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利用
生态利用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56471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榆林学院学报、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暨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2004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研讨会等;生态利用的相关文献由39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鹤忠、唐宁远、谭德远等。
生态利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6471篇
占比:99.97%
总计:356571篇
生态利用
-研究学者
- 陈鹤忠
- 唐宁远
- 谭德远
- 赵雪晴
- 阮键华
- 于大川
- 朱加林
- 杨松林
- 梁成军
- 万涛
- 买文宁
- 于佳惠
- 侯相臣
- 傅磊
- 刘国军
- 刘明东
- 刘璐
- 刘红
- 刘金军
- 吴学军
- 周万松
- 周家应
- 周明良
- 周杉
- 周腾耀
- 孙在林
- 孙捷
- 孟晓于
- 宁静
- 安树青
- 崔文明
- 庞会涛
- 张子葳
- 张延年
- 张显球
- 张智慧
- 张绍良
- 徐春莲
- 李亚光
- 李健鹏
- 李显涛
- 李爱民
- 李生宇
- 李素艳
- 李进
- 李青松
- 杜明霞
- 杨伟明
- 杨军
- 杨维本
-
-
刘义满;
王爱新;
乐有章;
魏玉翔
-
-
摘要:
已在《水生蔬菜答农民问》(53、54)[1~3]中,分别了介绍菱角(Trapa natans)的传统利用、现代贮藏保鲜加工利用及现代药用价值方面的内容。有种植户咨询,湖面水体可否用来种植菱角?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菱角在生态环境改良中的应用。在生态环境改良中,菱角主要用途包括水体净化和园林水景园景观打造。作为一种传统水生蔬菜作物,菱角在环境改良应用中,着重点在于其生态利用价值,兼顾食用价值,可以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而且,在环境改良应用实践中,菱角具有很高的食用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菱角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在生态环境改良中的主要用途。
-
-
柴建禄
-
-
摘要:
黄河流域中上游矿区煤−水矛盾突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室内测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矿井水的量质特征,揭示煤炭高强度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开展矿井水生态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富水系数在0.23~2.28,平均为0.91,评估2020年区内矿井排水量高达4.70亿m^(3),受采掘活动影响,浅埋煤层开采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区内矿井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组分超标现象,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Na^(+)、SO_(4)^(2−)、溶解性总固体(TDS),未处理的矿井水外排将会污染区内地下水环境;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超限的水质指标主要为NO3-N,与矿井水超限水质指标差别较大,反映出浅层地下水水质受采矿活动影响较小;提出矿井水浅层回灌和矿井水生态灌溉2种模式开展研究区矿井水的生态利用,矿井水回灌对矿井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色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回灌后出水满足Ⅲ类地下水限值;浅埋煤矿矿井水具有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灌溉用水的较好潜力,中深埋煤矿和深埋煤矿矿井水不适宜作为灌溉用水。研究结果为我国西部煤矿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
-
周橙旻;
袁芳芳;
Jake Kaner
-
-
摘要:
循环经济强调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针对目前废旧人造板家具极少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等问题,通过对循环经济模式下废旧人造板家具生态利用进行资料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废旧人造板家具回收现状及问题,并以重构理论为基础,从时间重构(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重构(家具回收市场)、资源重构(家具资源分类和创新再开发)三个层面,对废旧人造板家具生态利用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重构策略。结果表明:可以在延长人造板家具产品生命周期、细化家具回收市场、创新材料再利用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生态改善和领域拓展。本文通过循环经济、生态设计和重构理论综合研究对中国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同时对全球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
-
田荣荣;
张文超;
李烨;
徐立珍;
孙振涛;
李彦;
赵呈刚;
赵永敢;
王淑娟
-
-
摘要: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大,其燃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是煤电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是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项技术将煤基固废跨界应用到农业行业,既可实现工业副产物生态利用的目的,又能服务于我国大面积的盐碱地改良,是一项真正的蓝天绿地工程.本文回顾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项技术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该项技术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化应用的相关工作进展.为了进一步优化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结合目前我国对盐碱地改良的迫切需求及脱硫石膏在工程化应用过程中突显的问题,提出了脱硫石膏减量增效的施用方式、合理的灌排措施及土地改良后的长期监管等建议,以期为大面积盐碱地快速长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
-
柴洁
-
-
摘要:
结合辽河沈阳河段生态建设成果及周边区域发展定位,以保障河道泄流通畅、河流健康安全、生态稳定持续改善为目标,通过对辽河沈阳河段流域防洪河势、洪水保障、生态保护、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剖析,对辽河全线空间保护与利用格局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辽河沈阳河段生态保护与生态利用的分界线,明确了辽河保护区(沈阳河段)可适度利用的生态空间.研究成果可为做好辽河生态利用提供基础支撑,也可为其他类似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借鉴参考.
-
-
叶成;
鲁铁梅;
刘翔;
刘可成;
姚旭洋;
巩加芹
-
-
摘要:
环保问题是当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而减少钻井液污染是解决油气勘探开发环境污染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环保钻井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处理剂的范围内,仅实现了核心主剂环保,体系无毒性实现难度大、进展缓慢.当前钻井液毒性评价方法局限在使用前或废弃物环节,未考虑废弃钻井液的生态修复和利用功能,废弃物处理后也无有效跟踪评价手段.钻井液的生态修复和生态利用在现阶段受基础机理、环保钻井液技术、应用环境的限制,仅在局部领域上有探索.因此,构建处理剂-钻井液体系-重复利用-废弃-生态修复及利用的全环节环保机制,破除传统环保钻井液的弊病,以盐碱地生态修改和利用为突破点,有助于实现地下油气和地面土地资源的综合环保开发和利用.
-
-
田巧艳;
亢福仁;
张凯煜;
张鑫;
王少力;
刘馨月
-
-
摘要:
煤基固废大量堆存的现状不仅是对资源本身的浪费,而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它的处置已成为倒逼企业运行的重要压力之一.以产生量大、利用受限、污染严重的煤基工业固废为切入点,以实现煤基固废高值化、规模化消纳和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综述了煤基固废产生、性质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煤基固废在土壤改良、共堆肥、环境污染修复等生态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其生态化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煤基固废未来在环保材料及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
摘要:
2018年以来,北京农学院生态桥团队重点进行畜禽养殖上游减量化试验、示范和推广,为北京中水华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对平谷区48家畜禽养殖场的粪污进行了整治和无害化处理,编制了“平谷养殖废弃物生态利用技术流程图”“平谷区养殖业污染处理技术”建议表,申报专利4项,实现畜禽养殖抗生素减量大于50%,为平谷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经验。
-
-
王兴军;
侯蕾;
厉广辉;
赵传志;
赵术珍;
夏晗
-
-
摘要:
我国约有1亿公顷盐碱地,分布于20多个省区.传统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主要是通过不同手段降低盐碱浓度,进行常规作物的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立足保护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开发当地和引进国内外耐盐碱特色经济植物,开展盐碱地特色种植,创新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是可持续利用盐碱地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盐碱地传统利用的不同方式,讨论了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开展特色中药材、蔬菜和特色杂粮等的可行性,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
张永合;
展争艳;
谢伟雪;
万家秀;
李凯
-
-
摘要:
餐厨垃圾处理可以引入蚯蚓,蚯蚓以餐厨垃圾为食物,通过自身的消化系统将有机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实现餐厨垃圾的再次使用,同时产生的蚯蚓粪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有机肥料.本文通过具体试验探讨了蚯蚓堆肥法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
陈凯翔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干旱地区气候恶劣、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稀少.中国干旱地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2%,相关地区发展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建成于干旱地区的城市大多位于绿洲之中,虽气候环境不佳但水源充沛.这些城市的滨水空间利用率低下、安全隐患较高;如何利用好干旱地区城市的滨水空间,成为相关地区重要的城市规划议题.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以及城市南缘的塔里木河为案例,分析城市、水体与滨水空间之间的联系,从安全、生态、可持续的角度提出干旱地区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利用与布局策略,为相关规划研究做出参考.
-
-
王振山;
张绍良;
侯湖平
-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高峰论坛暨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利用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提供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定量化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利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是东中西部城市又各具特点.研究结论:在城市土地开发、拆迁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加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有序推进城市土地可持续性利用.
-
-
李井峰
- 《“污水提标处理与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论坛暨2019年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结合中国工程院“2035我国矿井水保护利用战略与工程科技”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分析我国西部煤矿矿井水处理利用现状,提出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和矿井水排放标准提标是矿井水处理利用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国家能源集团矿井水处理利用的工程实践和“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工作,提出西部煤矿矿井水处理利用的主要研发方向包括: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与装备;利用矿区低成本热源的矿井水蒸发浓缩技术;含特殊组分矿井水低成本处理技术;矿井水生态利用适应性研究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