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对
数对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675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专利文献16544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湖南教育(上旬刊)、小学教学参考等;
数对的相关文献由3145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云才、张建国、李璞等。
数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544篇
占比:98.77%
总计:16750篇
数对
-研究学者
- 王云才
- 张建国
- 李璞
- 不公告发明人
- 胡亨有
- 任军
- 李伟
- 王磊
- 胡晓梅
- 艾华水
- 黄路生
- 黎业演
- 王勇
- 王安帮
- 徐丹
- 张亚平
- 李强
- 谢海兵
- 陈雪平
- 李明
- 郑盛学
- 王鹏
- 王超
- 杨杰
- 赵志强
- 陈利忠
- 刘洋
- 杨鲲
- 史忠科
- 于秦
- 李健
- 王伟
- 刘强
- 张鑫
- 刘伟
- 张涛
- 成之阳
- 曾勇
- 李鹏
- 杨忠义
- 张军
- 张杰
- 李杰
- 董丽华
- 赵勇
- 郭景贵
- 李勇
- 胡杰
- 张磊
- 毛根海
-
-
孙潇然
-
-
摘要: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的重难点在于将行列法改成数对法,使方位符号化,初步建立直角坐标系。为此,教学中,教师先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则,创造数对;再绕开行列,引入数轴,接轨坐标;最后追本溯源,丰富结构,凸显符号思想。
-
-
王建芹
-
-
摘要:
学生若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好“关键性步子”,那么他们就会稳健从容,从而使得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文章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借助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位置的确定过程和数对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对学习的“关键性步子”,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同时渗透坐标知识,为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好基础。
-
-
王聪慧
-
-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十分重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概念的本质内涵,并学会灵活应用概念。在“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教学中,层层推进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
-
-
王振丹
-
-
摘要:
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推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知识,而且增长智慧,累积学习经验,形成较高的学习能力,以达成多维教学目标.
-
-
顾梦倩
-
-
摘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数学有时却十分抽象,因此他们对枯燥的数学缺乏兴趣。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将数学游戏融入课堂,能够达到化枯燥为生动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趣又有得。
-
-
朱曙光;
高鹏飞
-
-
摘要: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拓展。【课前慎思】在一次练习参阅时,发现下图的题目很有研究价值,既可以作为“位置”单元的复习,又可以用来拓展“数对”的知识。该题目体现了“解决问题教学重要的是基于学习材料,挖掘学习线索,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解决、拓展的问题研究全过程,帮助他们建构完整的知识脉络,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走向通透和高阶思维的系统发展”的意蕴。
-
-
陈爱仙
-
-
摘要:
“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我曾经在三年前执教过。时隔三年,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教学设计,感觉表面热闹又顺利的课堂似乎缺少点儿什么。缺少什么呢?一、追问我不禁追问:数对的原生概念是什么?纵观数学史,数对的原生概念应是一种符号。它实现了位置与数的转化。数对的学习是为今后建立坐标系打基础的,意在培育数形结合思想。
-
-
谢海平
-
-
摘要:
宏观视角下的数学教学,可使学生深刻体会知识的产生背景,主动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有助于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为例,基于知识联系、数学思想等宏观视角展开深入探究.
-
-
汤晨
-
-
摘要:
数学史研究数学知识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能够诠释知识或思想的本质属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甄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近的情境元素,从而聚焦现实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文章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从"史料钩沉,捕捉数对轨迹""史料融入,聚焦数对抽象""史料回望,评价数对历程"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通过数学史参透数对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