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8686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湖泊科学、海洋与湖沼、湿地科学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三届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研究生论坛、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等;水生植被的相关文献由60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冠华、徐武健、李伟等。

水生植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0.8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8686 占比:99.12%

总计:18851篇

水生植被—发文趋势图

水生植被

-研究学者

  • 周冠华
  • 徐武健
  • 李伟
  • 牛春跃
  • 李文朝
  • 罗菊花
  • 胡维平
  • 刘正文
  • 马荣华
  • 苗昊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友文; 徐杰; 李继影; 刘金娥
    • 摘要: 针对东太湖围网拆除后水生植被及水质的变化,选择30 m分辨率的Landsat-8(OLI)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区域内水生植被进行监督分类,以现场水生植物调查数据作为水生植被分类评价依据,解译了围网拆除前后东太湖典型水生植被的变化,分析了2018—2020年主要水质指标及藻类生物量变化。研究表明,2019年底东太湖围网全面拆除后,2020年浮叶植物分布面积较2018年增加25.9%,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则分别减少11.8%和17.0%;沉水植物优势种由直立型种类转为冠层型种类,浮叶植物菱群丛、冠层型沉水植物金鱼藻群丛呈爆发式增长,生物量分别达6.84和9.90 kg·m^(-2)。2020年7—11月原围网区水体透明度仅为25.9 cm,较2018年同期显著下降,透明度下降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不利于东太湖草型清水态的维护;湖水叶绿素a和氨氮浓度显著上升,东太湖存在向藻型浑浊态转变的风险,应予重视。东太湖围网拆除后,湖泊生态系统变化较大,应加强湖泊生态研究和管理,人工辅助湖泊生态系统向草型清水态良性状态演替。
    • 陆莉蓉; 罗菊花; 杨井志成; 谢伟军; 许飞; 孙喆; 毛志刚
    • 摘要: 基于1977—2020年的37景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决策树分类等方法提取了高宝邵伯湖近43年养殖区、沉水植被、浮叶植被、滩地和耕地等地理要素,从要素的长时序时空动态演变分析了高宝邵伯湖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养殖区面积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变化主要受政策调控的影响;菹草为水生植被优势种,在2010年之后暴发式生长,几乎覆盖全湖;耕地多分布在高邮湖北部,面积先增后减,滩地多分布在高邮湖北部及近岸区域,面积不断减少,两者最终均主要转变为养殖区;湖泊地理要素变化热点区位于高邮湖北部,受政策和经济利益驱动,此处滩地、耕地、养殖区之间的转化十分显著。
    • 商乃萱; 张坤; 袁素强; 孟诗; 周忠泽
    • 摘要: 研究围网拆除后升金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今后升金湖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对升金湖区域后生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共9种,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356±52.1)个/L(、30.2±4.68)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54(1.953.15)、1.92(0.872.34)、0.73(0.550.85)。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升金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电导率、TP浓度、NH4+-N浓度、水生植被盖度、水温、Chl-a浓度等。围网拆除后水体的透明度、浊度、溶解氧浓度均有改善,但营养盐浓度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与2016年前的升金湖调查数据相比,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所增加,种类由中污型向寡污型转化趋势明显。
    • 马巍; 王云飞; 奚满松; 孙磊
    • 摘要: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和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影响,近60 a来,洱海水生植被演替过程明显,植被资源呈现出显著的衰退特征。基于洱海历年水位、水质、水生植被种类与面积以及浮游植物数量等相关数据,系统地研究了洱海水位、水质变化过程及其与水生植被演替过程的关联性,探讨了洱海水生植被演替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近60 a来洱海水生植被群落演替经历了扩张、鼎盛、衰退和稳定等过程,水生植被种群结构单一化、水深分布范围和面积大幅度萎缩,优势种群逐步由清水型转变为耐污型的苦草、金鱼藻和微齿眼子菜;②洱海水生植被演替受洱海水位变化驱动影响显著,年内5~8月份维持低水位及年内水位的大变幅波动,是驱动并维持洱海水生植被良好生长和最大面积分布的关键;③洱海的水质污染引起湖泊由草型转向藻型并导致水体透明度急剧下降,是1990年代至2003年期间洱海水生植被快速退化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应有效控制并逐步减少流域入湖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科学制定并实施每年度5~8月份低水位运行、年内较大水位变幅的生态水位调度方案,以此来有效促进洱海水生植被的自然修复和湖泊水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改善。
    • 田丰; 汤丹丹; 刘志军; 白天才; 王云
    • 摘要: 湾塘河是一条流经贵州兴义市城区的城市河流。调查了湾塘河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分布及物种生物量。结果表明:湾塘河共有水生植物24种,隶属于16科22属,其中挺水植物14种,沉水植物5种,漂浮植物5种。湾塘河水生植物优势种为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湾塘河水生植物可划分为8个主要群落类型,包括喜旱莲子草群落、竹叶眼子菜群落、菹草群落、黑藻群落、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群落、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群落、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群落和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群落。湾塘河水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低,13个调查样点中有8个样点无水生植物生长或仅有零星生长,主要原因是河流渠道化、污染和外来植物入侵。
    • 吴国英; 石家豪; 张文皎; 张源
    • 摘要: 采用钢筋刚性材料和弹簧柔性材料模拟不同类型水生植被,通过水槽物理试验研究了水生植被类型、水生植被淹没度对水生植被对于河流含沙量垂线分布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针对刚性、柔性水生植被,不同淹没度下河流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规律相似,均表现为底部区域悬移质含沙量最高,越远离河底,含沙量越小,但含沙量变化幅度有所区别;②在单位面积植被种植不超过0.0061m2且泥沙粒径d50不超过0.019mm条件下,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描述由传统三分区法简化为两分区法.
    • 杨井志成; 罗菊花; 陆莉蓉; 孙喆; 曹志刚; 曾庆飞; 毛志刚
    • 摘要: 为削减东太湖养殖污染,改善湖泊水质,苏州市于2018年底基本完成东太湖养殖围网拆除工作.围网拆除后,湖泊生态环境对此如何响应,已成为学者及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水生植被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平衡、物质循环和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诊断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卫星数据,利用分类决策树模型和基于生活史的沉水植被优势种群提取方法,监测了东太湖2017年(围网拆除前)和2019年(围网拆除后)的水生植被类群和沉水植被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经验证,水生植被类群监测精度为82.66%,Kappa系数为0.77;沉水植被优势种群的监测精度为62.08%,Kappa系数为0.56.结果表明:围网拆除后,东太湖水生植被优势类群由围网拆除前的沉水植被转变为浮叶植被;沉水植被分布面积减少,且种群由优势度相差不大的七大优势种群逐步向菹草和伊乐藻占据绝对优势发展,逐渐趋于单一化.
    • 严拾伟; 潘珉; 李杨; 李林; 肖邦定; 刘永定; 宋任彬; 李滨; 何锋
    • 摘要: 以滇池典型生态修复区——大泊口水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富营养化高原湖泊种子库时空特征、种子库与地表覆盖水生植被及水环境的相关关系和恢复潜力.利用高密度样方原位观测与温室控制种子萌发实验相结合,基于20142016共3年的长期定位研究,分析湖泊平均种子库密度、分布格局及与覆盖水生植物S?rensen相似性关系,结果显示:年平均种子库形成率在20.35%~34.13%之间,种子库密度2014年为546.67粒/m2,2015年为826粒/m2,2016年为1682粒/m2,眼子菜科的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金鱼藻科的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等耐污种属对种子库构成和年增长率贡献较大;垂直方向上种子主要分布于深层底泥(5~30 cm).随着在时间尺度上的延长,种子库分布更为广泛,且规模越来越大(其中500粒/m2以上规模的分布频率显示增多).离散系数(V/m)与Lloyd平均拥挤指数(m)分析显示主要优势群丛(篦齿眼子菜等)为聚集分布,其余为均匀空间分布格局;种子库与水生植被关系评价指标S?rensen相似性系数(SC)研究显示,滇池大泊口平均SC=(0.3628±0.0265),在湖泊湿地类型和草本群落植被类型属性上处于较低水平,即显示目前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发生较快,耐污先锋种属在恢复进程上占据优势生态位,而历史优势种和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的物种却未能规模萌发,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原富营养化湖泊种子库中历史优势植被可恢复性的特征及难点.
    • 江肖鹏; 景静
    • 摘要: 异重流是流体与环境水体由于密度差异驱动的流动形式,异重流产生到消失运行距离长,如遇到水生植被,会影响其发展.水生植被常见于湿地环境,植被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课题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异重流流经水生植被运动特性,以河道植被为原型,对异重流运动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异重流流经短植被群时大部分在植被顶部向前运动,呈现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过程.植被阻挡效应较强,异重流流出植被后掺混作用较弱.异重流运动风为坍塌与自相似阶段,异重流与环境水体掺混界面涡度值为正.
    • 江肖鹏; 景静
    • 摘要: 异重流是流体与环境水体由于密度差异驱动的流动形式,异重流产生到消失运行距离长,如遇到水生植被,会影响其发展。水生植被常见于湿地环境,植被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课题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异重流流经水生植被运动特性,以河道植被为原型,对异重流运动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异重流流经短植被群时大部分在植被顶部向前运动,呈现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过程。植被阻挡效应较强,异重流流出植被后掺混作用较弱。异重流运动风为坍塌与自相似阶段,异重流与环境水体掺混界面涡度值为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