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泊
江河湖泊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00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渔业致富指南、中国水利、世界环境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九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等;江河湖泊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太红、郑永诚、陈洪伍等。
江河湖泊
-研究学者
- 李太红
- 郑永诚
- 陈洪伍
- 倪臣华
- 施志伟
- 李道友
- 沈应中
- 王娟
- 郭平
- 黄庆村
- 黄志全
- 严卫东
- 余威
- 储铭仪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向亮
- 周浩
- 夏伟
- 姚莉萍
- 彭诗
- 文必洋
- 朱林
- 朱萱
- 李勇华
- 桂佳
- 汤凯捷
- 王才军
- 王诚
- 章和盛
- 许锦峰
- 郝建超
- 阎戈卫
- 马志刚
- 鲁纪行
- C.Krug
- Charles
- Edward
- Getty
- James Gustave Speth
- R.Frink
- Tina
- 一方
- 丁乐
- 万骏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
- 严孚良
- 严考亮
- 习佑军
- 于明涛
-
-
武治国
-
-
摘要:
生态文明能够给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的外部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除了陆地,由江河湖泊和海洋构成的水生态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水生态系统不仅给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矿物资源,也是保证陆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
-
陈仁海
-
-
摘要:
4月20日,省防办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胡玖明带队到黄石检查防汛备汛工作情况,强调做好“六个强化”,落实防汛备汛各项措施,确保江河湖泊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胡玖明先后深入黄石港区胜阳港泵站查看了泵站设施设备运行和排渍调度情况,到西塞山区长江干堤西塞石油库险段检查备汛情况,听取该险段崩岸处置和防洪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到大冶湖泵站检查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情况,到大冶湖兴隆咀堤防补短板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查看工程建设进展。
-
-
朱莹;
夏怡欣;
谢舒婷
-
-
摘要:
连日来,我省各地春耕活动如火如荼,从田间地头到江河湖泊,不仅农田换上了“春装”,大大小小的鱼塘也迎来了“水上春耕”:南昌新建区铁河乡的养殖户忙着清塘、消毒、投放鱼苗,进贤县军山湖为河蟹栖息、蜕壳、生长和防病打造优越的生长环境,上饶鄱阳县正忙碌地开展小龙虾的捕捞和投放工作……
-
-
-
-
摘要:
大兴安岭——地球上的绿色飘带,这里山峦叠翠,万倾林海,一片碧波;江河湖泊,水光掩映,静谧清新,自然风光纯朴粗犷。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它的描绘和赞美真是不胜枚举呀。描写大兴安岭的诗词本期主题:大兴安岭★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黄金季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
-
纪平
-
-
摘要:
河流是人类的母亲,文明的摇篮。江河湖泊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丰枯之间、涨落之中,承载着农桑的稼穑丰稔,寄托着民生的仓箱物阜,影响着文明的兴替延续。人们依水、傍水,也深刻影响着水。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河湖生态问题逐渐凸显,由此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河湖“健康”面临严峻挑战。
-
-
空山
-
-
摘要:
愿人间永驻清朗钟馗是中国民间俗神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钟馗捉鬼”的典故传说。此后,钟馗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神秘,钟馗的造型,在艺术家们的手下也逐渐往神勇可亲的方向发展。用古沉木来刻画钟馗的形象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古沉木又称“阴沉木”,是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深埋在江河湖泊底层的枯木残根。这些深埋在水底泥沙中的枯木残根。
-
-
陈荣力
-
-
摘要:
在江河纵横、湖塘星罗的江南水乡,有种常见的水族,虽貌不惊人,却声名不凡,那便是如化石一样古老,在人们舌尖与心头常留的螺蛳。“笃螺蛳过酒,强盗看见勿肯走。”形容螺蛳的美味,以此最为传神。上海《新民晚报》曾刊登一则社会新闻:一个小偷潜入一户人家行窃,得手后正要溜走,无意中瞥见桌上放着一碗酱爆螺蛳,没忍住,便坐下来一颗一颗地嘬,结果被下班回家的主人逮个正着。螺蛳的美味,一则源于常年栖息于水清流缓、饵料丰富的江河湖泊中。
-
-
-
卞永祖
-
-
摘要:
今年以来,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气候反常的现象,比如南亚、欧洲和北美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印度部分地区温度突破50°C,美国、法国、英国等多地也都出现40°C的高温,甚至北极圈的温度也一度飙升至32.5°C。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伴随干旱少雨,不仅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下降,威胁到农业生产和船舶运输,也让野火频发,生态环境进一步被破坏。这些现象表明,人类活动正在加速改变着地球气候,同时也让我们自身处于巨大风险之中。
-
-
殷恕忠;
潘银侠
-
-
摘要:
湿地,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又称“地球之肾”,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生产力极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湖北地处长江之“腰”,境内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江河湖泊湿地复合生态系统。截至目前,湖北湿地总面积已达2175.3万亩,建成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8处、省级重要湿地46处,建立湿地保护区(小区)72个、国家湿地公园66个、省级湿地公园38个。保护好湿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