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渗流特性

渗流特性

渗流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9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水利工程、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42023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渗流特性的相关文献由1332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祥国、岳湘安、朱岳明等。

渗流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0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7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42023 占比:99.22%

总计:42355篇

渗流特性—发文趋势图

渗流特性

-研究学者

  • 卢祥国
  • 岳湘安
  • 朱岳明
  • 谢坤
  • 邬爱清
  • 侯吉瑞
  • 季岩峰
  • 詹美礼
  • 付宏渊
  • 倪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易欣; 任瑶; 肖旸; 陈安明; 张琳
    • 摘要: 煤层开采深度增加导致地温和应力增大,影响了煤样裂隙发育和渗流特性。为了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煤岩渗透过程中形变及渗透性变化特征,采用MTS815测试系统测试了50、100°C下6组煤样的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结果表明:温度为50°C时煤样抗压强度随围压增加而增加,4 MPa围压作用下煤样峰值偏应力达3.6 MPa,煤样轴向、环向应变均达到2%以上,表现出较高的延展性;温度为100°C时煤样抵抗变形能力下降,随围压增加,其峰值偏应力增加至4.9 MPa,煤样应变增长的速率加快;围压4 MPa、温度100°C时,煤样峰值渗透率达到3.5×10-11 m2;煤样加载过程中原始和新生裂隙扩展,孔隙连通性增强形成复杂的裂隙网络,热力效应使煤样渗流裂隙体积增加,渗透率增加。
    • 张凯; 郭俊廷; 滕腾
    • 摘要: 神东矿区基岩弱胶结特性显著,岩体遇水后的软化和渗流特性是煤炭地下开采顶板注水软化治理、突透水事故防治、煤矿地下水库建设等工程领域的共性和基础性难题。针对神东布尔台矿弱胶结砂质泥岩,系统开展了岩石吸水、单三轴压缩、巴西劈裂和渗流等试验,获得了自然和饱水状态下的砂质泥岩力学参数与拉压变形、渗流曲线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弱胶结砂质泥岩的水岩固体软化效应、流体传质效应显著,在相关的地下工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具体如下:①弱胶结砂质泥岩吸注水后塑性明显增强,软化效果显著,岩石抗压强度减小29%~57%,围压越小,软化效果越明显;不同围压下弹性模量均减小25%~30%,随着围压的增大弹性模量的减小量有增大趋势;在低围压下,泊松比增大效果显著,在高围压下,泊松比变化不大;岩石三轴压缩破坏峰后跌落应变增大12%,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单轴抗拉强度下降66%;②试验所用神东矿区布尔台矿顶板砂质泥岩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约为1/10,且岩石吸水后该比值基本保持不变;③弱胶结砂质泥岩的水渗过程易导致裂缝通道局部的崩解,渗透率随注水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渗透率随裂缝通道的崩解而瞬时减小。研究结果为揭示神东矿区弱胶结砂质泥岩水岩耦合力学特性和开展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刚; 李艳青; 刘世民; 李怀兴; 商荦真; 陈建
    • 摘要: 低渗煤体微观渗流特性研究对煤层注水增注、防治瓦斯灾害具有重要价值,物理模型仿真试验是开展此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研究煤体孔隙微观尺度下液体的初始渗流特性,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制作替代煤体孔隙的等效毛管束模型,构建了微观渗流可视化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孔隙尺寸、不同流体的渗流模型试验,分析了渗流流量、渗流压力、孔径尺度、润湿性等多个参量对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渗流过程不同位置孔隙渗流的活跃性差异较大,模型中间位置渗流更活跃;渗流初始流量越大,参与渗流通道数目越多。渗流初始流量与毛细管内流体体积成正比;②初始流量一定时,不同孔径内渗流压力和时间关系相同,即渗流压力随时间增加增大。初始渗流流量越大,体系渗流压力也越大;毛管束内渗流呈现较明显的非线性渗流特征;③不同的模型孔径尺度下,渗流流量与渗流压力关系十分接近;3种孔径尺度的毛管束模型中去离子水的流量和压力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特征,且孔径尺度越小,非线性程度越强;④在流体润湿性的影响上,不同模型孔径的试验结果都表明,润湿性好的流体在毛细孔隙模型中渗流压力更小。相较于孔径尺度,渗流初始流量对流体渗流压力的影响更大。
    • 郐婧文; 鞠野; 徐国瑞; 李翔; 刘丰钢; 贾永康
    • 摘要: 聚合物弱凝胶具有耐盐性好、油藏适应性强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明显等优点,可用于中低渗高盐油藏,油田应用增油降水效果明显。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聚合物溶液与聚合物弱凝胶渗流特性对比,结合稀释后分子聚集体尺寸变化规律分析了弱凝胶与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差异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稀释作用对聚合物溶液和弱凝胶中分子聚集体尺寸影响存在不同变化趋势。对于聚合物溶液,随聚合物质量浓度降低,分子聚集体尺寸减小;与聚合物溶液相反,随聚合物质量浓度降低,弱凝胶中分子聚集体尺寸逐渐增加。在渗流特性实验中,聚合物弱凝胶阻力系数7.22,残余阻力系数18.89,二者绝对值较大且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渗流特性;在后续水驱阶段,聚合物溶液压力呈现下降趋势,而聚合物弱凝胶压力却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 李姝佳; 刘恺德; 郑涵; 姚凯文
    • 摘要: 煤孔隙结构及渗流特性方面的研究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孔隙结构与渗流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技术是由于煤孔隙内含氢原子核受到射频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产生共振现象,由于纵向驰豫时间受分子扩散的影响测量时间较长,因此选用横向驰豫时间更能精确反映煤储层孔隙度;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通过核磁共振弛豫谱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孔径分布、孔隙度、流体分布及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反映其微观孔隙结构信息;且在获取驰豫信号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辅助方法即可实现对煤渗流情况的实时观测。但是核磁共振驰豫谱分布图与其相对渗透率的具体关系还未可知。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建立驰豫谱与相对渗透率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 陈昌盛
    • 摘要: 土工膜是水库坝体防渗及保证抗滑稳定性较为重要的结构,但土工膜破损会危害坝体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某水库拦河大坝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工膜布设位置、不同缺陷尺寸、不同缺陷高度下的坝坡坡体的渗流特征与抗滑稳定性系数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成果:浸润线的高度随着土工膜缺陷高度的增大呈现先变大后变小的变化趋势,方案A时浸润线在饱和区附近有局部的抬高,坝体内部垫层附近局部区域出现贯通,但方案B不存在;缺陷尺寸对渗流量及坝坡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方案A渗流量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方案B渗流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方案A渗流量大于方案B;坡体的稳定性系数随着土工膜缺陷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对于上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方案A明显大于方案B,下游两方案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基本相同。
    • 曹伟伟; 温欣; 张晓彬; 洪学娣
    • 摘要: 为了研究振动频率对含瓦斯煤渗透特性的影响,采用“振动—三轴—渗流”试验装置,开展含瓦斯煤在不同振动频率和瓦斯压力下的渗透试验,并将流固耦合模型代入软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含瓦斯煤的渗透率随瓦斯压力的逐渐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该曲线的克林伯格瓦斯压力临界点在1.0 MPa左右;含瓦斯煤的渗透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加先逐渐变大,当振动频率超过10 Hz后,渗透率缓慢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考虑振动对煤岩的影响,推导出孔隙率与渗透率动态演化方程,代入Ansys模拟软件验证了方程的准确性。
    • 黄昌富; 张帅龙; 高永涛; 吴顺川; 周喻; 孙浩; 王文强; 王悦; 杨文志
    • 摘要: 为研究富水断层破碎凝灰岩在不同轴向位移、围压及渗透压条件下的渗流特性和渗流失稳基本特征,采用破碎岩石三轴渗流试验系统,开展三轴压缩条件下不同Talbot幂指数n的级配破碎凝灰岩渗流试验,得到破碎凝灰岩渗流特性参数及非线性渗流失稳特征,并研究渗流参数随孔隙率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三轴应力条件下,不同幂指数n的级配破碎凝灰岩的渗透参数更加符合非线性Forchheimer关系,拟合度不低于99%。当幂指数n相同时,渗透率k随孔隙率Φ0增大而增大,非Darcy因子β随孔隙率Φ0增大而减小。β因子的绝对值反映了非线性渗流特征的强度,β因子为负值时,极有可能发生渗流失稳突变。2)当幂指数n为0.2和0.4时,级配试样在高应力及高水压条件下存在渗流失稳突变现象,利用雷诺数Re判断破碎凝灰岩试样在三轴应力条件下渗流紊乱程度,得到雷诺数的最大值为12.518。3)在三轴应力条件下,渗透率k随幂指数n和孔隙率Φ0增大而非线性增大,非Darcy因子β相应呈整体减小趋势。级配粒径越细小或孔隙结构越复杂,破碎凝灰岩渗流过程的非线性特征越明显。随着轴向位移与围压增大,渗透率k的量级为10−12~10−13 m2,非Darcy流因子的量级为106~19 m−1。
    • 陈丽君; 何宏; 元福卿; 季岩峰; 徐辉; 马骁锐; 杨远超; 杨宇轩
    • 摘要: 针对胜利Ⅲ类高温高盐中低渗油藏的特点,采用岩心流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质量浓度、分子量和岩心渗透率对耐温抗盐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及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约为350×10μm^(2)时,随着耐温抗盐聚合物分子量和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及最高注入压力均增加,“先突破再降低”趋势也越显著;当分子量高于2.0×10^(7)和质量浓度高于2500 mg/L时,阻力系数快速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增加幅度较小;岩心渗透率越小,聚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及最高注入压力越高;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减小,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呈上升趋势;渗透率约为350×10μm^(2)的岩心,在不影响注入性的前提下,高分子量低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采收率相对水驱提高了13.32%,驱油效果明显优于低分子量低质量浓度和低分子量高质量浓度聚合物。
    • 蔡沛辰; 阙云
    • 摘要: 为揭示土体中水气两相动态渗流机理,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AVIZO-COMSOL交互对接技术,通过水平集(Level Set)方法来研究代表性体积单元(REV)尺度原状花岗岩残积土三维水气两相渗流特性。结果表明:孔隙残余气主要呈块状分布于孔隙边、死角和孔喉突变部位;REV模型孔隙中存在少数主渗流孔道,其普遍有着孔道宽且笔直的特征;两相渗流速度受孔道迂回程度控制,且存在明显的“优势通道”,其中主渗流通道平均流速比模型整体高47.26%;驱替阻力最大出现在孔隙壁面处,且孔道越窄,阻力越大。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原状土孔隙渗流规律提供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