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86069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国社区医师、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2016年浙江省结核病学学术年会等;活动性结核的相关文献由27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晶、张文宏、王森等。

活动性结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6069 占比:99.98%

总计:486171篇

活动性结核—发文趋势图

活动性结核

-研究学者

  • 吴晶
  • 张文宏
  • 王森
  • 周克元
  • 曾今诚
  • 林东子
  • 林碧华
  • 梅月志
  • 胡娟
  • 袁耀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向阳; 邓晨希; 刘伟; 吴智超; 王涵; 简丽娟; 葛胜祥
    • 摘要: 目的探究转录组学结果对筛选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宿主蛋白靶标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全血中FCGR1A、DUSP3、SEPT4和BATF2蛋白的差异。对于差异蛋白,使用160份活动性结核和116份非结核进行验证。结果在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患者队列中,活动性结核患者全血FCGR1A蛋白水平为2.424 ng/mL,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154 ng/mL(Z=-2.979,P=0.036),其他几个靶标的全血蛋白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验证队列中,全血FCGR1A蛋白水平在活动性结核患者组(3.377 ng/mL)依旧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003 ng/mL(Z=-5.738,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其对活动性结核和非结核肺病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AUC=0.702(P<0.01)。结论宿主转录标志物和其对应蛋白对活动性结核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提示转录组学结果对指导研制宿主免疫检测试剂指导价值有限。
    • 王文坪(综述); 刘泉波(审校)
    • 摘要: 随着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认识的加深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PID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病率增高,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等治疗的人群数量增加,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也逐渐上升。儿童严重结核病多发生在PID患儿中[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20~30倍[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使感染结核风险较正常人增加20~74倍,病死率升高[3]。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及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中的牛型分枝杆菌的毒力较低,属条件致病菌,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发病率升高,且常难以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相鉴别[1]。
    • 岳英; 漆沄; 黄婷婷; 马婷婷
    • 摘要: 目的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后并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21年2月于外院行IVF-ET妊娠后并发活动性结核就诊于本院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28.29±2.33)岁,不孕年限2~10年,原发性不孕者27例(96.4%),5例(17.8%)有2次以上的不良孕产史,20例(71.4%)患者在IVF-ET前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表现为双侧输卵管病变。既往有结核病史以及结核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共7例(25.0%)。28例患者平均发病时间为移植后的(9.89±0.23)周,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气短、阴道流血等。胸部CT主要表现为全肺野的粟粒状、结节状、斑片状以及斑点状渗出阴影。28例患者均给予及时的抗结核治疗,27例预后良好,1例因病情危重死亡。患者妊娠结局显示,25例最终流产,3例经积极抗结核治疗坚持至产后。结论行IVF-ET助孕妊娠后,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可促使静止的结核复燃,发展为活动性结核,且临床表现多为重症结核。临床医师对于高危患者妊娠后应加强监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及预后。
    • 曹景新(综述); 李磊(审校)
    • 摘要: 结核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结核病的传播未能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所有结核感染病例,从而使结核分枝杆菌在社区内继续传播。为实现对结核病更有效的控制,迫切需要开发低成本、微创、非痰、高度敏感和特异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生物标志物。该文主要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产生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艳华; 王若; 杨秉芬; 曹志红; 翟斐; 孙雯娜; 苏瑾文; 俞珊; 程小星
    • 摘要: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 RN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PRDM1和GAT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诊断能力。结果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69.27,P<0.0001;H=37.97,P<0.0001)。PRDM1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7,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1%。GAT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1,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70.97%。PRDM1和GATA2联合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诊断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1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RNA表达水平是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者的潜在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辅助诊断。
    • 周洋
    • 摘要: 目的 分析观察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为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施干预,观察组则通过个体化护理实施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等。结果 (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3周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 0.05),护理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 0.05),护理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P <0.05)。(4)观察组(0)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8例,占比为18.60%)更低(P <0.05)。(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35/41)](P <0.05)。结论 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在护理之中通过个体化干预方法实施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以充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 孙娜; 姚聪; 沈芯; 王军; 袁纯辉; 向贇
    • 摘要: 目的 探究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颗粒酶B(GrB)水平对儿童活动性结核(ATB)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儿童医院86例儿童,[ATB 26例、结核潜伏感染(LTBI)20例、非结核病对照(Non-TB)20例,健康对照(HC)20例],ELISA检测ESAT-6/CFP-10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GrB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GrB和干扰素-γ(IFN-γ)的CD4+T、CD8+T细胞比例.结果ESAT-6/CFP-10刺激后结核组特异性Gr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且LTBI组显著高于ATB组(P<0.001).CD4+T、CD8+T细胞均可分泌GrB.结论 结核特异性GrB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的鉴别诊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赵云霞
    • 摘要: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改善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患100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等改变。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EV_(1)、FEV_(1)/FVC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患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突出,既能够明显改善病患肺功能,还可以减少其再住院率,并提高病患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 冉仁玉; 李奎
    • 摘要: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相关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血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及细菌学4个方面的信息.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免疫功能低下组和正常组.单因素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免疫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外结核、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a1球蛋白和β1球蛋白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OR=1.094,95%CI:1.041~1.151,P<0.001)和β1球蛋白水平(OR=1.508,95%CI:1.013~2.244,P=0.043)是CD4+T淋巴细胞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白蛋白和β1球蛋白可预测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62 g/L、82.50%、47.18%和3.81 g/L、53.75%、68.72%.结论 白蛋白和β1球蛋白降低是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大使用价值可能是支持性的诊断作用.
    • 洪佳; 李汛
    • 摘要: 目的 通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活动性结核生物标志物,提高活动性结核诊断效率.方法 登陆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芯片GSE19491、GSE25534和GSE31348.采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对GSE19491和GSE25534两组芯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活动性结核感染与正常组织或潜伏结核感染(LTBI)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取交集获取核心基因.通过Metascape进行核心基因功能分析,并通过STRING 11.0进行核心基因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提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GSE31348芯片中核心基因的表达数据,验证核心基因作为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差异分析取GSE19491和GSE25534两组芯片交集基因,该研究共获得核心基因13个,包括AIM2、ANKRD22、BATF2、C1 QB、CARD17、CD274、EPSTI1、ETV7、FCGR1B、GBP1、GBP5、P2RY14和RSAD2.通过功能富集,发现这些核心基因的功能主要与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对γ-干扰素的反应、适应性免疫和细菌感染反应等相关,而信号通路为固有免疫中的NOD样受体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验证这些核心基因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核心基因表达水平在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在抗结核治疗后26周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该研究所筛选出来的核心基因AIM2、ANKRD22、BATF2、C1 QB、CARD17、CD274、EPSTI1、ETV7、FCGR1B、GBP1、GBP5、P2RY14和RSAD2能够作为反映活动性结核的指标,将这些标志物结合,临床有望提高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