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轧
斜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09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特殊钢、冶金设备、世界钢铁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0’中国铜加工技术与应用论坛、第十二届北方钢管技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钢铁年会等;斜轧的相关文献由78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宝雨、刘晋平、胡正寰等。
斜轧
-研究学者
- 王宝雨
- 刘晋平
- 胡正寰
- 杨翠苹
- 林龙飞
- 郑振华
- 黄河
- 张慧博
- 刘胜强
- 束学道
- 李胜祗
- 张春蕾
- 张松
- 张良夫
- 王帅
- 罗涛
- 孙中建
- 李子轩
- 刘东
- 王鹏飞
- 双远华
- 张康生
- 周靖
- 庞玉华
- 邹永刚
- 夏迎香
- 张士新
- 景鹏飞
- 王吉泰
- 王建国
- 詹尊舜
- 刘京江
- 吴春京
- 方秋玲
- 李玉京
- 殷安民
- 王清华
- 王黎晖
- 申勇
- 路浩煜
- 高杰
- 魏朝辉
- 丁军
- 叶曹棋
- 周超群
- 庞于思
- 张培庆
- 彭文飞
- 李连诗
- 杨艳慧
-
-
李治;
许继帅;
梁建国;
赵春江;
王琛
-
-
摘要:
针对传统解析计算和物理试验不能有效揭示轴承套圈坯料螺旋孔型斜轧工艺轧制变形机理的问题,基于Abaqus/CA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轴承套圈坯料螺旋孔型斜轧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其关键点为设置轧辊与轧件网格表面为面接触以及网格内部表面为自接触,采用高温单向拉伸试验确定韧性断裂模型中坯料的损伤参数,添加STATUS变量输出控制网格畸变等,并分析了轧制过程中坯料的应变和应力以及轧辊的轧制力和力矩,结果表明坯料内部区域处于多向拉应力状态,易导致内部微缺陷的萌生和扩展。
-
-
彭先明;
赵健明;
马帅
-
-
摘要:
分析Assel三辊斜轧管机组生产的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的断后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对比了矫直前后、不同内螺旋深度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并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相同加载力下有无内螺旋12Cr1MoVG无缝钢管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分析认为:对于Assel三辊斜轧管机组生产的钢管,其内螺旋是引起条状试样断后伸长率偏低和不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试样存在超过标准要求的内螺旋且厚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建议采用圆棒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
-
-
-
-
罗涛;
刘京江;
祝增龙
-
-
摘要:
简要介绍热轧无缝钢管斜轧穿孔机的基本情况,从斜轧穿孔原理方面对比曼式(桶形辊)穿孔机与锥形辊穿孔机的特点;分析现有斜轧穿孔机的工艺及设备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提升的方法,并介绍一种新型高刚性斜轧穿孔机.新型高刚性斜轧穿孔机前台采用坯料主动旋转对中引入的设计,主机采用侧向换辊、全封闭框架结构,后台采用在线顶杆交替快速更换装置等,提高了穿孔效率和毛管外表面质量、壁厚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
-
马燕洋;
章梅芳
-
-
摘要:
1952年胡正寰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机械系,1957年初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他在借鉴苏联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从事斜轧钢球技术研发工作,在随后的60-7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零件斜轧试验和产品开发工作,在多种复杂件的斜轧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1973年,胡正寰开始钻研楔横轧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尤其在汽车轴类零件的楔横轧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硕果累累.至今,胡正寰带领团队在国内建成零件轧制专业化工厂20多家,推广零件轧制生产线近300条,出口国外零件轧制生产线16条,开发投产零件500余种,累计生产零件500余万吨.胡正寰是国内最早从事零件轧制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的研究者,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领跑者,其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胡正寰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
罗涛
-
-
摘要:
在介绍目前斜轧管机类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SCM新型热轧无缝钢管斜轧管机的设备结构及其特点,比较SCM新型斜轧管机与PQF连轧管机的投资收益情况,总结SCM新型斜轧管机的优点.SCM新型热轧无缝钢管斜轧管机采用全新的轧管芯棒工作方式和斜轧主机及轧机前、后台结构设计,可实现现有斜轧轧制能力与钢管质量的全面提升.该SCM新型斜轧管机具有全面创新的设备结构设计,且轧制规格范围宽,产品壁厚公差小,投资及生产成本低,操作容易.
-
-
丁志辉;
黄晓华;
杨弟洲;
殷水忠
-
-
摘要:
对轧辊斜轧波纹管这一过程进行运动分析,根据曲面包络理论并结合空间坐标变换法对斜轧波纹管轧辊螺旋孔型曲面方程进行研究,获得其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轧辊螺旋孔型曲面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得到孔型曲面的一系列数据,编辑程序对孔型曲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到PROE软件中,建立轧辊三维模型.最后将轧辊三维模型导入到VERICUT软件中,以轧辊模型为刀具对不锈钢管材进行轧制加工仿真,验证轧辊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
罗涛
-
-
摘要:
对比热轧无缝钢管纵轧与斜轧工艺的变形原理和生产实践,并分析斜轧工艺优势;研究斜轧孔型空间几何学、斜轧的应力应变、斜轧运动学及轧制力计算法等理论要点;介绍斜轧管机的类型和特点;针对目前斜轧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及发展方向,并涉及一种新型斜轧管机.分析认为:通过斜轧工艺优化和斜轧管设备改良,能大幅缓解现有热轧斜轧管机存在的变形能力受限和表面质量问题,提升无缝钢管斜轧管工艺水平;从项目经济性、适用性和现实性观点出发,新型斜轧管机是值得采用和发展的热轧无缝钢管轧管机.
-
-
-
张文华;
杨仙;
窦建民;
朱海山
- 《第十二届北方钢管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斜轧不等圆角矩形管的方法,由于该矩形管材的宽高比等于3,作者对其轧制要求及难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孔型设计实施方案.提出采用先成圆后变异的设计思路;计算了不等圆角的斜轧矩形管各架次孔型尺寸;并进行了孔型优化.将焊缝有效地控制在成型后矩形管的角部,所生产的健身器管坯,经检测尺寸与形状公差均满足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
-
-
-
-
-
胡正寰;
王宝雨
- 《2005中国钢铁年会》
| 2005年
-
摘要:
零件轧制是冶金轧制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的交叉、延伸与发展.到20世纪末期,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已初具规模,并在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等某些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21世纪,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将有很大发展与应用空间,发展的重点是轧制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通过深入研究变形机理,实施模具CAD、CAM以及实现轧制过程的仿真,将我国的零件轧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
胡正寰;
王宝雨
- 《2005中国钢铁年会》
| 2005年
-
摘要:
零件轧制是冶金轧制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的交叉、延伸与发展.到20世纪末期,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已初具规模,并在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等某些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21世纪,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将有很大发展与应用空间,发展的重点是轧制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通过深入研究变形机理,实施模具CAD、CAM以及实现轧制过程的仿真,将我国的零件轧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
胡正寰;
王宝雨
- 《2005中国钢铁年会》
| 2005年
-
摘要:
零件轧制是冶金轧制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的交叉、延伸与发展.到20世纪末期,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已初具规模,并在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等某些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21世纪,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将有很大发展与应用空间,发展的重点是轧制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通过深入研究变形机理,实施模具CAD、CAM以及实现轧制过程的仿真,将我国的零件轧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
胡正寰;
王宝雨
- 《2005中国钢铁年会》
| 2005年
-
摘要:
零件轧制是冶金轧制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的交叉、延伸与发展.到20世纪末期,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已初具规模,并在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等某些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21世纪,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将有很大发展与应用空间,发展的重点是轧制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通过深入研究变形机理,实施模具CAD、CAM以及实现轧制过程的仿真,将我国的零件轧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