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觉醒

民族觉醒

民族觉醒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专利文献658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瞭望、东南亚纵横、学术论坛等; 民族觉醒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博、储军伟、刘学照等。

民族觉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18.97%

专利文献>

论文:658 占比:81.03%

总计:812篇

民族觉醒—发文趋势图

民族觉醒

-研究学者

  • 何博
  • 储军伟
  • 刘学照
  • 卢炘
  • 戚其章
  • 李喜所
  • 李建
  • 李鹏鹏
  • 胡玉海
  • 韦晖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单正午; 王佳文
    • 摘要: 梁启超尚武精神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对促进民族觉醒和拯救民族危机有一定积极意义。在120年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当下,深入分析梁启超尚武精神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分析梁启超关于尚武精神的相关著作,论述梁启超尚武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流失的原因,深刻剖析其内涵。结果表明:第一,梁启超认为尚武精神的流失主要有四个原因,国家统一,重文轻武;儒学流失,重忍轻勇;霸者摧荡,中央集权;贱武右文,习气浸染。第二,梁启超尚武精神是从国家利益出发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奋发向上、强健不屈的民族精神。梁启超尚武精神的锤炼涵盖心力、胆力、体力三个方面,即培养强健不屈的“心力”,培养雄心壮志的“胆力”,培养健康强壮的“体力”。第三,强健不屈的“心力”、雄心壮志的“胆力”、健康强壮的“体力”,三力在实践中互相融合,在国民体质强健的基础上,提升国民自信和胆气,培养爱国情怀,把尚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 胡湘
    • 摘要: 设计思路"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同时巨大的国殇也刺激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真正的进程。
    • 宋才发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社会政治概念,共同体意识生成经历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生命共同体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是一个历史过程,辛亥革命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自觉的启蒙,五四运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自觉的开端,共产党的领导引领中华民族觉醒进入新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觉醒的本质要求,需要从民主政治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民族事务治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完善信息共享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武凤珠
    • 摘要: 他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高举马克思主义火炬的先进知识分子,他把光明带进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他为探索救国真理而赴日留学,他为唤起民族觉醒而回国建党;他以一生践行革命志向,他为共产主义献身而至死不悔。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的生命历程,短暂却辉煌。
    • 饶文渊
    • 摘要: 讲述党史故事、介绍党史人物、普及党史知识,纪实影像创新表达语态,为历史注入新创意,赋予党史题材纪录片以崭新活力。从民族觉醒到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再到迈向民族伟大复兴,数个重要历史时期见证了建党百年的奋进之路。追寻百年记忆,多部建党主题纪录片陆续播出,在荧屏掀起一股党史学习热。以革命历史时间,革命历史事件,革命历史人物事迹等为创作脉络,已播出的《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等主题纪录片作品,通过图片影像史料、采访讲述等呈现方式,创新艺术化表达.
    • 曹雅丽
    • 摘要: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东北;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两个日子,浓缩了中国人民百年来的苦难与辉煌,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和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军人战场喋血,民众觉悟唤醒,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凝聚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用3500多万人生命的巨大牺牲和英勇无畏的顽强抗争,谱写出世界战争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 姚诗卉
    • 摘要: 本文以斯大林界定“民族”的四要素: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状态来探究Americans的形成。十八世纪40—70年代,美利坚人在北美13块殖民地上,在开荒新地西进运动的过程中,美式英语形成,经济共同体意识觉醒,以七年战争为契机,Americans形成。其的形成对同样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混杂的中国研究民族融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陈艳(整理)
    • 摘要: cqvip:一、东北抗联精神,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 孔亭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这种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抵抗西方列强入侵过程中形成的.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渐加深,中国人的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开启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阶段;五四时期,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步形成;抗战时期,中国各民族普遍增强了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在共同抗战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基础.
    • 刘渠景
    • 摘要: 李大钊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他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所走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有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并结合世界形势与中国现实,在探索适合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上不断思考,最终为中国指引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从前进方向、精神基础以及依靠力量等方面重构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面貌.他为中国现代化以及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的探索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