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橇
火箭橇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航天(宇宙航行)、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9262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测试技术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电子测试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业委员会六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五届救生学术交流会等;火箭橇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魏宗康、刘璠、段宇鹏等。
火箭橇
-研究学者
- 魏宗康
- 刘璠
- 段宇鹏
- 刘军
- 刘建波
- 龚明生
- 余元元
- 王玮华
- 王宝林
- 踪华
- 谢波涛
- 陈东生
- 付良
- 肖军
- 解珍珍
- 刘生炳
- 吕水燕
- 姚冉中
- 徐海燕
- 王磊
- 陈诚
- 付宇
- 张传侠
- 杨子江
- 杨珍
- 章玮玮
- 胡兵
- 范坤
- 薛强
- 郑奎涛
- 陶钢
- 党峰
- 吴军基
- 周学文
- 唐瑞
- 张晨辉
- 张林锐
- 张雨诗
- 朱轶龙
- 李辉
- 王健
- 王晓军
- 田靖军
- 管闯闯
- 董小燕
- 董龙雷
- 赵良玉
- 赵龙
- 郝芬芬
- 闫华东
-
-
王磊;
李泽商;
顾凯旋;
戚晓玲
-
-
摘要:
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高性能结构优化设计是结构设计领域的重要需求,面向火箭橇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对火箭橇试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火箭橇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变密度法建立了火箭橇结构的拓扑优化模型,利用伴随矢量求解了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通过移动渐近线算法驱动了设计变量的更新迭代,最后对拓扑优化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位移约束下的火箭橇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在经济性与安全性方面对火箭橇结构的设计是有效的,拓展了火箭橇结构的设计思路。
-
-
李雪洁;
孙琨;
陈诚;
杨龙龙;
杨经纬;
孙俊红
-
-
摘要:
为解决作为高超声速火箭橇滑靴材料的难熔高熵合金WNbMoTaV在应用中呈现本征脆性、室温塑性韧性低等问题,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用Ti、Zr、Hf和Sn替换其中易氧化、塑性较差的W元素,来探究替换元素对高熵合金塑性韧性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Ti/Zr/Hf/Sn/W)NbMoTaV合金的7种相形成规律参数和内聚能,确定其都为稳定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进而构建出相应的模型计算了这5种难熔高熵合金的弹性性质。弹性常数、泊松比ν、Pugh比k、柯西压力C_(12)-C_(44)、Zener各向异性系数A^(Z)和Chung-Buessem各向异性系数A^(G)的计算结果表明:(Ti/Zr/Hf)NbMoTaV相较替换W前的强度明显下降,塑性少量提升,各向异性略有下降,但剪切各向异性有所增加,而将W替换成Sn导致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略有下降,各向异性增加,剪切各向异性降低明显。态密度分析得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Ti、Zr、Hf、Sn会造成合金材料的成键稳定性和共价性降低,从而导致基体理论强度下降。此研究可为难熔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改善性能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
赵项伟;
杨珍;
杨洋
-
-
摘要:
为研究火箭橇靴轨接触特性,采用Eluer-Bernouli梁单元对火箭橇橇体进行离散,建立了考虑轨道不平顺度的靴轨非线性接触力模型,通过Newmark-β结合Newton-Raphson局部迭代求解包含靴轨非线性接触力的橇轨动力学方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解的正确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700 m/s速度下,靴轨接触力峰值为2.27×10^(6) N,单次靴轨碰撞时间为0.35~0.45 ms;靴轨碰撞时间与火箭橇航向速度成正比,在700 m/s速度下,橇轨碰撞时间占总时长的26.0%;靴轨接触速度与航向速度平方成正比,若以2.54 m/s作为轨道可承受的最大接触速度,则该火箭橇航向速度上限为820 m/s。
-
-
胡兵;
郝芬芬;
闫华东;
王磊;
贺祥锋
-
-
摘要:
以某型单轨火箭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对比了发动机本体状态和箭橇一体化状态下的模态变化,对模态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发动机本体相比,箭橇一体发动机自由模态一阶固有频率降低8%,约束模态一阶固有频率降低17%,一弯、二弯、三弯振型虽然一致,但弯曲振型耦合有明显的呼吸振型;箭橇一体化发动机模态参数显著改变,后续火箭橇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中应引起重视。
-
-
余元元;
王方元;
王彬;
孙建红;
许常悦;
孙智
-
-
摘要:
目前,火箭橇试验是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重要试验手段,然而强烈的地面与轨道干扰会影响试验的精度,甚至导致试验失败。采用尺度自适应SAS方法和基于铺层算法的动网格技术对不同马赫数下的超声速火箭橇滑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超声速火箭橇的气动力致振机理。采用了数值风洞模拟方法对超声速火箭橇无限空间绕流和仅包含地面的橇体绕流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激波特征。结果表明:超声速火箭橇的头激波传播至轨道和地面时会发生激波反射,反射激波的存在会导致超声速火箭橇产生升力,并带来阻力的略微增加;反射激波与轨道扣件的周期性碰撞使得其尾迹区具有非定常特征;火箭橇的气动力激励振动频率与尾迹波动频率一致,即气动力激励振动对非定常尾迹具有锁频现象。此外,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表明气动力激励振动存在谐声现象,这与锁频现象密切相关。
-
-
杨依峰;
周人歌;
吴乔;
张衷之;
陈浩
-
-
摘要:
火箭橇试验具有可重复、可回收、便于观测等优点,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性能测试的重要试验手段之一.但是,火箭橇试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面效应和橇体干扰.针对该问题,国内外专家对亚声速和超声速火箭橇试验流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跨声速火箭橇试验复杂流场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以单轨火箭橇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对火箭橇跨声速复杂流场进行了研究.
-
-
杨依峰;
周人歌;
吴乔;
张衷之;
陈浩
-
-
摘要:
火箭橇试验具有可重复、可回收、便于观测等优点,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性能测试的重要试验手段之一。但是,火箭橇试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面效应和橇体干扰。针对该问题,国内外专家对亚声速和超声速火箭橇试验流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跨声速火箭橇试验复杂流场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以单轨火箭橇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对火箭橇跨声速复杂流场进行了研究。
-
-
陈亚奇;
朱轶龙;
付宇
-
-
摘要:
针对高速运行条件下的火箭橇结构安全性和橇载设备的结构安全性评估问题,设计了橇载振动测试装置,获取了振动测试曲线;通过对光电探测组件和天线安装板测量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结构设计的改进方法,提高火箭橇试验的安全性。
-
-
赵卫星;
余远锋;
闫华东
-
-
摘要:
分析了高超声速火箭橇橇体在运动中所涉及的气动热计算问题,对于8Ma以下的气动热问题,介绍了量热完全气体与热完全气体热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不同速度下两种气体的热力学参数变化情况,在低马赫数时,两种气体计算结果的差别不大,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两种气体计算结果的差值增大。对于8Ma以上的气动热问题,介绍了高温真实气体的气动热计算方法,为高超声速火箭橇的气动热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
-
肖军;
章玮玮;
耿强;
薛强;
査钊
-
-
摘要:
针对火箭橇水刹车高速入水时水载荷大易发生结构破坏的问题,对不同截面水刹车的入水载荷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流固耦合软件对圆管形和三角形截面水刹车入水载荷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了6种不同工况下水刹车入水时加速度响应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形水刹车入水载荷较小,能有效降低水刹车入水时橇车结构应力,适用于高速橇车安全回收使用。研究结果可为火箭橇高速水刹车研制提供参考。
-
-
-
党峰;
王昆仑;
陈诚;
范坤
- 《陕西省兵工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现阶段火箭橇试验需求,设计适用于不同类型火箭橇试验的几类火箭橇推力释放装置,并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关键位置的详细计算,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验证.同时,根据火箭橇试验实际应用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
-
刘军;
Liu Jun;
李磊子;
Li LeiZi
-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业委员会六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火箭橇试验是指将试验件安装在专用滑车上,用固体或液体发动机作为动力,沿高精度轨道高速滑行的模拟试验,主要用来评估被试产品在高速度、高加速度情况下的技术成熟度.为得到可控的运动轨迹需对火箭橇空气动力特性开展深入研究,其中气动阻力系数分析是其中重要研究内容之一.rn 通过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分析以及利用经验值对单轨火箭橇气动阻力系数进行估算,再应用CFD方法(主要应用NUMECA软件对火箭橇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仿真)开展数值模拟,最终结合真实火箭橇试验数据开展综合对比分析,从而为同类型火箭橇气动阻力系数取值方法技术研究提供帮助.
-
-
-
齐晓
-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业委员会六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在火箭橇滑轨上进行滑车抛伞试验,对阻力伞性能进行测试,在国内外都是创新,因其安全性高、方便性强、成本低等特点,将有越来越多的伞类试验在滑轨上进行.对伞摆角的测量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本文对单台车载相机测试布局进行研究,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伞绳上的标识实物点进行局部拍摄,将像点坐标换算到特定的空间平面上,构成一个虚点,利用镜头节点、标识实物点、虚点共线条件,采用解析法解算标识实物点的空间坐标,进而计算出伞绳的摆角.
-
-
-
党峰;
解珍珍;
王一琰;
陈诚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火箭橇结构特性和应用前景,研究在火箭橇设计中采用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替代原有钢结构材料,从而大幅度降低火箭橇试验始质量,提高火箭发动机推重比.另一方面,通过研究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耐磨、耐高温、减振等特性,结合火箭橇试验环境条件,对火箭橇关键零件材料进行优化研究,同时对于振动环境要求较高的火箭橇试验,利用轻质材料减振的特性,对被试品进行减振安装,提高火箭橇橇载环境适应性,拓展火箭橇试验领域.
-
-
谢波涛;
党峰;
徐海燕;
吕水燕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目前的火箭橇气动阻力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几组典型橇体的结构变化带来的气动阻力的改变,结合目前的气动认知,简要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橇体结构改变量与气动阻力改变量并不一定成绝对正比,气动阻力对橇体的敏感性不仅仅局限于结构件的增减,更多的在于结构件在火箭橇中的位置关系,结构件科学的优化设计位置,使得整个橇体的气动阻力就更为符合设计需要;在相似的火箭橇试验中合理优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可借鉴性,也为后续火箭橇试验提供保障.
-
-
-
徐海燕;
谢波涛;
吕水燕;
徐健
- 《陕西省兵工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根据2.5Ma左右速度下的红外导引头火箭橇试验中导引头表面产生的气动热不能对其外壳产生结构变形或者出现烧蚀现象的特点,结合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和橇体结构的复杂性,本文选用松流-热-固耦合方法分别对2.5Ma速度下,自由飞行红外导引头的气动加热和带橇飞行的红外导引头的气动加热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计算得出导引头便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