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保险
灾害保险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灾害及其防治、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6711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瞭望、金融与经济、中国保险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2012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等;灾害保险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施绍根、华家鹏、周毅等。
灾害保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711篇
占比:99.58%
总计:36866篇
灾害保险
-研究学者
- 施绍根
- 华家鹏
- 周毅
- 方亮
- 李国芳
- 杜鑫
- 王艳萍
- 等
- 翁小丹
- 苏建健
- 薛万里
- 鲍文
- CUI Shuo
- Jing Yan
- MENG Yinan
- Mingtao Ding
- PAN Xiaojun
- PU Chengyi
- WANG Haiyan
- 丁明涛
- 万里涛
- 三天
- 严国柱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乔迎春
- 于鑫
- 付湘
- 任癸
- 何志扬
- 何志琳
- 何爱平
- 何逸
- 何金峰
- 佘树兵
- 侯兆晓
- 保监会政策研究室
- 傅志军
- 冯春涛
- 冯永才
- 冯维华
- 冯臻
- 刘义志
- 刘兴元
- 刘天雪
- 刘希林
- 刘燕华
- 刘福田
- 刘竹年
- 刘雪琴
- 史俊林
-
-
孔锋;
韩淑云;
王一飞
-
-
摘要:
新发展阶段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战略方向。城市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是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推动城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首先分析了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时代需求,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灾害防治总体需求。其次基于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学术内涵,进一步从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分析了其在新时代的政策和实践内涵。然后全面分析了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对重大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的内在需求及其在物理防御能力、社会防御能力和人文防御能力建设上面临的诸多挑战。最后从共建城市安全共同体的高度,从防御能力层级、城市安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城市决策者应急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建设、基层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
郭丽楠;
袁庆禄;
胡军
-
-
摘要:
灾害保险是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保障手段。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政界与学界加大了对地震巨灾保险的研究与探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使得巨灾保险工作在我国首次确立了重要地位。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巨灾保险”。
-
-
李青山
-
-
摘要:
快速赔付获好评住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龙勒村天仿屯的蓝荣强从没想过自己的房子会出事。由于近期多雨,蓝荣强房子上方发生山体崩塌,被岩石砸塌4间,房屋天井、楼梯、厨房、卫生间及部分家具、家电等都不同程度受损,共造成约4万元经济损失。
-
-
张馨仁;
王瑛;
刘天雪;
陈宇
-
-
摘要:
山洪灾害会给受灾区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房屋脆弱性分析是山洪风险研究的关键部分,而现有山洪灾害建筑物脆弱性曲线研究在数据来源、脆弱性量化、指标选择和曲线精度等方面仍缺少规范和标准.因此,本研究分别从脆弱性曲线的建立方法和多种致灾强度指标两个角度进行总结,为山洪脆弱性研究前景和中国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脆弱性曲线数据通常采用灾情调查数据、模型或实验模拟数据,也可以根据已有曲线进行本地化改进,或者提前调查房屋及内部财产高度的系统调查法.(2)致灾强度指标包括水深、流速、冲击压力、沉积深度等,其中水深和沉积深度脆弱性曲线研究相对较多.脆弱性相对一致的是砖混结构类建筑,100%损毁的致灾强度大约为:流速3.8 m·s-1,冲击压力44.5 kPa,沉积深度3 m.(3)各类建筑结构的脆弱性排序为:木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通过对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不同结构类型房屋损失状况的归纳,本研究认为未来山洪建筑物脆弱性曲线研究可以开展多源数据、多技术、多曲线的集成和共享,中国在修建山区建筑时应多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增强房屋的抗洪能力.
-
-
武淑慧;
李根忠
-
-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伟大构想,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一带一路"倡议共涉及6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并面临严重的气象灾害风险,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部分国家的气象灾害保险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气象灾害保险的发展提供建议.
-
-
王庆文;
解洪涛;
孟宪水
-
-
摘要:
为有效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平阴县玫瑰加工企业积极行动,努力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县各部门也精准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强力保障平阴县玫瑰产业持续性发展。玫瑰产业作为平阴县传统特色主导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平阴玫瑰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余亩,拥有芳蕾、华玫、紫金、惠农、天源等40余家玫瑰加工企业,产品涉及130多个品种,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到25.58亿元。
-
-
吴大明(编译)1;
吕慧2
-
-
摘要:
美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2018年,美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达910亿美元。应急管理是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抓手,而社会各方力量的调动对于促进应急管理工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美国洪水灾害保险制度的实施就是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种形式,有效地缓解了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压力。因此,分析研究美国洪水灾害保险制度,对于促进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
白玛央金;
尼玛卓嘎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许多经济的发展都是由农业支撑.但是目前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方面也面临了许多困难.为保障我国农业能够正常生产,就要总结地方农业气象的实际状况,以此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预防自然灾害,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农业气象防灾措施,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
-
-
Jing Yan;
颜竟;
Mingtao Ding;
丁明涛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委会第四届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面对自然灾害风险时,现阶段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灾害损失补偿方式应是灾害保险.针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灾情特点和灾区恢复重建的紧迫需求,本文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风险与灾害保险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析的汶川地震灾区灾害保险模式——小额保险计划,着重探讨了小额保险计划在汶川地震灾区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小额保险计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和分散由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减轻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
-
-
冯春涛;
赵冉
- 《地质环境管理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灾害保险需要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支持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对国家财政对地质灾害保险补贴的方式予以阐述,最后对我国地质灾害保险补贴方式的选择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设想。
-
-
郑功成
- 《2017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灾种分割、部门分割、政府包办的灾害管理格局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公众风险管理与综合减灾意识淡薄.当前,灾情是基本国情已成为重要共识,应确立灾害治理的理念,从明确灾害治理目标、完善灾害治理机制、让保险业回归保险并成为生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推动灾害管理向灾害治理转型.
-
-
郑功成
- 《2017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灾种分割、部门分割、政府包办的灾害管理格局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公众风险管理与综合减灾意识淡薄.当前,灾情是基本国情已成为重要共识,应确立灾害治理的理念,从明确灾害治理目标、完善灾害治理机制、让保险业回归保险并成为生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推动灾害管理向灾害治理转型.
-
-
郑功成
- 《2017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灾种分割、部门分割、政府包办的灾害管理格局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公众风险管理与综合减灾意识淡薄.当前,灾情是基本国情已成为重要共识,应确立灾害治理的理念,从明确灾害治理目标、完善灾害治理机制、让保险业回归保险并成为生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推动灾害管理向灾害治理转型.
-
-
郑功成
- 《2017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灾种分割、部门分割、政府包办的灾害管理格局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公众风险管理与综合减灾意识淡薄.当前,灾情是基本国情已成为重要共识,应确立灾害治理的理念,从明确灾害治理目标、完善灾害治理机制、让保险业回归保险并成为生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推动灾害管理向灾害治理转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