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89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佛教文化、中州学刊、敦煌学辑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等;《洛阳伽蓝记》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光全、赵莉、牛太清等。

《洛阳伽蓝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23.1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89 占比:76.74%

总计:1419篇

《洛阳伽蓝记》—发文趋势图

《洛阳伽蓝记》

-研究学者

  • 孟光全
  • 赵莉
  • 牛太清
  • 化振红
  • 姚伟
  • 吴晶
  • 杨柳
  • 王柳芳
  • 石媛媛
  • 袁洪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新中; 王霏
    • 摘要: 佛教文献作为人类较早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知识形式,保留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就佛教所影响到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而言,三种佛教文献为丝绸之路城市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有价值的信息。关于佛教教义的《大日经》类经典文献蕴含着佛教,特别是密宗的宇宙世界观和城市理念,对分析受密宗影响地区的城市规划、寺院布局及佛塔造型很有助益;佛教史地文献《洛阳伽蓝记》为研究佛教城市生活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样板,还为进一步分析佛教兴衰与城市兴衰的关系给以启发;《大唐西域记》等游记传记类佛教文献则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城市史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据此还可发现一些古代城市遗址。
    • 李煜东
    • 摘要: 关于《洛阳伽蓝记》作者杨衒之是否曾任秘书监,学界尚有争议。道安《广弘明集》引傅奕《高识传》称杨衒之“元魏末为秘书监”。杨衒之北魏末任奉朝请,故元魏末当指东魏末。曹道衡指出,常景和魏收分别在普泰初(531)至武定六年(548)和武定七年(549)八月至魏齐禅代任秘书监,杨衒之只能在武定六年至七年间任职。但武定五年(547)杨衒之仅为五品抚军司马,两年内就升为三品秘书监,可能性极小(曹道衡:《关于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曹道衡已切近实质,惜尚未坐实。
    • 翟鸿菲; 杨占武
    • 摘要: 《洛阳伽蓝记》是中古时期佛教史籍,口语程度较高,书中有大量的反义复合词,具有较高的语料研究价值。《洛阳伽蓝记》中有54例反义复合词,其中34例来自上古汉语,占比62.9%。8例为上古时期的反义复合词,但义项有所发展。12例是在中古时期新产生的词。这些反义复合词中,词语和义项消亡数量最多的是中古时期产生的反义复合词,词语和义项保存数量最多的是上古时期产生的反义复合词。
    • 席格
    • 摘要: 从书写是“人”“地”关系建构的重要方式看,《洛阳伽蓝记》可谓杨衒之抒发北魏洛阳“恋地情结”所促成的“恋地书写”的审美结晶。北魏洛阳作为拓跋鲜卑南迁塑造正统而营建的都城,与杨衒之所秉持的华夏正统价值观念和以都城为核心的天下观念内在契合,从而赢得他的深度认同。因此,杨衒之在洛阳为官生活期间,在都城空间对他产生情感激发和他主动感知洛阳空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与洛阳形成了深挚的情感关联。当北魏灭亡后杨衒之重返故都遍览洛阳丘墟时,这种情感关联跃升为“恋地情结”。在抒发“恋地情结”和载录故都辉煌历史意识的共同促使下,杨衒之采用“记”体与“合本子注”体例相结合的书写形式,将人文地理性书写、情感书写与生存经验书写等有机融入《洛阳伽蓝记》中。《洛阳伽蓝记》通过全景式再现北魏洛阳,保存了都城规建、佛教传播、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学艺术等足以补证史书的珍贵史料,同时自身也因诗情、赋笔与史识的结合而成为北朝文学的代表作,从而展现出多元敞开的价值。
    • 王睿; 睡大宝(图)
    • 摘要: 我的爷爷常常指着他书架上的古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还说家里的这本《洛阳伽蓝记》跟别处的不一样,里面藏着宝藏呢,一定要好好保管才行。于是,我决定来一次大胆的寻宝之旅。
    • 吴雲燕
    • 摘要: 燕山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张国风先生的《太平广记会校》,是当前《太平广记》版本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内容丰富,而校勘失误在所难免.以《太平广记》所引《洛阳伽蓝记》为中心,重点考察了《太平广记会校》中存在误校和失校的文字共8条.
    • 曹明法
    • 摘要: 读宋春丹的《北大中文系五五级》,知道了这样一件事:北大中文系教授魏建功是音韵学权威,曾主持编纂了《新华字典》。他戴一副眼镜,不苟言笑,走路急匆匆的,像赶着做什么事。有一次,他给大一新生讲《洛阳伽蓝记》。他逐字逐句地讲解,神情专注,十分投入,一会儿摘下眼镜,一会儿又戴上去。正讲得动情时,突然停住了。他抬起头,扫视教室,格外平静,又十分自然地说:“这一句我讲不了。我的老师就没弄懂,怀、疑是掉字了,我自然未便硬讲。”学生们一片愕然。
    • 樊星
    • 摘要: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写道,北魏年间孝文帝为推动鲜卑的汉化与文治,迁都洛阳,没想到"南迁的鲜卑贵族,尽是锦衣玉食,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如《洛阳伽蓝记》中所记,"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钱穆感慨道:"汉、晋以来,诸王豪奢未之有……此等汉化,岂孝文帝所想望!"结果朝政腐败,激起兵变,国运转衰。
    • 刘跃进
    • 摘要: 一杨衒之与《洛阳伽蓝记》杨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羊衒之"。羊字疑误,《四库全书总目》辨之。《新唐书·艺文志》作"阳衒之"。周延年《杨衒之事实考》补证此说曰:详考《北史》及《魏书》,杨氏达者无北平籍,而《魏书·阳固传》:固字敬安,北平无终人,有三子,长休之,次诠,三未详。
    • 王修竹
    • 摘要: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抚军司马杨衒之在战后重归故都洛阳,因感慨时局变迁物是人非,为追忆昔时佛教盛景所作的一部集佛教、历史、地理、文学于一体的经典著作.由于详细记叙旧时见闻以及对佛教文化,因其所记载内容的详实性使得其在北魏佛教文化研究领域成为第一手资料.文章主要研究《伽蓝记》中的异构字,通过考察其在其他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及根据上下文意义,推断出原文本字及产生文字异变的原因.最后认为,《伽蓝记》异文中异构字产生原因多样且数量众多,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可考性,对异构字产生原因的研究和对佛经整理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