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界
数学界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数学、中国文学、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专利文献10174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关村、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版)、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等;
数学界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春丹、常河、曹景阳等。
数学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174篇
占比:98.36%
总计:10344篇
数学界
-研究学者
- 宋春丹
- 常河
- 曹景阳
- 杨明
- 林革
- 王永建
- 禾子
- 远音
- 邵红能
- Ann
- Hibner
- Kobitz
- Marcus du Sautoy
- 一泓秋水
- 乔智
- 于道洋
- 任红
- 何锐
- 余郁
- 佚名
- 保罗·哈尔莫斯
- 俞锡光
- 倪明
- 克拉拉·莫斯科维茨
- 冯跃峰
- 凯特琳
- 刘书海
- 刘卓军
- 刘晓力
- 刘欢颜
- 刘江
- 刘海涛
- 刘道玉
- 华应龙
- 华辛
- 南希
- 吴佳颖
- 吴自强
- 吴非(翻译)
- 周有恒
- 周舟1
- 天悠
- 奚维德(绘画)
- 姜浩峰
- 姜金花
- 姬楚
- 宋军
- 宋春伟
- 宋涛
- 尹翔
-
-
何锐;
春光(图)
-
-
摘要:
同学们都听过音乐奇才莫扎特的名字吧,莫扎特终身贫困潦倒,35岁时便离开人世。本期我们将介绍一位和莫扎特境遇相仿的数学天才--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年8月5日,阿贝尔出生在北欧挪威的一个小村庄里。阿贝尔父辈的先祖都是神职人员,阿贝尔的父亲在获得神学学位后也成了一名牧师,还娶回貌美且富有的妻子(据说阿贝尔英俊的相貌就遗传了母亲)。阿贝尔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他有1个哥哥、1个妹妹和4个弟弟。
-
-
黄良信
-
-
摘要:
从教育部推出202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以来,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课程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施不断推陈出新。数学课改的实施依赖于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实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入,进一步体现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相关性。近年来,数学界对中学数学课程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与研究,各类报刊发表了很多相关的学术论文,以理论支撑来巩固实施新课程标准所取得的成果,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各地都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高效的要求,明确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必须精准和有效,凸显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育价值。
-
-
尹翔;
赵炳程
-
-
摘要:
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不包括数学方面的奖项。那在数学界有没有达到诺贝尔奖级别的奖项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便是菲尔兹奖。数学界也有最高奖,菲尔兹奖由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设立,是数学领域的三大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沃尔夫数学奖和阿贝尔奖),于1936年首次颁发,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
-
邵红胜;
邵红能
-
-
摘要:
2021年7月12日,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拉开帷幕,来自法国的著名数学家赛德里克·维拉尼应邀作报告,题目为“社会学中的数学”。虽然报告是在线上进行的,但屏幕无法阻隔大家对这位被称为“数学界的Lady Gaga”的数学家的兴趣。会场上,维拉尼金句频出。数学无处不在,它不仅藏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栖居在我们的思维深处。数学带来的巨大进步。
-
-
-
-
摘要:
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南京举行,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7月31日在江苏南京开幕,海内外数百位华人数学家一道围绕基础学科与国际合作等学“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ICCM数学奖、陈省身奖等奖项。ICCM数学奖于1998年首次颁发,用以表彰45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及在促进数学事业发展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华人数学家,是世界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
-
-
邝海炎
-
-
摘要:
前不久,一篇来自央行的论文称,“(中国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对这种“歧视”,我这种“文科僧”本来只能干睑眼,但近日读了《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觉得还是可以掰扯一下。丘成桐27岁攻克世界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一举成名,囊括了国际数学界两项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
-
-
宋春丹
-
-
摘要: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数学所原所长王元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在中科院数学所里,人们都称呼王元为“元老”。一则出于其名,二则因为他在中科院数学所刚成立时就入职,是中国数学界尤其是数论方向的先驱人物。
-
-
常河;
王廷义(荐)
-
-
摘要:
2021年2月,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陈杲完成的论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在线发表,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陈杲年仅26岁。
-
-
杨明
-
-
摘要:
丘成桐先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也是继陈省身先生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更是第一位获得被称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的华人,一生获奖无数,被誉为数学界的“凯撒大帝”。1981年,32岁的丘成桐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几何奖,一举成名。此后,丘成桐又获得麦克阿瑟奖等重要奖项,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担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一时间风光无限,成为数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海外获得无数荣耀的同时,丘成桐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
-
-
-
-
摘要:
在国际数学界,闪耀着这样一群新星:他们出生和成长于中国20世纪走向繁荣的年代,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之后又有在海外一流学术机构求学、工作的经历。作为陈景润的传人,他们共同站在世界数学研究的最前沿,成为一批冉冉上升的华人数学新星。如今,他们要把中国从一个数学大国,引领向数学强国。