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型口服抗凝药

新型口服抗凝药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专利文献1056811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等;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俊、吴思凡、张广求等。

新型口服抗凝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56811 占比:99.99%

总计:1056953篇

新型口服抗凝药—发文趋势图

新型口服抗凝药

-研究学者

  • 刘俊
  • 吴思凡
  • 张广求
  • 张浩
  • 张澍
  • 张美祥
  • 徐航
  • 方丕华
  • 李晓枫
  • 李舒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丽芳; 彭瑜; 张钲
    • 摘要: 目的 评估左心耳封堵术和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关于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房颤的相关文献,时间截止为2021年6月,检索关键词为:“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Warfarin”and“New oral anticoagulants”。应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661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8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6篇,总例数569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抗凝药相比,复合栓塞事件(OR=1.00,95%CI 0.49~2.04,P=0.99)、全因死亡(OR=0.74,95%CI 0.46~1.17,P=0.2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源性死亡(OR=0.58,95%CI 0.35~0.96,P=0.04)、出血事件(OR=0.52,95%CI 0.43~0.6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预防卒中及全身性栓塞的发生,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出血风险,是一种可以代替口服抗凝药的有效治疗方法。
    • 陈鸿鹏; 陈涵
    •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诊疗手段的进步,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不断升高。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已被证实效果不亚于华法林且可能更安全,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再灌注治疗策略,研究表明其规范使用可显著改善临床结局。
    • 黄韵璇; 王颖; 沈梦媛
    • 摘要: 目前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有抗凝、溶栓治疗、手术取栓、压力治疗等方案,其中抗凝治疗为基础治疗。近年来的抗凝药物主要有维生素K拮抗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等药物。抗凝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出血、血栓复发等不良事件,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率。在抗凝药物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抗凝药物的种类、剂量不同,是否联合用药,出现的不良事件也不同。本文就抗凝治疗新指南中常用药物之间的对比和不良事件的研究做一综述。
    • 摘要: 一项基于2015~2020年医保数据库的研究发现,我国上海的心房颤动(房颤)及房颤相关事件负担较重,近年来房颤治疗有明显改善,不受或仅轻微受新冠肺炎疫情的阻碍。该研究显示,在上海3000万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88%;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80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达6.7%;女性房颤患病率高于男性(0.89%vs.0.88%),可能与80岁以上女性中房颤负担较重有关。2015~2020年,上海房颤患者中抗凝药物治疗率从19.46%上升至56.57%,增长近2倍,主要是因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处方明显增加。
    • 戴梦飞; 李舒悦; 王宝彦; 葛卫红; 于锋; 徐航
    •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分级管理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全程化抗凝管理模式(Integrated and hierarchical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mode for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HAM),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建立VTE-IHAM。纳入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临床药师使用VTE-IHAM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管理,并随访3个月,对抗凝质量和药师工作量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VTE-IHAM,模式中包括分级管理和全程化管理两部分。共纳入98例DVT患者,与无差别监护管理模式相比,VTE-IHAM管理的患者在血栓栓塞和出血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临床药师对每位患者的查房次数(5.0±2.6 vs 10.4±4.4,P<0.001)和总计管理时间(74.3±43.0 min vs 137.2±67.2 min,P<0.001)显著减少。结论:临床药师建立的VTE-IHAM,能够识别抗凝治疗高风险患者,规范工作流程和内容,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
    • 周强; 吴思凡; 王熙尧; 杨元素; 陶瑛瑛; 黄晓晖; 魏萌
    • 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华法林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收集NOACs(试验组)对比华法林(对照组)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7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7项RCT和2项队列研究,共计49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瓣膜置换/修复术后,试验组患者的卒中/系统性栓塞(SSE)发生率[OR=0.71,95%CI(0.52,0.97),P=0.03]、大出血发生率[OR=0.40,95%CI(0.30,0.54),P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SS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54,1.02),P=0.07],而试验组患者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39,95%CI(0.29,0.52),P<0.001]。按研究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瓣膜置换/修复术后,RCT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SS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51,95%CI(0.29,0.92),P=0.03],而两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8,95%CI(0.33,1.03),P=0.06]。队列研究中两组患者的SS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0.40,2.66),P=0.95],而试验组患者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06,0.74),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得结果较稳健。结论对于生物瓣膜置换/修复术后患者,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或与华法林相当;对于机械瓣膜置换/修复术后患者,NOACs与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无显著差异。
    • 齐书英
    • 摘要: 由于老年人口比例较大,亚太地区的心房颤动(房颤)疾病负担比世界其他地区更重。预计至2050年,亚太地区房颤患者约7200万。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又称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用于预防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已成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的有效替代药物。针对目前亚洲房颤患者抗凝不足的现状,基于亚太地区房颤患者的现有研究证据。
    • 史金平; 张琰; 王皎; 唐亚娟; 王立珍; 路小寒
    •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自建库开始至2022年1月1日之间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数据库获得1864篇文献,最终纳入6篇文献,包含1976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显著降低患者卒中及全身血管栓塞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总出血发生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全因死亡率,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导致房颤患者大出血事件的作用相当,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显著提高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抗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袁尧; 李欣宇; 单雪峰; 邱峰
    • 摘要: 目的系统性评价体质量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阿司匹林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以下统称“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含有以体质量或体质量指数[BMI 18.5~30 kg/m~2为肥胖(其中BMI>40 kg/m~2为病态肥胖)]为亚组比较NOACs、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有效性和(或)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RCT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2年6月30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0评价RCT研究的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非RCT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含3项系列RCT汇总研究、3项非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BMI亚组中,正常体质量患者[OR=0.63,95%CI(0.26,1.51),P=0.30]、超重患者[OR=0.48,95%CI(0.22,1.04),P=0.06]、肥胖患者[OR=0.70,95%CI(0.40,1.25),P=0.23]使用NOACs在降低主要VTE及VTE相关死亡率方面与依诺肝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出血事件率、主要+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事件率方面,NOACs在不同BMI亚组中的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当(P>0.05)。使用NOACs及阿司匹林的肥胖/病态肥胖患者对比正常/超重患者的总VTE率[OR=1.28,95%CI(0.68,2.40),P=0.45]、症状性VTE及全因死亡率[OR=1.26,95%CI(0.81,1.95),P=0.30]和主要出血事件率[OR=0.79,95%CI(0.58,1.08),P=0.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量对NOACs及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支持超重、肥胖患者接受NOACs或阿司匹林预防VTE。
    • 周强; 臧月月; 陶瑛瑛; 黄晓晖; 吴燕子; 杨元素; 魏萌
    • 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华法林用于左心室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 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2年3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的5.3.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随机对照研究(RCT)的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队列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2项RCT、11项队列研究,合计22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栓完全溶解率[OR=1.05,95%CI(0.81,1.37),P=0.71]、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发生率[OR=0.89,95%CI(0.67,1.18),P=0.42]、大出血发生率[OR=0.61,95%CI(0.19,1.97),P=0.41]、再住院发生率[OR=0.84,95%CI(0.49,1.46),P=0.54]、全因死亡率[OR=0.93,95%CI(0.56,1.56),P=0.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任何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65,95%CI(0.45,0.93),P=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中随访时间≤6个月的血栓完全溶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时间>6个月和欧洲地区患者的任何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6个月的血栓完全溶解率、亚洲和美洲地区患者的任何出血事件发生率、RCT和队列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任何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完全溶解率方面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而任何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大。结论NOACs早期能更快地消退血栓,但随着抗凝时间的延长,NOACs与华法林的疗效相当,且NOACs在任何出血事件方面的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