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含水率
最佳含水率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4807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信息、建材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公路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研讨会等;最佳含水率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魏雨露、黄紫竹、冯士杰等。
最佳含水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4807篇
占比:99.91%
总计:94892篇
最佳含水率
-研究学者
- 魏雨露
- 黄紫竹
- 冯士杰
- 冯百纯
- 吴海康
- 周盛树
- 唐钱龙
- 张军辉
- 张翔宇
- 彭俊辉
- 戴良良
- 朱凤琴
- 朱明
- 朱树青
- 海龙
- 胥亮
- 苏晓军
- 蔡智慧
- 郑健龙
- 郭文祥
- 陈明杰
- 马云容
- 乔怀玉
- 仇叶云
- 代微微
- 任瑞波
- 伏博
- 何勇
- 余文波
- 余玲玲
- 侯琳
- 侯立国
- 冀晓晖
- 凌江
- 刘佳男
- 刘佳蓓
- 刘俊峰
- 刘彦彦
- 刘德敬
- 刘武杰
- 刘海鹏
- 刘雄伟
- 刘龙
- 单建军
- 卢青华
- 卫晓英
- 吕维娟
- 吴海军
- 周六光1
- 唐云伟
-
-
刘雄伟
-
-
摘要:
通过CBR试验对击实试验中数据进行处理,采用Excel中二项式拟合、三项式拟合工地试验软件得出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对比验证,以期得出相对适宜的确定方法,通过试验发现二项式拟合所得结果最理想。
-
-
夏揆华
-
-
摘要:
承载比(CBR)试验中,如何准确制备最佳含水率试件是整个试验的关键。含水率是影响试件质量的重要因素,试件制备过程中,含水率因受到实验室环境、人工搅拌均匀程度和浸润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与目标含水率存在一定差距,从而无法准确得到最佳含水率试件。本文结合以往土工试验,利用击实试验结果的目标含水率与实测含水率的线性相关性绘制曲线,通过曲线将理论目标含水率校正为实际目标含水率即配制含水率,从而减少实验误差,为CBR后续试验提供合格试件。
-
-
黄静;
卢青华
-
-
摘要:
根据实际的工程案例,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案例中级配碎石的进行分析,检测其基本指标,并根据该原材料设计不同的级配碎石,确定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
-
熊磊;
金阳;
宋宇衡;
张滨;
李天龙;
朱留莉
-
-
摘要:
研究了再生砖骨料使用量、不同级配砖骨料掺和比例、水泥用量等因素对水稳材料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以及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稳材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逐渐降低,且随着砖骨料用量增加,水稳试件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减小,强度变异系数增大;砖骨料246∶砖骨料0~14=40%∶60%时,所制备的水稳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随着水泥用量增加,所制备的再生砖骨料水稳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大,根据水泥用量与试件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关系拟合公式R_(d)=0.48·C+0.54(C为水泥用量,%),可为实际工程中不同等级的道路用水泥稳定材料选取适宜的水泥用量提供依据。
-
-
王富奎
-
-
摘要:
为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能,同时缓解废旧轮胎带来的环境问题,利用粉煤灰+石灰+废旧轮胎橡胶颗粒对湿陷性黄土进行了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废旧轮胎颗粒具有良好加筋效果,可以显著提升黄土的强度和抑制变形的能力,同时使土体更倾向于轻质化;黄土及改良土体的剪切强度随最佳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特征,原状黄土、灰土以及废旧轮胎颗粒二灰土的最佳含水率分别为16%、27%和22%,废旧轮胎颗粒二灰土最佳含水率受配比的影响较小;当石灰:粉煤灰:废旧轮胎颗粒:黄土=1:1:3:5时,改良黄土的剪切强度最高,累计沉降变形量最小,为废旧轮胎颗粒二灰土的最佳改良配比;废旧轮胎颗粒二灰土桩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m以上,抑制地基变形沉降的能力较灰土桩更好,可在工程实践中予以合理运用。
-
-
-
姬枫
-
-
摘要:
将自然风化的花岗岩残积土进行路基填筑可实现矿料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受残积土自身性能缺陷,路基填筑残积土会因材料松散开裂导致路基变形沉陷等问题.研究采用水泥和聚丙烯纤维分别进行花岗岩残积土的单掺和复掺改良.其中,水泥的掺量为1%~5%不等,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为0.1%~0.5%不等,重点考察了改良后残积土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液塑限、黏聚力、内摩擦角、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指标,并与普通残积土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研究认为:水泥水化的化学增强改良残积土和纤维交织物理增强改良土均能提升其综合性能,但水泥的改良效果更为显著,考虑到建设成本控制,建议采用4%水泥和0.3%聚丙烯纤维复掺的残积土改良方案,可实现材料物理、化学性质对材料性能的综合保障,这对于扩大残积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赵静梅
-
-
摘要:
一、路基填料承载比(CBR)原理承载比(CBR)试验是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试验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时的最佳含水率及压实度设计要求进行试件制备,目的是为了模拟材料在达到最不利情况下的使用状态,试验加载前要在水中浸泡四个昼夜。要模拟现场路面结构对土基的附加应力,需要试件在浸泡过程中及进行贯入试验时,在试件顶面需放置4块荷载板。
-
-
周盛树;
黄建瓯;
黄海滨
-
-
摘要:
针对再生集料孔隙率大、吸水率高以及压碎值大等缺点,为了改善再生集料的物理性能并最大限度地利用,采用水泥作为稳定结合料,分别使用4种水泥剂量(4%、5%、6% 和7%)稳定不同比例的再生混合集料(0、25%、50%、75% 和100%),通过试验分析无机结合料的剂量、再生集料的掺配比例以及养生时间等因素对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强度性能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强度指标随着水泥剂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大;当再生集料的掺配比例不超过50% 时,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接近甚至超过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强度;此外,在7~28 d的周期内,随着养生龄期的延长,混合料的强度也逐渐增大.
-
-
陈帅;
李海玉;
韩江龙
-
-
摘要:
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分级得到混凝土再生骨料,其中粒径范围0~5 mm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将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应用于道路基层,对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价值.针对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应用于道路基层中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进行了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表征,同时研究了再生骨料掺量对路面基层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属于粗砂,其粉料的主成分为SiO2和CaCO3.随着再生粉料掺量的变化,混合料最佳含水率变化达到约3%,最大干密度变化仅约0.05 g/cm3.
-
-
王家主
- 《中国公路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宏观上,最佳含水率是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中一个重要指标;细观上,与之对应有一个有效水膜厚度.通过几种不同集料及级配碎石级配,计算各自最佳含水率下的有效水膜厚度,总结了该水膜厚度与石料固有属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有效水膜厚度与细集料吸水率、砂当量、塑性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曲线,最后可利用该关系曲线,结合合成级配矿料的集料比表面积和,进行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中初步最佳含水率的确定,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