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型
晚发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38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届广西水利青年科技论坛、2018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医师协会儿内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等;晚发型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小灵、严檬洁、吴蕾等。
晚发型
-研究学者
- 丁小灵
- 严檬洁
- 吴蕾
- 周启立
- 徐友娣
- 杨晨
- 杨海婷
- 祁曙光
- 郑醒醒
- 任敏
- 冯月华
- 刘琳
- 刘艳
- 周佳丽
- 张艳
- 方雯
- 曹素芬
- 李军华
- 李红梅
- 武加标
- 汪舰笛
- 温雅
- 王丽琴
- 王明蕊
- 王雅萍
- 田新英
- 肖蓓蕾
- 董小惠
- 袁冬娟
- 解伟
- 赖银璇
- 赵万建
- 赵伟
- 邓成
- 陈恒
- 骆志成
- 黄艳
- Blazer
- Bronshtein
- E.
- LI Ya-nan
- M.
- Mezer
- S.
- WEI Juan-bing
- Z.
- Zargari O.
- Zimmer
- 万志荣
- 万松泉
-
-
霍乐颍;
黄辉文
-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151例血培养证实为败血症患儿,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对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无乳链球菌13株(26.53%)更为常见,晚发型败血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4株(23.50%)和大肠埃希菌29株(28.43%)。结论在临床表征、高危因素及致病菌种类等方面,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均存在差异,在临床诊疗中早期识别意义重大。
-
-
思希尧;
李晓龙;
李慧荣;
张婷;
连娇
-
-
摘要:
目的分析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其预防对策。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晚发型VKDB患儿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出生的100名健康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均展开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CT)、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Ⅱ(PIVKA-Ⅱ)、维生素K_(1)(VK_(1))、血浆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血清抗利尿激素(ADH)及电解质(Na^(+)、Cl^(-)、Mg^(2+)、Ca^(2+))水平检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依据是否存在昏迷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清醒组(n=46)和昏迷组(n=54),比较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C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IVKA-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VK_(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CP、A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Cl^(-)、Mg^(2+)、C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组的PT、APTT、TT、CT均显著长于清醒组,PIVKA-Ⅱ水平显著高于清醒组,VK_(1)水平显著低于清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组的DCP、ADH水平显著高于清醒组,Na^(+)、Cl^(-)、Mg^(2+)、Ca^(2+)水平显著低于清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发型VKDB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PT、APTT、TT、CT延长,DCP、ADH、PIVKA-Ⅱ水平上升,VK_(1)水平及相关电解质水平降低,通过检测以上指标可为该病的诊断与预防对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
-
游芳;
魏丽华;
任雪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112例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数据,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期新生儿组(n=54)和晚期新生儿组(n=58),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母孕期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早期新生儿组出生体重、胎龄低于晚期新生儿组,母亲孕晚期感染及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晚期新生儿组,脑脊液蛋白明显高于晚期新生儿组(P0.05)。结论早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常合并孕晚期感染或胎膜早破,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合并感染高危因素、高度怀疑颅内感染的患儿应积极完善脑脊液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
-
周兆全;
钟芳芳;
吴承龙;
娄一萍
-
-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起病的晚发型糖原贮积病II型(GSD II)的临床特点及应用酶替代疗法(ERT)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晚发型GSD II患者的病历及基因检测结果,随访ERT的效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23岁出现进行性加重肌无力表现,已需呼吸机支持治疗5年,坐位脱机自主呼吸仅能维持10 min。治疗前生化检查结果为肌酸激酶(CK)413.3 U/L,酸性α-葡糖苷酶(GAA)为0.38μmol/(L·h);肌电图提示四肢肌源性损害;双大腿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肌肉萎缩并弥漫性异常信号。肌肉活检符合糖原累积病理特征。二代测序发现GAA基因有2个变异位点。诊断GSD II后予以人重组酸性α-葡糖苷酶(rhGAA)替代治疗6个月,患者肌无力症状无明显加重现象,坐位脱机自主呼吸时间延长至2 h。结论早期、足量的ERT是GSD II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
-
李彩红;
许保磊;
孙虹;
王雪;
刘疏影;
徐希彤;
毛薇;
阮征;
许二赫;
梅珊珊
-
-
摘要: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MMA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1],以早发型多见。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型复杂[2],可以导致多系统受累,以CNS损害为主,引起智力下降、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及锥体外系症状,周围神经损伤较为少见。关于以周围神经损伤为主的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例,临床诊断困难,国内外仅有个别报道。
-
-
徐凤凤;
李漾超;
李云
-
-
摘要:
cqvip: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OD)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累及视神经、脊髓和延髓,也可累及丘脑和大脑皮质,病因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损害相关。NMOSD首次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中位年39岁,晚发型的NMOSD(late-onset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LONMOSD)患者相对少见,且因老年NMOSD患者免疫状态的特殊性,其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上可能与青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免疫性疾病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临床罕见。现将我院收住的1例合并白癜风的晚发型NMOSD报道如下。
-
-
杨晨;
杨海婷;
郑醒醒;
吴蕾;
丁小灵
-
-
摘要:
目的比较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s disease,YOPD)患者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onset Parkinson’s disease,LOPD)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程度等资料,分析影响各自疼痛发生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PD患者,并根据年龄、PD的Hoehn-Yahr(H-Y)分期标准分为YOPD和LOPD患者各70例,收集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The King’s Parkinson’s disease pain scale(KPPS)、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症状部分(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估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抑郁状况等,并分析它们各自对疼痛的影响。结果YOPD患者的年龄小于LOPD患者,病程较LOPD患者长,焦虑障碍评分低于LOPD患者,抑郁评分高于LOPD患者,疼痛发生率和KPPS评分、MMSE评分均较LOPD患者高,便秘发生率、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均低于LOPD患者(P<0.05)。YOPD伴疼痛患者腰疼痛的比例高于LOPD患者,下肢疼痛的比例低于LOPD患者(P<0.05)。伴有疼痛的YOPD患者的UPDRS-Ⅲ评分、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及PD运动障碍分期均高于不伴疼痛的患者(P<0.05)。伴有疼痛的LO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PD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均高于不伴疼痛的患者(P<0.05)。结论YOPD患者较LOPD患者PD疼痛的发生率高,疼痛程度更严重。情绪障碍和运动症状越严重,PD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越高。临床医生应当依据PD患者疼痛类型及部位等规范临床疼痛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
杨晨;
杨海婷;
郑醒醒;
吴蕾;
丁小灵
-
-
摘要:
目的 比较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s disease,YOPD)患者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onset Parkinson's disease,LOPD)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程度等资料,分析影响各自疼痛发生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PD患者,并根据年龄、PD的Hoe-hn-Yahr(H-Y)分期标准分为YOPD和LOPD患者各70例,收集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The King's Parkin-son's disease pain scale(KPPS)、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症状部分(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估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抑郁状况等,并分析它们各自对疼痛的影响.结果 YOPD患者的年龄小于LOPD患者,病程较LOPD患者长,焦虑障碍评分低于LOPD患者,抑郁评分高于LOPD患者,疼痛发生率和KPPS评分、MMSE评分均较LOPD患者高,便秘发生率、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均低于LOPD患者(P<0.05).YOPD伴疼痛患者腰疼痛的比例高于LOPD患者,下肢疼痛的比例低于LOPD患者(P<0.05).伴有疼痛的YOPD患者的UPDRS-Ⅲ评分、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及PD运动障碍分期均高于不伴疼痛的患者(P<0.05).伴有疼痛的LO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PD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均高于不伴疼痛的患者(P<0.05).结论 YOPD患者较LOPD患者PD疼痛的发生率高,疼痛程度更严重.情绪障碍和运动症状越严重,PD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越高.临床医生应当依据PD患者疼痛类型及部位等规范临床疼痛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
杨晨;
杨海婷;
郑醒醒;
吴蕾;
丁小灵
-
-
摘要:
目的 比较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s disease,YOPD)患者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onset Parkinson's disease,LOPD)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程度等资料,分析影响各自疼痛发生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PD患者,并根据年龄、PD的Hoe-hn-Yahr (H-Y)分期标准分为YOPD和LOPD患者各70例,收集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The King's Parkin-son's disease pain scale (KPPS)、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症状部分(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估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抑郁状况等,并分析它们各自对疼痛的影响.结果 YOPD患者的年龄小于LOPD患者,病程较LOPD患者长,焦虑障碍评分低于LOPD患者,抑郁评分高于LOPD患者,疼痛发生率和KPPS评分、MMSE评分均较LOPD患者高,便秘发生率、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均低于LOPD患者(P<0.05).YOPD伴疼痛患者腰疼痛的比例高于LOPD患者,下肢疼痛的比例低于LOPD患者(P<0.05).伴有疼痛的YOPD患者的UPDRS-Ⅲ评分、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及PD运动障碍分期均高于不伴疼痛的患者(P<0.05).伴有疼痛的LO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PD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均高于不伴疼痛的患者(P<0.05).结论 YOPD患者较LOPD患者PD疼痛的发生率高,疼痛程度更严重.情绪障碍和运动症状越严重,PD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越高.临床医生应当依据PD患者疼痛类型及部位等规范临床疼痛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
马秋英;
王佳伟;
张景晓;
谢竹霄;
狄晓萌;
刘磊
-
-
摘要:
目的 研究晚发型自身免疫性脑炎(A E)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作者医院收治的A E患者67例,根据首发年龄将患者分为晚发型A E(首发年龄≥45岁)25例和早发型AE(首发年龄<45岁)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1)晚发型AE中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脑炎及抗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B R)脑炎比例均较早发型AE高(P<0.01和P<0.05),而抗NMDAR脑炎比例则较低(P<0.01);(2)晚发型AE与早发型AE在伴发肿瘤概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肺部肿瘤在晚发型AE中多见(P<0.05);(3)晚发型AE较早发型拒绝应用二线免疫治疗比例高(P<0.05);(4)晚发型AE合并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抗体较早发型多见(P<0.05);(5)晚发型AE较早发型头MRI海马病变多见(P<0.05).结论 晚发型AE在脑炎种类、伴发肺癌、合并副肿瘤综合征抗体及海马M RI改变等方面与早发型A E比较不同,在诊断及治疗方面均较复杂,应予特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