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1196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周易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界等; 毛奇龄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春丽、周怀文、胡春麗1等。

毛奇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10.88%

专利文献>

论文:1196 占比:89.12%

总计:1342篇

毛奇龄—发文趋势图

毛奇龄

-研究学者

  • 胡春丽
  • 周怀文
  • 胡春麗1
  • 张晓兰
  • 经莉莉
  • 薛立芳
  • 陈德述
  • 张佩
  • 张贺
  • 李国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周永泽
    • 摘要: 毛奇龄,字大可,浙江杭州萧山人,清初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著有三部乐律学专著,均收录于收书取舍极为严苛的《四库全书》中,这在所有清代学者中也是较为罕见的。然而学界对其乐律学著述研究仍较为薄弱,且研究多限于其音乐思想反面的研究,对其乐律学原理的解读考量不足,对其在清代乐律学史中的地位与研究价值关照不足。
    • 吴蔚
    • 摘要: 《唐人试帖》刊印之初正值清代康熙时期神韵诗学盛行之时。毛奇龄试律诗观如“浑然无迹”、强调“气象”脱离不了当时的诗学风尚。之后的上师大本《唐人试帖》墨批与毛氏评解比试律诗观有所发展,体现出重视自然与关合应试的矛盾;乾隆时期纪昀之《唐人试律说》则更强调合乎“法度”和“切”题。这显示出康熙末期至乾隆早期试律诗学观由空灵到质实的倾向。一方面,清代试律诗学的成熟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从毛奇龄到纪昀,清代试律诗学也与清代古典诗学的发展密切呼应。
    • 汪胜
    • 摘要: 蔡仲光、毛奇龄是明清之际萧山文坛的杰出代表,二人少年相交.而后虽因遗民、贰臣的身份之别滋生矛盾.却并未决裂.他们在私人生活乃至公共文化领域都有交流与合作,创作方面.蔡仲光揭示了毛奇龄诗歌"俊逸遒丽"的风貌.又着力突出其"奇"之特点.独具眼光,毛、蔡二人重视古体诗.追求文质兼美.诗歌主张上宗唐、崇汉魏、尚六朝.反映了以他们为代表的萧山诗坛的复古倾向,
    • 钟世娟
    • 摘要: 清初康熙年间,张烈撰《王学质疑》批驳阳明心学,一时两派人物针锋相对,掀起又一波朱学与王学之争的高潮.《王学质疑》成书于史馆篡修《明史》的过程中,起因是史馆内部就阳明学的官方评价问题产生的争论.该书主体内容是对"心即理""致知格物""知行合一"三个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进行批驳,言辞大胆激烈.而同史馆的毛奇龄亦撰文毫不客气地对此书进行了回击.这场论争吸引了很多后来者加入,对两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初这场朱学与王学之争的结果,从官方地位来看,朱学成为官学,王学落败.但从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来看,朱学的理论至此停止了发展;而暂时蛰伏起来的阳明心学,则在近代再度蓬勃而出.经过历史的无情洗涤,阳明心学被证明是极具魅力与价值的.
    • 窦开虎
    • 摘要: 毛奇龄《毛西河论定西厢记》可谓是清代《西厢记》整理校勘的唯一一部著作.他在参考前人相关成果基础上,对《西厢记》的脚色、宾白、曲词等问题从学术角度做出有益探索,试图在最大限度上反映《西厢记》的原貌.他没有被种数众多的明刊本所拘泥,而是跳出这一个圈子,从体例上着手探索、考证,从而在王骥德、凌濛初外另开蹊径,取得了《西厢记》校勘上的突出成就.
    • 杨绪容
    • 摘要: 清初毛奇龄特地拈出"词例"作为评点《西厢记》的核心范畴。毛氏"词例"论多方面阐释了《西厢记》所有且兼通于一般元杂剧的语言、曲律、体制、表演的特点,论析了与之对应的批评标准与方法,初步奠定了元杂剧批评的基本范式,标志了清初戏曲批评的又一座高峰。毛氏提出"词例"论,其宗旨不仅在于为《西厢记》批评立范,还在于为元杂剧乃至中国戏曲批评立范,其中寄寓了他建设中国戏曲批评理论的自觉努力。毛氏"词例"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当今学术界深切关注。
    • 满忠训; 魏中林
    • 摘要: 明末清初,名士与女性诗人交往密切.名士性喜评谭、风流任情、好为人师、率真有情的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诗人的人生道路及其诗歌创作特点.明末清初,名士承继由心学发展而来的张扬自我个性的思想.社会的大变动使名士对政治前途失望消沉,由追求的经世致仕转移到对女性世界的关注.名士习性推动了女性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促进了女性诗歌的繁荣.同时,女性诗人也借助名士的文坛影响力,扩大了自身诗歌的影响.
  • 8. 三年喪起源考論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吴飛
    • 摘要: 在傳統經學中,三年喪問題是喪服制度的核心,進入現代學術以來,對三年喪之歷史起源的態度,又成爲理解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課題,康有爲、胡適、傅斯年等人的相關論述深深影響了後來的研究.本文意在從現代學術的角度,結合傳世材料與出土文獻,重新考察三年喪的起源問題.首先將現代以來對三年喪起源的質疑追溯到毛奇齡,特別考察了毛奇齡關於三年喪本爲殷制和有齊衰無斬衰兩個觀點(對於他三年喪當爲三十六月的觀點,在注釋中考察).毛奇齡的結論是錯誤的,但他觀察到的現象是值得重視的,即三年喪不像是孔子所說百世所同的制度,孔、孟的論述中只有齊衰,而無斬衰之名.作者接受了孔德成、章景明先生的觀點,認爲三年喪爲東夷之俗,而以齊衰爲最高喪服、至親以期斷爲基本原理的喪服制度,是西周的制度.東夷的三年喪被納入周人的喪服體系,在孔子之前已有此趨勢,孔子及其弟子只是特別强調這一點,經過幾代儒生的努力,在戰國中後期,形成了一個更加完善的喪服、喪禮體系,即我們在《儀禮·喪服》經傳,以及《禮記》相關各篇中所看到的喪服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斬衰三年成爲最高等級的喪服,至親以期斷和以三爲五、以五爲九,則是喪服降殺的最基本原則.
    • 赵宽宏
    • 摘要: "春江水暧鸭先知",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名句,穿越岁月风尘,一路流传至今,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这一名句,却也在历史中引起过一连串的争议。清康熙时的经学大家毛奇龄,号西河,故有西河先生之称,他曾对苏轼的这一名句发难:"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并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还是从唐人张渭的"花间觅路鸟先知"化用而来,且化得有些拙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