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68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北方论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黑龙江史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古籍整理研究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郡斋读书志》的相关文献由13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月霞、杨大忠、郝润华等。

《郡斋读书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8.8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468 占比:91.01%

总计:1613篇

《郡斋读书志》—发文趋势图

《郡斋读书志》

-研究学者

  • 孙月霞
  • 杨大忠
  • 郝润华
  • 顾宏义
  • 黄强祺
  • 崔广洲
  • 张新民
  • 李剑国
  • 毕鲁燕
  • 熊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必应; 郝永
    • 摘要: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为“目录之冠”而受后儒宗仰,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功用之外,《郡斋读书志》在目录编排、点论发凡之间,亦蕴含着晁公武的文学思想,而诗学观为其中重要部分。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论诗有自家方法:一是知人论世,坚持文学与世情的结合;二是论诗及人,强调诗品与人品的融贯;三是兼顾文采,主张情感与文采的互补。在论诗主张上:一是以学力论诗,推崇通才类型诗人;二是追求革故出新,注重时代诗风之转变;三是强调真情实感,反对绮靡纤弱习气;四是不拘一格,能够多种诗歌风格并举;五是同而有异,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兼容。
    • 馬楠
    • 摘要: 《郡齋讀書志》杜鵬舉本與姚應績本均非晁公武晚歲罷退歸家、從容修訂之作。考察《郡齋讀書志》著録建炎以來著述、刊本,杜本著録下限約在紹興二十一年,姚本稍晚,但主體内容在紹興末年亦已穩定。孝宗隆興以後著述、刊本,乾道年間晁氏家族著述、刊本,以及晁公武第二次校勘蜀石經的成果,在杜、姚二本中均無體現。《郡齋讀書志》可視作高宗時期四川地區圖書流傳、收藏的總結,與兩浙、淮南、江南、福建等路圖書刊刻、收藏情況多有不同,大量神哲徽欽四朝著作、四川地方文獻與晁氏家族相關文獻爲《宋史藝文志》所不載。《郡齋讀書志》與淳熙五年《中興館閣書目》也不存在體系性的關聯,並不能作爲研究《宋史藝文志》的參考。
    • 刘跃进
    • 摘要: 一杨衒之与《洛阳伽蓝记》杨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羊衒之"。羊字疑误,《四库全书总目》辨之。《新唐书·艺文志》作"阳衒之"。周延年《杨衒之事实考》补证此说曰:详考《北史》及《魏书》,杨氏达者无北平籍,而《魏书·阳固传》:固字敬安,北平无终人,有三子,长休之,次诠,三未详。
    • 翟新明
    • 摘要: 文论著作在唐代书目中依附于总集类,至北宋书目中始以文史类的设立而宣告独立,但文史类中多数仍杂有史评著作,造成史部与集部著录标准的混淆.袁本《郡斋读书志》则取消文史类,将其文献分置史评类与别集类.从书目类别发展来看,晁公武对文史类的取消似乎是一种倒退,但史评类的设置却又是对文史类类名与文献著录不合理的有力修正.事实上,《郡斋读书志》有着动态发展的成书过程,文史类的取消只能代表此目初期的部类设置理念,后期衢本《郡斋读书志》对文说类的设置才真正使文论著作得以独立.与此相随,从强调类例到强调评论得失的著录标准的变化,也反映出校勘学背景下刊误之作的发展趋势.
    • 赵梓含
    • 摘要: 本文以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为例,探讨其小说分类产生的新特点,以及其将“诗话”归入“小说类”的新变化,并论述其分类的完善与不足之处。不仅有助于探讨《郡斋读书志》与前代目录书籍关于小说的不同分类方法,也可由此探讨宋代的小说观念,浅析其成因。
    • 王天然
    • 摘要: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成書問題前賢多有關注,其中以王重民、陳樂素、孫猛三家説發表較早且具代表性。孫説發表後,學者多信從。然該問題中實有疑義,似尚未完滿解決。本文重理此題後認爲:前賢所謂晁公武晚年居家從容增訂此書,或與事實存在出入;杜鵬舉四卷本主體内容於紹興二十八年七月之後至紹興三十二年晁氏還職瀘州之前已基本穩定,刊成時間則大約在紹興三十二年六月稍後;姚應績二十卷本的主體内容於乾道六年晁氏第二次校勘蜀石經之前也已基本穩定。以此爲基礎,文末進一步討論了晁志著録之書何以迅速積聚,以及其中刻本與抄本比例的可能性,嘗試結合南宋初葉的文化重建,推進對晁志及相關書籍史問題的認識:迅速積聚起突破萬卷的書籍,地域應是極爲重要的因素;其中蓋以抄本爲主,則與文化重建過程中迅速增益書籍種類的迫切需求相吻合。
    • 刘学伦; 潘美月
    • 摘要: 四川是宋代三大刻书中心之一.蜀地是否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造成书籍流通不易,所以才需自行刻书以供自足,进而间接促使蜀地刻书兴盛?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书中所记的版本,《郡斋读书志》的"蜀本"未必较其他刻本多,《直斋书录解题》的"蜀本"也不比其他版本少.显见蜀地并未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需刻书以供自给,也未影响书籍的流通.蜀刻本也未因相同的原因而无法流通至他处.
    • 陈才智1
    • 摘要: 近撰《香韵诗情——古典诗词与香道之缘》,留意到咏香诗词里,“博山”一词屡见不鲜,然多有误解,有待溯源辨流,正名求实。先从称引较多的《陈氏香谱》说起,宋人陈敬《陈氏香谱》卷四“博山香炉”一则,引《事物纪原》云:“《武帝内传》有博山炉,盖西王母遗帝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按,《事物纪原》为宋人高承所撰。其原文是:“《黄帝内传》有愽(博)山炉,盖王母遗帝者。盖其名起于此尔。汉晋以来盛用于此。”(《事物纪原》卷八,明弘治十八年魏氏仁实堂重刻正统本)《黄帝内传》一卷,所记主要为黄帝时政迹及其神话传说,据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为秦汉间方士伪托,“铿(一作钱)得之于衡山石室中,后至汉刘向于东观校书见之,遂传于世”(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下)。《汉武帝内传》,相传为汉班固所撰,检明《正统道藏》本,未见有关博山炉或博山之记载。可见《陈氏香谱》所云,为张冠李戴之误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