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位下降

水位下降

水位下降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0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3115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地下水、地理教学、地球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2014年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等;水位下降的相关文献由56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云中、姜自华、孙小龙等。

水位下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3 占比:1.2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23115 占比:98.62%

总计:23439篇

水位下降—发文趋势图

水位下降

-研究学者

  • 李云中
  • 姜自华
  • 孙小龙
  • 徐卫亚
  • 李祥华
  • 王义安
  • 王环玲
  • 章日红
  • 赵连白
  • 严明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伟
    • 摘要: 本文根据水位降深比、压降速率和荷载条件,研究拓林水库在不同水位降深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PLAXIS 2D 2012确定选定位置处边坡的位移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在降深比为0.75的快速压降条件下,安全系数为1.16。在降深比为1.00的缓慢下降条件下,安全系数为1.26。两者都小于允许安全值的比率1.3。因此,应更加严格控制拓林水库水位下降
    • 吴隽
    • 摘要: 某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坑外地表沉降、坑外地下水位下降、支护桩顶部竖向及水平位移、土体及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等均出现超报警值和控制值的险情。与此同时,基坑支撑梁、冠梁和支护桩也严重开裂。现场采取坑外注浆、坑底加反压土、基坑分块开挖施工、加斜抛撑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基坑进一步失稳的趋势,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以此为例,对基坑出现险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应急响应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基坑安全管控。
    • 柴建禄
    • 摘要: 黄河流域中上游矿区煤−水矛盾突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室内测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矿井水的量质特征,揭示煤炭高强度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开展矿井水生态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富水系数在0.23~2.28,平均为0.91,评估2020年区内矿井排水量高达4.70亿m^(3),受采掘活动影响,浅埋煤层开采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区内矿井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组分超标现象,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Na^(+)、SO_(4)^(2−)、溶解性总固体(TDS),未处理的矿井水外排将会污染区内地下水环境;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超限的水质指标主要为NO3-N,与矿井水超限水质指标差别较大,反映出浅层地下水水质受采矿活动影响较小;提出矿井水浅层回灌和矿井水生态灌溉2种模式开展研究区矿井水的生态利用,矿井水回灌对矿井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色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回灌后出水满足Ⅲ类地下水限值;浅埋煤矿矿井水具有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灌溉用水的较好潜力,中深埋煤矿和深埋煤矿矿井水不适宜作为灌溉用水。研究结果为我国西部煤矿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 孔丽华
    • 摘要: 文章基于山丹县的实际情况,在对当地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山丹县水资源保护的迫切要求,并从自然、社会生产等角度出发阐述了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认识到地形地貌、河源来源不足、用水结构等对当地地下水资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地下水位下降的相关措施,包括强化超采区的地下水管理、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等,希望为解决当地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实现地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 钟瑶
    • 摘要: 为探寻地下水位下降时岩溶塌陷的演化过程,以张湾村峡卡河研究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资料,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岩溶塌陷的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计算模型在地下水位下降三个阶段下的应力应变云图,从而得出研究区溶洞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下降时,土体受剪应力集中作用发生破坏,导致溶洞直径拓展发育,与溶洞坍塌时呈坛状或碟状塌陷坑形状相符。溶洞顶部出现较大应力应变值,且土层越高应变差值越大,最大垂向位移出现在溶洞的顶部位置,同时顶部塑性张拉区继续向上延伸最终贯通土层表面,导致塌陷破坏,与研究区溶洞的破坏常出现顶部垂向坍塌现象相符。数值模拟分析为张湾村峡卡河研究区岩溶塌陷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唐蔚; 周千凯; 周乐序; 吴娴; 唐洁
    • 摘要: 随着澧水尾闾航道项目的逐步实施,澧水下游河道水位及流量有较大变化。其枯水流量因三峡枢纽及上游两大水库的调蓄济枯作用呈增加趋势,但枯水水位呈略微下降趋势,津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也出现了下降。为确定澧水末端梯级艳洲枢纽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采用计算枯水期水面比降等方法,结合航道整治及采砂活动等情况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变化趋势。提出一种确定艳洲枢纽下游近期及远期最低通航水位的方法,论证其预留远期水位下降值的合理性。
    • 卞永祖
    • 摘要: 今年以来,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气候反常的现象,比如南亚、欧洲和北美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印度部分地区温度突破50°C,美国、法国、英国等多地也都出现40°C的高温,甚至北极圈的温度也一度飙升至32.5°C。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伴随干旱少雨,不仅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下降,威胁到农业生产和船舶运输,也让野火频发,生态环境进一步被破坏。这些现象表明,人类活动正在加速改变着地球气候,同时也让我们自身处于巨大风险之中。
    • 摘要: 8月以来,广西气温居高不下,红水河流域来水偏少,久旱无雨,水位下降,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百龙滩水电厂主动作为,厂发电量成绩喜人,逆袭飘红,同比增长11.2%。
    • 李传勋; 江留慧
    • 摘要: 抽降水会引发含水层下卧的弱透水层的固结沉降,同时,土体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对固结变形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故抽降水引发的弱透水层的固结模型中有必要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固结特性,但考虑非线性固结特性后弱透水层固结模型的解析求解存在着困难.本文在分析现有非线性固结模型的基础上,获得了弱透水层非线性固结的近似解析解.具体过程为:引入描述土体的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的经典非线性关系,在弱透水层初始有效应力为恒值的假定下,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了压缩指数Cc与渗透指数Ck比值不等于1时,潜水层大面积抽水引发的弱透水层1维非线性固结近似解析解.当Cc/Ck→1时,本文解可退化为相同条件下已有的Cc/Ck=1时1维非线性固结解,初步地验证了其解答的正确性.将本文解答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沉降分析中,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该弱透水层非线性固结解答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可靠性.最后,以水位单级等速下降为例,利用本文解计算不同影响因素下弱透水层的固结曲线,分析其非线性固结性状.结果表明:Ck值不变时,Cc值越大(Cc/Ck越大),固结速率越缓慢,但相同时间因子下土层沉降量及最终沉降量均越大;Cc值不变时,Ck值越小(Cc/Ck越大),固结速率越慢,相同时间因子下土层沉降量越小,但其并不影响最终沉降量.水位下降速率越快,弱透水层固结速率越快,但最终沉降量相同.水位下降终值hc越大,沉降速率越快,此时Cc/Ck对固结速率的影响越明显.砂土层自然重度γ越大,相同时间因子下,土层沉降量越大,同时超静孔压消散速率越缓慢,但其并不影响土层内的最终超静孔压.
    • 李传勋; 江留慧
    • 摘要: 抽降水会引发含水层下卧的弱透水层的固结沉降,同时,土体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对固结变形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故抽降水引发的弱透水层的固结模型中有必要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固结特性,但考虑非线性固结特性后弱透水层固结模型的解析求解存在着困难。本文在分析现有非线性固结模型的基础上,获得了弱透水层非线性固结的近似解析解。具体过程为:引入描述土体的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的经典非线性关系,在弱透水层初始有效应力为恒值的假定下,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了压缩指数C_(c)与渗透指数C_(k)比值不等于1时,潜水层大面积抽水引发的弱透水层1维非线性固结近似解析解。当C_(c)/C_(k)→1时,本文解可退化为相同条件下已有的C_(c)/C_(k)=1时1维非线性固结解,初步地验证了其解答的正确性。将本文解答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沉降分析中,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该弱透水层非线性固结解答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可靠性。最后,以水位单级等速下降为例,利用本文解计算不同影响因素下弱透水层的固结曲线,分析其非线性固结性状。结果表明:C_(k)值不变时,C_(c)值越大(C_(c)/C_(k)越大),固结速率越缓慢,但相同时间因子下土层沉降量及最终沉降量均越大;C_(c)值不变时,C_(k)值越小(C_(c)/C_(k)越大),固结速率越慢,相同时间因子下土层沉降量越小,但其并不影响最终沉降量。水位下降速率越快,弱透水层固结速率越快,但最终沉降量相同。水位下降终值h_c越大,沉降速率越快,此时C_(c)/C_(k)对固结速率的影响越明显。砂土层自然重度γ越大,相同时间因子下,土层沉降量越大,同时超静孔压消散速率越缓慢,但其并不影响土层内的最终超静孔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