力较差,现有的动力维护人员数量和能力不足以支撑接入网电源维护需要,粗放、被动抢修式的电源维护模式已成为网络端到端维护的一个瓶颈。因此,尽快创新接入网电源维护手段和模式,解决网络突出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满足动环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与现有的其他动环系统相比,江西电信接入网动环系统具有以下技术优势。组网灵活方便,多重设计提升网络健壮性,加强对接入网动环系统可用性、易用性设计,科学制定简单实用的监控测点方案,并根据接入网点的高温特性,着重加强产品的稳定性测试。前端采集设备通过实验室高温环境测试论证和室内接入网机房、室外接入网机柜的夏季高温恶劣环境的设备运行测试,并在测试中完善前端采集设备的内部风道设计,使产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恶劣环境特性。接入网动环集中监控系统具有多样的人机交互模式和灵活的底端参数配置。方便维护人员在远端监控机房、接入网机房现场和室外各种场合,对远程需要诊断的局站进行访问并及时处理,而不一定要到现场处理。
  • 摘要:通信设备(移动网基站)由于电池性能下降,电源控制器、部分电源整流模块出现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在短时间内频繁断站,称为基站闪断.基站闪断不仅导致基站断站率大幅度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故障率,严重影响基站网络质量.从移动网基站直流供电系统入手,分析基站闪断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移动基站直流供电系统主要由蓄电池、整流模块、直流母排、电源控制器、一次下电断路器、二次下电断路器及检测电流的互感器等组成。基站直流系统工作正常时,市电停电后整流模块停止工作,负载需要的电流由电池提供。随着电池放电,直流电压持续下降。当直流电压下降到一次下电断路器的设定值时,一次下电断路器动作,即切除次要负载,负载电流减小。当负载电流减小后,直流电压回升并稳定在一定值,一次断路器维持在动作状态。市电正常后,整流模块工作输出电流,一方面给负载提供电流,另一方面给电池充电。造成基站设备闪断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未能正确控制好一次下电断路器。保证一次下电断路器正确工作是解决基站闪断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电池性能下降或容量配置不足引起基站闪断。该种现象是由于负载下电后,电池恢复电压大于电源系统一次下电动作后恢复所要求的电压差。此种现象解决的方法是:一次下电断路器动作后的恢复条件,由原来仅通过直流电压的单一条件,更改为通过检测电池电压和电池充电电流有无综合确定是否恢复对设备的供电。电源控制器故障导致基站闪断。此种现象是在需要负载下电时未能下电所致。解决的方法首先是保证负载正确下电,同时还要保证一次下电后能正确恢复。部分模块出现故障,输出电流不能满足负载需要引起基站闪断。为解决此种现象引起的基站闪断,首先要检测设备的负载电流,并在电池放电过程中检测电池放电电流,把负载电流与电池放电电流进行比较,如果电池放电电流明显小于负载电流,说明差余部分电流必定由模块供给,且模块输出的电流不能满足负载正常工作的需要。在此种情况下,一次下电断路器动作后将不再恢复,直到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后才恢复对负载的供电。
  • 摘要:以一个典型的通信机房为模型,在冷通道不封闭和封闭两种情况下,对采用不同送风温度时机房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本工程中机房采用6台同型号冷冻水型恒温恒湿空调,空调为地板下送风、上部回风的形式。机房内恒温恒湿空调布置在一侧,送风量为260000m3/h。当冷通道封闭时,空调送出的风首先送到冷通道内。此时由于冷通道被封闭,空调送进来的冷风不能直接通过上部散出去,只能通过服务机柜然后流到热通道中。这样可充分利用冷风,降低服务机柜的温度,不仅提高送风效率,充分利用冷量,起到节约能源作用,温度分布更加合理,室内温差减小。模拟表明,冷通道封闭的情况下,机房的温度分布较为理想.
  • 摘要:通过现场研究以及试验验证了高温型铅酸电池、锂电池可大大降低蓄电池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若这些蓄电池有效使用,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铅酸类电池的7~8倍,也就是说同样重量的电池,铁锂电池可以放出7~8N瓦时能量。在机房或机柜空间不够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优先选用铁锂电池,耐高温型电池优先应用在没有空调的户外机柜、RRU机柜及其他不能安装空调的机房或基站。有空调的机房或基站,可以应用高温型铅酸电池,但首先需确认通信主设备及传输设备所能允许的温度范围与高温电池的运行范围相匹配。
  • 摘要:首先阐述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提出的新要求,接着给出适应通信行业发展趋势的后备蓄电池新技术,并进行深入分析,介绍了高温电池、冲压技术电池、高功率型电池、最后得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仍是通信电源用电池的第一选择,未来仍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 摘要:当前,人们对移动业务服务的需求增长强劲,为满足这种需求,移动通信运营商对移动数据网进行加速建设,安装各种服务器等大量的硬件设备,由于移动通信本身的特点,这些硬件设备大量分布于居民区、学校宿舍、办公楼等公共场所,以方便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这些设备的良好运行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所以这些设备的良好运行需要满足一种稳定的供电要求,如果没有电源供应,这些设备就无法进行工作,就不能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每个基站都要有容量相对较大的蓄电池组作为直流备用电源使用,这些蓄电池组是由24节一2V蓄电池组成,因此在移动通信网中有大量一2V较大容量蓄电池。通过对交流不间断系进行设计思路、设计结构、设计电路的改变,对基站蓄电池进行利旧使用,设计出一种低成本投入、低成本使用的新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这种不间断电源可以大量使用,为WLAN提供一种高可靠低成本的供电服务,有效解决因断电原因造成的用户投诉问题,从而提高用户感知,提高网络运行指标.这种交流不间断电源的使用,既可以既满足生产需要,又节约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不间断电压进行一种设计思路的改变,以不间断电源本身使用的成本和效率进行设计考虑转变为以利旧的思路对不间断电源进行设计,克服现有不间断电源投入和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新设计由于所利旧(充分利用旧有资源)的废旧电池具有较大的容量,所以使新设计的不间断电源设备具有较长的后背时间从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摘要:在国家要求加强通信无线网络覆盖与节能减排的形势与背景下,离网基站供电系统的安全、经济、环保等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首先介绍氢储能与燃料电池联合使用的配置方式、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氢储能模式与传统铅酸蓄电池储能模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使用成本,对氢储能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展望其在离网基站的使用前景.正常模式下,太阳能为通信设备供电的同时为铁锂电池组充电,富裕的电能开展电解制氢,并对氢气进行储存。储能分为铁锂电池储能和氢储能两个部分,其中铁锂电池储能主要针对一个充放电周期进行设置,通常仅需满足1天的储能需求。氢储能主要针对连续阴雨天进行设置,满足连续阴雨天时的储能需求。电池组容量大大减少,约为现有容量的1/4~1/3,这与连续阴雨天数有关。当太阳能不可利用时,首先由铁锂电池组为通信设备供电,铁锂电池组满足一个充放电循环周期的储能要求,该模式下并不需要燃料电池工作。连续阴雨天时,利用储存的氢能通过燃料电池为通信设备供电,满足通信设备连续运行的要求。大容量长时期储能更加可行:储氢用钢瓶和罐体具有造价低、使用成本低的优点,该部分的费用仅为传统铅酸蓄电池的1/5左右,可见大容量长时期氢储能在经济上可行,该模式在离网通信基站建设使用中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
  • 摘要:针对通信核心机房供电侧未达到双系统双回路的情况,根据现有低压配电系统情况分别提出改造方案,该方案解决部分现有机房电源及空调系统单路供电的问题,通过方案的建设实施,可以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确保核心机房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 摘要:首先给出能源大数据管理应用前景、面临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能源大数据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数据流程以及该系统的应用剖析,分析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和商业模式,给出能源大数据管理系统的落地应用案例,对这些案例的应用情况进行阐释.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可从海量能耗数据的挖掘分析过程中迅速发现能耗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推荐采取相对可靠的、有针对性的节能降耗措施,完善、优化各级单位的精细化节能手段。各级单位可依据能源管理系统长期汲取的大量可靠的统计分析数据制定能源计划,以及考核标准。减少各级单位节能降耗的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能源管理系统提供的翔实数据信息进行电力成本控制,减少停电时间并优化设备运行。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与各级单位企业ERP系统、网管系统、动环系统及财务系统对接,对能耗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综合提供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解决以往动环系统无效数据堆积产生的企业资源浪费,有效利用已有数据。传统的现场管理、运行值班和检修等工作量大、成本高。能源管理系统的推广实施可以实现物联网远程抄表统一监控,简化能源运行管理,减少日常管理的人力投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 摘要:在通信系统中,一些大型机房,如数据交换中心、通信网络机房等,一般采用在地板下走线、布线的结构.由于这类机房对温度、湿度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机房内设置多台专用、分体式空调.室内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水分(主要是空调加湿器产生的水、室内机冷凝水等),这些水经过排水支管,流经排水总管,最后排放到室外.针对机房专用空调室内机在排水过程中发生漏水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预防并减少空调排水过程中向机房室内漏水、渗水的专用空调排水系统,保障全天候喷淋,以强化制冷效果;能够及时、准确得到连接弯头处漏水信息而报警;当加湿器漏水发生时,能够自动切断进水管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专业机房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 摘要:通过对通信机房空调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总结通信机房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技术发展情况,探索通信机房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通信及数据设备对环境温湿度的耐受能力日益增强,因此通信机房实现高回风温度已经成为可能。提高精密空调回风温度,相应地提升空调出风温度值,当出风温度高于机房环境的露点温度时,空调表冷器处于干工况运行,同时为实现精密空调冷冻水盘管高进出水温提供条件。传统的冷冻水精密空调设计未能结合机房的结构,简单采用标准尺寸进行产品设计定型,不能充分利用机房的高度,因此换热密度较低。最新的壁式空调技术,将机组的设计与机房结构设计紧密结合,将末端冷冻水空调的换热水盘管从机组中脱离出来,直接与建筑结构结合,实现隔墙与换热功能的综合。这样可提高换热密度,降低冷冻水精密空调对机房的面积占用,有效提升机房投资效益和机房运营能效。微模块包含完整的电源、制冷、配电、综合布线、机柜系统、监控系统,是微型的通信数据中心。它具有功能完备、快速部署、弹性规划、按需扩容的特性,能够实现边成长边投资的扩展模式。制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微模块中应用的空调主要采用冷冻水的末端形式,其中,最为成熟的应用是冷冻水列间空调。通过冷冻水列间空调与机柜系统形成的冷通道封闭(或热通道封闭)微模块,实现制冷的精细化,智能控制化,消除大机房环境中容易出现的冷热不均或“局部热点”现象;还能根据不同时段通信设备负载的不同变化,按需提供制冷能力,提升整体系统的效率。此外,自然冷源替代制冷剂等也是发展的趋势之一。
  • 摘要:湖州地区通信基站全年耗电3700万kW·h,其中,约40%电量用于空调制冷,所占比例较大.新型新风冷气机利用水源为制冷源,拥有制冷效果好、耗电量小的特点,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通信基站,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摘要:介绍市电高压缺相现象和空调电气控制系统原理,详细分析高压缺相对空调系统运行的影响,最后指出增加空调电源缺相保护器的必要性.不同的判断,这是不“协调”的。为解决控制器与压缩机系统在发生电源缺相时,对系统外部环境判断不一致的问题,有两种方案:控制器增加对压缩机工作情况的监控与故障诊断手段,此方案涉及到空调系统内部硬件调整和软件升级,比较复杂;在电源输入端增加缺相保护器,在电源发生缺相时,缺相保护器产生一个触发信号,通过控制器的干接点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得到信号后,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产生保护关机动作或者给后台监控系统提供告警信息,及时警示维护人员到现场处理。缺相保护器是空调的可选配件,技术成熟,安装简单。通常变压器的高压缺相更容易导致压缩机开关产生过流保护,而空调其他部件工作正常,从而增加维护人员对空调故障诊断的难度。当机房油机起动发电后,空调系统需要人员到现场维护才能恢复工作,给通信机房环境温度维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空调系统中增加“缺相保护器”后,当发生高压缺相时,可以使空调进入一个可预定的保护状态,方便维护管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