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法乐四联症

法乐四联症

法乐四联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4574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2011冬季学术研讨会、山东省第九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等;法乐四联症的相关文献由109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广福、姜冠华、李守军等。

法乐四联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4574 占比:99.80%

总计:174920篇

法乐四联症—发文趋势图

法乐四联症

-研究学者

  • 张广福
  • 姜冠华
  • 李守军
  • 刘迎龙
  • 梁家立
  • 汪曾炜
  • 张仁福
  • 李凡东
  • 李新民
  • 闫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靖男; 万俊义; 潘湘斌; 张戈军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因“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17年,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于2020年12月4日入住我院。患者曾于1993年在我院行法乐四联症外科矫治术。经胸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重度狭窄[峰值压差77.4 mmHg(1 mmHg=0.133 kPa)],三尖瓣中量反流,右心室重度扩大。
    • 张帅; 刘蕾; 樊迪; 陈娇阳; 任哲; 贺新建
    • 摘要: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右心室四腔心及两腔心结合评价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及TOF患者术后早期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TOF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正常儿童50例为对照组,应用STI记录TOF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及对照组右心室四腔心、两腔心整体纵向应变及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4、GLS2、RVGLS)。将RVGLS作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单因素分析检验可能影响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量与RVGLS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TOF术后早期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TOF术前及术后各组GLS4、GLS2及RVGLS均低于对照组水平。术后1月GLS4较术前减低,术后6月即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月GLS2及RVGLS较术前减低,术后6月仍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年可恢复至术前水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及术前血氧饱和度是影响TOF术后早期RVGLS的独立因素。结论:STI技术右心室四腔心及两腔心结合可较全面地监测TOF术后右心室心肌整体应变的变化。跨环补片及术前血氧饱和度与术后早期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有关。
    • 龚丁旭; 张本青; 林野; 马凯; 刘锐; 闫军; 花中东; 胡盛寿; 李守军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单中心11年法乐四联症患儿围术期结果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法乐四联症就诊于我院首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研究分析患儿病变特征、手术方法的选择、围术期结果及变化趋势.结果:共入选法乐四联症患儿3952例,其中男性2410例,中位年龄11.52(7.56,22.80)个月,身高74(68,84)cm,体重9(7.7,11.4)kg.行一期根治术的患儿为3818例(96.61%),选择分期根治患儿98例(2.48%),姑息手术患儿36例(0.91%).围术期死亡患儿共36例,死亡率为0.91%,延迟恢复(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4天)的患儿为65例(1.64%).根治术患儿采用非跨环补片比例从46.48% 上升至50.88%,年患儿总数从446例下降至230例,患儿年龄从14.64个月下降至9.84个月.为明确患儿年龄下降是否影响围术期结果,将近5年结果与前6年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择期手术的患儿年龄下降后,死亡率、延迟恢复比例无增加,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未延长,术后补救性侧支封堵比例下降.结论:法乐四联症患儿手术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本中心患儿数量逐年减少,非跨环根治手术比例上升,择期手术年龄下降.尽早手术治疗能使更多患儿获益.
    • 张秉权; 刘永熙; 邓宇; 曾庆思
    • 摘要: 目的:研究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冠状动脉脉异位起源的MSCT分类对手术复杂程度的预判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所有患儿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圆锥动脉干畸形、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类型及数量.对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发生率及构成比分别采用行×列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对手术复杂程度相关指标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与手术结果对照探讨术前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手术复查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共520例,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者91例,平均发病率为17.5%,其中肺动脉闭锁(PA)23例,大动脉转位(TGA)27例,法洛氏四联症(TOF)11例,永存动脉干(PTA)9例,右室双出口(DORV)21例.在本组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不同类型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中单冠状动脉(SCA)最多,占61.53%,其次为对侧冠状动脉或无冠窦起源(OO)占23.07%,冠状动脉多发起源(MO)9.89%,冠状动脉高位起源(HO)4.39%,冠状动脉肺动脉起源(PO)最少,占1.09%.采用行×列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值为27.859,P=0.033,说明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冠脉异位起源构成比不全相同即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与冠脉异位起源有关联性.本研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TA(39.13%)>TGA(28.12%)>DORV(22.10%)>PA(17.16%)>TOF(6.35%).Logistic回归显示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对侧冠状动脉或无冠窦起源联合对手术复杂程度有最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MSCT诊断可有效预测手术复杂程度;当心脏MSCT诊断大动脉转位或者右心室双出口时,因涉及动脉调转术而致手术复杂程度增加,如果合并单冠状动脉或对侧冠状动脉异位起源,近端冠状动脉的游离、松解难度增大致动脉调转术中冠状动脉移植失败的风险增加,影响预后;术前必须明确圆锥动脉干畸形类型及伴发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类型,详细了解冠状动脉起源及其近段走行状态,降低冠状动脉移植风险及改善预后.
    • 肖燕
    • 摘要: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阿县人民医院20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同时产前检查或尸检结果与产前超声进行对比.结果:20例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中,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8例,右心室双出口 7例,大动脉转位 2例, 肺动脉闭锁3 例.10例引产并经病理解剖证实. 1 例法洛四联症并肺动脉闭锁误诊永存动脉干,1 例右心室双出口误诊为大动脉转位.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大部分圆锥动脉干畸形对孕妇选择是否终止妊娠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杨亚利; 朱国松; 容雄飞; 邱林
    • 摘要: 目的 评价针药平衡麻醉对患儿体外循环(CPB)下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转归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期CPB下TOF根治术患儿100例,年龄3~8岁,体重9~24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针药平衡麻醉组(ADBA组)和常规麻醉组(CA组),每组50例.ADB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疏密波型、频率2/100 Hz、电流强度6 mA、脉冲宽度0.2~0.6 ms),持续刺激百会、双侧内关、合谷和郄门穴,直至术毕;CA组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并于相同穴位上只贴电极片不进行电刺激.于术前30 min (T1)、手术30 min时(T2)及术后1h (T3)、1 d (T4)、2 d(T5)、3 d(T6)和5 d(T7)时,采集静脉血样,检查血常规,并采用EHSA法测定血浆IL-6、IL-8和TNF-α的浓度.记录住院时间和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CA组相比,ADBA组T2-7时血浆IL-6、IL-8、TNF-α的浓度和T4-7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针药平衡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CPB下TOF根治术后转归,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贾爰; 罗启鹏; 李轶楠; 康文英; 袁素; 晏馥霞
    • 摘要: 目的 从术后转归角度,评价pRIFLE标准、KDIGO标准用于诊断小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急性肾损伤(A KI)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选择8岁以内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375例,分别依据pRIFLE和KDIGO标准,诊断患儿术后AKI发生情况及其分级,对预后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死亡率等),比较不同AKI分级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两种不同标准诊断AKI时,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14 d)的危险因素.对采用KDIGO标准诊断为非AKI的患儿,进一步采用pRIFLE标准确认,并对诊断为AKI和非AKI患儿的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标准诊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AKI时,其发生率分别为56.8%(pRIFLE标准)和40.0%(KDIGO标准).根据两种标准诊断的AKI均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非AKI(AKI 0级)患儿相比,AKI患儿预后各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死亡率)的水平均升高(P<0.01).KDIGO标准诊断为非AKI的225例患儿中,根据pRIFLE标准诊断AKI 63例和非AKI 162例,而AKI和非AKI患儿的术后转归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术后转归角度评价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AKI的诊断,pRIFLE标准的灵敏度偏高,而KDIGO标准的准确性更优.
    • 摘要: 二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消炎痛(吲哚美辛),阿斯匹林(阿司匹林),维甲酸(维A酸),甲喋呤(甲氨蝶呤),洗必泰(氯已定),大环内脂类(大环内酯类),川穹(川芎),酒精(乙醇),甲状腺机能(甲状腺功能),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帕金森症(帕金森病),食道(食管),适应征、适应症(适应证),禁忌征、禁忌症(禁忌证),酒精肝(酒精性肝病),心肌梗塞(心肌梗死),脑梗塞(脑梗死),毒副反应(不良反应),肌肉注射(肌内注射),心率失常(心律失常),中风(卒中),生理机能(生理功能),返流(反流),血液动力学(血流动力学),人流(人工流产),药动学(药代动力学),氧和指数(氧合指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咳血(咯血),心房纤颤(心房颤动),脑溢血(脑出血),稳定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法乐四联症(法洛四联症),非何杰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剖腹产术(剖宫产术),粘附(黏附),粘液(黏液),粘膜(黏膜),层黏联蛋白(层黏连蛋白),侧枝循环(侧支循环),纵膈(纵隔),红血球(红细胞),白血球(白细胞)。
    • 杨腾蛟; 孙境; 王强; 李守军; 闫军; 张旌
    • 摘要: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病例共10例,患者中位年龄3岁(6个月~39岁),所有患者均为左肺动脉缺如.术前根据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计算右侧肺动脉Nakata指数、Nakata指数Z值及McGoon比值,根据患者的肺动脉发育程度,选择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根治手术为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单肺矫治的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姑息手术包括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或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结果:5例患者行一期根治手术.另5例患者行姑息手术,后者随访中有2例完成根治手术,根治手术及姑息手术无院内死亡及并发症.5例一期根治患者的右侧肺动脉Nakata指数平均(805.7±857.0) mm2/m2(223.3~2 433.0 mm2/m2), Nakata指数Z值平均-0.8±3.6 (-4.5~5.3).5例姑息手术患者的肺动脉Nakata指数平均(89.2±33.6) mm2/m2 (53.1~149.0 mm2/m2),Nakata指数Z值平均-6.9±1.4(-8.2~-4.5).一期根治患者平均随访(53.4±36.2)个月(11~98个月),姑息手术患者平均随访(40.8±32.7)个月(5~94个月),随访结果良好.结论:针对法乐四联症合并单侧肺动脉缺如患者,可以用肺动脉Nakata指数及Nakata指数Z值评估对侧肺动脉发育,根据肺动脉发育情况选择根治或姑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结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