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
梁子湖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旅游经济、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66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武汉文史资料、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2000年中国水产学术年会等;梁子湖的相关文献由558位作者贡献,包括谢从新、杨瑞斌、柯文翔等。
梁子湖
-研究学者
- 谢从新
- 杨瑞斌
- 柯文翔
- 熊汉锋
- 王卫民
- 李兆华
- 李兵
- 杨学芬
- 王运华
- 陈佩薰
- 陈红兵
- 刘江峰
- 李艳蔷
- 谭启玲
- 金丽娟
- KUNG Hsiang-te
- Peera Yomwan
- 关洪林
- 刘俊杰
- 刘建康
- 刘畅
- 刘胜祥
- 周进
- 姚君兰
- 宋文
- 张堂林
- 张津瑞
- 张清慧
- 张祖莲
- 徐敏
- 施敏芳
- 曹文宣
- 曹春香
- 李为
- 李君亮
- 李君亮(文/图)
- 李春兰
- 李良荃
- 李
- 杨干荣
- 王浩
- 王红
- 王艺舟
- 田蓉
- 祁士华
- 祝东梅
- 羊向东
- 翟丽妮
- 胡传利
- 胡艳欣
-
-
曹巍
-
-
摘要:
湖北淡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域内有以长江、汉江,洪湖、梁子湖,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两江”“两湖”“两库”等为代表的湖北水系,众多的湖泊如点点繁星散落在荆楚大地,滋养出品种丰富的鱼类,也孕育出灿烂的荆楚文明。
-
-
周新民
-
-
摘要:
2020年寒春之际,武汉突然爆发了新冠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这座城市一度陷入到“封”城境地。像其他武汉市民一样,作家刘醒龙也被禁足在家。作为一名有使命感、有担当的作家,刘醒龙以笔抗疫,写下了一部《如果来日方长》。2020年5月初,武汉开城不久,刘醒龙就带着笔者以及其他二三友人,来到梁子湖岛上,就《如果来日方长》展开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
-
李君亮;
柯文翔
-
-
摘要:
青山含翠,绿水泛波。5月28日上午,位于鄂州市梁子湖东岸、沿山省级森林公园山麓的梁子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一场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的“梁湖碧玉”品鉴会邀来各界嘉宾同饮甘露、共览胜景,鄂州市首届“梁湖良品有机碧玉茶”专场品鉴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
-
唐忠林;
刘炜;
李家明
-
-
摘要: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是以梁子湖水域采捕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母本,从长江岳阳段至武汉段采捕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为父本,经杂交(黄颡鱼♀×瓦氏黄颡鱼♂)获得的F1代,即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黄颡鱼相比,1龄“黄优1号”生长速度平均提高31.13%,成活率平均提高30.85%。其品质和市场接受度高于父本瓦氏黄颡鱼,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也是池塘工程化养殖的优选品种之一。现在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总结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池塘工程化养殖越冬的管理措施,为广大养殖示范户提供参考。
-
-
张煦;
张媛;
程继雄
-
-
摘要:
水体浊度是重要的水质检测指标,与人为扰动、水文、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武汉军运会及其水环境动态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该文选取2019年10月8日—11月6日位于梁子湖5个水质监测站数据,以军运会铁人三项比赛为展开,研究人为扰动对梁子湖水体浊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同时,为排除气象和水文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结合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降雨量和水位数据与浊度观测值进行归因分析.结果发现:1)军运会的前、中、后期梁子湖各站点的水体浊度变化不大;2)军运会前、中、后期各站点的水体浊度受气象因素和水位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但总体来说在一个稳定范围内波动.说明军运会等人为活动对梁子湖的水质影响较小,梁子湖水质监测和治理完成较好,梁子湖水环境状态相对稳定.
-
-
胡艳欣;
周建伟;
冯海波;
张津瑞
-
-
摘要:
湖泊水位是影响湖泊生态系统以及植被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湖泊水位的异常波动通常是导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与失稳的主要控制因子。以梁子湖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研究区1981-2000年近20年降水量与湖泊水位数据的统计分析、频率分析、以及对应时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解译与植被覆盖度估算,通过对丰水年、平水年与枯水年湖泊水位变化特征与湖岸植被分布格局的探讨,分析梁子湖水位波动对湖岸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及对应关系。结果显示:①梁子湖水位自然波动遵循春季低水位、夏季高水位的节律,春季枯水期平均水位为17.50 m,夏季丰水期平均水位为18.50 m;②年内丰水期高植被覆盖度(>60%)区域面积明显大于枯水期;③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代表年份1983年、1992年与2000年枯水期湖水位分别为17.09、17.47以及17.50 m,与多年平均水位相同的2000年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最大,表明春季湖水位保持在多年平均水位更有利于湖岸带植被萌发与生长;④1983年、1992年与2000年丰水期湖水位分别为20.71、19.15和16.73 m,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表现为2000年>1992年>1983年,表明2000年夏季水位的异常降低,导致湖岸带扩张,湖泊水生植物疯长,植被覆盖度显著升高,可能引发水体生态失衡。由此可见,保护与维持河湖水位自然波动的节律是河湖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
-
-
丁立付
-
-
摘要: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团头鳊,原产于湖北省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开始在国内推广,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团头鲂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经过驯化能够摄食配合颗粒饲料,近年来,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得到了养殖户的重视。2021年在固镇县任桥镇一口6亩的池塘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
-
-
-
摘要:
“我们祖祖辈辈在梁子湖边养鱼,从来没见过这种养鱼的方法。以前塘越养越浑浊,现在塘越养越清亮。”60多岁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夏祠村村民夏忠杰说。夏祠村是一个脱贫村,靠着梁子湖,属于丘陵地带,有耕地有水面,村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但传统种养殖业效益低风险高,加上梁子湖实施“退渔还湖”政策,部分村民无法继续从事鱼类传统养殖。2021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考察,引进了以“鱼草平衡技术”为基础的精养鱼塘生态养殖产业,一年时间,已经给村里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
-
胡倩(文/图);
李君亮(文/图);
文翔(文/图)
-
-
摘要:
梁湖风光美如画,幸福生活共缔造。今年以来,梁子湖区把"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按照"五共"原则,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委政府牵头干、党员干部带头干、引领群众投身干,共同抓好"共同缔造"试点村样板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与时俱进、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倾听民意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
-
-
-
摘要: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是秋季的起点。从此刻起,自然界中的万物开始趋于成熟。湖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珍贵食材,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时令之中,秋短味长,梁子湖的大闸蟹、洪湖的藕汤、罗田的柿子、咸宁的桂花糕……好像抓住了这些舌尖限定,就抓住了一整个秋天。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用味蕾感受湖北秋日的美好。
-
-
叶少文;
曹文宣;
李钟杰;
张堂林;
刘家寿;
李为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根据近十多年在梁子湖区的鱼类和渔业生态学研究工作,结合1955~1996年期间有关该湖的鱼类资源和渔业环境历史资料,分析江湖阻隔、围湖造田、过度捕捞、人工放养等因素对湖泊鱼类组成、群落多样性、渔业资源量以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保护和恢复水生植被、减少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基础上,维持或减少常规鱼类的放养量,适度放养凶猛性鱼类和碎屑食性鱼类并引入“江花”鱼苗,是优化鱼类群落结构、合理利用湖泊饵料生物资源、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协调渔业发展和水质保护的有效途径。
-
-
-
张汉华;
易慕荣;
刘敏;
葛虹;
朱江
- 《2000年中国水产学术年会》
| 2000年
-
摘要:
梁子湖是湖北省重要的大型草型湖泊,盛产素有“武昌鱼”美称的团头鲂.湖泊渔业资源的衰退也遏制了团头鲂的数量和种群发展.通过人工规模投放团头鲂苗种,充分利用梁子湖水生植物资源,使之形成持续团头鲂天然产卵场,开发利用梁子湖团头鲂资源,即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又可保护梁子湖生态环境,发挥其生态效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