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镜秘府论》
《文镜秘府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8661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学术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等;《文镜秘府论》的相关文献由80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盛江、范雪飞、卢盛江1等。
《文镜秘府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8661篇
占比:99.89%
总计:88762篇
《文镜秘府论》
-研究学者
- 卢盛江
- 范雪飞
- 卢盛江1
- 张铁慧
- 徐臻
- 戴燕
- 李巍
- 王利器
- 王福雅
- 辛文
- 中华
- 于春梅
- 兰翠
- 刘倩
- 包才华
- 卢仁龙
- 史上玉
- 吕艳红
- 吴双
- 吴在庆
- 吴雨平
- 唐芸芸
- 唐颢宇
- 大曾根章介
- 孙敏强
- 宫伟伟
- 张一南
- 张伯伟
- 张固也
- 张国光
- 张静
- 归青
- 徐安琪
- 徐臻1
- 徐艳
- 忻中
- 方健
- 曹旭
- 曹道衡
- 朱学忠
- 李启文
- 李志刚
- 李显雨
- 杜晓勤
- 杨明
- 杨桂芳
- 杨赛
- 杨金孝
- 杨雪翠
- 林在勇
-
-
吴雨平
-
-
摘要:
日本汉诗创作指导性著作《文镜秘府论》及诗歌文选集《和汉朗咏集》均成书于日本文化发生转型的平安时代,在编选思路和方法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关联,在编排方式、题材分类、诗歌意象与情感表达等方面亦具有共性;同时,由于编纂的具体时代、目的等方面的不同,两者又各具特点。两部作品显现出日本在接受中国文化与诗歌传统影响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学习、改造和变异,促进了民族文学主体意识的萌生和发展。
-
-
辛文
-
-
摘要:
《文镜秘府论》是一部可与《文心雕龙》相媲美的体大虑周的诗文论著作,其所选中国诗文论篇目,充分体现出"摘句"而评的意识,这不仅是唐代秀句风潮所被,也是日本平安朝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个性化选择的结果。本文试通过对《文镜秘府论》中秀句意识特点和日本平安朝秀句批评的比较,探索秀句审美理想、摘句体例、文章摘句、摘句价值与作用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相似与变异。
-
-
范雪飞
-
-
摘要:
《文镜秘府论》所引王昌龄《诗格》的真实性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可。在对《文镜秘府论》本《诗格》真实性可靠的证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分别从《诗格》与《文选》的关系、王昌龄对《诗格》引诗的熟悉及其诗歌创作实践与《诗格》诗论的一致三个方面,补证该本《诗格》的真实性,进一步证实《诗格》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而其中存在的少数问题是《诗格》在传播过程中经后人补辑增录造成的,《十七势》篇前六势中,部分引诗没有诗题的现象可为证,且这些问题并不影响《诗格》整体的真实性。
-
-
-
-
马啸
-
-
摘要:
点画看去不温不火,其实饱含劲健、坚韧之力;字形看去平淡无奇,甚至结构失衡,其实它是以生拙对抗巧熟、以质率拒绝精致。其实,古人的许多"艺术品",并不是为了某种与今天的人们相一致或类似的"审美"原则而"创作"的。所以,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它们时,多多少少有些"别扭"或"不习惯",甚至会发现诸多"不美"之处。
-
-
大曾根章介;
蒙顯鵬(譯)
-
-
摘要:
平安時代的漢詩文非常興盛,人們通過"朗咏"來欣賞這些作品。《本朝文粹》聚集了平安時代的秀句,通過探討《本朝文粹》的文章特點,可以更立體地觀照被廣爲朗咏的日本秀句的性質。與《文選》駢文以四六單對爲主不同,《本朝文粹》以四六隔對爲中心,是受到了唐代賦的影響。《本朝文粹》的對句可以借用《作文大體》與《文鏡秘府論》中提到的色對、物對、同對、異對、數對、疊對、聯綿對、正對、音對、傍對、義對、雙對等十二種對來分析。《本朝文粹》的文章由於多受到天子、大臣的要求而作,因此才華被束縛在駢儷的狹小世界之中,絢爛華麗的同時也産生了類型化的弊端。
-
-
-
陆嘉明1
-
-
摘要:
(续前)5景之“逗”人,在诗词、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上,往往带有“兴”的意味。古人有云:“兴者,立像于前,后以人事喻之。”(《文镜秘府论》)“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议也。”(刘勰:《文心雕龙》)“凡作诗,悲欢皆出于兴,非兴则造语弗工。”(谢榛:《四溟诗话》)以外物引人情思并付诸所咏,正如宋·朱熹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
项鸿强
-
-
摘要:
“合本”为中古时期常见的书籍编撰体例.“合本子注”的概念最先由陈寅恪提出,由此揭橥中古佛经的编撰体例.空海在编撰《文镜秘府论》时所遇到的难题与合本佛经相似,故采用“合本子注”体例来编撰诗格著作.在编撰东卷时,空海对于“合本子注”只是部分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的体例,而西卷中的“合本子注”色彩则要远远浓于东卷.故“合本子注”是空海在编撰东卷时逐渐形成一个想法,最终在西卷《文二十八种病》中得以落实.“合本子注”体例使《文镜秘府论》有着开放式、衍生性的文本结构.
-
-
卢盛江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文镜秘府论》所载病犯中,重要的是声病,特别是永明至唐初的八病之说。声病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病犯。这些病犯,人们注意得不多,本文拟就其中的一些病犯作些分析。主要有忌讳、形迹、傍突、翻语,落节、杂乱、相反,还有文赘病。这些病犯的提出,都有其特有的创作和文化背景,有些则与与汉语语言语音的特殊性有关,有些是对文学技巧追求的规范化。创作上这些问题的提出,应该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艺术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艺术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复杂生动的诗歌创作,化为机械的细则,化为条条框框,反过来可能束缚人们的创作力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