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枕骨

枕骨

枕骨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98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针灸、解剖与临床、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20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暨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等;枕骨的相关文献由51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元定、王义平、冉华平等。

枕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28.8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71%

专利文献>

论文:198 占比:70.46%

总计:281篇

枕骨—发文趋势图

枕骨

-研究学者

  • 陈元定
  • 王义平
  • 冉华平
  • 沈明全
  • 王江宁
  • 谢星
  • 付章彬
  • 张月飞
  • 穆普伟
  • 姚骏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久平; 符念霞; 胡钰; 陈惠枚; 原志娜; 闫瑶瑶; 彭华荣; 宋建勋
    • 摘要: 目的:分析鼻咽癌鼻咽后部筋膜间隙受累的影像学表现,探讨椎前肌侵犯与颅底枕骨侵犯的相关性.方法:搜集行鼻咽及颈部MRI检查且未经治疗的新发鼻咽癌患者152例,总结其病变周围组织结构侵犯的规律,并结合文献分析鼻咽癌鼻咽后部筋膜间隙受累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鼻咽周围组织结构侵犯以椎前肌(62.50%,95/152)最常见,其次为咽旁间隙(52.63%,80/152)、颅底枕骨(36.84%,56/152)、翼内肌(30.92%,47/152)、海绵窦(14.47%,22/152)、翼外肌(9.87%,15/152).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与椎前肌侵犯rs=-0.088,P=0.283,两者无相关性;鼻咽癌椎前肌侵犯与颅底枕骨侵犯rs=0.507,P<0.001,两者存在相关性.结论:鼻咽癌椎前肌及颅底枕骨具有高侵犯率并存在相关性;两者受侵对预后是否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 彭宇杰; 王扬; 马维虎; 施凯日; 徐顶立; 李豪杰; 周树一; 赵旭晨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前路枕骨髁螺钉钢板系统在枕颈融合中的生物力学研究,来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单纯前路枕颈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6具颈椎标本,男4具,女2具,死亡年龄(49±8)岁.对标本进行软组织剥离建立正常模型组,切除正常模型寰椎前弓、部分寰椎侧块、齿状突、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寰椎横韧带,破坏关节囊,制作枕颈不稳模型,前路斜坡螺钉置钉建立斜坡螺钉固定模型,随后在原标本采用前路枕骨髁螺钉置钉建立枕骨髁螺钉固定模型.分别给予4组模型1.5 N·m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力矩,测量标本C0-C,与C0-C2的活动度(ROM).最后进行拔出力试验,比较单双皮质固定对螺钉抗拔出力的影响.结果 在C0-C,节段,斜坡螺钉组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活动度分别为6.46°±0.85°、5.14°±0.76°、2.73°±0.36°、1.12°±0.41°,枕骨髁螺钉组的活动度分别为5.92°±0.90°、4.16°±1.06°、2.86°±0.50°、1.05°±0.27°;在C0-C2节段,斜坡螺钉组的活动度分别为9.55.±1.99°、10.46°±2.03°、6.90°±1.29°、13.51°±1.37°,枕骨髁螺钉组的活动度分别为8.14°±1.38°、9.53°±1.55°、4.75°±1.06°、7.90°±1.68°,枕骨髁螺钉组较斜坡螺钉组的侧弯及旋转ROM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皮质固定的枕骨髁螺钉最大拔出力为(408±28)N,双皮质固定最大拔出力为(439±33)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枕骨髁螺钉钢板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在抗侧弯和抗旋转性能上比前路斜坡螺钉更具优势.
    • 李瑞春; 梁晨; 郭世文; 鱼潇; 廉民学
    • 摘要: 目的 探索跨横窦区硬膜外血肿(SIEDH)手术方法改良和枕骨区域的相关解剖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的无颅脑外伤史的30例成年患者的颅底CT扫描资料,取正中矢状面,定义直线A(人字缝到枕外粗隆)和直线B(枕外粗隆到枕骨大孔后缘)之间的夹角θ为枕骨鳞部转折角度.测量角度θ并分析其均值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分析单一幕上开颅清除SIEDH的解剖学依据.同期共收集8例SIEDH为主要手术目的颅脑外伤患者,探讨改良手术方法的步骤和效果.结果 枕骨鳞部转折角度男性平均(117.4±4.3)°,女性平均(130.0±4.9)°,最小角度108.3(男性),最大角度138.7°(女性).枕骨鳞部转折角度男性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角度越小越利于单纯从幕上开颅探查幕下病变.8例SIEDH手术患者的骨瓣设计在横窦上方,术中可以从幕上顺利地探查幕下硬膜外血肿并彻底清除,避免了常规幕下开窗导致的颅骨缺损.结论 横窦上幕上开颅术治疗SIEDH有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在实践中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
    • 胡海建; 刁玉领; 金保哲
    •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测量,为远外侧入路手术中枕髁的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资料库中335例正常成人头颈CTA影像资料,应用Mimics软件对枕髁进行三维重建后,在图像下面观标出:枕骨大孔前缘中点(A)、枕骨大孔后缘中点(B)、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后缘交点(C)、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中点(D)等定位点,分别测量枕髁两侧A、B点连线与A、C点连线的夹角(∠α),A、B点连线与A、D点连线的夹角(∠β),CD两点之间的长度,枕髁前后径长度,以及∠β和∠α差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侧别间上述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335例正常成人两侧合计检测结果:∠α为32.49° ~52.18°(42.06°±3.25°)、∠β为43.62°~73.48°(58.51°±5.37°),∠β和∠α差值为7.42°~30.10°(16.45°±4.07°);CD长度为6.18 ~13.08(8.94±1.33)mm;枕髁前后径长度为16.12 ~27.71(21.57±2.17) mm.枕髁左侧、右侧∠α为42.12°±2.88°、42.00°±3.59°,∠β为59.37°±5.24°、57.66°±5.39°,∠β和∠α差值为17.24°±4.13°、15.66°±3.87°,CD长度为(9.14±1.39)mm、(8.73±1.23)mm,枕髁前后径长度为(21.59±2.28)mm、(21.55±2.08)mm.不同侧别间比较:左侧∠β、∠β与∠α差值、CD长度均大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02、5.971、4.199,P值均<0.05);而∠α、枕髁前后径长度不同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侧别间枕髁的相关解剖学影像测量数据存在差异;远外侧入路中,磨除从枕髁后缘至舌下神经管内口范围的骨质所暴露的视野及扩大的视角,在左侧均大于右侧.因此,对于枕骨大孔腹侧正中病变,建议从左侧开颅,可获得更大的暴露范围.
    • 娄桢祺; 王扬; 李国庆; 马维虎; 蒋玮骞; 秦力; 吴可沁; 李哲
    •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安全置入的钉道参数范围,并评估最佳的进钉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上颈椎CTA扫描64例患者的数据,排除骨折脱位、肿瘤及椎动脉水平段变异等.利用Mimics软件对枕骨、寰椎及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以枕骨髁后方内、外侧中点及中点水平方向左、右侧间隔3 mm分别为中、内侧、外侧3个候选进钉点,测量各进钉点枕骨距椎动脉水平段上缘的垂直距离(vertebral artery-occipital distance,VOD),定义VOD>4mm可容纳直径3.5 mm螺钉置入.将直径3.5 mm的虚拟螺钉分别以最大头倾角及最小头倾角结合各进钉点下最长钉道的合适内倾角置入VOD>4 mm的进钉点,随后将置钉后的三维模型导入3-Matic软件中测量置钉参数,计算各进钉点头倾角安全范围及置钉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内侧、中进钉点VOD分别为(8.07±2.13) mm、(7.70±2.19) mm,对应的可容纳置钉率分别为97.7%、96.1%,中、内侧进钉点VOD及可容纳置钉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外进钉点VOD为(5.63±1.66) mm,可容纳置钉率仅78.9%,均明显低于内侧、中进钉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侧进钉点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内倾角度(44.14°±4.06°),从而辅以较长的钉道长度[(24.22±1.82) mm];而中、内侧进钉点的内倾角度及钉道长度随着进钉点的内移逐渐减小,分别为中进钉点[31.27°±3.85°,(21.82±1.66) mm]、内侧进钉点[24.37°±3.32°,(19.49±1.62)mm];外侧、中、内侧进钉点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内侧进钉点的头倾角安全范围分别为2.32°~21.43°(12.58°±4.23°)和3.41°~20.81°(12.09°±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外侧进钉点的头倾角安全范围仅2.07°~15.24°(8.17°±2.55°),明显小于中、内侧进钉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可容纳螺钉置入的进钉点中,外、中进钉点辅以5°头倾角可获得最大的置钉成功率,分别为98.02%与98.37%,而内进钉点在3°头倾角下可获得100%的置钉成功率.结论 后路枕骨髁螺钉在水平方向进钉点的选择中,中、内侧进钉点受椎动脉水平段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置钉成功率及较大的头倾角安全范围,而内侧进钉点的螺钉置入长度不及中、外侧进钉点,因此中进钉点作为后路枕骨髁螺钉的最佳进钉选择更显合适.
    • 娄桢祺; 王扬; 李国庆; 马维虎
    • 摘要: cqvip: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5],且拥有更高的骨融合率,但存在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乙状窦和静脉窦受损的可能[4].
    • 高文飞; 王卫东; 侯宁; 宋瑞鹏; 王利民; 廖文胜
    •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枕骨枢椎临时固定非融合治疗ⅡC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ⅡC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行一期后路枕枢椎钉棒内固定非融合术,获得完全骨性融合后行二期内固定装置取出术,记录颈椎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4例均顺利完成后路枕枢椎临时固定非融合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4个月.一期术后12~18个月CT复查显示患者均获得完全骨性愈合,枕颈部感觉及运动障碍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同时神经功能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行二期后路内固定取出术后,患者枕颈部活动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颈椎活动度:左右旋转为83.36°± 4.80°,前屈为32.50° ± 3.79°,后伸为21.96°± 3.61°.结论 ⅡC型齿状突骨折可先行后路枕枢椎临时内固定非融合治疗,再行二期内固定取出术,能较大程度保留患者寰枢关节旋转功能.%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osterior non-fusion occipital-axis screw-rod temporary fixation for the acute type ⅡC odontoid fractures. Methods All of the 24 clinical patients suffered from acute typeⅡC odontoid fractures were operated with primary posterior non-fusion occipital-axis screw-rod temporary fixation. When the fracture was osteounion,the secondary surgery was carried out to remove the internal fixation,the cervical ROM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were recorded after the two operations. Results The 24 cases underwent the posterior non-fusion occipital-axis screw-rod temporary fixation successfully.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24 months. The fractures were bony union by CT images after 12~18 months of the primary treatment. The symptoms of feeling and movement disturbance in occipitocervical complex reduced or disappeared, meanwhile the nerve function got a greater degree of recovery. Their spine func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 instantly got partial recovery after the second stage operation. The ROM of cervical vertebra varied at the last follow-up,left and right rotational angle:83.36°± 4.80°, anteversion angle:32.50°± 3.79°, retroversion angle:21.96°± 3.61°.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typeⅡC odontoid fractures, primary posterior non-fusion occipital-axis screw-rod temporary fixation followed by second stage instruments removed can preserve C1~2joint rotation function furthest.
    • 李广州; 刘浩; 唐超; 马立泰; 杨毅; 丁琛; 王贝宇; 陈华
    • 摘要: 目的: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枕颈角度变化.方法:选取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男女各75例,年龄20~70(44.83±13.88)岁;共分为5个不同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每个年龄组30例,每组男女各15例.拍摄150倒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包括头颅在内的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McGregor线(硬腭后上缘与枕骨鳞部外板最低点连线)与C2椎体下缘切线所成的夹角(occipitocervical angle,OCA)及C2椎体后缘连线与硬腭平行线相交所成的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获得正常人群OCA及TOCA角影像学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及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OCA及TOCA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OCA角组平均为(14.71±3.09)°,75例不同年龄人群女性OCA角平均为(14.22±4.27)°;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TOCA角组平均为(90.50±4.63)°,女性组TOCA角平均为(90.57±6.67)°;不同性别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本组150例样本按照5个不同年龄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OCA与TOCA角呈正相关(r=0.454,P<0.01).结论:该研究提供了西南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枕颈角度影像学数据,为枕颈融合术确定理想的固定角度提供参考.
    • 赵志清
    • 摘要: 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二穴: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 贾连顺
    • 摘要: 枕寰枢椎连接是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解剖结构,临床上通常称为枕颈部结构,有其特征性的生物力学功能,其活动幅度占整个颈椎屈伸及旋转活动的5 0 % 。枕寰复合结构包括前寰枕膜、后寰枕膜和两侧的寰枕关节。枕寰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和枕骨髁构成,成马鞍状,属于滑膜关节,并与枢椎连接形成完整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单位。因此,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枕颈部结构稳定功能丧失,在脊柱外科领域,枕颈部外科越来越受到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